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是耿精忠》第二百七十六章福建发展银行!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最新章节目录
   “王爷!”耿精忠刚回到福州,还没怎么歇一歇姚启圣便赶来了,看这样子好像还是挺着急的事情。
    “看先生的样子,挺着急啊!”耿精忠微笑着说道。“本王刚从平潭岛回来,这骨头都还是软的,本来还想先歇息几天,其他事物先放上一放的!”
    “王爷赎罪,此时的确是比较着急,属下等王爷回来已经两天了!”姚启圣一拱手说道。
    “哦?是何大事?难道朝廷有了新的动作还是吴三桂有异动?”耿精忠坐直了身体问到。
    姚启圣摇摇头:“都不是,若是如此要事,属下与李参谋长早就亲自前往平潭岛去面见王爷了!是这样,福州城内有三家钱庄倒闭,昨天新收到的消息,泉州,漳州也都分别有一家钱庄倒闭!上,无,错,3。s。千户小商家以及过万普通百姓遭受牵连。现在福州城内取不到血汗钱的百姓每日堵着几家钱庄的大门讨要血汗钱,场面一度失控,若不是李参谋长及时调集了十一营战士维持秩序,可能此刻已经有不少百姓在大牢里了!”钱庄这东西两百年前的明英宗时期就有了,经过两百年的发展,体制可以说已经是比较成熟。但是和后世的银行当然是没得比。现在的钱庄主要经营的业务还是最初就有的银钱兑换业务和存款放款业务。另外就是从明末开始有的汇票业务也有了涉及。
    耿精忠自己是知道这些钱庄的。两年前他就和李光地商量过准备开设银行的事情,但是一直感觉时机并不成熟,而且没有那么多精通业务的人才,因此一直就耽误了下来,但是对福建这些钱庄的调查是早就展开了的。他们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开设了存放汇的业务和保管保证的业务,但是关于钱票和其他票券的业务却极少涉及,主要原因有三个。其一,福建商人做的绝大部分是海外生意。大批的银钱交易在港口便能够完成。其二是在福建内陆,交通发达加上不用担心盗匪,几万两银子也能很快的送达。最后是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大商家都在专心海外生意,开设钱庄的这些资本并不十分雄厚。“原来是这样!利益动人心啊,他们不老实的经营钱庄反而去不务正业的搞起贸易行的行当,不知深浅栽了跟头能怪谁?难道他们不知道,十家贸易行九家倒在囤货上,屯的好了就大赚一笔,囤不好就是血本无归啊!他们现在倒是成了别人活生生的例子。这个事情李兄他怎么说?”耿精忠问道。
    姚启圣立刻回答道:“属下和李参谋长先前有交流过,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案。但是属下和李参谋长都认为,现在咱们是不是可以着手开设银行?未来学堂培养的学生也勉强可以上阵。而咱们此刻却是可以轻易的将这些倒闭的钱庄收购整合到一起,也能获得不少精通此项的人才,两项一结合,应该没有问题。不知道王爷您的意思”
    耿精忠端起茶碗,认真的思考着,现在他有了吕宋岛做后盾,回旋的余地又大了不少。先前得了倭国的财富,就已经有了开办银行的资本,虽然后续的大肆发展建设用去了大半,但是现在又得了吕宋岛西班牙人的大量财富,可谓资本雄厚。开办银行,各项条件也都不缺了,现在开始并没有什么问题。
    “这个我没有意见,时机正合适我觉得。现在的朝廷与三藩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了,尤其是朝廷与吴三贵,连西选官的权力也给撤了,还不断的要求咱们三藩削减军费,呵呵,开办这个银行,要完全按照我的意思来,顺利的话,福建便更加彻底的和咱们连成了一体。但是具体的要怎么做,还是将李兄叫过来,大家一起商议一下,集思广益再完善一下。今天天已经晚了,开办银行的事情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说完的,先回去休息吧,你不累本王可是真的累了!”
    “王爷身体要紧,属下先行告退!”姚启圣一脸不好意思的退了出去,他做事情节奏很快,倒是没有考虑到细节了
    王府议事大厅,耿精忠坐在主位,姚启圣、李光地以及苗全琛、王石善分列两侧。几个人就钱庄以及开办银行的事情开始讨论。
    “这几家钱庄倒闭所造成的影响不小。必须善加处置。不然的话那些储户急了眼可能会酿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属下赞同将这些钱庄收购过来,这样一来,就可以让钱庄利用这笔钱将眼前的事情处理掉。”李光地最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苗全琛却是眉头皱在了一起,沉声说道:“这样做的话,会不会有乘火打劫之嫌,别人会对王府产生非议的!”
    “呵呵,非议?什么非议?咱们这是在帮他们。而且你要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普通储户倾家荡产吗?尤其是那些小商户,存在钱庄的钱可能就是他们十几年的积蓄啊!外面再怎么样,最多也就说王府与民争利罢了,但是王府的产业遍布福建,本来就在做生意,而且咱们一直都口碑很好,我想不会有问题!”耿精忠笑了笑说道。“现在大家议一议,看看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对待咱福建境内的这些小钱庄!这样的事情若是再出现一次,遭受损失的可还是普通百姓!”
