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祖是克苏鲁》逍遥游第二百九十二章太玄经

道祖是克苏鲁最新章节目录
   李凡在天龙山外,静待日落,一幅气定神闲,成竹在胸的高人模样。
    如今得了血衣剑传,已经是义妹师妹迷妹三妹加成的李无垢,当然是全听凭他吩咐,前去安排破解死生之门的布置不提。
    且说现在李凡的心里,其实远没有他表面上这么笃定,现在神庭内景之中,穷奇道子正对着《大衍玄图》和《太玄经》抓耳挠腮,冥思苦想,苦心参悟。
    哪怕以李凡的悟性和如今的见识,他也不得不老实说一句,《太玄经》确实是一本神功,太难了,他都有点搞不定……
    不错,得了这种神功,李凡当然要看一眼的了,他原本以为这也是那种图文并茂,或者什么根据笔画顺序,进行经脉修行的功法来着,考虑到死门道的尿性,说不定还是小人书,但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太玄经》通篇,都是天书那样玄而又玄的文字,什么‘驯乎玄浑行无穷正象天阴阳以一阳乘一统万物资形’。什么‘盛哉日乎炳明离章五色淳光夜则测阴昼则测阳’标点符号都没的还全是古文,简直要命……
    而《大衍玄图》也是一圈圈一团团一幅幅的鬼画符,有点像是罗盘平面,但又不完全是,根本看不明白是个什么意思。
    所以李凡拿到《太玄经》以后,一时间也看不明白,就只能交给穷奇道子先读着参悟一下。。自己出神应付外头的事。
    老实说,功法第一眼参不透这种情况,李凡也是第一次,不过李凡觉得应该不是他的问题,是这功法有问题。
    其实李凡在摸骨摸到法定资质极佳的时候,想到他自称悟性还不够参修太玄,就已经隐隐有些怀疑了。刚才又去亲手确认了那三个光屁股和尚的资质,居然也都是上品资质的玄门级人才时。李凡就明白了,太玄道从上古宗门,堕落成死门魔道,一个无法忽略的关键因素了。
    功法太难,正道难求,只能走偏门了。
    甚至可以再直白一点说,《太玄经》根本就不是这个时代可以修行的法门。
    按照李凡的估计,起码他所在的这个太极界,是并没有所谓‘越古老的修行之法就越牛逼’这么一说的。从仙宫到玄门,从《北辰炁剑真诀残本》到《普通真气化剑指南》,明显可以看到炼气之法的升级演化,只有最合适的,没有最完美的。
    玄门那么多聪明人,勾心斗角都是闲暇时候的嬉戏放松,而人正经工作就是修仙。那自然是早就已经把太极仙道演化到了极境。假若《太玄经》真的还顺应天时,完美无缺,他们大概也不至于舍近求远,去建什么九大玄门,全都去拜太玄道不就是了。
    所以李凡的一种推测,就是在上古的某个时代,也发生了好似今天虚月当空一般,剧烈的环境变化。于是太玄道这些上古宗门,就和如今玄门似的,功法不再符合天时,不适应于新的环境,于是逐渐遭到淘汰。而当时的玄门则应势而起,成为主流正道了。
    这种推理也是有依据的,因为有个同时期的标尺可以参照,就是仙宫。
    仙宫从仙尊的时代绵延至今,从当初的横扫八荒,制霸六合,一统天下,到如今被玄门搓成扁的圆的各种蹂躏痛打,固然有玄门崛起的原因在,但仙宫从古至今都是血脉嫡系传承,说一代不如一代也不至于,论资源也不可能缺,而修行功法其实也没有怎么变化,这就能直观看得出,是同样的功法,在不同的时代,威力效用有明显的不同。
    而现在,是不是又随着虚月当空,气数重新开始变化,蓬莱和神教也察觉到了玄门失了天道,又都开始回头研究古法了呢?
    基于这种理论,李凡拿出从蓬莱所得的《灵枢》和斗部功法,同样是古代典籍,开始截取其中有类似的词汇和理论,先对照《大衍玄图》进行推演,再参考《太玄经》进行翻译,逐渐有了一个基础的认识。
    某种意义上说,这《太玄经》与其说是功法,不如说是半部总纲,半部算经,而且是与玄门完全不同体系的算经,以一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七百二十九赞,对应玄门算学基础的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重卦、三百八十四爻。
    而大慧传给他的《大衍玄图》,正是密码翻译本,把太玄经的推演体系,与罗经八卦方位相互转化的推演图。
    《太玄经》要一边算一边修,根据天地,生死,阴阳,祸福,动静,寒暑,因革的对应关系和辩证统一,不断动态推演天道气数的变化,不断寻找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修行之法。因此《太玄经》提供的,是寻道的算法,是总纲,是指引,而不是某条修行之道的现成修炼之法。
    因此,假若要强行修炼《太玄经》,就要先根据《大衍玄图》把天地八卦风水之位转换到太玄体系下,然后根据《太玄经》进行推演,然后再把结果用《大衍玄图》翻译出来,这样才知道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太玄的正确修行之法是如何的。
    如果期间有任何一点失误差错,那自然整个流程全部白搭,而且还不能算得太慢了,太慢了一旦周围的天地气数发生了变化,整个太玄修行体系也会发生动态的变化,那之前算出来的功法又是全做了无用功,又得重新推演!
