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明末位面》正文卷第二百二十八章鸿门宴[2]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最新章节目录
   境大灾的情况下,这不叫事,他甚至有些想要感谢李朝生,毕竟李朝生解决了部分的饥荒,减少了蓝田灾民。
    为此他还被上级点名表扬了,对此张德正很开心,他不想多事,只要让他老老实实的干完这一年的知县,然后吏部考核给个良,他就想办法运动到江南找个富县当个知县老爷了,那里搂钱才快呢。
    灾情愈演愈烈,三月末,一个震惊天下的消息传出来了,府谷县有人反了,领头的人叫做王嘉胤,以前当过兵,现在组织了一大批饥民造反了。
    据说是振臂一呼,响应者如云,很快就发展出六七千人,目前正在攻打县衙,另外还有一个大消息就是白水王二知道王嘉胤反了之后开始往府谷方向运动,大有两军大会师的意思,而这一消息对陕西官方来说简直晴天霹雳。
    要是让这两个大反贼汇合,恐怕情况会前所未有的糟糕,于是陕西方面调兵要解决两方人马,可是目前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军饷开不出,粮食也不管够,官兵战斗力十不存一,这个仗根本没办法打,没办法只好救助于朝廷。
    可是朝廷这时哪有功夫搭理他们,都忙着给辽东输血,等着新上任的袁崇焕,袁督师五年平辽呢,所以朝廷对陕西只是进行了少许支持,以及口头鼓励:陕西加油。
    加油吧,可是陕西这边明显是有些扛不住了,贼寇势力越来越大,整个陕北几乎乱成一锅粥了,不过官员们上报的文书大部分被压下来了,到了崇祯那里只有寥寥几个字,陕西民变,正在镇压。
    官员吗?总是和稀泥的,这天下是朱家的天下,他只要能糊弄过去就行了。
    因此陕西问题根本没得到很好的解决。
    李朝生也很快知道了府谷的事情,毕竟他一直关注着那边的那位,王嘉胤可以算是一个狠人,也是一个有希望搞出大动静的人,如果把王二比喻成陈胜吴广,那么王嘉胤就应该是项梁一样的人物,是真正的主角项羽,刘邦没搞出大名堂前的带头老大。
    就像现在的王嘉胤,他很快就应该能收到一群好小弟,比如高迎祥,王自用,张献忠,李自成这些人的效忠。
    这群人将在这个乱世搞出一番作为,而他们能搞出事情的前提是天下的饥民,而李朝生不想学他们,不想搞出这么多饥民,他要在这乱世里开辟一个桃花源。
    而在明末这样一个大环境里,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为桃花源呢,那当然是能吃饱的地方,能吃饱的地方就是桃花源。
    李朝生决定多多搞粮食,不过现在整个蓝田的土地大部分都是有主的,都是有地主的,对于他们,李朝生不准备一棒子打死,虽然李朝生很像这样干,可是真的这样干了,自己将来扩张势力肯定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对此李朝生决定温水煮青蛙,别急,不要逼急了地主。
    那除了地主手里有地,哪里还有无主的土地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蓝田的六大土匪头子占得山峪,比如清峪全面开发就能养活两万人,其他峪口如果开发出来少说能养活一万人,那加起来就是七八万人的粮食可以得到解决,这块肉可是非常肥的,李朝生绝对不能放过。
    所以李朝生准备找他们谈谈,把地盘让出来,让给老子种地!
    至于他们不想让,呵呵……那老子就打的他们叫娘,把他们赶走了,老子再种地,谁也拦不住老子种地的决心。
    崇祯元年(1628年)四月一日,愚人节,当然明末是不过愚人节的,这时李朝生通知李朝虎准备召开,蓝田县土匪合作发展大会,本次大会的主题就一个,投降清峪,合伙种田。
    当然这个口号没有明着说,通知几大峪口当家的是:一起协商蓝田县进一步发展。
    岱峪,一只耳现在活的很滋润,上次帮助小洋峪顾志柏夺取了小洋峪的寨主之位之后,小洋峪已经成了他的附属势力,他现在的权柄更大了,这时一只耳看着跪在地上,用一根铁链子栓在笼子里,光溜溜没穿一丝衣服的罗玉梅,笑容满面。
    罗玉梅就是宋三娘的内营娘子军的副手,上次为了掩护宋三娘被抓之后,就被一只耳极尽折磨,就像养了一只狗一样对待罗玉梅,而罗玉梅想要求死都做不到,手脚被固定在地面上,嘴里还被绑了绳子,防止她咬舌自尽。
    每天就像是一个展览品一眼放在笼子里,光溜溜的被人看光,被一群男人嘲讽,折磨,可以说你能想到所有羞辱的画面,在这个女人身上都体现过,这个女人本来精致的面容现在变得衰老,邋遢,本来明亮的眼睛也变得麻木。
    求死不可得,人生何其悲凉,可是却没有人能够帮助她解脱。
    报……
    就在一只耳欣赏女人的悲凉之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紧跟着一个喽啰跑上来道:“报……”
    “说。”
    一只耳看着喽啰说道,喽啰听了这话拿过一张纸条道:“刚才巡山,有清峪探马路过,把这封信射在了山寨大门上。”
    听了这话一只耳一皱眉道:“我看看。”
    喽啰双手把信件奉上,这时一只耳打开信件只见上面写着:一只耳亲启。
    一只耳拿过信件只见上面写着:一只耳大当家的你好,我是张麻子,后日我将在十里亭摆下酒宴,宴请诸位当家的,共同商讨蓝田未来之发展大计,协商共赢,请当家的面谈,当然当家的若是不敢来,可派遣使者来谈。
    看着信件的内容一只耳眉头皱起来了,找我商讨蓝田未来发展大计,什么意思?怎么感觉像是鸿门宴啊?
