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朝纪元》潜龙勿用第二百一十六章胜了……(二合一章节!)

仙朝纪元最新章节目录
   轩敞、宁静的庭院之中,一轮皎月洒下万千轻柔月光,将梧桐叶投落而下,树影斑驳,将一道英武、挺拔的身影,映照的分外真切。
    听完丹鹊之言,苏照面色顿了下,问道:“联卫来攻?那郑国打算抽调多少万兵马,可曾探知?”
    丹鹊道:“郑国兵力捉胫见肘,据闻,只能征发十万大军。”
    郑公大发雷霆之怒,以致事后不少朝臣回去议论纷纷,就有一些关于朝议之事的只言片语流至市井,为升斗小民议论纷纷。
    事实上,郑国的大败,不仅让郑公感到愤怒、羞耻,郑国的普通百姓,也感到气闷难言。
    在过去数十年的对外征伐中,灭国开疆,郑国大军向无败绩,可如今却惊闻折戟于苏国这样的小国,郑国上下,无不视之为耻辱!
    “十万兵马?”
    苏照喃喃说着,幽深眸光闪烁不停,面容之上,多有思索之色。
    当然,郑国仅可再发十万甲兵,并不令他意外。
    郑国因为于外需防备晋、楚、宋等大国窥伺,内要抚平国内叛乱势力,故而在国内长期置备百万甲兵,这一点就不像苏国,只需紧锁城关,再和周边国家交好,完全不需太多常备之军。
    除非国战,才会紧急抽调、组扩军备。
    自古以来,兵备多寡都是和国防政策有关。
    苏照默然片刻,问道:“天听司那边还传来什么消息?”
    面色古怪了下,又问道:“深海,最近在做什么?”
    说来还是阎先生在孤身入郑之时,询问苏照以何暗号往来联络,苏照当时心中一动,起了一丝恶趣味,就以“深海”相称。
    丹鹊倒也不疑有他,回道:“苏侯,据深海所言,郑君最近痴迷参玄问道,醉心长生之术,和司天监监正讨论道法,自夜入旦,秉烛不熄,深海正在试图打入司天监。”
    苏照沉吟片刻,道:“告知深海,如无必要,不可强求。”
    丹鹊点了点头。
    等到目送丹鹊离去,苏照又命彭纪唤来了淳于朔,经郑国磨刀霍霍,再欲犯苏一事的冲击,苏照自然无心儿女情长,将心神再次投放到军国大事上。
    书房之中,灯火摇曳,橘黄色的灯火铺满了整个房间,舆图之前,苏照和淳于朔小声叙着话。
    “颖阴郡中,民心如何?士农工商,可有异动?”苏照抬眸,望着对面气势愈发凌厉、坚毅的淳于朔,沉声问道。
    一般而言,新下之疆域,民思故国,如欲归治其民,当善使手段才可。
    淳于朔道:“回君上,颖阴郡有着六县之地,民十六万八千户,原颖阴郡守已经自尽,现在郡署小吏,已服膺君侯之命,只是官吏良莠不齐,还需拣选裁汰。”
    苏照沉吟片刻,道:“那就传孤之命,从温邑抽调精干官吏,接管颖阴郡县之长,对了,孤而今大败郑国的消息,也该传至温邑,以安军民之心。”
    淳于朔点了点头,道:“谨遵君侯之命。”
    “加上半个武阳郡的四县,这就有着十县之地。”苏照眸光深深,看向舆图,思忖道。
    想他苏国才多少郡县,七郡五十三县之地罢了,而今一场艰苦卓绝的国战,就平添五分之一疆土、户口,怪不得,列国国君,都喜欢开疆拓土。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哪有掠夺一时,来的畅快?
    只是军国大事,存亡之地,不可不察,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当前之首要任务,就是顶住郑国的反扑,然后消化开拓疆土,革新政务,攻略卫国……
    苏照平静了下心情,问道:“以淳于老将军之见,接下来当如何行事?”
    淳于朔沉吟片刻,道:“君上,战略国策,非末将所长,但编练大军,以备战事,总不会错。”
    淳于朔善于整训军卒,短于战略国策,有此一言,并不奇怪。
    苏照点了点头,朗声道:“是该扩充兵备了,此事还要劳烦淳于老将军多费心了。”
    此刻的苏国,连同三万郡兵,兵马加起来也不过六七万人,的确无法应对接下来两国南北夹攻的局面。
    而经此大胜,苏照威望正隆,推行革新之策,必然不像之前阻力重重。
    “君上之言,折煞末将了,此为分内职责,却不敢言辛劳。”淳于朔受宠若惊,拱手说道。
    温邑·宫苑
    “大捷……”
    马蹄哒哒之声,急促而有力地响起,城门之处,一红翎玄甲的骑士快马而来,策马穿过空旷街道,手持露布,高声喊道:“君上于颖阴城下大败郑军,拓颖阴为苏疆,郑军十一万大军,一战尽殁,大胜!大胜!”
