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明末位面》正文卷第二百三十三章督粮参政洪承畴[2]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最新章节目录
   ,李朝生比大家都美丽,因为这一场雨不单帮他把农田浇透了,还帮他储存了半水库的水,这可算是一场意外之财。
    再加上去年冬天的大家伙存的雪水,池塘的水满了,有了这些水,李朝生心底有了一丝底气,这贼老天还是给了老百姓一线生机。
    不过这一线生机只给了有准备的人,因为整个陕西境内,官员不作为,水渠,水库能用的少之又少,根本没有几个有储水的想法,然后就让这宝贵的雨水白白流失。
    不过这场雨到底给蓝田县开了个好头,猫了一冬的庄稼人终于活份起来,大家开始忙碌,农民们开始下地。
    李朝生这时也在六大峪口视察,视察自己的庄稼如何,这时清峪,李朝生光着脚,跟着众人在农田里忙活。
    以往尘土漫天的日子不见了,地上的土地被浇透了,踩上去会发出咕叽咕叽的声音,让人心情愉悦。
    以前下雨天,李朝生很不喜欢,可是在来到了明末这个世界,李朝生对雨有了特殊的感情,这是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整个蓝田数百万人都在等着这雨水救命呢。
    咕叽咕叽,建设兵团的人在刚开荒的土地上,撒下李朝生买来了的化肥,化肥遇到水开始融化,浸入土地,然后有人用犁在地里犁着,为了节省土地,李朝生开荒的地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垄,省去了田间地头带来的损耗,而灾民们拿的是固定粮食,所以他们也没有意见。
    十几张犁一起出发,农人扶着犁,前面老牛慢悠悠的走着,然后犁出一条条垄沟。
    然后农人把地瓜苗,土豆种子,玉米种子之类的撒入地里,当农人看着种子一粒粒被种入地里,脸上皱纹就会如同菊花一般的绽放开来,这种欢喜是发自肺腑的。
    谁家农民不爱土地啊。
    看着大家伙勤劳的耕作,李朝生跟着忙碌了一会儿,就起身,跟李朝虎打了个招呼,就骑上马去下一个峪口视察,所有峪口的人都在工作,没有人偷懒。
    因为刚经历过饥荒的灾民,知道每一粒粮食的不容易,人家山寨大王心肠好收留自己,给自己一口饭吃,自己不努力干活,对得起人家山寨大王吗?
    灾民们都有感恩的心,人家山寨大王救了自己的命,自己就要给山寨大王好好干活,而且山寨大王还给了自己土地。
    就是自己开垦了二十亩荒地之后,山寨大王给的土地,这可是自己的土地,大家伙爱惜万分,而且山寨大王说了,只要他们在一天,这土地就是他们的,谁敢抢,山寨大王杀谁。
    于是乎灾民们开始拥护山寨大王,希望山寨大王永远存活下去,因为山寨大王在,他们就有土地,山寨大王要是不在他们土地就没了。
    为了土地他们愿意帮助山寨大王,而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山寨大王人真的不错,不蛮横,买东西给钱,还经常接济穷人。
    说他们是土匪真是冤枉人家了,毕竟人家干的比官府都好,你看看官府都干些什么狗屁倒灶的事,再看看人家山大王,这年头谁是官,谁是匪,真的好模糊啊。
    而且渐渐的不但是灾民,附近的百姓也发现这些山峪的新大王人不错,从来没有抢劫他们,路上遇到了,怕吓到他们还会主动绕道走,而且还有很多农民在山上帮着种地,人家山大王是真的给粮食。
    给的还比地主家还多,这还是山大王吗?
    而且山大王们还说了,只要他们在一天,就可以给百姓们提供一些种田的机会,百姓们很开心啊,这多了一条收入的机会,家里粮食也能富裕一些,保证不饿死,这些山大王简直就跟活菩萨一样。
    于是乎百姓们渐渐的也拥护起山大王,与民秋毫无犯的山大王,那还是土匪吗?
    这个问题在蓝田人心中打了个问号,而且这些山大王不但不抢百姓,还给百姓粮食,这是土匪吗?
    百姓们动摇了,日久见人心,现在百姓们已经不抵触这六大山峪了,想来不久后就会变为拥护与爱戴,到那时谁是官,谁是匪,谁又说得清呢?
    到那时官军要剿匪,首先受到的阻力不是土匪,而是百姓,一个百姓他们不怕,十个也不怕,那一千个,一万个,二十万蓝田百姓都不准剿匪的时候,官军真的敢动手吗?
    天下人不是傻子,当朝廷不能给他们庇护的时候,他们就会找自己的庇护,六大山峪的洗白,就是李朝生目前的一个工作方向。
    这些天看了很多伟人的著作,想了很多,为什么八路剿不灭,因为八路代表的是广大农民的利益,反对的是剥削与压迫,所以百姓们会自发保护己方友军。
    所以当军队真的深深扎根在基层的时候,他们真的坚如磐石,谁敢动,不怕激起民变吗?不怕被天下悠悠众口骂死吗?
