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炎不良人》第三百零三章谶语

大炎不良人最新章节目录
   刺史府!
    喧闹而嘈杂的宴席早已经结束了,刺史崔东海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书房,相对于政务来说,应付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员,才更加的让人感到身心疲惫。
    今日来参加宴席的人,大多数人都是在祝贺他封侯,趁机结下香火情,崔东海在海洲辗转、蹉跎了大半辈子,从一个不入流的小官,一步步成为封疆大吏,是极其不容易的。
    为官者,想做事和能否做事,其实是两回事儿,每一个寒窗苦读十年的学子,在高中被授予官职之后,都想有一番大作为,但是,真正能做成事儿的,做好事儿的,却寥寥无几,大多数不是在摸爬滚打当中,摔得鼻青脸肿,从此灰心丧气,要不就是被现实逐渐磨去棱角,就像大江大河里的石子一般,要不就是无法坚持本心,随波逐流,从此沦为芸芸众生的一员。
    崔东海在东海城的这些年,可谓是战战兢兢,兢兢业业,把海洲一步步带向了更加富强的道路,说他有大功劳,确实有,但说有多大,其实也并不算大,按照大炎王朝现在的官场规矩,崔东海还要在刺史这个位置再待几年,然后等到其老了之后,再被调回中枢,担任一个闲职,官职肯定不低,至少也是二品左右,但是,其手里的权利肯定没有多少,如此过去几年,他就该致仕,回家养老了,而这就是规则。
    对于自己的未来,崔东海早已经看的清清楚楚,对于封爵,他没有想过,不是不想,而是想了也没用,可是,这一次因为许一凡的出现,他不但封爵了,而且儿子也封爵了,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大的政绩,要不了多久,他就可以回到中枢,担任一个手握实权的官职。
    按理说,这是一件好事儿,可是,崔东海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在宴席结束之后,崔东海回到书房,就得到了下人的禀告,出去探查驿站的人,至今没有回来,不但他们回来,很多离开东海城的探子,都没有回来,这让崔东海感到极度的不安。
    能够坐到一洲刺史的位置,崔东海自然不是什么蠢货,他知道,海洲出事儿了,如果他所料不错的话,整个海洲的驿站已经改旗易帜了,海洲跟大炎王朝失去了联系。
    想到这儿,崔东海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有人谋反,而这个人是谁,崔东海还没有想到,但是,绝对不是许一凡那小子。
    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就封锁了整个海洲,而且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拿下所有驿站的势力,肯定不是什么小势力,而能够做到这一点儿的人,屈指可数。
    就在崔东海让人继续去探查海洲情况的时候,有下人前来禀告,李府失火,李嗣源被人截杀,最重要的是,有人闯入不良人死牢,带走了许一凡。
    接二连三的坏消息,让原本就疲惫不堪的崔东海,更加的疲惫起来。
    李府失火,崔东海不在意,因为他知道,今晚李嗣源肯定不在府中,肯定是去了沧海别苑,对于小年轻的那些情情爱爱的事情,他作为长辈,不会说什么,也不会干预什么,当然了,他也干预不了。
    李嗣源被人截杀,这让崔东海吃了一惊,他闻讯之后,第一时间派人前去营救李嗣源,至于不良人那边发生的事情,崔东海反而不太担忧,他知道不良人的实力,这群劫狱的人,就算把许一凡从死牢当中带出来了,也逃不出东海城的,反而是李嗣源的安全,才是重中之重。
    就在崔东海刚刚安排人去驰援李嗣源,整个书房只剩下崔东海一个人的时候,书房内多了一个人。
    此人一身夜行衣,除了一双眼睛之后,什么都看不清楚。
    “来者何人?”
    房间内突然多出一个人,着实把崔东海吓了一大跳,不过,他也没有如何的惊慌,而是看着对方,沉声问道。
    “赊刀人。”
    “嘶”
    此话一出,崔东海倒吸一口凉气,他眼睛微微眯起,看着眼前这个自称赊刀人的家伙,问道:“所为何事?”
    “收账。”
    “要什么?”
    “海洲。”
    “嘶”
    崔东海再次倒吸一口凉气,他看着对方,开口道:“口气不小啊,你拿得走吗?”
    黑衣人没有急着说话,径直走到崔东海对面的椅子上坐下,然后就那么看着崔东海。
    良久之后,他才缓缓地开口道:“崔大人,难道你想毁约?”
    崔东海摇摇头,道:“不是崔某想毁约,而是你们要的太多了。”
    “多吗?我觉得不多,不要忘记了,你这个刺史是怎么得到的,莫非崔大人想过河拆桥?”
    崔东海不说话了,眉头紧蹙,沉吟片刻,他缓缓问道:“驿站”
    然而,不等崔东海说完,黑衣人就点点头,说道:“目前,海洲已经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你派出去的信使和探子,全都死了。”
    “你们?”
    崔东海闻言,挑了挑眉头,问道:“你们到底是谁?想做什么?难不成想要谋反不成?”
    “呵呵”
    黑衣人却笑了笑,说道:“我们是谁不重要,是不是谋反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海洲在我们手里,崔大人,你当如何选择?”
