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炎不良人》第七百三十九章欧阳家族的危机

大炎不良人最新章节目录
   沈言被誉为大炎第一言官,有人将其称之为獬豸,炎武帝更是在私底下称其为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戏称茅石。
    大炎王朝虽然以武立国,可相对于其王朝,大炎王朝在言论这方面,还是比较宽松的,不会因言获罪,也有不杀言官的潜规则。
    当然,任何一个王朝,都有其弊端所在,虽然大炎王朝不会因言获罪,可在之前的灭佛,灭道的活动当中,还是有不少人,因为言语不当而被拖到午门斩首,在那段时间里,私藏佛经道籍,都会受到责罚,在灭佛和灭道最严苛的时候,还兴起了一段时间的文字狱。
    所以说,在皇权时代,没有什么是一定的,也没有什么规矩是不可以打破的,只是,那次灭佛灭道行动之后,虽然把佛门和道教驱逐出境了,可也让大炎王朝遭受重创,在后来的皇帝上位之后,对待佛门和道教变得逐渐宽容起来,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才有了不杀言官的潜规则。
    所有规则和秩序的缔造,都是以鲜血和性命作为铺垫。
    在不杀言官的规则出现之前,历代言官大多数都是选择明哲保身,即使需要说点什么也会斟酌再三,把话说的密不透风,溜光水滑,充分体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毕竟,话说不好,可是会掉脑袋的。
    可是,在不杀言官的潜规则出现之后,因此言官的风险降低了很多,说得好能流芳千古,说不好最多不过是个贬官,因此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言官,什么事情都去弹劾,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很多事情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大部分人的精力都放在了吵架辩论上面,甚至在最严重的时候,出现朝令夕改的滑稽场面。
    可是,到了炎宗帝在位的时候,这位从九子夺嫡当中一路杀出来的帝王,开始大大的削弱了御史台的权利,说话可以,但是得小心说话和做事,虽然说不好不会杀头,可做不好事儿,可是会砍头的,这让很多想借此扬名的言官不敢像以前那般啥也不管,看到不顺眼的就去弹劾。
    到了炎惠帝、炎文帝和炎武帝这三代君王在位的时候,对言官的权利有所增加,这也导致言官逐渐崛起,不过,虽说权利有所增加,可说不好话,做不好事儿,而丢官罢职的言官也大有人在,沈言只是一个例外而已。
    人们戏称沈言为獬豸,是因为獬豸是上古时期的一种妖兽,而且是依附人族的一种圣兽,,据说其长得像麒麟,能分辨是非曲直,善恶忠奸,发现奸佞就会用角把他顶倒然后吃下去,是“公平正义”的化身。
    沈言作为御史台大夫,在其为官的这四十多年的时间里,被其弹劾的官员茫茫多,可以这么说,凡是有资格站在金銮殿上的官员,都没有不被他弹劾过的,当然,那些不在金銮殿的官员,也有很多被其弹劾的,其中有些人因为其弹劾,丢官罢职,甚至是被处死的,这种人不在少数,而有的的人离开了长安,被外放到其他洲为官,混的好坏就看他们个人能力了,还有些人则至今还位列朝堂之上,他们不但没有被责罚,反而被重用起来,其中就包括宰相徐肱,还有仆射房巨鹿等等。
    在沈言这一生当中,有两个人他不曾弹劾,一个是大柱国许淳,还有一个就是藩王越王,这二人沈言只见过许淳,但是,许淳从踏入政途开始,一直到他因谋逆而被诛,二人都不曾私底下见过面,更不曾有过言语交流,而越王李穗就跟不用说了。
    在许一凡想着沈言这个人的时候,欧阳奇也趁机把欧阳家族的危机一一道来。
    这件事,起因是十五年前的那场玄武叛乱,不过不是叛乱本身,而是叛乱平息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儿,这件事跟大皇子有关。
    在元符二年,玄武叛乱发生之后,炎武帝的嫡长子,李建业的儿子,还有许淳的儿子,在那场动-乱当中丢失,同时,在这三个丢失的同时,跟其同一年出身的孩子,在长安还有很多,也在那场动-乱当中丢失,其中就包括欧阳鹤轩的大儿子。
    很多人以为欧阳奇是欧阳鹤轩的嫡长子,其实不是,在欧阳奇的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不过,不是欧阳鹤轩原配所生,而是小妾生的。
    当时,叛乱发生的时候,欧阳鹤轩正好带着小妾在长安办事儿,恰好遇到了那场叛乱,而他们的孩子也在那时候丢失了,事后,当叛乱平息之后,开始追查皇子和叛党余孽的时候,有不少孩子被找到,但是,找到的却全都是尸体。
    在那场叛乱当中,除了许淳等人的残党旧部之外,还有一股神秘的势力,在暗中争夺那三个身份非比寻常的孩子,长安城内丢失的那些孩子,全都是用来掩护这三个孩子离开长安的障眼法,据事后统计,长安城当时丢失的孩子,有百余人,男女皆有,而找到的只有十之七八,其中大部分孩子在被找到的时候,男孩无一例外都死了,女孩有的死了,有的还活着。
    按理说,欧阳鹤轩自己丢了孩子,在面对朝廷盘查的时候,应该如实道来,可他并没有,他选择隐瞒了这件事,他只是承认自己的小妾怀孕了,但是却对外说孩子天夭了,也就是流产了,那名小妾更是死在了长安当中,欧阳鹤轩说是难产死的,可事实却是,她是被欧阳鹤轩亲手杀死的。
