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卷鬼神图录》正文卷第579章分别(四千字)(求订阅、月票)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最新章节目录
   玉京神都。
    紫宸宫,摘星楼。
    帝芒于摘星之顶,朝南而立,眺望云海。
    眼中有日月轮转,摩弄乾坤之象。
    口中连连叹道:
    “威伏十方无量世界,救护一切罪苦众生,众生度尽,方成正觉,好一尊慈悲无量、威神无边的大佛,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在他身后,鱼玄素双眼中仍旧惊骇未褪。
    “天地何其辽阔……枉朕自诩天下独尊,竟如井底之蛙……”
    听着帝芒的自语,他心中一惊,回过神了,敛去惊色,垂下头来。
    “老东西,你说说,朕苦心孤诣,是否是个笑话?”
    鱼玄素垂首道:“陛下雄才伟略,必能成就天人共尊之伟业,古往今来,亘古之间,也只圣祖可比。”
    “是吗?”
    帝芒显然也未想从他这里得到答案。
    闻言也只是露出一丝嘲笑。
    似乎在自嘲,也似在嘲笑所有人。
    “朕是可笑,天下人却更可笑。”
    “苦心孤诣,万古争伐,却原来都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井洼,甚至连这小小井洼也仍无法超脱……”
    鱼玄素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那不过是那法海入圣之异象,光怪陆离,皆出妄想,”
    “佛门中人,本就多有妄想,即便是其等信誓旦旦所言之极乐佛国,又何曾有人见过?”
    帝芒只是一笑,摇了摇头:“你不懂。”
    “奴婢愚钝。”鱼玄素低头顺从地和了一句。
    他本就不是为了发表意见,是与不是,懂与不懂,并不重要。
    帝芒沉默半晌,又忽然微露笑意道:“你也以为,那是法海的入圣之异象?”
    鱼玄素微现错愕,却没有半点虚假。
    “这……奴婢愚钝,实不知陛下所指。”
    帝芒笑道:“你呀,和那些人一样,都太自以为是,被那小子给蒙在了鼓里。”
    鱼玄素一惊:“陛下的意思,那异象是……?!”
    “呵呵……”
    帝芒发出一阵莫名笑声:“就是朕这位江绣郎……不对,现在是朕的庶吉常士了。”
    “啊?”
    鱼玄素低呼一声,旋即敛去惊色,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喜色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帝芒回头一笑:“喜从何来?”
    鱼玄素诚恳道:“江庶常乃我大稷栋梁,又深受君恩,他有此成就,乃陛下大日普照,明月施辉,宏恩泽惠所致,也是我大稷之福,自然是可喜可贺。”
    “哈哈哈哈!”
    帝芒也不知是作何想法,但鱼玄素一番话,确实令其开怀大笑。
    手指连点鱼玄素笑骂道:“老东西,你还真不愧是老太监(太-监(jiān),尊称,不是jiàn)调教出来的,当年先皇可没少被他随口便来的马屁拍得身心舒畅啊。”
    鱼玄素只是轻声满脸诚恳道:“此乃奴婢肺腑之言。”
    “哈哈哈哈。”
    帝芒笑了笑,摆手道:“罢了,你这老东西说话连朕都时常分不清真假,你说是便是吧。”
    鱼玄素垂首不语,也不作辩解。
    帝芒回眺云海,似笑非笑道:“你这小子受朕之恩?这小子怕是早就看来了,朕数次有意压制,否则仅凭他守下吴郡,阻断老六出吴之路,就足以封爵,朕却只给他一个区区士史之位,”
    “如今又利用其手,除去施公绪与虞伯施,他怕是早就对朕心存怨怼了。”
    鱼玄素佝偻着背道:“陛下如此,乃是让其藏锋隐晦之意,否则,江吉士根基浅薄,若爬升太快,必招人嫉,”
    “江吉士乃是人杰,锥立囊中,岂能不现?若早早便让那些乱臣贼子盯上,他又岂能有今日成就?”
    “陛下一片苦心,江吉士当是心中有数的,何况他乃李太宰弟子,岂能不知忠孝二字?”
    “是吗?”
