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时代:英雄书卷》弈动长安对手第七章陈年悬案

王者时代:英雄书卷最新章节目录
   狄仁杰给自己也倒了一杯茶,抿了一口,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那咱们就慢慢说。”上官婉儿身子微微后仰,斜靠在了椅子上,“我一直很好奇,上一次狄大人这般急切地想要结案,目的,应该不仅仅那般简单才是吧?
    是否因为我的出现,让狄大人您有了些危机感,故而不得不想早早地将这案子给了结。
    哪怕,
    这有违狄大人您一贯的风格。
    毕竟,狄大人断案如神,最擅长抽丝剥茧,这是全长安人都知道的事,没道理在这起案子上故意地想要虎头蛇尾。
    这座签押房,是狄大人您的办公场所,是您的地盘,且既然我已经决定将我那边的调查和您互通,咱们大可以打开天窗说亮话,没必要藏着掖着了。”
    “西河郡。”
    狄仁杰说出这三个字。
    “您继续。”上官婉儿给自己又添了些茶水。
    “最开始发现案犯作案目标时,你知道我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猜测是什么么?”
    “我猜猜……”上官婉儿微微一笑,“栽赃?”
    狄仁杰点点头。
    上官婉儿抿了抿嘴唇,似乎觉得有些荒谬,但细细想来,又品出了那么几分味道:
    “倒是可以理解,毕竟陛下初登大宝时,西河郡反抗的动静最大,在西河郡的世家门阀鼓噪起来,近乎闹出了民变。
    虽说平定后,陛下亲口承诺了既往不咎,但保不齐会在多年后再故意地旧事重提。
    所以,狄大人您一开始认为,这一连串只针对西河郡出身大臣府邸的盗窃案,是宫里,是我,是陛……做的么?
    为的,就是想要找一个引子,做一个漩涡,将想要整治的那一拨人,给牵扯进来?”
    “是。”
    狄仁杰显得很坦荡。
    “那狄大人您觉得,陛下是这样小气的人么?陛下虽然是女人,但却心宽广,就是男子汉大丈夫,怕是也难企及陛下万一,就算是陛下想要惩治谁,又哪里会用这般阴私伎俩?”
    “陛下当然不会,但陛下身边的人,可保不准。”
    “狄大人的意思,是说我喽?”
    “之前确实是这般想的。”
    “那现在呢?狄大人改变主意了?”
    狄仁杰摇摇头,道:“只是觉得可以再看看。”
    “我需不需要谢谢您?”
    “这个随意。”狄仁杰用一块令牌,轻轻敲了敲炉子,提醒道,“该说正题了吧?”
    “其实,这就是正题,正如狄大人您所知道的那样,西河郡这个地方,一直是陛下心里的一根刺,陛下也从未真正释怀过。
    毕竟,陛下当年登基时,西河郡给了陛下太多的难堪,甚至一度有可能让陛下的大业,付诸东流。
    表面上,陛下对天下各地官员都一视同仁,实则对西河郡出身的官员,一直会多看两眼。”
    这里的多看两眼,包含了深层意思。
    “对了,不知狄大人是否还记得杨梅礼杨大人。”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杨大人是在五年前自缢而死的,当时有传闻说他贪墨,畏罪自尽。另外,杨大人,也是西河郡人士。”
    “是。”上官婉儿点了点头,“杨大人自缢后,其夫人原本想带着子女回娘家,但在归乡途中遭遇了山贼。”
    “这事我也记得。”
    无论杨梅礼是否是畏罪自尽,在朝廷没有给出确切定论前,其家眷依旧是朝廷命官的家属,却被山贼截杀,这影响,可以说相当之坏,当时也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只不过那群山贼似乎是知道自己截杀了了不得的人物,马上就销声匿迹了,未曾再有所踪。
    “狄大人连这事也记得,看来这阵子是真没少翻西河郡的卷宗想来,之前我说的时候,你便去查看了。”
    “职责所在。”
    “但有些事情,是不会在卷宗上有显露的,卷宗上更不会写,杨大人的夫人是长安人士,带子女归乡,其实归的是长安。
    更不会写,当时有一群武艺高强来自大内的护卫,护卫着杨大人的家眷一同回长安。”
    狄仁杰脑海中开始快速浮现卷宗的内容,他虽然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但记忆力却向来极好,且这些卷宗也是前阵子刚刚翻阅过,马上道:
    “所以卷宗上写着的被山贼所杀的家丁,实则是大内护卫?是宫里的人?”
    家丁可能就是一些个会三脚猫功夫的仆人,且那时杨大人自尽,府邸内外树倒猢狲散,家眷身边的人手自然不行;
    但问题是,既然那时杨夫人身边的是大内护卫,那么能把大内护卫也解决掉的山贼……还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山贼么?