    “王爷,取缔钱庄暂时是不可能的。这样造成的影响会很大,属下觉得倒是可以由王府出面下令规定一系列的发令。对这些小钱庄加以管制。那些世家大族,本金雄厚之人开设钱庄可以,资本不足的就不能开设,设立一条准入制度,想要开办钱庄,就得先审核一下资本,免得再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当然,现在信誉良好的钱庄还是可以保留!”王石善也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王总管的意思是,把那些资本不多,感觉不太可靠的钱庄给封了?”李光地问道。
    “不错!”王石善点点头。
    姚启圣虽然还没有发言,但是却在认真听。听到王石善的建议之后,他立刻便觉得不妥,于是出声道:“王总管此举不妥,世家大族或信誉良好的钱庄就不出问题了么?我前两天翻了不少关于钱庄记载的上记载前明万历二十八年,浙江钱塘一钱庄因东主经营海贸亏本,其名下钱庄之银钱被其挪用一空,引发局部骚乱;前明天启二年,苏州又一钱庄发生类似事件。崇祯六年,咱们福建也有过这样的事件,如此看来,这期间的弊端不小啊!”
    姚启圣这几句话说的有些急了,缓了口气,然后对着众人人接着说道:“百姓们之所以会把自己的血汗钱存进钱庄,就是相信他们的信誉。如果钱庄有前科、劣迹,谁又会如此之笨存入自己的血汗钱呢!”
    耿精忠几人都不由得点点头,表示这是实情。一般都是外出经商用到大钱的人才会把银两存进票号、钱庄。这些人没人是笨蛋,这点是可以肯定的。除了以经商为生的商户们,其他一般大部分地主家里除了生意以外,一般谁也不愿花钱让别人替自己保管银子,都是自己藏在隐秘之处,例如挖个银窖,等到需要用的时候再拿出来。而且,在这个时代人的思想观念中,田地才是最保值的资产,一般人的第一选择是把银子换成田地。这点其实也算是汉人的一项传统了,可谓根深蒂固。就算到了几百年之后,还是有很多人是这么认为的,一直到那啥公有为止。
    “咱们福建的这些个大小钱庄,和北方晋商所开办的钱庄的确是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属下觉得,与其让这些小钱庄存在着将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如现在就彻底的将其取缔掉,办法嘛,就是由王府出面将其收购、吞并,想来王爷也不会亏待这些钱庄主人。本来嘛,钱庄这东西已经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因此咱们开办银行就势在必行了,这样不仅利于自己,还利于大部分百姓!仔细算起来,呵呵,可谓一举两得!”
    “姚先生这话说的在理,只要是有利于大部分百姓之事,咱们就应该做起来!何况这对咱们自己也是极为有利的!”耿精忠不断的点头赞同道。但是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事情,说了一句,便低头再次思考了起来。
    “不妥不妥。我看不管钱庄大小都不能直接取缔。北方那些晋商开办的钱庄不久很好嘛。人家几十年也没有出过问题。容许其他钱庄存在,更加能够促进福建的发展。这要是取缔了,外面对王府必有大量的非议产生,而且王爷曾说过,存在即有道理。各人资本想干什么都可以,咱们不可以横加干涉,不能你想要开办银行,就一定不让别人存活了。这样也太霸道了一些!”李光地听完以后,随即摆手反驳道。
    “对对对,就是这个,我说刚才总感觉漏掉了什么,李兄说的不错,咱们还是不能直接取缔掉这些钱庄,已经竞争各凭本事,咱们资本最雄厚,只要做得好,自然而然的就能占领绝大部分的市场了!”耿精忠一拍脑门连连说到。自己居然把这个事情给忘掉了,即便是在后世。世界上那也算私人银行多于国家公立银行的!
    “这样,成立一个专门管辖钱庄的机构,有权在每年年底定期一次核查所有钱庄的账务,另外钱庄都要存放一定比例的银两到这个机构内,以防出事的时候能有余力偿还苦主。另外要限定钱庄的本钱在多少以上才能开,因为资本多了,防范风险的能力相对来讲就强。而钱庄的银两存放在管辖机构后,可以收取管辖机构给其的利息。如果某一天他们不开钱庄了,可以取回所有银两。这个机构嘛就归王府管辖,和官府无关。”
    “另外,咱们已经准备成立一家银行了,咱们的银行就要做出表率,带头存进一大笔的银钱,而在以后凡是存进来的银钱接受各个钱庄的共同监管。当然这看管的事情还得落在咱们马尾军的身上,但是每一个钱庄老板若是想要查看自己的银钱,在通过申请之后,便可以查看。不用担心自己的钱不见了!你们觉得这几条怎么样?”耿精忠一口气将自己想到的全都讲了出来,然后才询问道。
    “好!附议!”
    “附议!”
    “那怎么就再分配一下咱们自家银行的事情,既然已经决定将那些已经倒闭了的钱庄收购过来,那么这个事情就交给苗先生和小舅两人去办吧,小舅你负责了了远洋贸易公司的事情,这去收购几家钱庄的事情就你负责了。而苗先生,银行的事情人手都是现成的,你要负责将他们组织起来,钱庄一收购过来,立马就要在福建各府县开设分行,事情很多啊!”耿精忠对着两人说道。
    “属下必定不负王爷所望!”苗全琛与王石善同声说道。
    耿精忠又继续转头对姚启圣说道:“姚先生,这成立管辖钱庄机构的事情就交给你去办了,不过,你觉得这个机构该叫做什么名字好呢?以前可没有设立过这样的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