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炎不良人》第四百八十二章诡异的战场

大炎不良人最新章节目录
   天渐渐破晓,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
    头上的天是湛蓝湛蓝的,那蓝深得象异常平静的大海,波澜不起。渐远的天色渐淡,再远便是几抹朝霞,把那一片天空映得发红,微带一点暗色的黄,太阳还没出现,但极富层次感的云彩已遍布整片蓝天。
    经历了一场鏖战和苦战之后,最终活下来的秦赋,站在一具双膝跪地,面朝西方的无头尸体买起来了,右手持刀,左手拎着一颗血淋淋的脑袋。
    这时,万籁惧寂,突然有了一声鸟叫,划破了这寂静。
    秦赋下意识的仰起头,看向天空,无意中瞥见一朵洁白无瑕、酷似一条腾渊的潜龙,飞扬着鳞爪的彩霞煞是好看,在蔚蓝的天空中它争分夺秒,每分每秒都变幻得让人难以捉摸,似那重重叠叠的天宫露出檐角亭台,又似是哪位仙女走过时飘落的七彩霓裳……
    “啊”
    秦赋仰着头,突然高高举起康德的首级,忍不住仰天长啸一声,以此来宣泄他内心复杂的情绪。
    “嚯!嚯!嚯!”
    随着秦赋的一声大喝,存活下来的众将士,纷纷开始欢呼起来。
    秦赋在放声长啸一声之后,低下头,看着那具浑身上下,几乎没有一块好皮的无头尸体,他的脸上并没有多少兴奋的表情,更多的则是一种恍若隔世的茫然。
    说起西域,人们说的最多的,还是西域的佛,而对于武将来说,最备受瞩目的,还是那么一小撮人,比如伏虎大将军安德烈,比如降龙大将军康德。
    尤其是康德,这位现年八十七岁的老将,从军几十载,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无数,能打,善打,耐打,是康德身上最耀眼的闪光点,其以少胜多的战役,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这让很多人都对其很佩服,其中就包括许淳,还有秦嘉涆,就连从未来过西北的夏侯拓,也对此人很是重视。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以以少胜多闻名天下的老将,却被一个无名小辈,以少胜多给打败了,不但打败了康德,还斩下了其首级,不得不说,命运有时候真的很讽刺。
    说起康德,还要说起另外一件事,康德作为西域的降龙大将军,职位之高,权力之大,是远远要高于安德烈的,可是,康德这一生,几乎都在跟北蛮作战,几乎从来没有跟炎军交过手,就像大炎的镇北大将军夏侯拓一样,他除了跟北蛮作战之外,从未跟其他军队作战过。
    北蛮和西域从来不是战略同盟,他们不是朋友,但是也不是生死大敌,不过,双方却始终不曾和平共处过,北蛮无时无刻不想继续扩大自己的地盘,而西域也无时无刻不想把佛门的佛音传播到草原上,更想拥有北蛮那辽阔的大草原。
    在过去的无数年里,双方经常打仗,只是,其战役的惨烈程度,其规模程度,并没有跟炎军作战那么大而已。
    看着已经授首的康德,秦赋没来由的想起了一件事。
    在从康城出发,前来驰援北宛城的时候,许一凡曾经无意间说起过一句话:“如若可以,我愿用康城在内的十二城土地,换一个康德大将军。”
    当时,秦赋还不明白许一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可,现如今,他却有些明白了,若是大炎王朝拥有康德这样的老将,那将会少死多少人啊。
    可惜没有如果,康德已死,西域联军遭受重创,不知道法阿和尚在知道这件事之后,会是什么想法。
    康德虽然死了,可是,北宛城的危机并没有解除,危机不但没有解除,反而变得更加的复杂起来。
    这一次,为了弄死康德,殷元魁可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的,秦之豹带出去的八千西征军精锐,现如今,只剩下一千人左右,而且很多人都负伤不轻,秦赋的两千五百人,现如今也剩下一千余人而已,一直未曾露面,被当成心肝宝贝的的八百重骑兵,更是死伤过半。
    就为了杀死一个康德,值得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吗?
    答案显而易见,值得,非常值得!
