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野渡浮槎第一百五十章棋罢不知人换世[3]

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最新章节目录
   萨之号,于释经道藏全无明文记载,跟伪书无异。
    然而对面这人竟然如痴如醉地翻阅着,阅读速度快到离奇,双眼也不停冒着神光,仿佛仅凭一眼就能洞穿经书中诘屈聱牙的义理,并且随之从中衍生领悟出了无穷无尽的真谛。
    狭窄的囚室中依然微风吹袭、暖阳斜照,但身处其中的傅凝蝶、田青文却不约而同地打了一个冷颤,浑身只觉得如坠冰窟,洪文定也略带不解地皱起了眉,转头看向了自家师父。
    最后就连懵懵懂懂的小石头,都如梦初醒般眨了眨眼,拉着凝蝶往边上退了一步,闷不作声地想要伪装成一块路边的石头。
    “道长,这次真是多谢你了。”
    身缠锁链的犯人猛然合上书本,抬起了须发蓬乱的头颅,谈笑之间宛如饱读诗书的老儒,尽是朝闻夕死的满足。
    然后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紫檀木镶边的锦盒,平坦坦然地放在了江闻面前。
    “作为答谢,这枚摩尼宝珠我持有多年,我看只有交给阁下保管才最为妥当。”
    江闻打开了盒子,果然看到一颗黯淡无光的灰色圆石躺在中间,蕴藏着一条条斑斓的丝线,与昨夜曾见过的如出一辙!
    “摩尼宝珠……世间竟然不止一颗!”
    锁链缠身的犯人微微一笑,显然对江闻的反映出乎意料之中。
    “道长看来有所不知,《往生论注》中说,‘诸佛入涅槃时,以方便力,留碎身舍利,以福众生。众生福尽,此舍利即变为摩尼宝珠,此珠多在四海龙王之中。‘世间多有碎身舍利,如此自然也多有摩尼宝珠了。”
    江闻思绪如电,忽然也发现了自己遗漏的一些线索。原先他以飞天神兵身体里的摩尼宝珠,就是小明王韩林儿手中那一颗,如今想来,其实时间根本对不上。
    护陵使罗铣手中这颗从宋末保管到了如今,辗转落到了黄稷手中;而小明王韩林儿手中的摩尼宝珠,是元末少林寺的高僧所赠,两个时间里出现了至少一百年的冲突,也就是说宋元之间,世间就至少有两颗摩尼宝珠才是。
    “还是不对。”
    江闻思考之后缓缓说道,“当初释迦摩尼身入涅槃,光真身舍利就有八万四千颗之多,哪怕十不存一,如今也会有无数的摩尼宝珠流散在外,清庭何必如此苦寻?”
    锁链缠身的犯人神情微渺,唏嘘不已道。
    “确实如此。佛经说摩尼宝珠来自龙脑之中,此事我也疑惑多年,直到看过你手中的两本古经,我才知道其中的奥妙。原来所有人都弄错了……”
    他将手掌轻轻抚在经书上。
    “所谓的龙无形无相、难以捉摸,在堪舆家口中是山川形胜的经络腧穴,如人身之血脉,故而福州城中的祸患,能用摩尼宝珠化解。”
    “而在摩尼口中的龙,喻指大威力不可胜之五毒。所谓的摩尼宝珠,乃是摩尼殒身时从五毒中孕育而生,自然流露清净光明,庄严普照四方的宝物……”
    面前这人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发现,江闻也从一开始的茫然不解,转为了若有所思。
    对方口中的摩尼,毫无疑问应该是明教的创始人,而由于中土文献典籍断绝,所有人都不了解这门诞生于波斯、危在旦夕的宗教,故而都把佛祖、舍利与释迦摩尼沦为一谈。
    来自后世的江闻清楚知道,作为诺替斯主义的发扬者,三世纪的先知、自觉的摩尼(Mani)是摩尼教()的创始人,生于公元216年,242年在巴比伦传教,277年被钉死在十字架。
    年,摩尼因刻意宣传异见邪说即将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相传在审判之前,与他交好的波斯祆教大祭司曾故意问他,希望他为自己辩解:
    “法庭宣称你主张禁止婚姻,以促使世界的毁灭吗?这是你的本意吗?”
    而自称觉悟了宇宙真相的摩尼在狱中面对波斯祆教的大祭司,也阐述了他对这个世界最后的灵悟。
    “是的,黑暗已经流毒了整个世界,世人以妖祟为宝、以光明为祸。我们应当断子绝孙,使世界重见光明。”
    随后他自行剖开腹部,取出一块灿烂无比的宝石,连同鲜血肚肠仍在了地上。
    “人类是恶魔用来囚禁光明分子的躯体。拿去吧,继续将受染的毒恶贪欲血肉,作为宝物供奉起来吧。”
    在中土后来刊行的的《两宗三际经》里,也记载着摩尼临死前最后的谒语。
    幽深苦海寻珍宝,奔奉涅槃清净王。抽拔恶刻出疮痍,洗濯明珠离泥溺。法称所受诸妙供,庄严清净还本主。夷数肉血此即是,堪有受者随意取。
    而更有趣的是,金庸在写《倚天屠龙记》的时候,误将波斯袄教、回教穆罕默德的阿萨辛派、摩尼教混为一谈,汇成了书中高喊“熊熊圣火焚我残躯”的明教。
    而不知是不是武宗灭佛是呼禄禅师的有意为之,锁链缠身的犯人声称他从两本经书里发现,如今的明尊教中却是实打实地混入了当时同在大唐长安传教的景教、袄教、回教内容,变成了当今流散于江南的这门明尊教。
    “原来如此,只有摩尼从腹中取出的,才是清净离垢的摩尼宝珠……”
    江闻恍然大悟,“可这个宝物太过贵重,我如何能要?”
