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佞臣啊》正文卷第20章准备跑路了【6000、求订阅】[2]

我真是佞臣啊最新章节目录
   着徐牧之:“别我辈、我辈的。咱俩不是一辈的。
    我今年才二十一,你老看着有五十了吧。”
    徐牧之:ヽ`⌒′メノ
    修行是可以让人延缓衰老的,就比如说孔祭酒,明明七十多岁的人。
    可是就始终保持着,白衣胜雪,中年老帅13的形象。
    再比如徐牧之,明明今年四十九,看上去还跟年轻人差不多。
    当然徐牧之这个年龄,在修行者当中,还真的只能算是年轻人。
    至于宁辰这种,完全不算是人。
    “我真羡慕你们,可以活这么久。”
    听听这是人话吗?
    只是徐牧之他是真的不知道,宁辰这羡慕,是发自肺腑的羡慕。
    毕竟徐牧之永远都不会明白:你所嫌弃的,正是别人拼命想要得到的。
    徐牧之留下了一个表情包,然后关闭了对话框。
    带着酒和黑骑,离开了丰京。
    徐牧之离开丰京,并没有引起太大波澜。
    毕竟经过两天发酵,靖王大败,在丰京官场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
    民间还尚不知道这件事情。
    因为没有那个人,觉得自己可以承受靖王的怒火。
    大家都不敢把这个事情,传递到民间。
    所以靖王大败,就成为了大家共同的秘密。
    两个官员见面,先不张嘴,一个人指着铜镜,一个人把铜镜打翻。
    这样两个人就明白了,大家都是一个秘密圈的人了。
    又是一旬时间过去,时间来到了十月十一。
    今日是武昭监国百日之期。
    按照武朝的礼制,今日亲王和藩王,都要拜见新储君。
    同时在今日,文武百官,均可以随意上奏。
    指出新储君的过失,无论是否御史均不会引言而获罪。
    而且今日的早朝,消失众人视野一百天的顺帝,会出来亮个相。
    宁辰到宫门的时候,发现文武百官今日来的很整齐不说。
    关键是大家的官服,看上去都崭新、崭新的。
    这个画面,让宁辰想到了,自己小学开运动会的时候。
    清一色的校服和小白鞋,那小白鞋白的都晃眼,一个个看上去都精神抖擞的。
    在最靠近宫门的那里,有九个穿着蟒袍的人,站在那里。
    蟒袍是亲王和藩王的服装。
    亲王穿九蟒服,藩王穿七蟒服。
    所以那三个是亲王,那六个是藩王,倒是容易分辨。
    虽然宁辰没见过三个亲王,但是他们三个的资料,宁辰都在徐牧之那里看过了。
    想要分辨三个还是很容易的。
    那个面相老成,年纪最大,对任何人都和颜悦色,就差把仁义两个字写在脸上的就是大皇子——武豫。
    另外一个桀骜不驯,生人勿进的是三皇子——武炎。
    最后一个左右逢源,看上去狂放不羁的就是七皇子——武昂。
    剩下的六个藩王,其中有三个藩王,宁辰直接略过了。
    原因无它,因为这三个藩王,其实就是三个皇子的舅舅。
    所以记住他们完全没用,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支持三位亲王的。
    为何他们不支持自己的子嗣。
    这个他们倒是想,可是在做这个事情之前。
    他们得问问靖王的铁骑答应不答应。
    必须得说,靖王铁骑的存在。
    对于武氏来说,的确是一大幸事。
    虽然武朝也面临着藩王拥兵自重的事情,可是这些藩王就算想造反,那也必须支持武氏血脉。
    前朝倒是有人,趁着先帝驾崩,想要趁乱搞事情。
    结果靖王铁骑,仅仅用了三日,就从南疆天降。
    一日便结束战斗,那想要搞事情的藩王全家几百口子。
    直接被弄成了京观,摆放在了家门口。
    另外三位藩王当中,只有一个长的跟蛇精一样的藩王,让宁辰多看了两眼。
    这一家藩王,就是上位替补消失的那家藩王位置的新贵。
    当然最让宁辰关注的他的原因还是,这是一个有妖族血统的藩王。
    他的母亲,就跟这个藩王的长相一般,是一条蛇。
    唯一可惜的是,这家藩王不姓许。
    七皇子武昂看到宁辰来了,倒是遥遥示意了一下。
    这符合生意人的做法,买卖不成仁义在。
    万一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呢。
    宁辰同样遥遥回礼了一下。
    只是这一来一回,瞬间就让很多人产生了无数的解读。
    现在比较敏感,臣子与这些亲王之间一个眼神的交流,都会被有心人记录下来。
    所以百官们今天大都低着头,不靠近亲王那一圈。
    武昂倒是没想到宁辰敢在这个时候,回应自己。
    不由得笑了一下,觉得宁辰到是一个妙人。
    自己应当深入的与宁辰沟通一下,说不定两人之间还能有点别的合作。
    鼓声响起。
    这一次,亲王与藩王走在前面。
    百官跟在后面,保持了一定距离。
    所有人进入金銮殿当中,宁辰再次看到了消失百日的顺帝。
    必须得说一下,顺帝这百日修仙,还是有点成效的。
    顺帝现在看起来,的确是比百日之前年轻了许多,同时容光焕发了许多。
    可见皇帝这活,的确不太好干。
    武昭还是做在她往日监国的位置。
    “参见陛下,参见殿下!”