    帝芒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
    江都,两江口。
    江舟心意澄明,反照体内天地。
    此时他体内乾坤已发生了翻来覆去的变化。
    五脏六腑、血肉骨髓,等等肉身所有,此时在他“眼中”都宛若消失了一般。
    取而代之的是一代混混沌沌的太虚星空一般的景象。
    江舟知道,这不是他的血肉消失了。
    而是他的视角变得极为微小。
    在彼世,有种猜想,宇宙不过是某种极伟大的生命中的一颗细胞罢了。
    所谓一花一世界,甚至是微尘世界,便是如此。
    他此时的状态,便有些类似此般种种。
    有这般变化,不仅是因为他体内天地有了变化,更是因为他的神意已经完全地蜕变,令他看到了更广阔的新“天地”。
    这才是入圣的最本质变化所在。
    未入圣前,人是被束缚在之前那一片小小的“天地”之中。
    踏入圣境,才是真正破来了那小小的牢笼,看到了牢笼之外的景色。
    也只有看到了这样的景色,江舟才真正明白,“凡”与“圣”的差距。
    凡人连这片广阔的天地都看不到,根本无法想象这其间的差距有多大。
    当然,这片广阔的天地,只是代表着圣境的辽阔,看不到边际的上限。
    究竟能在这片天地中,走得多远,还是得看修行。
    而江舟现在在这片新天地中的起点,已经超越了无数人。
    在这片“混沌太虚”深处,有一团蒙蒙氤氲紫气,一缕缕氤氲之紫如丝如缕,在太虚之中蔓延“亿万里”。
    内中有一卷古朴长卷浮沉。
    一条青色巨龙盘绕。
    下方,有一尊伟岸大佛端坐虚空。
    一手持宝珠,一手持锡仗。
    那之前在两江口上显化的惊天异象中的地藏王菩萨,还有“法海”那尊法相一模一样。
    事实上,那惊天异象并非“法海”入圣时的异象。
    而是出自于江舟本体。
    某种程度上来说,说是“法海”的异象却也未尝不可。
    因为他与“法海”本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存在。
    化身“法海”的入圣异象,其实也是端坐虚空的地藏王菩萨。
    但其气象远不能与本体相比。
    故而被本体异象掩盖。
    “二人”的入圣异象重叠,这才令得天下人都错以为那是“法海”的异象,而江舟却还没有入圣。
    殊不知,江舟早已入圣,他只是在凝聚帝神罢了。
    这尊地藏王佛像,便是他初步凝聚的第一尊帝神。
    借着“法海”入圣,反哺本体,神魂得以蜕变,摄其道为己用,化为元神。
    这种提升是全面性的。
    九转元炁金丹也由此而得二转。
    金丹二转,带给他的好处远比预料的要多得多。
    金丹一转,平添三百年修为。
    二转却是直接番倍,暴涨六百年!
    才得以补全修为不足之缺,令元神破丹而出,凝聚出第一尊帝神。
    如今他一千三百年的道行修为,虽比不上化身“法海”有洞庭老龙的万载法力,直接一步登天。
    却已经远超初入圣境之人。
    而且,地藏帝神高坐紫府帝宫,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威能,远不是单纯的法力修为可以述尽。
    就连江舟自己,一时也难以参透其中种种玄妙不可思议。
    他也并不心急。
    初入圣境,他心神都放在了元神初成的神妙之中。
    元神一般都会以“道果”为形。
    也就是入圣时所显现的异象。
    元神可出入玄窍,脱离了肉体束缚,也不惧天风阳罡。
    神游天地,朝至天南,暮宿地北。
    江舟也不例外。
    但他的帝神却更加神妙。
    端坐紫府帝宫,便能分出一丝神意,出入玄窍。
    能隐于无形,也能化现本相。
    虚实变化,不过是一念之间。
    一般人的元神,乃是阴神所蜕变,于阴中觅一点真阳而成。
    虽然强大,却仍有阴神之局限。
    稍有不慎,极易伤了元神。
    那是损及根本的重伤。
    所以即便是元神高人,也鲜少会以元神化现。
    就算元神出窍,也常是于夜中神游,而且很少出现在人前。
    他却不用担忧。
    即便此刻帝神初成,尚未稳固,许多玄妙也未及参悟。
    但此后只需帝神稳坐天宫,便能元神不坏。
    日后若能得帝神不朽,他便也不朽。
    这是天一元神大法能得与天同寿的奥秘所在。
    也是仗着这一点,哪怕现在是青天白日,江舟也敢将元神出窍,跟撒了欢似的,在天地之间遨游。
    霓为衣兮风为马。
    上穷九天,下游百川。
    都不过一念即至。
    山川大地,江河湖海,田亩绵延,邑野相连。
    尽收眼底。
    与骑乘腾雾,或是自己施展布虚之术时,又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只有此刻,他才真正体会到了一丝“仙人”的逍遥。
    没多久,一片熟悉的景色出现在眼底。
    短短须臾间,他便从两江口回到了江都城。
    心念一动,他便出现在了自家宅子上。
    看到了弄巧儿正在院中,拉着邻巷张家的两个小童,称王称霸。
    欢欣之余,他竟起了几分顽心,想要捉弄一下这小妮子。
    “咦?”
    元神之躯,八方灵应,事无具细,皆在一念之感。
    就在这时,一声轻咦传入他“耳”中。
    似乎充满了诧异。
    “怪了,明明是有元神高人在窥视,怎的不见?”
    一阵细微的嘀咕,又传了过来。
    江舟心中一惊,循声望去。
    却在离江宅不远处,一条简陋的巷尾,见到了一座农舍。
    三两间茅草屋,屋后有一小片菜园子。
    看起来倒比张家那条巷子都穷困。
    这本也不是什么奇事。
    江都城中寸土寸金,却也分地方,并非没有贫困之地。
    江宅所在的坊间,便是多是平民,内中也有不少贫户,如张家便是如此。
    不过,穷到这样的程度,却还能在这里拥有一片菜园子,那倒是有些奇了。
    更奇的是,在离江宅如此近的地方,竟还藏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