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齐人家》第203章更*新[2]

谢齐人家最新章节目录
   还有几地存储的大粮库,他从皇帝手里知道详情后,也是大吃了一惊,不知道在这几年间,他未雨绸缪的表哥已经积攒了这么多的实物。
    谢慧齐见到太子还高兴得很,以为总算可以跟他好好谈谈了,但等到太子含蓄地跟她们说起他们齐国公府在各地的储存后,她就只剩心惊肉跳了。
    连眼皮也是因惊吓跳个不停。
    她自认为她跟她齐家哥哥做的这些事都是非常隐秘的。
    可听太子的意思是,皇帝对这些事知之甚详。
    看国公府的三个主母在他说到想借国公府几处的存粮后皆缄默不语,太子也是自嘲地翘起了嘴角,淡道,“我也知道我是个没心肝的,这等时候还帮着我父皇来跟你们要粮,算来我还真是个讨债鬼。”
    谢慧齐无心听他自嘲的话,在定定心神后,她看着太子,轻问,“皇上都知道了?”
    太子看着他那眼睛黑白分明,脸上还如小孩一般洁净无垢的嫂子,轻点了下头。
    她这日子,过得还是十年如一日一般,岁月没在她脸上留下什么痕迹,连眼睛都没什么变化。
    看起来,还真是跟国师一样的人物。
    也难怪,国师这么喜欢她。
    他们许是同类罢。
    “哪几处,能跟我说说吗?”谢慧齐觉得她着实是在国公爷的保护下过了太久的好日子了,以至于单独面对这样的事情起来,居然心慌得不行。
    “行。”太子把国公府在忻朝四处的各大粮库都说了处来,连东海那边的暗仓也是道了出来。
    谢慧齐听得直咽口水。
    这几个地方,有好几处都是她经手了不少人去办的,有些暗仓甚至荒凉到没有人烟,府里只有国公爷跟她心里有数,没想到,居然让人查到了源头。
    皇帝果然防他们防得要死。
    难道这么多年来,无论她家国公爷怎么为国尽君,他都看他不顺眼。
    谢慧齐也是苦笑连连,不知道她此举到底是害了她家国公爷,还是帮了他。
    看来,这一次也真是不被剥层皮也难了。
    太子看嫂子苦笑不已,两位老长辈面面相觑,眼睛里皆是不解,他顿了一下,安慰那看似吓得不轻的嫂子道,“表嫂如若如我所想是担忧我父皇怪罪齐家囤物之事大可不必,我听表哥的意思,当年国公府四处囤物之事,他是跟我父皇说过一嘴的……”
    “啊?”谢慧齐这次是真愣了。
    皇帝知道?
    “嗯,我也是因表哥与我说借粮之事不难,与你说一下即可,方才来府叨扰你的。”太子淡淡道。
    看样子,他表哥所做的后手,也没有全告知表嫂。
    谢慧齐一听这个,在惊吓过度之后又是长长地吐了口气。
    这世上的事,果真是一环扣一环的,好在,她家国公爷做事总是留有后手,她没想到的事,他都能想到。
    刚才她真是差一点被太子的话吓死。
    如果皇帝那里没有告知过,被皇帝知道他们国公府四处藏这么多的物资,皇帝就能给国公府按罪名了——不过,她自认为这些事她做得一点风声都没漏,但还是被皇帝知道了,谢慧齐也实在是心情沉重。
    这个皇帝的心思太深了。
    一个人的心思太深了,就是好的事情到了他那里也会变质的,因为他什么都不信。
    “都要啊?”谢慧齐脸上苦得都能挤出苦汁出来了。
    见她笑的苦的不行,齐容氏也是皱了眉,朝太子望去,“都要吗?”
    太子歉意地笑了笑。
    这事由他来,比让他父皇来好。
    国家确也是不行了。
    国公府和他的各地的下属,还有姻亲交出来的粮食与田地,能保国家一两年的太平。
    “如果是换了别家是国公府,太子你觉得他们会答应?”齐项氏气得脸色都是白的,“你就不担心他们会造……”
    齐项氏说到这,“反”字还没出口,坐在她身边的齐容氏当即就回了头,扬起了手,扇了齐项氏一巴掌。
    “闭嘴。”齐容氏冷冷地道。
    齐项氏眼睛里转着泪,闭着眼睛狠狠地把头转到了一边。
    这样的皇帝,从来只会欺负他们齐家,他们尽什么忠!
    “给吗?”齐容氏看向了媳妇。
    谢慧齐朝婆婆苦涩一笑,朝太子道,“国公府的粮食与地,我们只能借八成,太子,国公府还有这么多的人要养,全给了,我们就得饿死了,且,这是借,不是给,至于国公府的属臣他们,得看他们自己是怎么决定,太子,国公府不能替属臣和姻亲决定他们的事。”
    要不然,国公府也得被人反了。
    太子当即也点了头,“好。”
    下面的事,就由他跟皇帝谈了。
    太子说着就起了身,他也无法坐下去了。
    他一走,齐项氏一想到那可能是侄儿侄媳妇给孙儿们存的保命的财产,是给他们家儿孙留的东西,之前都觉得可以为百姓多做些的老妇人都不禁痛哭出声,齐容氏冷淡的脸上也流过了两行泪。
    她们自是不知道自家偷存了这么多的东西,但一想也知道儿子媳妇为此付出了多大的心力,现在说是借给了国家,但想来也是有去无回的。
    之后怎么办,借出去的不说还借走的时候,能把地给还给他们,还得看上位者怎么想的。
    如若他们家还是孤苦伶仃也就罢了,可现在国公府有三个孙儿,一个孙女,每个都是她们的心头宝贝,国公府的家财散了,他们拿什么留给他们?
