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卷鬼神图录》正文卷第264章登闻(求订阅、月票)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最新章节目录
   此间之人,传递公文书信,常用泥封。
    朝廷也不例外。
    不同颜色的泥,代表着不同的等级、不同的事件。
    紫泥封书,只有两种情况可用。
    一是人君自用。
    所以紫泥封的书信,都称之为“诏”!
    第二种情况,便是有人间奇冤!
    有人要敲登闻鼓,叩金阙,告御状!
    只有这种时候,才会允许以紫泥封书,以示此状之重,如面帝君。
    上至王侯公卿,下至百姓平民,都不可拦阻!
    所以,此刻神鸟口衔紫泥诏,才令众人震骇。
    更令他们心神震动的,是那只神鸟……
    凤凰,传说之中,上古的神鸟,乃飞禽之长。
    不遇至宝不落,非有圣贤不临凡尘。
    即便眼前只是凭借浩然之力凝聚而成的神鸟凤凰,却也非同寻常。
    浩然之力也不是做白日梦,想什么就有什么。
    若无与之匹配的才智德行,根本不可能显化。
    这只凤凰的现世,至少足以说明,这个名叫李白的狂生,竟有圣贤之姿!
    原黯与商容惊呼出口,然后惊悚地相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一丝犹豫。
    要不要阻止这狂生?
    不是因为他们害怕这狂生登阙谒帝,对他们有什么不利。
    他们虽非圣人,但也是世间难得的大儒,不说一生无愧于心,至少也是光明磊落,不惧他人攻讦。
    他们是害怕这狂生被人君问罪!
    登闻鼓岂是那么好敲的?
    那是人君的无上威严。
    叩金阙,告御状,但凡有丝毫差错,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即将破境立命的鲍信,他们都力保。
    眼前这可是一个有圣贤之姿的人,两人更是绝对不想他出半点差错!
    此时即便是楚王,也不由长身而起,与李孟阳、范缜等人惊疑地看着天上神鸟衔诏盘旋,点点七彩光辉如雨雾般洒落。
    一时漫天都变得七彩迷蒙,如同仙境。
    即便是相隔二百余里之外的吴郡城,也看到了这一奇景异象,只当神迹。
    有无数百姓叩拜。
    在两位大儒犹豫之时,其他人也是惊震不已之时。
    那只神鸟凤凰忆衔诏而下。
    从人这才看清,这只神鸟双翅展开,竟长达数百丈,如垂天之翼。
    突听李白长笑一声,身上竟走出了一道虚影,与其一模一样。
    这道虚影迎风便涨,瞬间便高逾数十丈。
    一步踏出,竟登临神鸟之背。
    而李白本人,却还站立原地,如若雕像一般。
    “欲谒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哈哈哈哈……”
    长笑声中,神鸟振翅而飞,瞬息即逝,只留下七彩星辉点点。
    原、商二人一惊。
    此时便再想阻止也不可能了。
    “咚——!”
    “咚、咚——!”
    神鸟消失,不过数息之间,在场众人突然只觉心头猛的一沉。
    三声如雷鼓声似自心头响起。
    “登闻鼓真的响了!”
    有识之人瞬间反应过来。
    登闻鼓,也是大稷的一件重器至宝。
    但有敲响,稷土之内,人人可闻。
    这鼓声却非传入耳中,而是起自心头,神异无比。
    “他真的欲登临金阙!”
    “简直胆大妄为!”
    “他竟真的去登金阙了!”
    “怎么可能?此去玉京数万里之遥,他怎能倾刻即至!?”
    “不……不对……”
    “不是立言……不仅是立言……这不是普通的立言!”
    “是圣道……他在铭刻圣道……”
    众人惊骇不已,惊呼声此起彼伏。
    燕小五急忙摇了摇江舟的手臂:“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登闻鼓?那不是在玉京吗?那可是数万里之遥,你这同门眨眼就到了?”
    江舟此时哪里顾得上理会他?
    两眼呆滞无神,也不知在想什么。
    好在此时许多人都是这反应,倒没有人会多想。
    “好厉害……”
    一旁的王晋叹了一声,为燕小五解答:
    “这是他刚才所吟的诗文之力,御神鸟而谒帝君圣主,藐众贤而笑谑群臣,好大的魄力,好大的豪气!”
    燕小五却不管之眼,他圆瞪双眼:“这些酸……咳,你们读书人的诗文就这么厉害?”
    “一般的诗文,自然没这么厉害。”
    王晋面带感叹道:
    “据说在我在朝之前,天地苍茫,妖魔四起,祸乱世间,以人为食,”
    “仙门高高在上,前朝以人为祭,祈求上天,护佑人族,是以,才有了‘巫’,”
    “‘上天’虽时有神迹现世,垂怜世人,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济于事,”
    “但自七十二圣强铭圣道于天地,令浩然长河显世以来,只有将学说铭刻于浩然长河之上,才能称为立言,”
    “概因如此方能得到浩然长河加持,众圣诸子传道,才能使使诗、文显圣,”
    “自此以后,我辈文人,才终于真正有了口诛笔伐,文字如刀,在妖魔祸世之时,令我人族自立自强,为我人族开创出千秋万世之伟业。”
    “此后读书人著书立说,最终所求,都是将自己的学说铭刻于浩然之中,以辉耀千秋万世,为我人族增添底蕴。”
    燕小五道:“这和现在有什么关系?”
    “天下读书人,智慧如海,岂能个个如一?所立斯言,自然也尽皆不同,有的名留青史,光耀千秋,有的也不过是名噪一时罢了,”
    “人之智慧分高低,立言之时能得到浩然长河之垂青也自然有高低之分,”
    “传说在铭刻圣道之时,能得到浩然长河加持无上伟力,能短时间内堪比圣贤,感受圣人至人的无边智慧,无上品德!”
    “嘶~”
    燕小五吸了口凉气。
    以往他不是对读书人的口诛笔伐没有耳闻,但却不屑一顾。
    此时亲眼目睹这等异象,才真正体会到,为什么大稷之中,文人当道!
    江舟此时也慢慢回过神来,将这番言论听在耳里。
    也是暗叹不已。
    此间文道,确实匪夷所思,在场恐怕没有人比他更能体会到。
    至于其他人的言论……胆大妄为?
    此时无人注意的江舟,心中暗笑。
    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今晚会有这等机缘!
    浩然长河加持,竟然使自己得到堪比大儒的实力。
    甚至在他灵光闪现之时,本已经停止的加持,竟然又骤然暴涨。
    照这么下去,恐怕当他完成之时,他真的能体会到这世间最巅峰的力量!
    不过他能感觉到这股力量绝不是永久的,在浩然长河隐去之时,就会消失。
    若不趁着此时浩然长河之力加持,千载难逢的机会,为所欲为,他什么时候才能这么威风?
    在浩然长河的加持之下,又有谪仙人的华章,他在“李白”身上的意识,已经驾御着神鸟凤凰,瞬间抵达大稷之中,玉京神都!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