    众人齐齐行礼。
    等顺帝让众人免礼,众人才起身。
    百日监国,这些都是有礼制跟着。
    所以宁辰在下面站着听就好了。
    一系列的歌功颂德,各种彩虹屁之后。
    就开始百官谏言武昭了。
    宁辰觉得这事,实在太流于表面了。
    就算今天说啥都不因言获罪,但是谁不怕被武昭记恨。
    何况呼现在朝廷还多了一个法相。
    刑不上大夫这种,早就成为历史了。
    除了御史这一块还有点特权,其他人就别想了。
    百官谏言之后,就轮到亲王和藩王的拜见了。
    一番行礼之后,终于到了这场礼制的高潮了。
    大家该表(送)忠(礼)心(物)了!
    不约而同的,六个藩王和三个亲王,都送上了他们的手中的兵符,以表衷心。
    他们会同时送上兵符这个事情,武昭其实早就得到了消息。
    所以当他们同时送来兵符的时候,武昭并没有太多的意外。
    藩王和亲王的兵符,都送上来了。
    接下来就看武昭如何的应对了。
    是接还是不接。
    “三位臣儿,六位爱卿,能有如此气度,朕心甚慰。”
    顺帝一脸和气的说道。
    顺帝肯定一脸和气,因为这事就跟他没什么关系。
    并且这事传出去吧,还能让顺帝的名声往上走一走。
    在他的治理下,皇室宗亲兄友弟恭。藩王更是明事理,识大体。
    这都是他的功劳。
    “陛下,臣有话要说。”顺帝还没等将兵符,命人交给武昭,宁辰就站了出来。
    宁辰,顺帝还是印象很深刻的。
    毕竟是曾经一起战斗过的战友。
    “宁爱卿有什么话要说,只管说来就好。”
    宁辰说道:“陛下,臣以为,现在非但不应收回六位藩王和三位秦王的兵符。
    还应该大大的封赏他们才是。
    六位藩王、三位亲王卫国戍边,劳苦功高。
    现在收回兵符,岂不是让天下人非议。
    所以臣认为,此时应当彰显皇恩浩荡。
    应当趁着殿下百日监国的机会。
    好好的封赏九位为国戍边之人。
    让天下人看到,陛下从没有忘记过他们。”
    这跟他们给宁辰的剧本,完全不一样。
    一时间三个亲王,都回头看向了宁辰。
    宁辰同样给他们一个:你们放心,我是收了钱的,我懂该怎么做的表情。
    只是宁辰是真的懂,该怎么做吗?
    再看看武昭的表情,好像对宁辰会选择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也完全没有预料。
    “陛下,臣反对宁大人的提议。
    三位亲王是为武朝守江山,太祖说过,守江山,这本就是亲王、太子分内之事。
    既然是分内之事,就不应当再封赏了。
    六位藩王,的确劳苦功高。
    可是历朝历代,早已赏赐足够多了。
    六位藩王的王位,现在都已经是世袭罔替,已经皇恩浩荡了。”
    宁辰看了一眼站出来,积极配合自己的孙克俭。
    第一次觉得老孙同志,如此的可爱。
    这个时候,就是必须得有人站出来反驳自己。
    这样才显得自己足够的奸佞。
    比如说老孙同志,就悄无声息的给宁辰提供了10点【佞】。
    “老孙同志有点不给力啊,过去随便都是20点【佞】。
    难道是我这几次被背刺,给老孙同志留下了一些好印象了。
    看来那天得找个机会,再让老孙同志,挨几板子。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