    “哼,就算你们拿下了驿站又能如何,海洲有五万守卫军,还有黑甲兵”
    不等崔东海说完,黑衣人再次笑了起来。
    “哈哈”
    “你笑什么?”
    “守卫军的战力如何,你我都很清楚,至于黑甲兵,他们确实很厉害,但是,他们也不是无敌的,至于各个州府的衙役,那就算了吧。”
    “还有镇海军。”崔东海说道。
    黑衣人点点头,说道:“嗯,确实,十万镇海军确实很棘手,可是,前不久,殷元魁去了长安,随他而去的还有五万镇海军。”
    “那也够了”
    黑衣人再次打断了崔东海的话,说道:“镇海军已经掌握在我们手里了。”
    “不可能!”
    崔东海闻言,猛地站起身来,他绝不相信五万能征善战的镇海军,会无声无息的改旗易帜。
    黑衣人没有说话,而是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而崔东海在看到这样东西之后,整个人脸色大变,身体剧烈摇晃了一下,最终颓然无力的坐在椅子上,眼睛盯着黑衣人放置在桌子上东西,愣愣出神。
    虎符,镇海军的虎符在他手里,如此一来,那黑衣人说的就不是假话了,镇海军确实被其掌控了。
    历来,兵权都备受皇家重视,想要调动一支大军,单单只依靠将领是不够的,还需要虎符,每一支大军往往是只认虎符不认其他的,谁掌控了虎符,谁就拥有了这支军队的指挥权。
    殷元魁这次去京城,要统领西征军,那么镇海军的虎符自然要交给下面的人,殷武虽然是都蔚,但是,虎符并不在他手里,而是在另外一个将领手中,而此刻虎符在黑衣人手里,那就说明,要么这个将领叛变了,要么他已经死了,但是,不管哪种结果,镇海军已经不在大炎王朝手中了。
    “你们...到底想要什么?”崔东海看着黑衣人,声音沙哑的问道。
    “我们想要什么,你日后就知道了,今天我来,只是告诉崔大人,不要做傻事,不然”
    说完这句话,黑衣人就站起身,转身就走。
    临走时,黑衣人说道:“大劫将至,希望崔大人早做准备。”
    “大劫?”
    崔东海愣住了,他眼睁睁的看着黑衣人就那么大摇大摆的离开了,他很想叫人把黑衣人拦下,但是,犹豫一番之后,他知道这样做纯属徒劳。
    乱世降临,崔东海已经预感到了,作为一个封疆大吏,他知道的事情自然要比其他人更多,从黑木崖大战开始,一直到现在,大炎王朝的局势已经发生了改变,虽然大炎王朝已经跟北蛮、南夷、西域开战,可是,崔东海知道,这样的战役,目前是打不起来的,但是,从西征兵败之后,崔东海就知道,事情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许一凡可能是许淳之子的事情被揭开之后,新一轮的事情肯定会发生,只是,他没想到,一切会来的这么快。
    至于黑衣人说的大劫,起初,崔东海还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可是,没多久,他就想起了一件事。
    元符初年,先帝暴毙,当今天子登基,当时,钦天监夜观天象,紫微星忽明忽暗,此乃大凶之兆,预示着即将有打乱发生,而炎武帝在得知此事之后,在其登基后不久,就决定御驾亲征北蛮,以此来破获谣言。
    元符二年,北蛮大败,紫微星不再忽明忽暗,反而愈发的明亮起来,可是,就在那一年,皇后即将诞下龙鳞之时,钦天监再次发现天降异象,天狼星坠落,星落东方。
    就在天狼星坠落之时,长安城诞生了三个孩子,炎武帝的大皇子,李建民的儿子,许淳的儿子,也是在那之后不久,玄武叛乱发生。
    天狼坠落,天下易主,黑嗣降临,大劫将至,天道崩塌,九州覆灭!
    这是流传近万年的谶语,至于这句谶语是何人所言,年代过于久远,已经不可考,但是,在这片土地,经历了无数个王朝,不管哪个王朝覆灭,新朝建立,这句谶语都会流传下来,只是谶语流传已久,此类的事情却始终没有发生,久而久之,它就只是一句谶语而已。
    元符二年,天狼星坠落,紫微星微弱,北伐功亏一篑,玄武叛乱,皇子丢失,这在当时可是引起了朝野震动的,只是,这件事随着玄武叛乱的结束,也被炎武帝强势给镇压下去了,有关大劫将至的事情,无人敢说。
    不过,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大炎王朝开始收缩防线,不再主动出击,十余年来,都没有再起兵戈,有也是一些小型的战役而已。
    休养生息,大炎王朝内部国泰民安,形势一片大好,钦天监的这则谶语,已经逐渐被人遗忘了。
    天狼星坠落,这种事在每一个王朝末期的时候,都会发生,而每次天狼星坠落,紫微星就会无比的微弱,直到最终熄灭,而伴随着王朝的覆灭,新的紫微星又会亮起,而这就是所谓的天狼坠落,天下易主。
    黑嗣降临,大劫将至,这句谶语,至今没有一个准确说法,但是,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是,黑嗣指的是黑暗之神的子嗣,人称黑暗之子,据说,每隔一万年,这个世界就会迎来一次大劫,而大劫是否发生,就看黑暗之子是否会降临,如果降临,那就是大劫来临之际。
    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