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炎不良人》第四百六十五章妖女梦流烟

大炎不良人最新章节目录
   驰援,讲究的是兵贵神速。
    殷元魁给许一凡的人马不多,只有五千人,虽然人不多,可各个都是军中精英。
    李承政的两千禁卫军,各个骁勇善战,别看这些禁卫军在西征途中,没有立下多少功劳,表现的不温不火,十分的低调,但是,他们的强大是不容小觑的。
    能够成为禁卫军,哪个不是家世清白,万中挑一的存在,毕竟,他们直接负责的是皇帝的完全。
    秦之豹的五百人,虽然就身份而言,他们比不上李承政的禁卫军,但是,他们大部分都是镇西军当中的百战老卒,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殷元魁给的两千五百人,除了殷元魁本人的亲卫之外,剩余的都是从其嫡系部队中抽调的,在西征之前,他们战力如何,不得而知,但是,在西征之后,还能活下来,而且还能成为殷元魁的嫡系,那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可以说,殷元魁给许一凡的五千人,是西征军精锐当中的精锐,翘楚当中的翘楚,有了这五千人的驰援,再加上许凯歌在北宛国的部队,守住北宛国应该没问题,说不定还能趁机拿下沙漠军。
    许一凡从元帅府出来,就回去收拾东西。
    其实,也没什么可收拾的,既然是驰援,自然不可能携带太多的东西,许一凡所带的东西不多,就一个书箱而已。
    令行禁止是军中铁律,在许一凡收拾完毕之后,那五千人已经集-合完毕,整装待发。
    许一凡这次去驰援,除了带了这五千人之外,也只带了三个人,慕容濉、殷氹还有秦赋,以及四名死灰营战士而已。
    轻甲、快马、长弓、短弩、炎刀、少许的干粮,一人三马,清一色的轻骑兵的打扮,为了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北宛国。
    穿上白色甲胄,骑上白色战马,许一凡看了一眼面前的五千人,手握缰绳,沉声道:“出发!”
    说完,就一挥马鞭,胯下的战马疾驰而去,溅起一地的灰尘,其他人纷纷紧随其后,直奔北宛国而去。
    城墙上,殷元魁、李承政和秦之豹三人,看着消失在滚滚黄烟当中的许一凡,三人都下意识的眯起眼睛,眼眸当中都闪烁着羡慕和追忆的神色。
    鲜衣怒马,是每一个男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也是这些沙场武将曾经做过的事情,当他们再次看到这熟悉的一幕的时候,想到的往往是他们年轻的时候。
    年少轻狂,策马奔腾,高坐马背,从人群当中疾驰而过,那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对于这些出身富贵人家的弟子来说,他们年轻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干过类似的事情,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经历过的生死多了之后,再难提起类似的心气。
    人人都羡慕殷元魁,作为大炎王朝为数不多的五位大将军之一,其身份之显赫,地位之崇高,是很多人一辈人都奋斗不来的,可高处不胜寒,人们常说,长得高,方能看得远,殷元魁却不觉得自己站的有多高,看的有多远。
    站的越高,不理解的东西也越多,就比如,当年,他不理解,已经位极人臣,差不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许淳,为何会叛乱一般。
    看着渐渐远去的许一凡,殷元魁没来由的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女人。
    现如今的天子李建民,在还是皇子的时候,其表现也和大多数的纨绔子弟差不多,年少时,进入纵横书院求学,在众多皇子当中,李建民表现的不是最出色的,却也不是最差的,而是最稳定的,无论是在纵横书院,还是在皇宫内,他的表现都不算起眼。
    在众皇子当中,大皇子李建业表现是最好的,谦谦君子,一代贤主,是很多人理想的主公,在其身边,总是围着一大群人;二皇子李建泽,是沙场悍将,打仗是一把好手,在镇北军服役的时候,经常身先士卒,从来不把自己皇子的身份当一回事儿,因此在军中很有威望。
    在先帝还在世的时候,李建业成为储君的呼声最高,李建泽其次,而李建民在年少时,没有多少人看好他,在几个皇子当中,李建民算是最不务正业的一个。
    读书比不上大哥李建业,带兵不如二哥李建泽,唯独在吃喝玩乐方面,造诣极高,而且李建民从小就很爱玩,也很会玩,总是喜欢折腾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出来。
    在其十五岁的时候,李建民曾经悄悄的离开京城,学那读书人,开始了负笈游学,身边就带着几个随从,就从长安在大炎王朝的疆域转了一大圈,去过很多地方。
    李建民当初离开京城,外出游历,到底是先帝授意,还是李建民自己的一意孤行,已经无从得知了,但是,李建民确实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去过北方的嘉州城,也去过西北三洲,更去过混乱不堪的巫州,最终去往了东海城。
    五位大将军,李建民基本都见过,对五人的观感,都各有不同,人人都以为,跟李建民关系最好的是他这个镇海大将军,其实不是,真正跟李建民关系最好的,是大将军许淳。
    跟李建民关系最差的,是镇北大将军夏侯拓,两个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很不愉快。
