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明末位面》正文卷第一百四十一章科学技术的最大绊脚石(八千字大章求订阅)[2]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最新章节目录
   的戚家军不一样,用的是募兵制,当兵是拿工资的,而且还不低,每人每年十八两银子。
    有了钱,那就有动力了,外加义务兵源确实优秀,所以才能练成戚家军。
    说白了朝廷练不出戚家军,主要是明末财政不支持了,而且戚家军的装备,也贼耗钱,戚家军在当时已经大规模用上火铳,甚至是更加先进的鸟铳了。
    要知道一根火铳,从材料费到人工费制作完成后最起码需要四两银子,而当时的朝廷只拨一两银子,朝廷工部接了这活一看,好家伙一两银子,连材料费都不够,更何况还用工匠们的工资啊,无奈之下,工部就只能偷工减料,高质量的燃料贵,那就用便宜的,高品质的铁矿石贵,买最便宜的,还有什么都买最便宜的。
    结果就可想而知了,那造出来的火铳质量就很感人了,铳管里面含硫量严重超标,异常容易炸膛。
    士兵们点燃火铳那就是跟死神赌命,炸了就是你没玩过死神,没炸算你命好。
    这种情况下,士兵们甚至都不愿意用火铳,宁肯用大刀片子玩命,这就是为啥,老四李贵祥说他们不愿意用火铳的原因,因为每用一次都要做好被炸死的准备。
    这还是普通的火铳,但是戚继光部队可是有很多人装备了更加高级的鸟铳(火绳枪),戚继光那时朝廷有人的,当年张居正在位,戚继光可是张居正的左膀右臂,因此给戚家军装备的都是质量过关的鸟铳,这才是戚继光部队强大的原因之一。
    而这样的戚家军几乎是不可复制的,当年戚继光就兴高采烈的拿着自己的军备改良计划,以及南方的鸟铳来到河北练军的时候,当地军人可能是被以前的火铳搞出阴影了,直接拒绝使用先进的火铳。
    无奈之下,戚继光只能选择带着旧部来到河北充当火器部队的主力,这些没有挨过炸的戚继光嫡系成了唯一一批敢玩鸟铳的,而在戚继光练兵主政的时候,军队满编四万人,其中一万人都是从南方抽调过来的。
    不得不说这很讽刺,其实华夏在当时已经完全有可能再进一步,从鸟铳的基础上安装上打火石,进化为燧发枪,如果明朝进化出燧发枪,那对历史绝对有重要意义的。
    可是这并不符合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利益,或者说士大夫阶层拒绝任何进步,与社会变更,因为任何变更对这些既得利益集团都是巨大的威胁。
    为了稳固他们的利益,他们拒绝任何进步,只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
    这就是封建社会的局限性,不要说明朝,其实清朝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清朝发展到清中期,乾隆时期,英国为了庞大的中国市场,就在1792年以为乾隆祝寿为名派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使团出使中国,英国使团当时带了许多当时的科技产品,如天体运行仪,帕克透镜,赫歇尔望远镜,蒸汽机,连发步枪,速射火炮等等,而且随行的还有杰出的学者,工程师,医生,等等七百余人,目的就是让华夏看看科技,可以说这是一次绝好的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如果这次乾隆认真的学习一下西方的技术,说不定就能避免后来屈辱的历史,而在史书上记载这次访华,乾隆的态度是极其傲慢自大,一副瞧不起西方的样子,而且处处以天朝上国自居,最后导致了华夏错失了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其实真的真的这样吗?不,从史书上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但是乾隆其实已经被西方科技震惊到了,只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甚至是傲慢,掩饰自己的不安。
    乾隆其实是非常关注以及了解国际局势的,清朝也一直与法国保持着往来,乾隆甚至跟法国当时的国王路易十六有书信往来,因此乾隆对欧洲还是有了解的。
    不过就在乾隆准备在深入了解一下,结果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这可把乾隆吓坏了,认为科技带来的变革,会导致国家政权不稳,路易十六就是前车之鉴啊。
    所以乾隆开始对科技开始抵触,虽然他知道这科技产物很厉害,会对世界造成改变,可是他更知道科技可能会带来人心浮动,造成政权动荡,会让他失去皇位,所以为了他的利益,他坚决抵制科技。
    因此他在参观英国使团带来的科技产物时才会表现得异常傲慢,看了一圈之后,丢下一句:这些东西只配给小儿玩耍。
    乾隆不是傻子,相反他是聪明人,他真的能看不出这些东西的先进,与颠覆性吗?
    那连发步枪,那速射火炮,对比大清的火铳,火炮,差距他看不出来?怎么可能,只是他怕了,路易十六的前车之鉴啊。
    所以他开始抵制科技,抵制外国人,他就像一只缩头乌龟一般,把脑袋缩的更紧了,开始了更严格的闭关锁国。
    对王朝当权者来说,科技不重要,甚至科技带来的财富都不是很重要,他们最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的政权稳固不稳固,只要稳固,一切都不重要。
    当一个王国拒绝与外界交流的时候,也就是他衰落的时候,而同样的在明朝也有同样的问题,鸟铳先进吗?
    先进,可是他对稳固既得利益者有帮助吗?没有太大帮助,甚至还有害,毕竟明朝文武还是两个对立面,文人统治阶层会允许武人的地位上升,实力增强吗?
