《荡剑诛魔传》杀手夜枭第五八零章千泷妖姬

荡剑诛魔传最新章节目录
   近五百年来,中州以“州城制”分天下。
    九州结义盟风光数十载,可这“九州”中的“九”仅是极数。
    中州不只九州,而是三十六州。
    三十六州以人口多寡、基础设施及经济发展状况分称州、地、境。
    州之下为城,同分城、都、郡三等。
    每个州约有十城不等。
    是以,每当世人谈及中州,总称“中州之大,沃野千里”。
    若问何以见得?
    只需答“中州共分三十六州,百余城,小镇数千,村落不计其数”即可。
    旧庙东面三里路地即是泸州郡的东郡门。
    一如中州铜钱定是外圆内方。
    百余城不论是何等级,规模几何,内部又是如何布局,皆是清一色的四方城垣,象征地方天圆。
    郡在城制等级中排位最末。
    郡墙高度、厚度比之城墙、都墙都来得低、来得薄,更不比边界的城墙。
    边界城墙常被称作大城墙,郡墙则是小城墙。
    相比起礼制需要,城墙于地处蜀黔渝三地交界的泸州郡,作为防御工事的意义更重。
    只要三州不一起叛变,甭管其中哪一州生出动乱苗头,泸州郡都可为镇乱桥头堡。
    也因此,泸州郡的城墙高度并不算低,城高五雉隅高七。
    东郡楼上,四名守城卒强打精神关注着郡墙内外夜幕中的动向。
    今晚轮值守夜的带班小旗天生老相,才逾不惑年纪却有副古稀老人的慈爱面孔。
    幸亏没老早白头,要不然就成了货真价实的白头老翁。
    此时此刻,老相小旗面朝城内,双手托在墙沿上,看似在盯着远方某处,实则在打瞌睡,倒是极为契合其老迈形象。
    这可委实怪不得他。
    半月之前,上边破天荒地调派来许多人手,严令增强内外巡防。
    虽没达到戒严的程度,但从这架势足矣看出上头整肃威严的决心可谓不小。
    江湖上发生的那些事儿或多或少都会变成饭后谈资,对于百花大会一事,老相小旗略有耳闻。
    只是从没想过会影响得如此深远,以致连他几乎一成不变的生计都有了不小改变。
    一系列举措,对年逾四旬的大肚腩而言,好处只有一个。
    手底下多了四个能使唤的小弟,干了大半辈子的小旗总算是名副其实了。
    然,增补人手之众,居其下者寥寥,同级和上层可多了一辈不止。
    低头哈腰的次数多了,抢饭碗的人多了,分到手里的饷银却是少了。
    每面城楼平日间只需安排两个小卒值夜,他这小头头一整年不起夜都无人问责。
    当下却是五日一班,必须在岗在位。
    今夜已是严令施行的第三轮,老相小旗显然还没很好地适应。
    百无聊赖地在郡楼上踱了一阵,便感到疲乏困倦。
    适才听得城内远端小有响动,当即一个激灵。
    奈何事发之地相隔较远,以其目力仅可见衙门出动了不下二十名差役。
    再瞅不出个所以然来,大为扫兴。
    半晌不见动静,更昏昏欲睡。
    所幸阖眼小憩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忽觉面上瘙痒,抬手来挠。
    双眸微睁,夜月之下仍是一片清寂。
    眼前无由一瞬明,一瞬暗。
    虽挺着不小的肚腩、挥刀却能碎石的老相小旗机警地将身子探出墙垣,扭身看向天边。
    只一眼,老相小旗便将身子缩回郡楼中。
    给了自己无声却沉重的一巴掌。
    嘴中不住呢喃,老了不中用,眼花了,眼花了。
    再次闭上眼,似是为了养神。
    稍待片刻,才缓缓睁开。
    偷抚着心口长长舒气。
    轻质甲胄内的衣衫竟像是浸泡过水般,湿得彻底!
    自认为捡回一条小命的老相小旗庆幸之余,腹中哀怨无处诉说。
    从他爷爷的爷爷那一辈起,中州便以武为尊,比的便是谁的拳头大。
    朝廷与江湖之间,本来是朝廷拳头大,慢慢就变成江湖拳头大。
    好在江湖还分正邪,邪派总会被正派压下去,而正派比较不会威胁到朝廷统治。
    尽管如此,拳头大的一方总会更有理可讲。
    朝廷慢慢地管束不了江湖人。
    江湖人慢慢地开始不守朝廷定下的规矩。
    从朝廷到江湖到市井,大家都慢慢地适应了这般变化。
    短时间内,习惯成自然之事可不容易扭转回来。
    老相小旗所待的这郡楼,郡墙已有五丈高,再加上郡楼上部构造就奔着七丈去了。
    而小城墙三丈之内不许建房,五丈以内楼房不可高过两丈。
    刚刚那一掠而过者,就算非仙非鬼,称作高人绝不为过。
    要他严格遵令,不问因由截人禁足,逐层上报听候指示,否则当率众杀之,那是万万不敢。
    当作无事发生,多活几年十几年看自己本事。
    要是头铁去拦阻,几年十几年后,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来给自己扫墓。
    他甚至恨不得剜掉自己这双非得看个究竟的多事眼。
    没能看清对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胖是瘦不说,扑面而来的压迫感险些将他就地格杀。
    尽管近日朝廷遣人来势汹汹,可站在老相小旗的角度看来,江湖应还算是瘦死骆驼比马大吧?