    北蛮年年叩关,对边关的百姓来说,是苦不堪言的,很多人都以为,镇北军只是被动防守,其实不然,每到秋天的时候,正是马匹体壮膘肥的时候,也是掳掠的好时候,北蛮的马匹天下闻名,是最好的战马,镇北军也经常有小股部队,去往北蛮地界,袭击他们的马场,掠夺马匹。
    抢与被抢,在边关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当年,李建民乔装打扮去嘉州城的时候,恰好遇到了掠夺回来的夏侯拓,那一次,夏侯拓亲自带队,掠夺的东西很多,除了大量的马匹之外,还掠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女人孩子和战俘。
    金银财宝被带回来之后,直接被分发下去,算是给这些边关将士的赏钱,至于女人,那就不用说,自然沦为军妓,那些战俘的命运,就更不用说了,菜市口问斩,首级传遍三军,最后悬挂在城墙之上。
    至于说那些孩子,也都被就地诛杀,或者虐杀致死,当时,李建民在看到这一幕之后,就以读书人的身份斥责夏侯拓,觉得夏侯拓如此做,非常的不道德,再怎么说,他们都还是孩子。
    夏侯拓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脾气火爆的人,当场就跟李建民争辩起来,只是,谁也没能奈何谁,谁也没能说服谁。
    在争辩之后,没多久,夏侯拓就知道了李建民的身份,犹豫一番之后,还是主动去道歉了,而李建民也接受道歉,当时,他要夏侯拓放掉那些孩子。
    夏侯拓犹豫一番,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答应放人,但是,当天晚上,意外就发生了,那些还没有车轮高的孩子,居然逃脱了,他们没有直接逃出嘉州城,而是在嘉州城四处纵火,烧毁粮草、建筑无数,更是杀死杀伤了不少将士。
    夏侯拓在知道这件事之后,第一时间,下令就地诛杀这些孩子,李建民知道之后,再次出现阻拦,只是,这一次,夏侯拓根本没有给李建民面子,就三个字,杀无赦。
    那些还没有车轮高的孩子,在一夜之间,都诛杀殆尽,这直接让李建民愤怒了,他连夜写信一封,直接送往京城,言辞严厉的指责了夏侯拓的残暴,他要弹劾夏侯拓,而这件事,也很快被夏侯拓知道了,夏侯拓当时是可以阻拦李建民的所作所为的,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只是冷眼旁观,两个人的关系,因为这件事变得十分的僵硬。
    在写完这封信之后,李建民觉得嘉州城没什么可待的,没几天,他就带人离开了。
    至于李建民递交到京城的那份密信,却犹如石沉大海一般,根本没有激起一点儿浪花。
    起初,李建民以为是夏侯拓从中作梗,密信没有递交到先帝手中,后来,他才知道,密信就在先帝的书案上,只是,先帝看过之后,根本就没有在意。
    在后面的游历当中,李建民才从身边的口中得知了一件事,关于边关孩子的事情。
    北蛮人的孩子,从小就能骑善射,骨子里充满了对炎人的仇恨,有不少北蛮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杀过炎军,他们杀人的手段,丝毫不比大人温和多少,他们仇恨大炎的军队,也仇恨大炎的一切。
    北蛮人训练自己孩子的方式,也很特别,每年北蛮都会叩关,叩关之后,都会抢走很多东西,除了物资之外,还有人,其中就有很多孩子,而这些和他们差不多的大炎孩子,在被带回北蛮之后,就成为了北蛮孩子练胆和练刀的工具,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北蛮人,就必须要杀死一个北蛮的孩子,杀得越多,得到的赞赏越多,同时,得到的地位也越崇高。
    任何仇恨,都是一时半刻能够积累起来的,而是通过日积月累,积年累月形成的,北蛮人如此对待大炎王朝的孩子,而大炎王朝在抓到这些孩子之后,也都是斩杀的结果,如果把他们放回去,无疑是放虎归山。
    李建民纵然知晓了这件事,他还是不赞同夏侯拓的做法,直到他自己成为皇帝之后,御驾亲征北蛮之后,他才真正的领悟到战争的残酷所在。
    李建民离开的京城的时候,身边除了随从就是护卫,而在他回到京城的时候,身边却多了一个女人,那个女人来历神秘,没有人知道她来自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她到底是谁。
    李建民在回到京城之后,做了一件让比他偷偷离开京城游历,还要震惊众人的事情,他要娶那个神秘女人,却遭到了先帝的反对,还有朝中大臣的反对,为此,李建民跟先帝的关系一度很僵硬。
    只是,最后不知道为何,这件事在闹得最僵硬的时候,李建民成亲了,娶了现在的皇后,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开始做一些皇子该做的事情,礼贤下士,广招人才,正式踏入了夺嫡的队伍当中。
    虽然李建民成亲了,可是,那个神秘女人却没有离开京城,就在距离皇宫不远的一处别苑住下了,人人都知道,她是李建民的女人,人人都知道,李建民最喜欢的就是她,可是,这个神秘女人却始终没有名分,成不了正妻也就算了,连侧妃都不是,甚至连妾的身份都没有,这成为当年京城的很大一个谈资。
    论长相,这个女人确实很漂亮,说是仙女下凡也毫不为过,论才华,随着这个女人入京,不说整个京城的才女被其压的喘不过气来,就连那些文采斐然的大才子,在其面前,都要稍逊一筹,论手腕,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