    明显不会,所以当戚继光把鸟铳带到北方之后,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支持,于是戚继光只能无奈的说出一句:北方风大,鸟铳很难点燃,算是给自己留点脸。
    这就是明末军人的悲哀,他们没有朝廷诸公的支持,根本完不成自己升级。
    而朝廷诸公只关心自己能挣多少钱,自己的权利会不会损失,根本不会从国家层面考虑,所以戚继光失败了。
    而同样的原因,组建戚家军对明朝为什么会特别难,甚至难以复制,首先是募兵制,那一年十八两的军费,朝廷拿不出来。
    其次作为戚家军,如果组建,就肯定要恢复鸟铳等装备,一只普通火铳造价四两银子,那鸟铳的造价更高,朝廷还不能用残次品对付,毕竟戚家军都不敢用火器,那大明脸上没光啊。
    以戚家军的声望,天下,皇帝,都会关注,官员们没有太大的猫腻可以耍,所以不如不来。
    而这笔军费朝廷也拿不出来,所以综上所述,戚家军不能重组,主要原因是钱。
    甚至别说戚家军,大明最后灭亡也是灭在这个钱上了,没钱啊!
    那钱哪去了,不好意思都到了朝廷衮衮诸公的家里,穷了百姓,富了王公,哪有不灭亡的道理啊。
    不过这些对李朝生来说不叫问题,李朝生有把握复制戚家军,不就是士兵怕死吗?
    咱们有洗脑队,咱们有杨书白,咱们未来还会配政委,咱们会给军队竖立一个意志,那就是你不是给当官的打仗,你是给你自己打,给你家人在打仗。
    然后军饷跟上,最起码不能让士兵饿肚子啊,后勤保障给足了,士兵才能用命,才能无后顾之忧,这样自己陕西兵未必就比义务兵差。
    然后就是武器装备上,鸟铳目前没有技术搞,或者大规模生产,但是自己可以想办法搞一批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武器,ak47能比不上鸟铳吗?
    其实以现在国内厂家的技术,仿制鸟铳甚至是手枪,步枪都不是太大问题,有车床,有图纸就能干了,这个对车床工人并不难。
    现在还偶尔能看到男子因为仿制手枪获刑这样的新闻,个人都能仿制的东西,对工厂肯定不成问题,可是国家法律不允许,你要大规模造,坐牢的概率无限接近于百分之百。
    所以国家法律请不要随意践踏,会很惨的,请相信我,尤其是在华夏,哪怕是你有位面也不行,除非你永远躲在位面里,不然只要你出来,国家就能抓你,如果被抓到,那就等于失去了一个现代文明位面。
    这多尴尬,得不偿失有没有。
    李朝生想着,目前自己已经具备组建鸳鸯阵的初级条件了,一群勇敢有着自己信仰的士兵,一些并不难复制的武器,狼筅南方有毛竹,北方也有啊,不用说别的,就是自己汤沟镇临近的黑山之上便有竹林,而且离蓝田不远的秦岭竹子多的更是不计其数。
    所以制造狼筅并不难,除了狼筅之外,盾牌有了,长枪有不锈钢长枪也有了,至于镗钯,也很容易复制,不就是短小一些的三股叉吗?
    最后就是自己如果想要高配版的鸳鸯阵还应该填充火力,不过目前鸟铳很难复制,不过自己有弓弩啊,近距离射击,自己的弓弩杀伤力并不会弱于手枪。
    而且这种近距离战争对撞,属于短兵相接,这时候弓弩在不到十米的距离,扎透皮甲绝对没问题。
    想着开始规划,首先鸳鸯阵,队长手持长枪,发号施令,另外配备弓弩负责近距离狙杀。
    然后是左右盾兵,左边重盾兵,用弹道盾,负责抵挡敌人弓箭射击,以及遏制敌人冲锋,弹道盾足够大,如果需要整个小队的人都能躲在弹道盾后面。
    旁边配合一个手持短刀,与警用防暴盾的近距离收割士兵,防暴盾可用来弥补弹道盾可能露出来的死角,而短刀是如果有漏网之鱼,到了近距离,可以用短刀杀之。
    后面跟两个狼筅兵,起到大阵的遏制作用,遇到骑兵也可以用三四米长的狼筅把人捅下来,然后四个长枪兵作为主要伤害,两个镗钯兵负责补充控制与伤害。
    如此一个十一人的鸳鸯阵就算组建成功了,想到这里,李朝生拿出手机发了一个在网上下载的镗钯图片发给了曹经理道:“曹经理,又来活了,帮我联系厂家,做一百把这种镗钯。”
    李朝生发过去,很快曹经理回了过来:“老板,你不是坐飞机吗?怎么还能发微信?”
    李朝生见状直接回了句;“国际航班有wifi,对了,东西抓紧时间做。”
    “知道了老板,放心。”
    曹经理回了一句,紧跟着后面跟了个ok的手势,这还跟李朝生皮上了。
    李朝生想着起身,这时空姐过来道:“先生有什么需要的吗?”
    李朝生看了空姐一眼道:“你们厕所在哪?”
    空姐听了这话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厕所,这架飞机上有四个厕所,其中经济舱两个,头等舱两个,经济舱的两个在飞机尾部,头等舱的就在飞机侧面。
    这时李朝生起身,向厕所走去,进了厕所,关上厕所门,发现这小厕所真小啊,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