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明末位面》正文卷第二百四十章大灾荒[2]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最新章节目录
   正每听到一条就哆嗦一下,每听见一条就哆嗦一下。
    一小本罪状念完了,罗黑塔看着张德正道:“还有啥要说的吗?”
    张德正叹息一声道:“看样子我必死无疑了,在临死之前我能不能吃碗面。”
    罗黑塔道:“黄泉路上吃吧。”
    说完罗黑塔一根绳子直接套在了张德正的脖子上,走你!
    “额……”
    张德正这时张牙舞爪的挥舞着自己的手,可是却发现自己无力回天,无论怎么抓挠,都没办法抓到眼前的东西,这时张德正喉管里发出一声不似人类的声音。
    额……
    张德正脸慢慢的变紫,脑海中出现了幻像,那是一个贫寒的人家,一个少年郎勤劳的挥舞着锄头,却被一个老妇人夺下。
    “德正,你怎么能干农活呢,你要读书,当状元。”
    “娘,您一个人这么多地什么时候能翻完啊。”
    “慢慢翻总会翻完的,倒是你,你好好读书,什么时候当了状元娘就熬出头了。”
    ……
    转眼画面一变,一个青年跪在母亲面前:“娘,儿考中了进士,而考中进士了,儿可以当官了。”
    “我儿,有出息,我儿有出息啊,娘很开心,不过儿啊,当官一定要当个清官,当贪官,会被大家伙戳着脊梁骨骂的啊。”
    ……
    画面有一转,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住在京城破落的屋子里,啃着馒头青菜,自己老娘生病了,请个大夫,都不够抓药的。
    老娘撒手人寰之际,死死的抓着男人的手:“当个好官。”
    看着老娘闭上了眼睛,男人抬起头,眼睛里没了往日的傲骨,好官,呵呵,去她妈的好官,好官连老娘都救不了,从今天开始我要黑了心肠。
    ……
    一幅幅画面这时在张德正的眼中闪过,张德正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脸紫了,呼吸没了,尸体倒在地上。
    罗黑塔松开手看着已经死透了的张德正道:“给挂在房梁上,大贪官张德正,畏罪自杀!”
    士兵们闻言,把绳子丢上房梁,跟升旗一样把张德正升到了房梁之上。
    紧跟着罗黑塔道:“让人带马车过来,把这银子都给我运回去,旅长还等着咱们胜利的消息呢。”
    罗黑塔说着,就有人发信号,罗黑塔这时叫过几个士兵一起过来,见证他从银箱子里拿出来两锭五十两的银子。
    “都看好了,回去如实跟旅长汇报,我拿了两锭银子,这个作为举报者奖励。”
    罗黑塔说着,这时士兵一敬礼道:“我们都看见了。”
    这就是军纪的重要性,要是别的部队,看到这么多银子,还费什么话,就地分赃了。
    举报者见到真给银子,咧开嘴傻笑,不过却不收,罗黑塔奇怪为啥不收银子,这时举报者道:“俺看见还能要四十担粮食,俺想要粮食。”
    罗黑塔一愣道:“咱们蓝田的粮价好像才二两吧,你这一百两能买五十担粮食。”
    听了这话那举报者道:“大爷,你就别忽悠俺了,这蓝田县的粮价是二两银子,可是你见过还有那个粮店开业啊。”
    听了这话罗黑塔语塞了,是啊,还有那个粮店开业啊。
    罗黑塔听到了这话立刻道:“那行,明天你带人到小洋峪领粮食。”
    说完罗黑塔带着银子回山了,回到山上李朝生把银子全都拿出去买田地,只留下了一千两金子,而李朝生的土地是越来越多了。
    可以说蓝田第一大地主就是李朝生了。
    罗黑塔他们立功了,自然有奖励,奖励也很简单,李朝胜奖励罗黑塔五亩地,这次出行动的每人一亩地。
    而有了土地,这些士兵乐开了花,别人家的土地可能活不了,可是李朝生的土地,绝对是能种出粮食的,这个年头粮食就是命啊。
    举报者叫牛二,一个听上去很吊的名字,不过却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二十三了还没讨到老婆,在村里经常受笑话,可是牛二很聪明,胆子也很大。
    第二天就跟人借了两个牛车,找了个同乡伙伴,许诺帮着把粮食拉回来,给一担粮食给同乡伙伴,于是两个人就准备上小洋峪拿粮食。
    同乡的人听到之后,都骂这两个人傻。
    “牛二,你是不是傻,人家可是土匪,杀人不眨眼的土匪,你去跟他们要粮食,小心脑袋瓜吊在城门楼子上展示。”
    “就是,就是,你们俩个是活腻歪了吧?”
    “你们俩个是不是想粮食想瞎了心了,土匪能把粮食给你们?”
    乡亲们挖苦着,而另一个同乡伙伴道:“我就在山下等着,他下来了,我帮着把车赶回来,他不下来,我也不上去。”
    牛二这时闻言道:“你们莫要把小洋峪土匪想的太坏,他们不像是土匪,反倒更像是兵,昨天俺也见了,他们是真的要给银子。”
    听了这话村民们有些沉默了,小洋峪的土匪人确实不错,不祸害乡里,可是你说都是好人,也不至于吧?
