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祖》正文卷第56章有求必应

香祖最新章节目录
   “化虚为实了!”
    李柃抬头仰望,目中带着惊叹。
    蝉翼素纱绫本是法相的伴生法宝,以龙脉填充,化虚为实,竟然拥有了法则的能力,这可要比自己筑基之后,简单以几道法力填充所得强多了。
    李柃以本体握住它感应了一下,目光闪动:“果真拥有大粼江神的权能!”
    他从冥冥之中的信息得知,这些权能包括降雨,净化,控制水族,洪水诸般能力。
    即便抛开这些江神权柄不论,龙脉自身蕴含的水元法则,灵材特性,也可以使得这件法宝柔软坚韧,变化自如,拥有许多超凡的神通手段。
    “果然不愧是上品的天材地宝,当真神奇。”
    李柃赞叹着,把这件素纱绫当空一抛,如同潜龙遁入虚空。
    分神化念,童子天人相以出窍日游之法来到城郊的江河上空。
    此时,城郊旷野,灾民聚集之地,几名老农模样的乡亲聚集在一起闲谈。
    “地头涝的涝,渍的渍,来年只怕要青黄不接啊。”
    “现在家里的田地都被淹,庄稼和畜生都死光了,乡亲们同样也难,借粮都不知道该找谁借,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有些住得较近的乡民打算回家。
    其他地方的灾民看着奇怪,不由问道:“老乡,在这里好歹还能领施粥,你们怎么急着走?”
    准备回去的乡民叹了一声,无奈摇头:“光靠施粥顶个屁用,昨天有人回家看过,得亏没全被淹,得赶紧回去收掉庄稼,找回畜生,再把田地给耕了。”
    “那倒也是,就是我们庄子离这里好几十里地,也不知道房子泡水了没有。”
    “那你们还愣着做甚,得空赶紧回去支楞起来呀,别给弄垮喽!”
    有人则如同行尸走肉,浑不关心这些变动,只是终日呆坐在窝棚里面保持体力。
    他们已经无家可归。
    百姓安土重迁,倘若没有万般无奈的理由,才不愿意留在这里当灾民。
    但据回去查探的人禀报说,家乡受灾严重,许多房子都塌掉了,田地也没了,难道还能回去喝西北风不成?
    在这里是等死,回去就是找死。
    还是省点的力气好过。
    再者,已经家破人亡的,回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身安处,便是家园,随便找个能够吃饭的地方就行。
    城南郊外,山脚的田地上,一群人行走在田埂间,不时四下张望。
    他们当中有官差,有管家模样的锦衣中年,有青衣小帽的小厮随从,当然更有老农。
    这里地势较高,平常因汲水困难之故,并不受到重视,但在此时,反倒没有直接被洪水浸泡,成为了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的重地,不但其拥有者十分重视,就连王城府尹都派了得力亲信前来查看。
    “从这界碑过去,那连成片的,就是城南萧老爷家的田地了,可惜啊,眼看着八月过了就要丰收,暴雨一来,全都完了。”
    看着一大片秸秆倾倒,腥锈横流的狼藉场面,无论官民,俱皆长吁短叹。
    “韩老丈,照你看来,这边的地到底还能不能耕种?”官差之中,一名面相年轻的官员开口询问道。
    “官府已经做好开仓放粮的准备,先让百姓们熬过今年冬天,但若不种地,来年就得青黄不接,光靠外地进粮也难支持下去啊。”
    官员在问着这句话的时候,多少还是带着几分希冀的,仿佛那老农就是救苦救难的大神仙一样。
    被他点名的韩老丈是一辈子都跟田地打交道的老农户,闻言老丈蹲下去,在田里捞起一把泥土,凑在鼻尖闻了闻,只觉满手腥锈,还带着一股难闻的酸臭。
    “唉……”
    他不由得长长一叹,深邃的眼眶中,泪水眼看着就要溢出来。
    “今年肯定是种不了了,这些地都酸了,起码得三五年没有收成!”
    年轻官员不禁面露失望之色:“要这么久吗?”
    管家模样的锦衣中年听到,面上也禁不住露出担忧之色:“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可否种些地瓜土豆之类易于生养的作物?”
    韩老丈只是摇头:“地瓜和土豆是好东西,但再好,也种不到这种土地里面呀,不用白费力气了。”
    官员踟蹰一阵,对众人道:“我们到下面看看。”
    下面的一大块地有水流经过,说不定能够把那些酸腐杂物都冲刷掉。
    韩老丈和几名拥有农事经验的官差都各自看了看,得出的结果却大同小异。
    有些地方情况良好,明年可能会有希望,但今年肯定也不能再种了。
    有些地方腥锈聚积,不要说三五年,就是七八年,恐怕都不行,还得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淘洗,如若不理它,就永远也无法恢复。
    官员仍然有些不甘心:“走,再到下游看看。”
    下游有水流冲刷,情况倒是良好一些,但也同样把各地的垃圾杂物带了过来,需要花费不少人力去清理。
    沿途还见到一些淤积和塌方的地方需要疏通,桥梁需要重建。
    这些都需要消耗人力物力,虽说官府可以以工代赈,但却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究竟该怎么办才好,难道真的要舍弃一些老弱病残?”