    沈言弹劾的事情,不是欧阳鹤轩隐瞒不报自己曾有一子的事实,而是他曾经去过如烟别苑,这才是欧阳家族真正的危机所在。
    如烟别苑是皇家别苑,同时又是皇家禁地,是在李建业登基称帝之前就建立的,不过,那个时候,如烟别苑只是一个皇家院落,还不是禁地,可是,在其开始夺嫡并且登基之后,如烟别苑就沦为了禁地,在十六年前,玄武叛乱发生的时候,如烟别苑成为了一片火海,最后沦为一片废墟,虽然在之后重建起来了,可依旧是禁地般的存在。
    如烟别苑里有什么,是何人的居所,住着什么人,这些问题至今都是谜,有人说,如烟别苑是炎武帝称帝之前的潜邸,类似于东宫太子府的存在,也有人说,如烟别苑是炎武帝用来金屋藏娇的场所,就像盖庭鹜在关城的金雀楼一样的地方,还有人说,如烟别苑是皇家用来囚禁妖女梦流烟的囚笼。
    总而言之,关于如烟别苑的传说很多,可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无人可知,但是,有一件事值得注意的是,当年炎武帝初登大宝,选择御驾亲征,北伐北蛮的时候,皇后、藩王李建业的王妃,还有许淳的妻子,都待在如烟别苑当中,在玄武叛乱发生的时候,如烟别苑被付之一炬,里面的人据说一个都没逃出来。
    炎武帝在回到长安之后,曾经下令刑部和大理寺,汇同不良人,共同调查如烟别苑失火的事情,凡是跟如烟别苑有关系的人,不管是守卫也好,还是奴仆丫鬟也罢,即便是挑柴送菜的人,都被这三大机构找到,逐一问话。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些人在被他们找到带走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有人说他们被以叛党的名义给诛杀了,也有人说他们被囚禁在某个地方,可能是大理寺的密牢,也可能是不良人的死牢,还要有人说,这些人被训练成了一支特殊的部队,分散天下各地,寻找那失踪的三个孩子。
    沈言弹说欧阳鹤轩进入过如烟别苑,看似是天方夜谭,毕竟,一介商人,没有任何功名在身,别说进入皇家别苑了,就是靠近半分,就会被驱逐,甚至当场格杀,然而,事实确实,在那场动-乱当中,寻常人进入皇家别苑,也不是不可能。
    沈言说的这番话,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他这十多年来,不惜耗尽家产的不懈努力之下,才得到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在前段时间,更是被不良人证明了其真实性。
    沈言之所以这么做,不单单是为了寻找到大皇子,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寻找到许淳的儿子,这位一生不曾有朋友,也不曾有子嗣的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许淳的儿子,这件事,满朝文武都知道。
    这条消息来源,是源于曾经给如烟别苑送过菜的菜农口中得知的,而这个菜农恰好又是沈言的邻居,二人算是半个朋友,这个老人也没有子嗣,在临终前的时候,硬撑着一口气,等到沈言,然后把这个埋藏了很多年的秘密说了出来。
    只是,让人感到疑惑和不解的是,在沈言拿到如此充分确凿的证据之后,炎武帝却没有什么表示,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沈言说起这件事之后,当天晚上,那个菜农的家就失火了,而这个菜农的所有存在的证据和痕迹,在第一时间被抹除的干干净净,就仿佛这个人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一般。
    不但菜农在京城的一切痕迹被抹除了,其九族也在第一时间消失无踪了,百来号人居然在第一时间消失无踪,出手之人的力量之庞大可想而知,而在大炎王朝能做到这一步的,似乎只有那位身着龙袍的男人了。
    在沈言离开御书房之后,炎武帝召见了欧阳睿,二人在御书房密谈了半个时辰,期间谈话无人可知,因为御书房内只有他们二人,不但太监宫女都被驱逐了,就连隐藏在暗处的影卫,都罕见的被挥退下去。
    欧阳睿在离开御书房之后,先是去户部坐值,下值之后,他就直接离开了长安城,回到了鄜洲城,回到鄜洲城之后,欧阳睿和欧阳鹤轩在书房待了两个时辰,然后这位年岁不小的老人,又连夜赶回了长安。
    在这之后,长安城还是长安城,欧阳睿还是欧阳睿,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受到影响,而沈言也罕见的消停下来,不在弹劾任何人,这让满朝文武很是不习惯,但是,因为这个变化,使得朝堂上的气氛变得诡异起来。
    本来,这些事儿,欧阳奇是不知道的,可是,在前不久,关城内乱的事情传到鄜洲城之后,欧阳鹤轩找到了这个嫡长子,语重心长的说了一番话,言语之间有交代遗言的意思,最后就是让欧阳奇想办法,无论如何也要找到许一凡和李承德,请求他们帮忙。
    听完了欧阳奇这番讲述之后,许一凡的眼神变得迷离而深邃起来。
    对于欧阳鹤轩的大儿子,当年到底是早夭了,还是出现了别的变故,许一凡并不是很关心,想必欧阳奇也不会太在意,许一凡关心的地方有六个。
    第一,如烟别苑为何沦为禁地?当年那场玄武叛乱发生之后,为何如烟别苑会被殃及,还有如烟别苑内居住的到底是何人?以及当时聚集在如烟别苑的女人,除了当今皇后之后,其他人好像都死了,那皇后娘娘又是如何幸存下来的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