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正文卷389毛衣骑射(万字,算武庚?)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最新章节目录
   子受确实只是心血来潮。
    一直待在宫里,谁不想出去玩?
    难不成每天批阅奏疏?
    虽说因为不看奏疏耽误了不少事,被刺了几下,可看奏疏那是昏君干的事吗?
    朱元璋才这么勤奋,何况子受也没那耐心。
    马上开春了,学好骑马出去游猎多好,还能震几下调剂调剂。
    经过这阵子的练习,子受感觉自己的上马下马技术已经十分纯熟,唯独缺少了跑马经验。
    还得去城外的马场纵马多跑几圈,才算得上会骑马。
    “老殷,去给朕押五号马!五号!”
    想归想,一到马场就改了想法。
    俗话说学无止境,既然学不完那就先不着急,累计骑马经验的事情下次再说,咱们先赌马。
    和隔壁那个慈善道人反着压,多压几次怕是不仅国库丰盈,连私房钱都有了。
    刚刚跑完一轮,就有随行的寺人匆匆来报:“陛下,大臣们从宫里追来了!”
    话音刚落,兢兢业业为了理政一路追出宫的大臣们,就直接迎了上来。
    子受语气和缓,甚是惊喜,道:“诸位爱卿怎么不在九间殿中理政?来得好,听朕的,压五号马。”
    还不待商容开口,尤浑就兴冲冲的离开,去买了一贯钱的五号马,稳赚不赔的机会可不多了,陛下可真会为臣子着想啊!
    商容见此,面色不太好,羊毛衣可是惠及天下的国家重事,纣王不仅不重视,反而当做儿戏。
    他沉声道:“陛下不觉得这宫外有些冷吗?”
    子受看着阴冷的天气,北风吹了叶儿乱飞,想了想:“应该是冷的吧?”
    皇袍是宝贝,冬暖夏凉,他对气候变化压根没感觉。
    皇袍里面身上还套着有妲己亲手织的羊毛衣物,不仅仅是毛衣,连毛裤都有,装备齐全半点风都不漏。
    纣王难道意识不到问题所在吗?还是懂装不懂,为了打压贵族一意孤行,刻意而为?
    商容随即又道:“陛下也觉得这外头冷飕飕的,那百姓呢?陛下知晓羊毛织衣,也知晓如何让百姓御寒,熬过冬日,若是平时玩乐倒也罢了,今日有要事,怎也在马场游玩?”
    子受眼里写满了震惊,原来群臣今日是特意来喷自己的,从皇宫到城外,追着喷,有想法!
    他还以为群臣都习惯了懒得劝谏呢!
    子受应道:“而后呢?那丞相冷吗?”
    他手在颤抖,朝中上下齐心协力,已经很久没挨喷,如今终于又能被“忠言直谏”了。
    费仲察言观色,他知道群臣是来劝谏的,也猜想纣王在这时候离宫,多半就是为了避开群臣,君王与臣子决定向左,这可是个大麻烦。
    他很想找个由头离去,离开这是非之地,顺便再去买几注五号马,以往都是他赚钱尤浑跟着喝汤,现在却是反过来了。
    “臣不冷。”商容沉着脸,拉开衣襟,认真道:“臣穿了青君织的羊毛衣,一点都不冷,若是再过一阵子,下了雪,起了风,寒气来了,淇河结上冰,臣也不会冷。”
    “可臣有羊毛衣,百姓有羊毛衣吗?!”
    群臣心有感触,他们不像商容一般,身上还穿着有女儿织的毛衣,出城也只是突然行为,没有任何准备,只这么一小会儿,就已感受到了天气的寒冷。
    越想越不是个滋味,这年头,冻死人是不可避免的。
    冻死甚至都算得上正常死亡了。
    民间百姓的房屋本就不太挡风,朝歌繁荣看不见什么冻死骨,但这些被遣到各地休沐,又写过游记认真回忆的大臣们深知,一到冬日,一地百姓不冻死几十几百个,那都算是好的了。
    即使因为石涅现世,有了新的取暖物件,这种情况依然得不到缓解。
    毕竟不能随身揣块石涅或是木炭,保暖还得靠衣物,而衣物是要钱的,寻常百姓,哪里舍得置办那些昂贵,且能御寒的冬衣。
    子受也明白过来,群臣是来责问自己有关羊毛衣的事情,如此神物,理当拿出专门的章程,用来惠及天下才是,自己却没有如此,反而在关键时刻出宫游玩。
    其实很多时候,子受都很佩服这些臣子。
    闪光点太多了,比如他们很坚持原则,做到了为人臣的本分,为民着想,真真正正在做事实,哪怕拼死直谏也不在乎,就连减俸禄也不说啥。
    可是吧,这些可爱的臣子都是上头那些仙人的应劫工具。
    封神里头,商容是撞柱而死的,杨任是跳楼自杀,越是忠诚,越是为国为民,越是下场凄惨。
    固然有原身纣王残暴不仁的原因在内,但更多的还是上头的仙人算计令其改了性子,还派出三妖祸国殃民。
    子受也愁啊,不原地飞升不打穿天道,商灭周兴之下,大家全都玩完。
    别看眼前大商繁荣一片,但都是海市蜃楼,一日倾颓,到时候这些可爱又可恨的大臣多半得和自己一起鹿台自焚尽忠。
    子受微微叹息,我的无可奈何你们懂吗?
    “那么以丞相之见,朕该如何?”