    谁人不怕,别说大臣,就是那高高再上的九五之尊,敢不敢派兵屠灭一县,当然了,鞑子敢,那群畜生不是人,他们敢。
    春耕进行的火热,所有人都在努力的工作,李朝生则在思考,光靠一县之力很难力挽狂澜,自己应该继续扩大自己的势力。
    所以不要满足于蓝田,自己应该看看靠自己最近的大城市西安了,西安作为陕西的经济政治中心,自己应该有自己的线报系统,不然自己岂不成了睁眼瞎。
    而在西安安插间谍系统,最好的方法是找个官府里的人,可是咱们没有人脉啊,所以现在只能从商业入手,自古官商勾结,只要商业做大了,自己完全可以勾结官府,到时候咱们也学学那些大商人,以金钱影响政策。
    想明白了这些,李朝生首先盘算了一下自己的本钱,抢了范家二十多万两,几大山峪也不少,再加上他原来有的,李朝生现在手里竟然有三十五万两银子。
    这么多银子,李朝生说自己是陕西首富可能吹牛逼了,但是蓝田首富肯定没跑,李朝生想了想,直接下令准备组建商队,去西安府做买卖。
    首先是买卖方面的人才,李朝生在一堆人里挑选,最后选中了茶叶铺老土,老土做买卖这么多年,对买卖一道很精通,而且还当了这么多年的间谍,绝对是个人才。
    于是商铺未来掌柜的老土,然后就是安保力量了,李朝生从保安军里抽出了一个连,由连长王十二带领。
    王十二可是个人物,忠心这方面丝毫没有问题,人也很精明,打起仗来也不要命,曾经获得过清峪保卫战一等战斗勋章,蓝田统一战二等战斗勋章。
    王十二把他找过来,担任保安工作,然后就在山里收了些山货,准备进西安看看情况。
    这一行,众人化装成商队的样子,警卫班十个人跟随,全都是带着枪械,不过枪械提前让李朝生送到了现代世界。
    包括一些兵器,众人一行只是带了几把短刀与棍棒,当然战斗的时候,只要给李朝生一点时间,就能把武器拿过来使用,这时空们让李朝生用成了储物空间。
    商队集合,石小磊看着李朝生道:“旅长,咱们是不是该给商队起个名字啊?”
    李朝生听了这话看了石小磊一眼道:“出门记得叫东家。”
    “是是。”
    听了这话石小磊表示刚才是口误,紧跟着李朝生沉思起来,商队是要有个名字,而且这名字肯定要响亮一些,一个绝对能发财的名字。
    李朝生想了想,自己应该是卖货的,既然如此,不如就叫做:淘宝商队!
    “淘宝商队?这名字咋怪怪的?”
    石小磊听了这个名字嘀咕道,一旁郭宝也皱眉道:“这淘宝何意?”
    “字面意思,淘换宝贝。”
    李朝生说到,听了这话郭宝咂咂嘴道:“倒是合情合理。”
    听了这话李朝生直接拍板道:“行,就叫淘宝商队,记住了,这次出行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西安可是大城市,别给老子露怯。”
    “是!”
    众人应道,李朝生听了这话看了看护卫道:“大家伙别板着自己,尽量放松,别搞得跟军事押运一样。”
    听了这话众人连忙点头。
    商队四月下旬组建,五月初,正式进发西安。
    商队一共由十八辆车,车上全是货物,一共花了李朝生大约一万两,这些货物运到西安府,大约能卖出一万二千两的样子,这一趟几乎没啥赚头,因为李朝生收的时候,只是花了略低与市场的价格,到了西安也卖不出天价。
    不过这个不重要,李朝生这次主要是带着大家伙在西安府扎根,最好是能够盘下一些商铺,好做大买卖,因为只有做了大买卖,才能在西安搞出名堂,才能跟官府的人有接触,才能获得一手官方的消息。
    大车从汤沟镇出发,出汤沟镇过长安县进入西安城内,这一路先是乡间的小道,这小道很难走,让李朝生觉得,自己要是有功夫应该修修路了。
    这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一路前行,由于车队很大,到了长安县内,吸引了这里的土匪的注意力,不过看着押队的人一个个人高马大,而且目光锐利,倒是没敢动手。
    长安县的土匪没有蓝田的土匪那么嚣张,主要是因为这里有长安卫所的存在,这土匪队伍一旦做大了,长安卫所就剿匪,剿匪可是个好活啊,毕竟土匪可都很肥。
    长安卫不能明着打劫老百姓,就暗地里养土匪,就跟养猪一样,让土匪去抢百姓,然后转过头他来抢土匪,如此循环,富了长安卫所,苦了长安县的百姓。
    大车上了官道,这时官道上倒是人来人往,大部分都是做小买卖的,这官府不收商税,脑子活的百姓就自己干点小买卖。
    百姓们推着独轮车,哦,这里百姓叫做鸡公车,穿行在官道上,偶尔也有赶着驴车的,不过看到李朝生这庞大的车队,全都让开。
    大买卖家的地位在民间还是很高的,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些大买卖家财可通神,都不敢惹。
    李朝生这时骑在一匹马上,一路前行,突然看到一旁路边有人有人卖李子。
    李朝生不由觉得口渴,便让谷子上前去买一些,结果谷子很快就垂头丧气回来了,原因是,对方竟然不收铜钱,而银子太大,对方找不开,这就很恼火。
    李朝生好奇询问他们都怎么卖李子啊?
    谷子回答道:“以物易物。”
    李朝生愣住了,当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买不了东西了,这代表什么?
    这代表百姓对国家已经失去了信任,这对一个王朝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