    众人不由得思索起来,有些办法很有效,但也着实惨绝人寰。
    走在路上的韩老丈摇摇头:“老汉我已经把两个儿女都卖在城中韩老爷家为奴了,其他乡亲们大多也是如此。
    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过个几年还能赎身回来团聚,运气不好,那就难说喽。”
    旁人听闻,议论纷纷:“是啊,受灾的可不止我们这一地。”
    “听说沿河两岸上千里地带都淹了,外国也在闹灾,连买粮都不知道去那里买。”
    “嘿,你还想着买粮,奸商不趁机宰死你。”
    “那不买粮,难道还能抢粮不成?真要闹到那地步,那就不是光抢一两斤口粮那么简单了,得豁出命去跟着那些草头王打天下。”
    官差们闻言直皱眉,但却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语来。
    的确,受灾之地远远不止王城,还有沿河两岸上千里地带。
    甚至外国,也在陆续酝酿着类似的灾难。
    周边未曾受灾的产粮区要么以邻为壑,严防死守,要么囤货居奇,趁火打劫,去找谁买?
    到头来,还不是得靠刀枪去抢?
    一定会有野心之辈趁势而起,利用灾民实现目的的,许多豪强混水摸鱼,也将各显神通,趁机会巧取豪夺。
    “要是江神爷爷能够显灵,救苦救难就好了……”
    谈论之间,韩老丈双手合起,极为虔诚的朝着江河的方向拜了拜。
    “求求江神爷爷,大发慈悲……”
    这是实在没有办法,抱着救命稻草当大船了。
    年轻官员微微摇头,也不戳破这迷信,反而好心提醒道:“韩老丈,今日江神爷爷都在法会上显灵了哩,你真要拜的话,赶明儿买点儿好香,每日给江神爷爷上一炷去。”
    韩老丈认真的点了点头:“官爷考虑周全,小老儿回去就买香去。”
    年轻官员笑叹一声,心里莫名涌出荒谬绝伦之感。
    别说这些愚民,他都想拜了。
    左右别无他法,烧烧香,拜拜神,说不定真能有用?
    不过自己有俸禄,肯定不能跟这些平头百姓一样烧廉价的劣香,这样显示不出诚意,要烧就烧更好的。
    管家闻言则是心里想着,要不要建议老爷学学官府,在自家田地边作一场法会?
    规模当然不可能有上午那么大,但萧老爷缺粮不缺钱,要置办一场像样的法会,还是可以做到的。
    到时候烧根大的儿有求必应香,说不定有点儿灵验?
    这所谓的有求必应香,就是李柃今日所烧巨人香和其他人祈祷祭拜所用香品的名堂,这是信灵香和拒邪香的结合体。
    李柃认为人和神灵之间最好的关系是交易关系,有求必应才是好神,要以灵验作为检验的标准。
    如若不灵,那就是假神,不必再拜了,改拜别的试试。
    山神,土地,四时五节,日月星辰,古之名士……可以拜的神多的是,何必绑死在江神这一棵树木上?
    故此,他给自家香坊出产的这种香品安了一个好听的名头,有求必应香。
    最近一段时日,他竖立童子天人相为新的江神,积极施为,也不怕滋长迷信。
    因为这里有着阳谋手段,童子天人相是当真能够有求必应的,把老百姓的期待提高,胃口养刁之后,再有小恩小惠就不算灵验了。
    别家灵,你不灵,傻子才拜。
    而若胆敢为祸,则是异闻司的职权范围。
    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斩妖除魔阻力也会小得多。
    到时候捣毁淫祀,树立正信,会比过往容易。
    就在这时,前方走着的韩老丈突然停了下来,巍巍颤的指着不远处河边,全身哆嗦道:“快,快看……”
    官员和管家等人被打断思绪,看了过去,不由得倒吸凉气。
    “那是什么?”
    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道宛若金色蛟龙的明光从天垂落,云雾萦绕间,携带着大量泥沙,如同怒龙咆哮的洪水不断涌入虚空。
    下游的水势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减起来。
    在他们看不到的虚空中,童子天人相手中持握长绫,如同捉着一条蛟龙那样把它浸入水中,精神之力传导,大量天地元气在香火愿力的操控之下不断虚实变化。
    神国法域被打开一道缺口,把大范围的洪水转化成为水元,重新储藏起来。
    “江神爷爷显灵啦!”
    韩老丈膝盖软,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地。
    其他老农,随从,甚至差役之流都跟着跪倒一地。
    官员和管家对视一眼,眼中满是震惊和不可思议。
    “又……又显灵了?”
    “咦?我为什么要说又?”
    静下来想想,这段时日,大粼江神的确频繁显灵,这是前所未见之事。
    似乎形象改变之后,连性情和行事风格都变了。
    除韩老丈等人之外,更远处的许多人也亲眼目睹了这一幕,乌泱泱的跪倒一片,口称江神爷爷。
    异闻司的供奉们听说之后,急忙赶来查看,立刻便知晓本质:“元婴高人果然不愧是元婴高人,竟然这么快就洗去大粼江神烙印,成功把龙脉祭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