    “陛下,毛衣一出,活人无数,纵然于贵族有利,然而无数忍受风寒的军民百姓,都将得以熬过寒冬,臣等与有荣焉....”商容直视着子受的眼睛,一字一句,顿首再三,道:“还望陛下摒弃前嫌,与贵族合作,利用贵族商队的人力、运力,扩大毛衣生产,进而输送到天下,商税方面也要稍作让步,若是没有利益,贵族必然不愿意。”
    商容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有了辞官的觉悟,毕竟打压贵族打压的好好的,眼看着朝歌贵族大势十去八九,眼看着就要完全臣服,现在却突然握手言和,岂不是让其死灰复燃,最后白费力气?
    他们都知道陛下有着大计划,这一下无疑让之前的打压通通作废。
    但这也是必须的,目前唯有贵族才有足够的财力人力去生产羊毛衣,去运输到各地。
    倒不是说朝廷不行,而是现在国库空虚,真的负担不起。
    修长城、修路、修宫殿、南征北战....这都是用钱的地方,国策又是奢靡治国,能撑到现在已经很不错了。
    此举纵然让一些贵族再度兴起,可终究于民有利,于天下有益,最后还能以收取商税再填充国库,何乐而不为。
    至多就是打压贵族的进度迟缓一些....
    杨任开口直接喷:“有齿者则无角,有翼者则两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在其位而谋其政,朝官受禄而不经商,贵族经商而不受禄,居庙堂之高而与民争利于下,乃夏桀之事!”
    群臣激愤,费仲浑身不适应,只觉得一场君臣之战就要爆发。
    子受觉得大家貌似误解自己了,他沉吟片刻,道:“诸卿可知道朕如何想的?”
    “那蚕丛纺织机可令工部制造,再以补贴价格卖给贵族商队,务必使得纺织工坊成规模,此外羊毛衣应分为两种,一种贱价卖,能有多便宜就多便宜,另一种则染上花色,价格越高越好。”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么一看,纣王的想法和他们差不多啊!
    先以补贴让贵族纷纷参与其中,扩大纺织规模,生产出大量羊毛衣后,将普通羊毛衣以低价卖与朝廷和平民,让将士与百姓能渡过寒冬,再以不同花色的羊毛衣卖予贵族,大量牟利。
    子受叹了口气,看来朝臣都认为自己会继续打压贵族,而选择不让贵族参与到织造毛衣之中,进而无法让所有百姓享受到毛衣之益。
    确实,毛衣专营收归国有是个好办法,但问题是,管仲以盐铁官营使得齐国崛起,财政充裕,国家富强了。
    所谓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利不用竭而民不知,很简单,官营的口子一开,国库会渐渐充盈起来,而且就像水蛭一样,与民争利,吸国民血而民不知。
    光与民争利还不会被曝光,一点昏庸值都没得赚,亏死了。
    其实子受想的倒也简单,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贵族看见羊毛衣的利益进而大量开办工坊,无论是对平民百姓的薄利多销还是对诸侯贵族的囤积居奇,都能赚钱。
    唯有如此,才能正中蜀王的下怀,中了奸计才能使得贵族们疯狂涌入新兴行业,不断圈地进而开始羊吃人。
    一切开始后,才能大力阻挠,进而和贵族彻底站在对立面,得到贵族不断贡献的昏庸值,这样才能拯救自己拯救大商。
    子受道:“朕不与民争利,此夏桀之事。”
    商容忽然拜倒:“陛下...圣明!”
    群臣也跟着纷纷拜倒:“陛下圣明!”
    子受听着虽然有些不舒服,但这些不舒服都是暂时的。
    朝臣不知道圈地运动,也不知道羊吃人,自然会觉得这样对天下百姓有好处,而不会出什么祸事。
    子受却知道,此事之后,必须得在贵族和百姓之中选择一个,到了那时,局面比现在更为紧张,说不定还会逼得贵族西迁,成为引发商周封神之战的导火索。
    一阵圣明的赞扬声后,周围一同赌马的吃瓜百姓也凑起了热闹。
    但这时候群臣也反应过来了,如果纣王一直都是这么想的,今日怎么在该上朝的时候突然离宫了呢?
    既然君臣想法一致,皆大欢喜,不更应该加急讨论,尽快拿出一道章程吗?
    有人问起,子受本打算如实回答。
    他真就心血来潮而已,昏君不理朝政,出宫玩乐,挺正常合理的操作,还需要什么多余解释?
    不过看到飞奔的马匹和不明所以的吃瓜百姓,他另生起了一些想法,干脆趁机搞点事。
    子受伸开手,大袖张开,大声道:“诸卿,这种衣物我等已穿了许久,可是上衣下裳,均不适合作战。”
    嗯?
    群臣不解,君王有君王的衣服,大夫有大夫的衣服,百姓有百姓的衣服,即便是多了不同寻常类似于蛮夷织皮的羊毛衣,也只能穿在衣裳里面,这是礼,数百年来不曾变过的规矩。
    他们很快想到一件事,纣王向来不循规蹈矩,这意思莫非....
    “陛下不可!穿衣必合礼数,若是失了礼,便会偏离正道,陛下三思!”
    “陛下切不可为乱序者!”
    劝谏之声不一而足。
    “好!好!好!”子受连连拍手叫好,随即指向殷破败:“殷将军,为朕牵一匹马儿来!”
    这里是马场,马自然多,殷破败不一会儿便牵来了一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