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炎不良人》第二百六十五章四季楼

大炎不良人最新章节目录
   曹家之变,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个家族内部的矛盾而已,最多是在茶余饭后当做谈资,聊上几句而已,更多的注意力,还是放在自家生意上面,没有人会想到,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会跟百货楼有关,会跟那个叫许一凡的年轻人有关。
    在曹家出现变故之后的半个月,东海城又发生了一件事。
    在十一月一号这天,距离百货楼不远的地方,一间名叫四季楼的酒楼开业了。
    如果只是一般的酒楼开业,恐怕关注的人不多,最多也就是说:“哦,又有酒楼开业了。”
    然而,这一次,四季楼的开业,很多人早已经知道,四季楼的东家不是一般的商人,而是许一凡。
    有了百货楼这个前车之鉴,其实,很多人都对许一凡接下来的动作,十分的关注,只是,自从百货楼开始重建开始,许一凡就极少露面。
    之前是在抚仙山矿场,替官府做事儿,而据说,许一凡帮助官府在抚仙山矿场建造了一个炼铁厂,大大的提高了铁的产量。
    在忙完抚仙山矿场的事情之后,许一凡也没有待在东海城,而是去了东兴工厂,东兴工厂原本是许一凡的私产,但是,前段时间,有大批镇海军进驻工厂之后,就有人猜测,是不是东兴工厂被朝廷霸占了。
    一时之间,有很多谣言传播开来,但是,作为当事人的许一凡,并没有出来说什么,而百货楼也仿佛没有听到一般,就算偶尔有人问起了东兴工厂的事情,这些百货楼的人,也都是笑而不语。
    一家民营的工厂,转眼之间成为了公家的,这多多少少让人不由得有些浮想联翩了,但是,对于东兴工厂到底发生了什么,外人是不知道,他们只看到每天进进出出东兴工厂的人和车辆很多,而且不管是进去,还是出来,都要经历层层关卡,这就更让人好奇了。
    不过,好奇归好奇,还是没有人傻乎乎的跑去一探究竟,如果只是许一凡在那,或许会有人这么做,可是,当那群穿着甲胄,手持刀剑的士卒进驻之后,有这种心思的人,也瞬间没有了心思。
    原因也很简单,镇海军虽然很少出现在东海城,甚至很多人只是听说过这支军队,但是,他们都很清楚,这支军队的人,全都是见过血的人,他们可不会跟你讲什么道理,如果贸贸然的闯进去,被发现之后,肯定是难逃一死,而这样的人,死了也白死。
    笔杆子固然很厉害,但是,跟枪杆子比起来,很多时候,还是枪杆子更让人畏惧一些。
    关于百货楼要踏足酒楼生意的事情,其实,在很早之前就被人知道了,毕竟,酒楼开始装修,每天有大量的工人进进出出,在现场做工,这都是可以看到的。
    四季楼开业的时候,许一凡回来了,跟上次百货楼开业一样,开业的时候,现场来了很多人,不过,跟百货楼开业比起来,这一次来的人少了很多,毕竟,四季楼只是百货楼的一个小号而已,有人来,站个场,露个面,就足够了。
    四季楼的装潢不像百货楼那样,让人感到奇奇怪怪的,和大部分的酒楼差不多,建筑还是原来的建筑,而装修风格,也是古色古香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一楼是大厅,放置了很多桌子,可以让很多人在这里用餐,还可以拼桌。
    二楼和一楼差不多,就是普通的座位,只是,座椅少了一些而已。
    从三楼开始,就出现了各种卡座和包厢,越往上,视野也好,房间越少,自然,价格就越贵了。
    从装修上来说,百货楼算是中规中矩,没有什么亮眼的地方,当然,也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唯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一楼的一面墙上。
    大多数酒楼,都会在一面墙上,挂着各种菜肴的名字,让进来的人一目了然,而四季楼也是如此,这没有什么值得说道的地方,但是,在有意思的是,在这面墙旁边的一面墙上,贴着几幅对联。
    说是对联,有些不准确,严格来说,是每一副对联,都是残联,也就是只有上联。
    首当其冲的就是这副残联:“烟沿艳檐烟燕眼。”
    只有上联,却没有下联。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残联,比如:“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烟锁池塘柳。”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从沼到泽,从泽到岛,从岛到井,从井到桥,日久弥新。”
    “天当棋盘星做子何人敢下。”
    这面墙上,一共有九副残联,而在这些残联旁边,还有一张告示,告示上清清楚楚的写道:“若有人能对上其一,可终身免费。”
    告示字数不多,可是其中话语,却充满了霸气,而很多因为好奇,或者看热闹的人,看到这九副残联之后,顿时面面相觑,一个个心中都冒出一个念头:【嚯,好大的口气啊!】
    其余的先不说,单单只说最后一副残联,天当棋盘星做子何人敢下,这对联何等的霸气。
    对于这九副残联,四季楼并没有过多的宣传,只是挂在了菜牌旁边的墙上,而凡是想要点菜的人,自然而然的就看到了,于是,在四季楼开业的第一天,很多本来是来吃饭,想尝尝百货楼厨艺的人,在看到这九副残联之后,顿时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是,在看到第一副残联之后,就让很多人犯难了。
    烟沿艳檐烟燕眼。
    对联虽然简单,只有七个字,可是,这七个字都是同音字,而想要对出来,首先肯定必须是同音字,其次,光同音字还不行,还需要意思完整,如此一来,想要对出来就更难了。
    至于第二幅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看起来很好对,然而,却也很难,字同音不同,而想要对出来,也很难。
    而后面的对联,几乎都是如此,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当想要去对的时候,却发现很难。
    一般人在看到这九副残联的时候,大多数人只是感到好奇,觉得有意思,然而,对于那些读过书的人来说,这就是挑衅啊,赤裸裸的打脸。
    提到东海城,人们首先说到的就是东海城的富有,在羡慕的同时,也十分的嫉妒,当然,还有更多的不屑,为何?自然是因为东海城商人太多,身上都沾满了铜臭气,而读书人则是少之又少。
    当年,翁家为何会成为东海城三巨头之首?