    许一凡愿意用十二座城池来换一个康德,由此可见康德的重要性,用近万人的伤亡,换敌军一员大将,这笔买卖怎么看都是稳赚的。
    只是,让秦赋感到疑惑的是,康德作为一员老将,按理说,不应该这么轻易就死了,从他身上根本没有看到跟其名声相匹配的实力,康德从出现在北宛城下,一直到现在,其所作所为都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最多只能说中规中矩,唯一的亮点只有两处。
    一处是昨晚面对秦之豹的夜袭,他来了一个祸水东引,如果不是殷氹和秦赋的提前埋伏,很可能康德没能做掉,秦之豹反而会命丧沙场。
    另外一处则是方才,在生与死之间,康德选择了死,而且是毅然决然的去死,其实,就这场遭遇战,打到最后,康德依旧可以活下去的,虽然在重骑兵和轻骑兵的连番进攻下,康德的人死伤无数,但是,凭借他的能力,他完全可以依托这两千余人,杀出重围,哪怕最后能活下来的不多,但是,肯定不用战死在这儿。
    康德的选择,让秦赋隐隐的有种错觉,他是主动求死,至于真相是否如此,康德已经死了,答案无从得知。
    不过,这些都不是眼下最关键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另外一处战场。
    沙漠军在昨晚那场突如其来的战役当中,也损失惨重,八千余人在击溃康德大军的时候,损失一些人,在攻打北宛城的时候,又损失了一些人,在秦之豹赶到之前,八千沙漠军其实真正还剩下六千多人。
    昨晚一战之后,六千多的沙漠军,现如今也就还有五千左右。
    可就是这五千人,现在已经被秦之豹和许凯歌包围了,看似能够吃掉对方,可是,不管是秦之豹也好,还是许凯歌也罢,都没有率先发起进攻,而是选择了跟对方对峙。
    气氛很诡异,情况很复杂,不管是许凯歌一方的人马,还是秦之豹一方的人马,亦或者是石狼一方的人马,此刻都很紧张,也很警惕。
    秦之豹带出来的人马不多了,满打满算也就还有一千三百余人,许一凡带来的驰援部队,伤亡超过三分之一,殷氹带领的两千五百人还保存的比较完整,可是,秦赋这边的两千五百人,再加上八百重骑兵,现如今加起来,也才堪堪够一千人左右。
    秦之豹和许一凡的驰援部队,现如今加起来的人马,还不到五千人,而沙漠军那边,还有五千余人,如果来一场面对面的硬仗,打肯定有的打,但是,打完之后,谁能站到最后,真的很难说,就战力而言,沙漠军还是占据一定优势的。
    昨晚一战当中,保存最完整的却是许凯歌的部队,不管是西德镇的夜袭,还是北宛城的两次厮杀,许凯歌都作壁上观,根本没有参与进来。
    按理说,眼下的情况对西征军是极为有利的,秦之豹这边的四千多人,再加上许凯歌城内的一万余人,吃掉所剩不多的五千余人的沙漠军,应该是很容易。
    可问题就在于,许凯歌愿不愿意配合的问题,或者说许凯歌的位置现在坐在哪一方,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
    此刻,高坐马背的秦之豹,脸色异常的难看,如果不是现在情况特殊,秦之豹很可以已经开骂了。
    就在秦之豹这边的战况暂时告一段落之后,秦赋跟康德的战役却打响了,就价值而言,眼前的沙漠军固然重要,固然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但是,康德对西征军的威胁更大。
    在秦赋跟康德厮杀的时候,秦之豹是想带着殷氹的人马,前去支援的,沙漠军对此,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他们只是警惕的看着秦之豹一行人,并不打算插足西征军跟康德之间的较量。
    但是,沙漠军不参合,不代表别人不参合,比如我们的许凯歌,许副将。
    在殷氹带兵出现之后,久久不曾打开的城门,突然打开,许凯歌亲自带着人马出现在城外,但是,他并没有配合秦之豹他们,对沙漠军发起进攻,而是站在不远不近的位置,看着双方。
    在秦之豹打算驰援秦赋的时候,许凯歌却提前一步,让人挡住了秦之豹他们的去路,美其名曰是展开对沙漠军的包围,实则却是不让秦之豹去驰援。
    这还不是最过分的,最过分的在于,秦赋和康德在展开最后的拼杀的时候,许凯歌派了一支三千人的小队,企图掺合进去,如果不是那五百重骑兵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可能康德不会被留下不说,很可能秦赋的两千五百人,包括那八百重骑兵,都会被留在这里。
    幸运的是,以往表现平平的秦赋,在这一次对战康德的时候,表现十分的优异,成功的击杀康德,没能让这匹老马逃脱。
    之前,秦赋在跟康德展开最后拼杀的时候,并没有再动用重骑兵,不是因为重骑兵在四次冲杀之后,体力达到了极限,而是因为秦赋很敏锐的察觉到了许凯歌的企图,把重骑兵摆在南边,既是断去了康德后撤,企图跟沙漠军联合的打算,也斩断了许凯歌想从中做文章的想法。
    此时,不断秦之豹看向许凯歌的眼神,无比的阴沉,殷氹和秦赋看向许凯歌的眼神,也异常的阴沉,谁都没有想到,许凯歌会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选择这样做。
    秦之豹很疑惑,他搞不明白,许凯歌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
    为了功劳?
    显然不是,许凯歌带着三万人拿下北宛国,这本身就是极大的功劳,更何况,他在康德带兵来攻打北宛城,坚守北宛城多日,北宛城始终没有失守,这也是极大的功劳。
    有这两大功劳在身,不管之后西征军的情况如何,不管西征军在西北的战局走向如何,许凯歌回到京城,不敢说连升三级,肯定会得到重用的,前途可谓是一片大好,没必要这个时候跳出来抢功劳。
    既然不是为了功劳,肯定是为了别的东西,比如说把秦嘉涆的儿子秦之豹,永远的留在这里,比如把许一凡带来的五千人的驰援部队,葬送在这里。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从许凯歌昨晚的种种做法来看,他就是这个打算,可问题是,为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许凯歌和秦之豹的关系,其实不算差,在他们还没有进入西征军之前,在长安生活多年的秦之豹,跟许凯歌是认识的,虽然不是什么推心置腹的朋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