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是耿精忠》第二百零七章和平土.改?[2]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最新章节目录
   部分要交到地主手中,自己留下来的,只能勉强的让自己一家糊口,若是年景稍微不好,一家人便只能饿肚子。贫困,不是一家两家的问题。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现在,耿精忠所面临的难题有两个,一个就是怎样让老百姓有地可种。第二个就是该让老百姓种些什么!第一个问题最难,第一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也就不再是难题。想要让老百姓全都有地种,对于现在的福建来说,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耿精忠也不是没有想过学习后世土.改的经验,但是他所知道的。都是从电影电视里面以及一点点历史书中看到的,那打土豪分田地的做法。虽然最快捷有效,也能获得不少百姓的支持。但是它若是在福建实行起来,无异于挖个坑将自己埋起来。
    想来想去,耿精忠想到了一个词:和平土.改!所谓“和平土.改”,就是采用和平的而非暴力的办法,相对温和的而非激烈敌对的态度,从地主手中取得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但是,土地一向被视作根本,对地主们来说,这是他们祖先留下来的,自己还要留给后世子孙的,要想从他们手中获得土地,只能用一个字形容:难!可是即使再难,耿精忠也必须要行动。不能用强硬的手段获取土地,那么就只能来软的,至于买不买账,就看那些地主们自己了。
    为了保证土.改顺利进行,耿精忠万分重视,找来了姚启圣与李光地一起商议,加强对土地改革政策的制定及土.改工作进程的组织与管理。专门成立了土.改工作小组,他自己任组长,全权负责土.改事宜。现在也只是谋划当中,还没有开始具体实施。
    凭借自己远超时代的卓越眼光,耿精忠自己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制定了周密的计划。耿精忠自己也知道,想要所有的地主支持自己的这项政策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对于支持自己的地主们,则将先期偿付地主三成地价,同时加大对其贸易领域的支持。剩下的地价,则向领地或购地的农民按十年二十期征收现金或实物地价,全面办理农民在土.改中的各项贷款等。这里的贷款,与放印子钱的可不一样,耿精忠压根就没准备向他们收取多高的利息,当然,利息还是有一些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不到百分之三。
    最主要的,在将来的土.改中,耿精忠准备贯彻的是“农民获地,地主得利”的双赢方针,采取和平、渐进的方法,先征收地主保留额以外的耕地放领给农民,然后以协议购买方式由王府贷款予农民,并让农民购买地主保留额内的土地,以达到全面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的。这时间上还有好几个月的缓冲,自己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安排这件事情。
    耿精忠的计划中,为了确保政策公平和社会稳定,准备在将来的土.改中,由王府派遣专人向地主征收土地,再转放予现耕农,在全过程中,不使地主与佃农有任何直接接触,耕地所有权在融和气氛中顺利、有序地转移为耕者所有。计划中还特别重视一条,就是对自耕农的借款支持和给予一定的保护。耿精忠担心将来在土.改中刚领有土地的自耕农,会因地价负担沉重,经济基础尚未稳定,极易丧失其土地,会再度沦为佃农。因此,自己必须考虑颁布一些条令,让承领耕地在地价未缴清前不得转让,并且还要防止冒名顶替承领及将承领耕地出租他人等流弊的发生。
    总之,这里面的事情相当的复杂,耿精忠接下来的日子可有事可干了,要么每日里泡在书房中奋笔疾书,要么拉来姚启圣李光地还有一众擅长内政的人才小组内一起开会讨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经过多次讨论,计划也越来越完善。对于将来会遇到的问题,众人也都一一详加考虑,若是还有问题,就只能见招拆招的解决了。
    所有的问题中,最难的就是怎么样让大部分的地主主动配合,毕竟耿精忠并不准备施展强硬手段。最终,还是他的两位顶级谋士给出了两条好意见。一条是姚启圣提出的,对外贸易所获得的利润,远高于土地上的收获,因此可以用这一条来引诱那些地主。愿意配合的,则在以后的对外贸易中对他们大力扶持,而拒不配合的,记录下来,以后所有的优惠政策都没有他们的份。想必在这一条发布下去之后,地主们的思想将会有很大的松动。
    李光地的另一条意见,则是跳出了福建这个圈。他最近一直负责攻略吕宋岛的事情,几个月后,若是拿下吕宋岛,则立马就可以获得上百万倾的耕地,到时候,则可以用这些耕地加倍的与那些地主置换。还有,若是可以,还能将一部分无地百姓迁移到吕宋岛去,这样一来,对到时候的土.改计划必将大有帮助。
    李光地的建议,受到了耿精忠与姚启圣的大加赞赏,都认为可行,也是最好的办法。拿下吕宋岛,还能有这一条好处,也使得耿精忠对几个月后的吕宋岛之战更加的上心了!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