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狱》第九十五章曾经的曾经:王之命

囚狱最新章节目录
   “你看出了什么?”
    “灾异。”
    “来自哪里?”
    卜人看了看王,而后抬头看着天空。天空蔚蓝,无一丝杂质,纯净的让人心生羞愧。王顺着他的目光盯着天空,道,“天上?”
    “成于天,败于天。”卜人道。
    “神么?”王垂下目光,表情凝重的道。
    卜人望着王,彼此心中都有隐忧。王长叹一声,道,“可以破解之法?”
    “天赐弗取,反受其害。”卜人道。
    王剔了剔眉,道,“这么说,孤不接受也不行?”
    “天意!”卜人叹息道。
    “孤继位之时,天降陨石,玄鸟退飞,有人说孤不得天命,若强行继位,国将受害。可是,孤继位至今,已有十年,疆域辽阔,万民安乐,何来灾异?”王咬了咬牙,攥紧的拳头在宽大的袖袍里,肌肤上跳动着青色的经络。“孤私以为,不论天意,亦或民心,当修身养德,方能百利无害。即便天命逆反,我辈也当自强不息,而非不战而败。”
    卜人担忧的看着王。王身材高大,体魄强健,在举国之内,都属于强大的武者,而且心思敏锐见识宽广,为人为君,都无德亏之举。只是,王太有主见,不服天命,难免惹上天忌讳。卜人内心一叹,却不知如何劝说,不由得抬头看着那蔚蓝的天空。
    天空太过虚幻,给人以无数的幻想。
    敬畏,憧憬。
    苍穹给人以生息,又给人以惩罚。
    那滚滚天雷,便若是神灵的愤怒。那滂沱大雨,宛若是给无德之人的教训。风吹雨打,霜雪连绵,干旱,洪涝,虫灾,瘟疫,无穷尽的灾厄,给生命以痛苦与绝望。
    尊天命,敬神灵。
    这是万古不变的规矩。
    “再占一次,这次试试蓍草。”
    “臣遵命。”
    占卜无非蓍草和龟甲。蓍草单双,主吉凶祸福。卜人跪坐在地,从袖子里掏出蓍草,轻轻揉搓着。王则站在一旁,背对着卜人。大殿宽阔,却静寂无声。外面的禁卫一动不动如雕塑似的站在那里。许久,王扭过头,望着正襟危坐的卜人。
    “如何?”
    “凶。”
    “还是天上?”
    “是。”
    “你去吧!”
    “臣告退。”
    卜人缓缓退出大殿,王孤身一人站在殿内。无边的孤寂涌过来,即便王身躯高大,也显得无比的萧索。他在沉思,在犹疑,在彷徨。即便心智无比坚定,可一国安危,如山岳般的重担压在身上,也会让人犹豫难断。
    王低声一叹,看着正北墙壁上黑色的浮雕。
    苍龙。
    栩栩如生,仿佛要从墙壁上飞出来,翱翔九霄。
    王忽然问道,“王后如何了?”
    殿外传来侍人小心翼翼的声音,“王后剧痛多日,至今未能缓解。”
    “大夫呢?”
    “已征召全国名医,却是束手无策。”
    “宫内可以传言?”
    侍人迟疑了下,道,“已有传言,说是、说是王私德有亏拂逆了上天,遭致上天的惩罚。”
    “孤私德有亏,也是降罚于孤,与王后何干?”王怒道。
    “说是王有龙神庇佑,上天不能直接惩罚王,故而将刑罚降于王后身上。”侍人道。
    “放肆!”
    噗通一声,侍人跪在了地上,脸色苍白,嘴唇干燥,满头是汗。
    王却沉默下来。大殿内的阴影让他显得有些阴翳。好一会儿,王缓缓道,“八大部的人来了吗?”
    “来了六大部,还有黑水和炎火两部未到。”
    “去吧,孤要静静。”
    “喏!”
    一种虚脱般的无力感涌遍全身。王城有禁军,四周有八大部,八大部的作用便是拱卫王都。可如今,黑水和炎火却不恭王命,至今未能出现。难道那两部要背叛王?可是,探子传来的消息却没有丝毫的印证。
    王在大殿内踱步,眉头紧紧锁在一起。
    巨石压在心里,让人无比的沉重。如掉入了沼泽之中,即便有一身的力气,也难以施展开来。然后他走到了殿门口,望着一座座殿宇,以及那蔚蓝的天空。天空如那明镜似的,似乎要生命自己对照,然后羞愧自己的污秽。
    入夜,王城。
    王召集六大部的统领会宴。弦歌艳舞,姿态妖娆,让沉寂的宴会,不至于过于的尴尬。灯火熠熠,一张张面孔显得晦暗。参与宴会的,不止六大部的统领,还有朝中的重臣。王坐在上方,喝着酒,眸光有意无意的掠过那一张张面孔。无论是在京外的人,还是每日陪同的重臣。他看着他们的面孔,忽然觉得,他们与自己有着天堑一般的鸿沟。
    昔日里的那种亲近,荡然无存。
    难道这是错觉?