    再则,他们国公府这些年来,给国家的,给这个天下的还少了?
    西北打仗,他们私下给的米粮少了?家里之前都把一半的药材都放出去了,一文未要。
    他们家积累的这么多的财富,没有一样是大风刮来的。
    这次要走了,他们国公府是真的难了。
    太子走后,谢慧齐愣了一会就起了身,快速地跟在了太子的身后,在太子快要出青阳院的时候喊住了他。
    “太子。”
    太子站住,转过了身。
    “嫂嫂。”他双手相碰,揖了一礼,头垂了下去。
    谢慧齐走得急,站到他的面前时候有点喘,“秦家的那事,你是怎么想的?”
    太子愣然。
    “这太子妃,你是要,还是不要,能告诉我吗?”谢慧齐趁着机会赶紧问出了口。
    太子愣了一下,尔后摇了摇头。
    “不要。”他淡淡道。
    “那行,我知道了。”谢慧齐也是松了口气,因此也是笑了笑。
    不要就好,这样的话,若桑死了还死死惦记着他的事,也算是值得了。
    而嘟嘟以后的日子,也不会那么艰难了。
    “多谢嫂子关心。”太子朝她一揖到了底。
    谢慧齐见他起身后,说过此话就沉默着不语,没说走,也没再接着说,她也是轻叹了口气,跟太子道,“朝廷的事我不懂,但我觉得由你来,比跟皇帝下圣旨来要强。”
    所以,她不怪他的。
    也没什么好怪的。
    说到底,如果国家确实是需要这些东西去救命,他们早晚有天也会偷偷拿出来的。
    她心里装不下这个天下,但她丈夫心里是装着的。
    她没那个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气魄,但她家国公爷有。
    国公府以前哪有现在这样的势大?还不都是他一手谋划打拼出来的。
    想想,只要人在就好。
    “呵。”太子笑了笑,不由摇了摇头。
    他这嫂子也够心大的。
    不过,能让他那个表哥忠情至此,想来也不会是个一般的女子。
    “你要是不急,吃完午膳再回罢,总不能人来了,连顿饭都不吃就走。”谢慧齐还是想留下人。
    太子来国公府一趟也不容易,不能让他就这么走了。
    多伤人心呐。
    他们总归是亲人。
    她还答应过若桑要照顾他点的,不能人走了还没一年,话就废了。
    “诶,好。”太子在原地躇踌了一下,笑着点了头。
    谢慧齐把人带了回去,齐容氏跟齐项氏这时候心情也是恢复了平静了,谢慧齐留了他们说话,她去厨房看着人做菜去了,自己也下手做了份凉糕蒸上,想着待会让太子带回去给皇长孙。
    她再回客堂,三人好像也是说过一道,哭过一道了,太子的眼角都是红的,谢慧齐见此心里也是松了口气,婆婆跟二婶对太子也是好的,这样就好。
    人的感情呐,都是要相互之间谅解着才能加深的,谁都不饶过谁,到末了,不是生份,就是仇家。
    **
    太子是吃了午膳才走的,走之前,齐二婶也是扭扭捏捏的让他把给皇长孙带的东西带上。
    她给皇长孙做了双鞋,绣的是他最喜欢的翠竹。
    她毕竟是亲手带过皇长孙的,亲手抱过的孩子再如何也是有感情的。
    这世上,从来都是后辈忘却长辈,很少有长辈不记得孩子的。
    后辈的生命太长,人生中有太多的要经历,而长辈们眼见到的就那么块地方,能见到的人就那几个人,人生都是固定了的,忘却对他们来说都是艰难的,只是毕竟有了年岁,再多波涛汹涌的感情,也藏在了不知不觉的岁月中,藏在了口不对心的一言一行中,藏在了手下的一针一线中。
    齐项氏想着嘟嘟的可怜,想着她的死去的老婆婆对太子的挂心,看着太子微笑着带着东西走出了青阳院,那跟着一大群人的背影却孤独得近乎凄凉,站大廊下送人的她也是眼睛又红了。
    “做人怎么就这么难。”她心里着实是不好过。
    与她站在一起的齐容氏转过头,看着老弟媳脸上那淡淡的指印,也是在嘴里无声无息地叹了口气。
    难,都难。
    为着保护她们这些老少,儿子与媳妇也是不敢放松罢?
    谁不难呢?
    是人就难。
    谢慧齐见她们脸上都沉重,这时候也是笑了起来,拉着站在跟前的小金珠跟小馒头跟她们道,“娘,二婶,我看没什么事是难的,最难的就是要哄咱们家的小公子小姑娘睡午觉,我是累了,不带他们了,就把他们交给你们了啊。”
    说着她就急匆匆地走了,她这也是该去看看一直在睡着的小儿子了。
    “娘……”午睡困得死去活来的小金珠下意识就觉得她娘又要抛弃她了,当下就扯着喉咙凄惨地叫她,“你又要去哪儿,怎地不带我?”
    齐项氏当下吓得就一哆嗦,赶紧抱起她,“小乖乖,不哭了,你娘去有事去了。”
    “才不是,她又去看小弟弟去了。”齐奚也是不好骗,揉着困倦的眼睛委委屈屈地道,“自从有了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