    一只耳很机警,立刻联想到了鸿门宴,清峪现在多强大,那是有目共睹,自己跟他硬刚可没好处,至于十里亭酒宴,他就更不敢去了,所以他决定不去,派个人去吧。
    东汤峪刘一刀也收到了相同的一封信,拿过来给刘宗敏一看道:“宗敏怎么看?”
    刘宗敏接过信件一看,眼神中多了几分惊骇道:“蓝田未来大计,看来清峪已经准备好了要发动战争了。”
    “嗯?宗敏你的意思是?”
    刘一刀看着刘宗敏,刘宗敏这时说道:“这小半年大家都和谐发展积蓄力量,谁都知道快要进行一场胜负决战了,现在清峪发帖,邀请十里亭一聚,肯定是想统一蓝田了。”
    “啊,统一蓝田?”
    刘一刀一惊,刘宗敏道:“这不很正常吗?咱们要是有清峪的实力咱们也肯定想要统一蓝田,毕竟一个小小蓝田县就有四股大土匪实在是太多了。”
    听了这话刘一刀道:“那咱们怎么办?”
    刘宗敏笑了笑:“咱们从来只有两条路,要么拼杀抵抗,要么顺从投降。”
    听了这话刘一刀道:“那宗敏,你想选那条路?”
    刘宗敏听了这话看着刘一刀道:“投降大哥愿意吗?”
    听了这话刘一刀摇了摇头道:“都是干土匪的,我凭什么投降他们,不行。”
    刘宗敏笑了笑道:“没错,投降了,咱们还是土匪,没有什么发展,还要看人脸色,就算要投靠他人,也要找个雄主,比如王嘉胤,那才是成大事的主。”
    听了这话刘一刀看着刘宗敏道:“你要走?”
    刘宗敏听了这话看着刘一刀道:“大哥,蓝田太小了,容不下我,就算在蓝田打赢了,咱们也只不过是大一点的土匪头子,我的梦想是封侯拜将。”
    听了这话刘一刀看着刘宗敏道:“你的心真大啊宗敏,不过哥哥求你一次,帮哥哥保住东汤峪,哥哥不想造反,也不想投靠清峪,就想守着这一亩三分地过活。”
    听了这话刘宗敏道:“嗯,我知道了,准备这么久,我也想跟清峪打一场,上次输得冤枉啊。”
    刘宗敏说着,紧跟着对刘一刀道:“后天,十里亭,我替你去。”
    小洋峪。
    顾志柏这时很得意啊,正式成为小洋峪之主,他很开心,从今以后再也不用看那老东西的脸色了,真开心,自己当寨主,想怎么浪就怎么浪。
    只是有一件事让他心中不平静,那就是宋三娘跑了,那个娘们可不一般啊,实力强大,与自己现在还有杀父之仇,顾志柏很怕宋三娘杀回来,因此整个小洋峪这时候的巡逻队伍比以前多了好几倍。
    对此顾志柏才能稍稍安心一些,吓人啊,一想到自己跟一个高手有杀父之仇,这就让顾志柏睡觉都睡不好,这几个月顾志柏睡觉的时候,都是枕着宝剑睡得,不然根本睡不着。
    一做梦就是宋三娘摸进屋子宰了自己,提着自己的人头,到宋老三坟前祭拜。
    这噩梦一连做了好几个月,这可把顾志柏折磨够呛,不过到底小洋峪是到手了,顾志柏的权力欲望得到了满足,他认为做点噩梦也值了,他不曾后悔自己做的一切,哪怕人头落地,他也要反他一反,大丈夫岂能久居人下。
    “报~”
    喽啰上前报告,这时顾志柏看向喽啰道:“什么消息,是发现宋三娘的行踪了吗?”
    “报告寨主并不是,是清峪的信件。”
    顾志柏一愣,眉头皱了起来,伸手接过信件。
    “十里亭酒宴,鸿门宴?”
    顾志柏直接联想到鸿门宴三个字,紧跟着眉头皱了起来,脸上出现一丝惊恐,清峪这是想干什么?不会是向吞并整个蓝田六大峪口吧?
    顾志柏越想感觉越对,紧跟着立刻派信使去给自己老大一只耳发送消息,问问一只耳有什么好办法。
    顾志柏的手下带着顾志柏的信件找到了一只耳,一只耳回话很简单:“他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不过恐怕情况不妙,做好战斗准备吧。”
    一封书信搅动整个蓝田县的三大霸主心神不宁,而这一切还都在李朝生的掌握之中,不过李朝生不着急,他已经出招了,只要静等后天,酒宴之上,他就会给其他霸主下最后通牒,进行最后的这场大决战。
    蓝田以后只能有一个霸主,那就是清峪。
    时光飞逝,不能装逼的日子一晃而过,两天后,十里亭,一个很小的亭子,里面有一个石头桌子,李朝虎拿了一壶酒,在那里自斟自饮起来。
    一杯酒下肚,祛除了冬天的寒冷,迎来了春天的喜悦,春寒料峭,已经过去了,接下里就是收获的季节。
    踏踏踏……
    李朝虎正在喝着酒,不远处突然烟尘滚滚,紧跟着一队人马赶来,竟然是东汤峪的刘宗敏,刘宗敏到了看到李朝虎,尤其是坐在李朝虎旁边闲着没事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