    一场宴会,在君臣沉默下索然无味的结束了。
    王后很年轻,虽然不是惊艳的那一种,却是温婉贤淑。王后与王算是青梅竹马。当年王还年幼时,在炎火部生活了一段时间,也就是那段时间,他与王后每日相伴朝夕相处,彼此建立了身后的感情。以致成年后的王,在选立王后的问题上,大权独揽,排斥众议,将王后召回了王城,成为了泱泱大国的王后。
    只是成婚至今,王后一直未能诞下子嗣。
    如今王后有孕五月,眼看着便要生产,却如今莫名疾病缠身,痛苦多时,无有解治,让人烦恼。
    王心中郁郁,独步来到了王后身边。
    不过数日,王后已瘦了许多,整个人变得恹恹苍白,气若游丝。
    王心中痛苦,坐在塌边,紧紧抓住王后那瘦弱的手。
    “王,你心里有事?”
    “我担心你。”
    “命有天定,王担心也无益。”
    “不,即便天定,我也会让你平安无事。”
    “妾已经享受太多福气了,王再如此宠爱妾,岂不让上苍更加妒忌妾!”
    “孤不管,只要你平安无事,即便百病加于孤身,又能如何?何况,天命如何,当初孤承继大统,半数以上的人不也说孤不受老天眷顾,会让国家灾祸连绵吗?可如今呢?四海升平,百姓安乐。”
    “王还是在担心天命!”
    王垂下头。了解他的人,到底还是王后。即便不言,王后也知道他想的是什么。王后勉强一笑,苍白的面孔,抽搐着被压抑的痛苦。王后抓紧王那宽厚的手掌。
    “王是忠义仁厚之人,而天道尚善,必然不会让王为难。王,所谓天命,不也是成人之美善人之事么?无论何种征兆,只要心怀社稷黎明,即便是与天命不符,又能如何?问心无愧,则敢居天地之间,不受鬼神所欺。王,你无需犹豫的,既然主意已定,便当放手而为。”
    “还是你最了解孤。”
    “妾最受王宠爱啊!”
    “可是,孤对百官,甚至八大部,何等的宽优,但到如今,却没有几个人愿意与孤一同面对。今日宴会,群臣无语,但看得出来,他们是在等,等孤决定。”
    “王有忠臣,何须忌惮!”
    “是啊,孤虽然不受老天待见,但底下总有一些人明白孤的苦衷,愿与孤共进退。王后,孤不是孤家寡人。”
    “不是。”
    “还有你,你是最支持孤的。”
    “我们是夫妻,夫妻一体,荣辱与共。”
    “嗯,荣辱与共。”
    王后再也忍受不住身体的痛苦,已是晕厥过去。王惊慌起来,大喊着宫内的医官。医官匆匆进来,王便显得多余一般的站在人群之后。他看着王后那苍白的脸,那豆大的汗水。他的心如刀绞似的痛苦着,颓然从宫殿中退了出来。
    夜里有风,窸窸窣窣,院子里的植物,苍苍郁郁。
    漫天星辰,默默的望着这个浩大的疆域。
    他无比的孤独。
    十日后,王后薨。
    王闭锁宫殿,整个王城一片凄凄。
    葬日,流星如雨,穿梭不断。
    同日,多地地龙翻身,损毁城池十余座,死伤无数。
    风雨飘摇,流言四起。
    王宫一片寂静,大部分人惴惴不安。无论是内官、侍从、禁卫,亦或是外朝官员和城中百姓,都被一股莫名的恐慌笼罩着。没有战乱,没有强敌,可却给人一种王朝崩溃的感觉。
    王深锁在宫殿内,死寂与清冷,让他越发的寡言孤独。
    他为王后之死悲痛,为王朝的飘摇不安。
    即便他是战士,却也难以顶住这无形的压力,处于崩溃的边缘。
    卜人再次出现。
    “这次预示着什么?”
    “天怒,神降临。”
    卜人只说了一句话,便默然离开了王宫。王披发跣足坐在地上,面无表情,眸光黯淡。夜幕降临,风的沙沙声,如无数人的低语。暗流涌动。探子来报,入京的六大部,已经离开了三部,剩下的三个部落的人却每日聚集暗谋。
    不来者存疑,来者也未必好心。
    王仰头望着穹顶,喟然一叹。
    “你走了,留下孤一人何等的孤独!”
    数日之后,大臣禀报,城中发现祭祀,残忍,血腥,已暗地里蔓延。城中军武满城搜索,摧毁祭坛十余座,发现尸骨上千。场面诡异,宛若刑场。现场发现的图案、雕刻,更让人毛骨悚然。
    王并未说什么,只让军武严查。
    数月后,王病,卧床不起,政事延缓。
    某一日,层云翻滚,墨染的天空,惊雷阵阵,电闪光华。
    龙吟之声,倏然从王宫响起,有人便见到苍龙翱翔虚空,钻入了层云之中。
    随后,天雷,电光,龙影,交织在半空里,可怕的声音,可怕的狂风,在王城席卷。
    王披头散发走了出来,手提长剑,一双凹陷的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那漆黑的天空。
    王宫乱,禁卫、内官、侍从与外面的势力相互勾结,里应外合,将王宫弄的一团糟。这一夜,注定了不平静。无数的喊叫声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充斥在耳畔,如那沸腾的水。咆哮,怒吼,惨叫,哭泣,交杂如线,一刻不得安宁。
    王颤抖着,泪水从眼窝里滚落下来。
    然后,王长啸一声,提剑冲了出去。
    乱军,混乱的局面,裹挟着整个王朝走向崩溃。
    鲜血,尸体,铺展在面前,与那苍穹的诡异和可怕相互映衬。
    这就是天道?这就是上天的惩罚?
    王大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