    “因为死的是大内护卫,所以宫里很重视,明面上官府在缉拿山贼的同时,宫里也曾派人调查过这件事。
    但很可惜,无论是明里暗里的,都没能再度捕捉到那群山贼的踪迹,他们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
    不过,
    调查不是毫无收获。
    宫里的调查记录里记载的是,那些大内护卫不是在正面厮杀中战死的,而是被人以偷袭的方式解决。
    案子发生在一座郊外驿站内,刺客以极为高明的手段潜入驿站,先偷袭护卫,再对杨大人的家眷下了杀手,”
    “所以当年的那起案子和近期发生在长安的盗窃案……”
    上官婉儿点头道:“身形痕迹上,近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当年宫里人探查过痕迹,也做了细微的记录,两相对比之下,相似度真的太高,
    所以,我大概猜测,是当年截杀杨大人家眷的那伙贼人,又出山了,而且选择了长安来下手”
    狄仁杰给茶壶里添了些水,又将其放回小炉上;
    “看来,是贼人要找的东西,还没有找到。”
    “我也觉的如此。”上官婉儿说道,“他们找了快五年了。”
    这次入长安的盗窃团伙,很明显不是为了求财,而是为了找一样特定的东西,为此不惜一家一家地翻找。
    “如果仅仅是调查这些,应该用不了这么长时间吧?”
    上官婉儿所说的这些,在有详细宫内卷宗的前提下,再与自己做的案发现场笔录进行对比,做出相似的联想,并不会太难,至少,不值得上官婉儿去故意地拖延。
    “因为我想查出来,他们想要找的,到底是什么东西,盗窃团伙只是幕后黑手探出去的爪子,只有查出那位幕后黑手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才能揭开它的面纱,彻底解决这件事。
    杨大人是在五年前自尽的,他家人出事也是在他自尽后不久的归乡途中。但在八年前,西河郡还曾发生过一件大事。”
    “八年前……”
    狄仁杰脑海中开始快速浮现出细节,随即马上道;
    “军饷劫案。”
    “是,八年前,一支本该前往长城区域押送军饷军械的队伍,在经过西河郡时,被劫了,这是震惊全国的大案。
    虽然事后追查了很多相关方面人的玩忽职守之罪,但那批军饷军械,却一直未曾找到,其去向,已然成了谜。”
    “杨大人和这军饷劫案有关?”
    “我就是为了证明他们之间有关系,才花费了很久时间,事实上,当年杨大人自尽前,曾给陛下上过奏折,奏折里曾言明陛下登基以来的得失功过。
    臣子给陛下上折子,基本以歌功颂德为主,就算是想要进谏,也会选择更显委婉的方式,但杨大人的那封折子,却未免有些过于坦荡了一些。
    当时我还没到陛下身边,所以前阵子我找到了我的前任女官。”
    “前任女官?”
    “在教坊司,因犯错,被陛下贬了下去。”说到这里,上官婉儿露出了自嘲的笑容,“伴君如伴虎,这一点,狄大人应该很清楚才是。只不过狄大人您是外臣,而我,说是女官,实则,是内臣,外臣是臣,内臣……其实更像是家奴。
    好在,陛下还算念惜了旧情,虽然贬谪去了教坊司,但到底没有过于难为她,她在那里,也能有一份体面,就是不太好找,而且,让她帮忙开口,也费了我不少功夫。
    据她回忆,当年陛下在御览杨大人的那封折子时,起初,很是生气,因为当臣子的用这般不客气的语气与天子说话,实在是大不敬;但陛下又有些疑惑,按理说,杨梅礼不该是这般不知轻重的人,再说,他也没有故意卖直求名的必要。
    陛下本想召杨梅礼回长安问罪,看看他到底是发的什么疯,结果很快就传来了杨梅礼自尽的消息。
    用我那位前任女官的话来说,
    当时陛下隐约猜到了,这份折子,更像是杨大人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狄大人,
    这是一个因捕风捉影贪墨风波就畏罪自尽的人能做出来的事儿么?”
    “不像。”
    “陛下当时就起了疑心,所以才吩咐派出一支大内侍卫去将杨大人家眷接到长安来,对外宣称的,是杨夫人带孩子们回娘家,然后,遇到了所谓的山贼劫杀,当时陛下很是震怒,但这么多年过去了,陛下怕是早就已经忘怀了,毕竟陛下日理万机,整个国家每天需要陛下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
    但陛下可以忘记,我们这些当手下人的,可不能忘记,得一直记着。
    冥冥中,
    已经有一条线,将八年前的军饷劫案和五年前杨大人的自尽以及其后家眷的劫杀,再加上现如今长安城西河郡出身官员府邸盗窃案,给串到了一起。”
    “目前为止,依旧是你的猜测,只不过是将几件事,强行架构了联系,你的突破口,又在哪里?”
    “作案痕迹,不够么?”
    “不够,五年前的案子,就算留在卷宗的记录,也很难真正做到完全详细,还是需要一个直接的破局口子。”
    上官婉儿点点头,
    道;
    “杨大人自尽后,杨夫人带子女回长安,原本杨家府邸的人,基本都遣散了,但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人,却直接失了踪迹。”
    “谁?”
    “杨家的管家,其实,杨大人自缢后,官府做了调查,发现杨大人并没有收受贿赂贪赃枉法的行为,反倒是很多证据指出了是那管家,暗地里打着杨大人的名义在为非作歹。
    那位管家并未跟随着杨夫人一同前往长安,而是在杨大人自缢后马上就逃了,没能找出下落。
    我觉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