    村民们这时反倒不挖苦了,牛二这时跟众人摆摆手道:“不管咋样,俺要试试,一旦有粮食,俺就能娶招娣了。”
    众人闻言笑道:“招娣他爹可是说了,没有十担粮食,他家招娣可不嫁人。”
    “是啊,他以为他家招娣是金凤凰啊,还十担粮食,也就你个傻蛋愿意给。”
    一群人挖苦牛二,牛二呵呵笑道:“大家伙先笑着,俺先去领粮食了。”
    牛二赶着车走了,为了借这两辆车,牛二把房子都压给车主了,毕竟这牛车要是上了山被土匪扣了,他们不血本无归吗?
    牛二走了,中午时分竟然带着两大牛车,满满当当的粮食回来了,把整个村子都轰动了,牛二这时脸上洋溢着笑容。
    村民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牛二真的把粮食带回来了!
    所有人一脸不敢置信,土匪还真给粮食啊!
    牛二这时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笑容,人们看着牛二,有人问道:“牛二哥,土匪没杀你吗?”
    这时牛二直接变成了牛二哥,地位瞬间上升了,牛二闻言笑道:“山大王人可好了,到了就给粮食,而且看我一个人赶两辆车不方便,还帮着我把车赶下了山呢。”
    牛二看着村里的人说着,听了这话村里人瞪大了眼睛:“还帮你赶车,吹牛吧你。”
    村民们表示不相信,可是这拉回来的四十担粮食是真格的,从今天开始他牛二阔了。
    这年头能拿出四十担粮食的人,那是一般人吗?
    招娣的老爹正在地里给苗子浇水呢,听说牛二竟然带了四十担粮食回来了,顿时瞪大了眼睛,头也不回往家跑,他家的金凤凰终于能卖出高价了。
    招娣父亲这个激动啊,回到家,晚上招娣父亲亲自上牛二家里问牛二什么时候娶招娣,招娣不小了,过今年都十八了。
    牛二看着曾经连正眼都不看自己的招娣父亲道:“咱们现在就能定亲,下个月初八是个好日子。”
    招娣父亲听了这话看着牛二道:“牛二啊,你是个好孩子,现在有了这么多粮食,你一个人也吃不了,我家人多,要不,这彩礼你给二十担吧!我留出十担将来给他两个弟弟也找个媳妇儿。”
    听了这话招娣直接把一瓢水泼到了父亲的身上,指着父亲大骂,骂他不公,骂他重男轻女,骂他禽兽不如。
    父亲恼了想要打招娣,这时牛二一瞪眼道:“赵老蔫,你要是敢动招娣一根指头,你那十担子粮食也别想要了。”
    赵老蔫气坏了,可是为了十担子粮食也不得不忍气吞声,毕竟也就这傻子愿意给十担粮食,别人家一担粮食都别想。
    赵老蔫走了,牛二终于娶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心上人。
    而这件事也被传开了,小洋峪的信誉直接提升了数个档次,甚至没有人说他们是土匪了。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只要这般,不用多了,再有个两三年,就没有人觉得看蓝田县内有土匪了。
    张德正在破庙的消息被传了出去,整个蓝田县顿时一阵欢呼,这王八蛋县令终于得到了报应,而以前冤死的家庭也都跑到死者坟前把这个消息传给地下的亲人们。
    一时间全民欢呼,而这个消息也传到了西安府,这可吓坏了这些当官的,一个个感觉这可能是刁民们的觉醒,一个个兔死狐悲,出门都带一大堆的衙役。
    甚至发展到了非必要绝不出门,而一些县里的县令更是害怕了,竟然开始作秀,表演爱民如子的筹码,可是他们什么样子,被伤透心的百姓不知道吗?
    反正所有的官吓的不敢随意瞎动换了。
    陕西的旱灾越来越严重,好多地方的田苗都枯死了,今年陕西多地将面临颗粒无收的惨绝人寰画面。
    而夏粮剩下的那点,可能仅仅能支撑他们到冬天来到,今年冻饿而死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秋收到来了,陕西遍地哀嚎,地主,百姓,都在哀嚎,哀嚎粮食的颗粒无收。
    蓝田县也招灾了,不过由于后期大部分土地卖给了李朝生,所以还拯救了一些,另外李朝生修建水库的地方,那里的粮食都没有明显减产。
    玉米,土豆大丰收,而最令李朝生惊喜的是地瓜,这东西简直就是人们的福音,今年李朝生的土地上的红薯平均每亩地能达到两千三百公斤的产量。
    请注意看,是公斤,而不是斤,一亩地竟然有将近五千斤红薯产出。
    顿时震惊了所有人,李朝生看着手里这大红薯,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不由发出一声感慨:红薯熟,则蓝田无饿殍。
    可是李朝生有些过于乐观了,毕竟李朝生种的红薯一千二百来亩地,就算丰收,也不能解决整个蓝田的饥荒,
    而且更可怕的是现在整个陕西都闹了灾荒,无数人开始逃荒,那些生活在平原上的人们,开始往蓝田这些山区逃荒。
    说来也奇怪,富足年,山区人往平原城市去,而灾年,平原城市的人又往山区来。
    蓝田靠着秦岭,周围有很多山,很多峪口,这里自然成了大家逃荒的一个选择。
    短短一个月,李朝生六个峪口收纳难民就将近四万多人,这已经快到了李朝生承载的极限了,可是还有人来。
    冬天又来了,崇祯元年就要过去,即将引来崇祯二年。
    李朝生来到六大峪口视察,发现很多人被安排修建水渠,给李朝生新的田地修水渠,无数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