    没能耐又非得装硬气,好比打肿脸充胖子,可真是遭罪!
    ……
    ……
    鬼魅妖姬姓姬。
    姬木成的姬,也是旧日千泷国国主的姬。
    中州历史长达两千余载,版图自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百年多前,句麗国耗费了数代人的心力,终于在昔日丽翰国旧地上扶植起一个新国。
    这个新国是句麗从中州身上割下的一块肉,也是句麗用以对抗中州的城墙。
    新国名曰千泷。
    泷取急流之意,千泷意指万千急流。
    句麗本意想靠千泷制造源源不断的麻烦,让积弊久矣的中州无暇东顾,以圈地拓疆。
    怎料千泷国主姬那罗延野心勃勃,不甘为傀儡,假中州之威拒句麗干涉内政,以唇亡齿寒之理向句麗索求资源叫板中州,短短二十四年间将千泷国打造为一方强邦。
    姬英继位后,千泷国仍是一派欣欣向荣之势。
    彼时中州还不是朱家天下,千泷军与中州军的几次正面碰撞丝毫不落下风。
    若能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二十年内携句麗共分中州东北地域而治绝非难事。
    奈何姬英好大喜功,过于急功近利的内外举措过度消耗国力,让中州成家有机可乘,由内而外离间分裂千泷,三十八载辉煌戛然而止。
    千泷截流,旧地被中州重新收归囊中。
    亡国血脉因事先有所洞察分逃四方,避过灭族杀劫。
    十数支姬家血脉几经辗转,或在逃亡路上老死病死,或深入中州各地生根发芽。
    部分姬家子孙难忘旧国,以诗勉志,蓄谋通过代代人的努力复辟昔时荣光。
    时至今日姬家的亡国血脉已传续近二十代人,连中州都不再姓成而姓朱,并没有成功开枝散叶的千泷姬家,还能有多少人心存那虚无缥缈的复国志?
    即便真有不畏死活的姬氏后辈跳将出来扬言要复辟旧国,无不被时人当笑话看。
    作为千泷姬家嫡系的鬼魅妖姬一脉,亦有愿想不灭者。
    鬼魅妖姬的曾祖父,是千泷姬家在中州改朝换代后最鼎盛时代的见证者。
    那时候的姬家,靠着一剑双刀三拳四腿五心法名噪中州、风光无两。
    被天下群雄推举为武林盟主,接替魔宫心魔老人的班。
    那时候还只是垂髫稚童的曾祖父便幻想着等他当上了武林盟主,是不是就能实现复国宏愿了?
    可事与愿违,家主老去后,姬家强者虽众,偏偏无有能将自家武学集大成者。
    以武为尊的江湖新锐辈出,群豪并起,更新迭代只快不慢。
    跟不上步伐的姬家很快便难以服众,登顶不过十载即被取而代之,迅速由盛转衰。
    尽管说起来有些幼稚,但曾祖父还有凭仗武林声望造大复国声势的丁点想法。
    到了姬父这,则全然没有这种念想。
    身为美男子,姬父只顾着将皮囊姣好的女子一个个收入房中,终日流连于花丛,英年早逝。
    有这样的父亲,以及没有半点儿地位名分的母亲,鬼魅妖姬能不耻于难堪身世便不错了,遑论谈那遥不可及的复国。
    多半是同父同母的风流子,重伤离了诸神殿后,没姐姐时时看着,基本上是走了姬父的老路。
    其叔姬木成及冠前便同姬父反目,远走楚西,一心扑在巫蛊和赶尸上,弄得人不人鬼不鬼。
    未成想还真捣腾出名堂来,只不过是恶名远扬的十四恶人。
    叔叔看不上“秉承父志”的风流子,却颇为欣赏大侄女。
    因为这世间,恐怕只有这位大侄女看得清,他这叔叔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复辟千泷国。
    几次三番在私下里找过侄女想合二人之力起势,都遭婉拒。
    姬木成却不恼,他知道侄女不甘于做一个平凡女子,他一直往北走,若能助瓦剌成功侵入中州,哪怕只啃下中州两成江山,更倾向分地封王的游牧国邦也乐得交出块地来。
    于时再顺水推舟,让侄女来当新千泷国的王,想来该不会拒绝。
    百余年前诸神殿的创立者所想是破庙中神、除心中神,祈盼奢望他人援手,不如寻求自救。
    二十多年前,风华正茂的鬼魅妖姬选择步入诸神殿后,在前人开辟出来的道路上挺进一大步。
    ——任何人都能做自己的神。
    诸神殿不再只是破庙中神、除心中神的诸神,还是各自为神的诸神!
    原本还有些庸碌的诸神殿自此乘风而起,不断发展壮大,一度曾为四海会盟扛鼎大帮。
    纵然在朝廷打压下四海会盟分崩离析,可底蕴犹在的诸神殿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凭此,姬木成足够相信,一旦自家侄女能够坐上新千泷王的位置,那么中州再出一位女帝也指日可待了。
    ……
    ……
    鬼魅妖姬承认自己不甘平凡。
    但她也没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
    江湖上不少人知道她姓姬,却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