    这么看着虽然巨坑无比,但按照李凡之前天地自然气数变化的推断,假如《太玄经》诞生也是顺应天时的,那么可能太玄经诞生的时代,自然幻境中的气数变化,就是如此的极端剧烈莫测,因为天道过于混沌不明,修行士才不得不针对气数变化,随时改变修行之法,以适应当时的环境。
    因此当太极天道逐渐稳定了,仙道大兴了,也就不再需要依靠《太玄经》全程演算,可以基于玄门推导出的成套体系,开始直接带入模板,追求快速高效率的修行了。
    当然,这全是李凡初步的理论,但李凡根据那几个和尚的情况,也可以佐证自己的一些观点。
    比如那几个和尚,体内都是阴阳之气,在古法和一些外道中,这种情况就很常见,比如释家密宗,桓家的双修法和《灵枢》系列中,都有类似的阴阳之气锻炼法门。而仙宫的古代斗部,还有青阳门那个老魔,虽然不是阴阳之气,但明显也都是炼体,可见古法开发修士自身潜能的倾向是比较明显的。
    但玄门就几乎从来不修阴阳的,玄门体系里九气是不含阴阳的,太阴是月之魄,太阳是日之精,都是九天星力,纯化自然,大部分时候是借用太极仙道自然之力,很少单纯依靠人的潜能。
    而这死门道和尚们的阴阳之气,又同当初阿茂那个阴阳有所区别,他们是不搞双修互助,共同进步那一套的,是完完全全,彻头彻尾得采补,而且是阴阳化生,把其他人的生机,采补过来,以高深法门,完完全全转化为自身的生命力。要不然以正常修士的道体水平,根本撑不住李凡三拳两脚暴揍,转头又能迅速恢复的。
    不止是法定这几人,当初那个天台山法寂也能硬顶着罗教天书不死,恐怕之前他飞剑斩了三四下才斩掉那个元婴,也是天龙山死门道的法印,那这一宗修士血条之厚,生命力之强也是可见一斑了。与蓬莱那群嗑药的相比也不遑多让了。
    所以如果李凡估计得不错,这些太玄道的门人,应该是参不透完整的《太玄经》,也没有那种心力算力,进行完整的推演,所以专门集中精力,优先推算演化其中的一角,也即个人的阴阳,推演生死的变化。
    大慧,五廉,道慈,应该都到了参悟生死的境界。法桥法灯法至三个修为差一点,大概是先参阴阳化生,还没到‘论死’的地步。法定么或许已经摸到了生死的门槛,要不然不至于那么积极得想去过杀劫。
    先不论这种损人利己的修行之法从道德上如何评判,放在如今虚月当空,太素道大兴的环境之下,可能因为天道气数的变化,玄门那一套体系出了差错,就难以从自然天地借力,甚至还会被煞气大幅削减战力。
    但这些古宗门专注于锻炼己身的修士,靠的是本身的潜能,也就不至于受到气数变化或者煞气的干扰。虽然肯定比不上直接修太素道的墨山一脉,但也算是一种不至于被立刻淘汰的出路了。
    这样也明显了,神教想得到死门道的传承,除了这死门道的生死之法,还有更上乘的神功《太玄经》,说不定潜心钻研,还能以此法推演太素天道的气数变化,推导出新的太素修炼体系呢!
    李凡睁开眼,暂时停下《太玄经》的参悟,因为法定那几个和尚已经过来会合了。他们居然还带来个轿子……
    “座主听说大师兄出山!特地借法宝助您一臂之力!显我天龙山的威风!请大师兄入座!”
    “请大师兄入座!”X3
    不得不说,哪怕魔道组织,也有自己的社交手段,毕竟这种看不顺眼就又打又杀的地方,舔着脸拍马屁才是师弟们的必修课。
    法定法桥法灯法至四个不仅一个也没有缺席,老老实实回去准备了斗法的法宝衣装回来集合,而且还真是做足了面子功夫,搞来法座,仪仗,袈裟,禅杖,底下有力士托轿,前后有天女掷花,左右有沙弥捧着佛宝诵经,一套反派游街的嚣张架势整个拉满了。
    “好!启程!”李凡也哈哈一笑,直接上了轿中,又招招手,“法定啊,过来。”
    法定暗叹了一口气,又堆起笑脸,跟上轿子来,“大师兄您有什么吩咐,只管说,可是要准备酒菜?师弟这就去……”
    李凡朝他笑笑,“法定啊,你觉得,他们三个,谁才是十绝神教的卧底。”
    法定的笑脸一下僵住了,“师兄……您这是何意……”
    李凡似笑非笑得看着他,“怎么,还想考教考教我么?这不是明摆着的,太玄道的传承藏得如此隐秘,寺门的都不知晓你们内情,外头更是只知死门道,但你们天龙山依然被泄了个底朝天,落入神教的算计之中。而那边盯着要找你们的传承,那肯定不关我的事,一定是你们这些内门师兄弟中出了叛徒。
    你应该是个忠心耿耿的,看不出我虚实,第一步就先领我见掌门的大慧道君,还屡次试探我对太玄道的反应,而且你是‘悟性不够’而不是‘机缘不够’,可见你其实也有机会,可以取阅此经的。所以如果你是神教的内间,那神功早就泄露出去了。
    再细想来,最初你是和姑射山的道士一起现身的,应当也不是巧合,说明你们对死生之门的安排,是明面上用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