    除了翁家自身底蕴深厚之外,更重要的是,翁家有不少人入朝为官,是读书人,人们虽然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都会让他们读书,因为在他们看来,唯有读书方能有出息。
    然而,自从翁家出事之后,这些年来,东海城的读书人一年比一年少,每当科举的时候,东海城考中的读书人,更是寥寥无几,就算考中了,名次也十分的靠后。
    尽管东海城很有钱,可是,在读书这件事上,在海洲还好一些,可是,出了海洲之后,这些人在遇到那些读书人,就会觉得自己比他们矮上一头,而东海城的读书人,去往外地求学的时候,也会遭到其他人的歧视。
    面对这种歧视和羞辱,海洲的人,都想要争一口气,年年有人选择科举,可是,年年不中,而难听的话也越来越多,这让本来就只觉得矮人一头的读书人,心里更是不好受,久而久之,甚至他们自己都觉得,东海城不可能出现有名的读书人了,而对于读书这件事,在东海城其实谈论的并不多,毕竟,这不是什么可以拿出来炫耀的事情。
    在别的洲,被人说几句,听听也就算了,可是,今天,在东海城,自家的地盘上,居然有人写出九副残联,然后打脸众人,这就让很多人感到愤怒,而更多的还是羞怒。
    于是,从四季楼开业当天开始,就有不少读书人,闻讯之后,赶到这里,看着那九副残联,开始尝试对对联了。
    然而,不管他们如何的愤怒,如何的羞怒,在看到这九副残联之后,还是不由犯难起来,九副残联,每一副残联的格式都不一样,而想全部对出来,自然是不可能的,可是,想要对出其一,也不是那么容易。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已经想到了什么。
    是的,没错,这九副残联是许一凡搞出来的,其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挑衅和羞辱东海城的那些读书人,而是简单的为了四季楼的生意而已,这又是他的一种营销手段。
    当初,在许一凡写出这九副残联的时候,秋歌她们看到之后,顿时大为吃惊,在愣了很久之后,就问道:“公子,这对联可有下联?”
    许一凡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说道:“有自然是有,但是,如果是完美的下联,其实并没有。”
    “啊?”
    秋歌在听到这个答案之后,顿时愣住了。
    其实,许一凡说的没错,这些对联都是千古绝对,尤其是烟沿艳檐烟燕眼和烟锁池塘柳这两个对联,其本身就是残联。
    烟沿艳檐烟燕眼这幅残联是清代末年无意间传出来的,其典故也很有意思,相传一人在门前生火,灶间柴烟沿那艳丽的屋檐氤氲地涌入了燕子窝中,大燕子飞出巢去,小燕子在窝中被熏的叽喳乱叫,有人据此做了对子,而这个对子,却没有下联。
    而烟锁池塘柳,是明代陈子升出的,其著作的《中洲草堂遗集》就有记载,因其结构上五个字使用五行作为偏旁,意境上描绘了一个幽静的池塘、绿柳环绕、烟雾笼罩,因此欲对出合乎五行并且意境相符的诗句实属不易。
    当然了,这种千古绝对的残联,在后世也被人对出来了。
    比如,烟沿艳檐烟燕眼,它的下联最经典的是雾捂乌屋雾物无,当然,还有其他的,比如近世进士是近视、树输数暑树书塾,不过,这种下联多多少少都有些牵强,许一凡说它有下联,也正是因为它却是有,说它没有,也确实没有。
    而烟锁池塘柳,在当时没有下联,但是,在后世也有了一些比较牵强的下联,比如炮镇海城楼、茶煮凿壁泉、桃燃锦江提等等。
    除了这些正儿八经的下联,还有一些不正经的下联,比如:绣堵油烟机、油炸铁塔村、深圳铁板烧等等。
    当然,不管是正儿八经的下联,还是这些纯粹就是为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