    对面的人知道的太多了,多到超出寻常人应有的知识,再加上他经年累月藏身于福州城最不起眼的角落之中,不由得让江闻疑心重重。
    “一码归一码,道长无需推辞。”
    他用一种欣赏且惋惜的表情看着洪文定,“至于传授贵徒功夫,不过是起了惜才之心,道长不必有所顾忌。就算昨夜我不出手,那位老兄想必也不会见死不救的……”
    他的目光自然而言地落在穿骨死囚身上,对方却丝毫没有反应,就像一个失魂落魄的活死人。
    这下江闻就更糊涂了,面前这人看起来也不是恶人,至少尚未出现恶意,但绝不是他起初预料的丁典、狄云这么简单,想确认对方身份,看来还需要一些手段。
    幸好对于江闻来说,获取信息的办法还有很多,并不仅限于开口询问当事人……
    他转身抓住洪文定的手腕,一道道熟悉的信息就瀑流而下,清晰地呈现在他眼前。
    【姓名:洪文定】
    【年龄:8岁】
    【悟性评价:天赋异禀】
    【根骨评价:石中璞玉】
    【武学评价:初窥门径】
    【实战评价:得心应手】
    【综合侠客等级:略通拳脚】
    【掌握武学:少林内功(入门)、洪家拳(进阶)、夺命锁喉枪(进阶)、柴山十八路(进阶)、天蚕神功(入门)】
    【人物描述:自幼的习武使他早早拥有搏斗的能力,冷静的心态与过人的悟性是他最致命的武器。】
    天蚕神功?!
    江闻看着眼前锁链缠身却依旧微笑不语的男人,瞬间就从须发蓬乱的面容里找到一些熟悉的五官特征,一个名字也脱口而出。
    “你是武当派的云飞扬?!”
    这一次,全场至今如智珠在握的犯人,第一次露出了诧异惊讶的神色。
    他缓缓说道:“想不到我退隐江湖这么多年还有人记得我,还有人记得这个名字……”
    江闻不等他说完,已经拍着手说道:“怪不得!怪不得武当派冯道德会出现在这里,现在我都知道了!这是因为你!”
    云飞扬沉默了许久,带着僵硬微笑的表情说道:“我父青松道长是上任武当派的掌门,是他力排众议将掌门之位传给了原为少林弟子的冯道德,故而冯道德还卖我几分薄面。”
    江闻对里面的东西也很清楚,面前的云飞扬是青松道长私生子,出家道士有子嗣本就是一件丑事,故而一直当作杂役在山上养大,只能偷偷传授武功。
    这样一来,由于前任掌门德行有亏,干脆引来少林叛徒加入武当替他执掌山门,冯道德以敏感身份成为武当掌门这件事,也就合情合理了起来。
    而冯道德为了报答青松道长的知遇之恩,自然是百般维护武当派的颜面,力求折服派中众人,同时对青松道长的独子云飞扬的请求,自然是无所不允。
    云飞扬微笑着看着江闻,似乎也读懂了江闻内心闪过的无数个念头,又或者他一点也不在乎,只是在用置身之外的态度看待一件毫不相干的事情。
    “道长果然博学多闻。”
    云飞扬微笑夸赞着。
    可江闻略一皱眉,一些更离奇的联想也接踵而至,毫不犹豫地说了出来。
    “不,你不仅仅是武当派弃徒云飞扬。方才你轻易阅览二经,随口还能说出净土宗《往生论注》中的章节,而净土宗本就是白莲教的前身,你想必和白莲教的青阳一脉脱不了干系!”
    “精彩!道长的推论无比精彩!”
    此言一出,云飞扬当即鼓起了掌,眼中满是见猎心喜的奇妙神采。
    “实不相瞒,我父青松道长不仅仅是武当派前任掌门,也是青阳一脉的当世传人。道门如今人才凋零,冯道德又与白阳一脉牵扯甚深,因此只能让我勉强接任本代的青阳教主……”
    江闻看着眼前的人,虽然他还是在笑着,却总有一股怪异的气息在流转,仿佛面前的人就像天蚕吐丝、蜕化变质,内力时清时浊、时稳时燥、时刚时柔、时纯时驳,竟然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也不知道是不是天蚕神功修炼到高深之处的神效。
    他兴致盎然地端起酒壶一饮而尽,将目光落在方才凝蝶和小石头弈棋留下的格子上,伸出手指往地上轻轻一点,就把小石头没有走完的臭棋,化为了绝杀全局的一招。
    “在下隐居多年,晋时有王质观棋烂柯,今日我幡然顿悟始知不诬。道长虽然不在棋局之外,却也下得一手好棋啊……”
    只一瞬间,洪文定就感觉到了师父身上的剑气勃发,已经无孔不入地笼罩住了这间狭小却洁净的囚室,冥冥气机凝而不散,以至于浑身毛孔都察觉轻微刺痛。
    洪文定能够猜到,那是一股纯粹凛冽到极点的剑意,十步之内不论如何躲闪、抵挡、招架、化解,都无法逃开师父心中推演到极致的一剑。
    然而就在这座狭小无比的囚室之中,又升腾起一道无法直视的气机——锁链缠身的云飞扬就坐在江闻对面,旗鼓相当的真气自然而生,飘飖茫渺如空岫出云、鹤立青松,虽然近在咫尺也如坠云雾之中,始终无法一窥全貌,更难以捕捉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