    此刻,终于苏侯大胜消息终于传至苏国上下。
    原本一些门可罗雀的酒肆、茶楼,因为近月郑国大军兵临边境,引起的密布阴霾,陡然一扫而空。
    人烟稀少的街道,也渐渐有着一些喧闹往来的气象。
    郑国这种虎狼之国,提强兵来犯,亡国之危就在眼前,苏国上下黎庶,那种焦虑和阴霾,几乎可以想见。
    而随着郑国大军尽殁的消息传至温邑,苏国上下,只觉得压在心头的一颗大石,彻底消失。
    玉华宫中——
    帏幔四及,梁柱之上,镶嵌的明珠宝玉,毫光微微,映照得殿中玉阶澄莹如水。
    精美的琉璃宫灯之下,一袭浅白色宫装长裙的少女,眸光低垂,神情专注。
    苏子妗此刻在书案之前,静静而坐,手中拿着一管羊毫笔,饱蘸朱砂调和的红墨,翻阅过一本本明黄色奏章,批阅勾画,时而用以印鉴。
    一旁,挽着妇人发髻,衣衫华美,玉容姝丽的年轻少妇,同样也看着一本本奏章,挑出一些,归拢放好。
    徐贞这时拿起一本奏章,道:“殿下,这是武陟郡送来的奏章,提及要安顿灾民十万人,但诸县之间发生了一些争执。”
    “争执?”
    “粮秣多有不足,诸县视流民为累赘,互相推诿。”徐贞轻声道。
    依着苏照的命令,石荆关前被郑国大司马庞灌丢下的十几万青壮,都是被安置在武陟郡的六县之中,盖因那里矿业富饶,用这些青壮采矿,以赎其罪。
    但现在的问题是,要安置这些青壮,就需拓地建房。
    苏子妗抿了抿樱唇,轻声道:“司徒怎么说?粮秣可曾充足?”
    “耕地、粮秣倒是不缺,但这些青壮家眷都在郑国,如是聚在一处,恐……人心难定。”徐贞玉容晶莹如雪,着华丽宫裳,纤腰高束,仪态端庄。
    事实上,随着接触国事日繁,这位端庄贤淑的妇人,已初步展现一丝“内相”的气度来。
    苏子妗颦了颦修丽的双眉,问道:“那以你之见呢?”
    这几乎是少女最近一段时间,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初时,苏子妗还会对徐贞的一些提议给予纠正,但随着徐贞对于政务的熟知,所出建议,愈发妥当、周详,苏子妗就多作采纳。
    徐贞沉吟片刻,道:“不能安置一郡,就当分开安置,同时甄别有无家眷,录籍造册……”
    见徐贞几乎侃侃而谈,条理明晰,苏子妗柔婉一笑,打趣说道:“贞姐虑事是愈发周全了。”
    徐贞神色也有几分轻松愉悦,清声道:“不敢当公主殿下夸赞。”
    随着和眼前这位长公主殿下相处日久,徐贞由一开始的忐忑不安、疑忌警惕,到渐渐为苏子妗人品风格所折,应对愈发从容。
    就在二人叙话时,忽然,殿外传来阵阵欢呼声,震动云霄,传入宫阕。
    苏子妗从拱形条案之后起身,清声道:“禁卫何在,殿外何事如此喧哗?”
    这时,悬刀翊卫廊下的禁军小校,躬身而入,面上难掩喜色,拱手道:“回公主殿下,君侯大败郑军,下颖阴、武阳等郡县,拓土数百里,报捷的信使已到了。”
    先前石荆关,郑军败退一事,为防泄漏军机,苏国臣民罕知,苏子妗却是知道一清二楚,原以为最好结果就是郑国无功而返,不想郑**队一战尽殁不说,还尽数夺其疆土。
    苏子妗闻言,娇躯颤了下,喃喃道:“皇天保佑……”
    徐贞同样在心头闪过一抹欣喜,她的生活渐渐安定下来,的确不想再尝离乱之苦。
    “那君上呢?何时大军凯旋?苏子妗平复了下心头激荡的心绪,急声问道。
    那禁卫小校,朗声道:“这,卑职尚不知……信使就在宫门之外,公主殿下稍后一询即知。”
    “宣!”苏子妗心头喜不自胜,清声道。
    报捷信使在宫人的引领下,来到玉华宫中,这是个风尘仆仆,面容方阔的青年军卒,刚要跪下行礼,就听不远处传来轻灵柔和的声音:
    “将军甲胄在身,不必行礼,芍药,快赐座、看茶。”
    青年军卒实际就是个曲军侯,哪里是什么将军,而今听着苏子妗轻轻柔柔的宽慰之语,连道不敢,但不觉心头一暖。
    暗道,无怪人言长公主性情婉淑端娴,如今一间,果然名不虚传。
    苏子妗道:“君上现在何处?”
    “回禀殿下,君上而今就在颖阴。”那青年军侯沉声说道。
    这时,就有宫女奉上香茗,那军侯谢过,也不敢饮,只是托在手中,神情颇为局促。
    苏子妗微微一笑,说道:“先喝口茶再说吧,本宫稍后还要听下此战的具体经过。”
    “谢过公主殿下。”那军侯将茶水饮尽,而后就开始叙说苏侯是如何率领强兵,绕袭至郑军之后,断其败师归途,而后以水攻之法,大败庞灌六万大军的经过,几乎一一言明。
    说到扣人心弦之处,不仅是苏子妗,就连一旁的徐贞都是面上现出关切之色。
    苏子妗听完,久久无语,幽幽叹道:“不想此战,竟如此曲折、凶险……”
    ……
    ……
    温邑城中——
    敬府
    此刻已是午后,久雨之后的阳光慵懒而下,透过幽静竹篁,投落在木制小楼的窗纱之上,几个婢女手持一面大蒲扇,朝竹席之上呼吸均匀的老人扇着凉风。
    敬弘道身上盖着一条羊毛毯,侧身和衣而卧。
    这位苏国的宰执重臣,两鬓斑白,皱纹深深,因是月余夙兴夜寐,面颊凹陷,苍老眉宇之间,更是倦色难退。
    苏国这一月来,前线国战胜负之势焦灼,后方同样也没有轻松,转运辎重、粮秣,供应大军军需,都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