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方圆》第六章年轻豪杰遇困境因祸得福(五十九)

江湖方圆最新章节目录
   萧北游拜师的 第 286 章 的事,在其它府邸,萧北游从来没有看到有练武场。
    萧北游想:“郭老将军果然在军界地位悬殊,在府中设练武场,这恐怕是要经皇帝批准的,郭老将军曾任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使,掌控京城警卫部队,地位特殊,或许因为有那种显耀职务,才能获准在府中设练武场。
    谢嘉瑶说:“北游,你是侠士,我外公让我带你来这里看看,或许你会有兴趣,我外公年已七旬,可他老人家还是坚持每日到这里练功,所以他的身体很是硬朗。”
    “你外公是叱诧风云的将军,乐观豪放,身体非常好,郭府有这样一个宽敞的练武场,倒是非常适合于你外公的性格,北游看了这练舞场也非常喜欢,年少时候,我要是能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没准功夫比现在还要好,至少,我会熟悉更多兵器的使用。”萧北游说着,走近兵器架,取下了一把剑,熟练地舞起来。
    萧北游舞剑的姿态和动作很是飘逸、潇洒,他似乎是在表演而不是在练剑,他舞起剑来。一招连着接一招,剑光飘闪,如游龙戏水,剑招挥过,如行云流水一般。
    谢嘉瑶站在旁边,看着萧北游舞剑,看呆了,她看着萧北游舞剑的身影,似乎看到的不是舞剑的动作,而是优美的舞姿。谢嘉瑶仿佛感受到了萧北游手中飞动的剑有一种优美的旋律。
    “好剑法。身姿优雅飘逸,剑招如行云流水,好看极了,北游的剑术果然玄妙奇俊。在剑术上。师父看来是该当徒弟了。哈哈!”此时,郭松涛来了,他很欣赏萧北游的剑术。
    “好外公。您来了,您看到了,您的这位徒弟的剑术不赖吧?”谢嘉瑶问。
    “他的剑术很玄妙,你也不想想,北游的剑术是悬空寺的神秘高手施涛声大师传授的,在当今武林,恐怕很少有人在剑术上能比得上他,你外公活了一大把年纪,还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美妙的剑术。”郭松涛说。
    萧北游见郭松涛来了,急忙停下手中的剑,恭敬地说:“给师父请安!请师父以后不能如此夸赞徒弟,否则,徒弟将无地自容,徒弟见兵器架上有如此多的兵器,一时冲动,拿起剑来,舞了几下,让师父见笑了!”
    “你的剑术确实很妙,师父没有谬赞你,而是真心赞扬你,你想想,你师父施涛声独创‘北冥逍遥剑’不知悟了多少年才悟出来的,这是非常人剑术所能比的,刚才看你游龙戏水般的剑招,十分优美,老夫觉得看你舞剑是一种享受。”郭松涛说。
    “师父疼爱徒弟,所以以赞扬的话语来增强徒弟的信心,徒弟一定好好跟您学阵法。”萧北游有意转入正题。
    “对你学习阵法,师父很有信心,你既然能领悟‘北冥逍遥剑’的真谛,就表明你的悟性很强,当然也一定能领悟老夫教给的阵法的,只要你用心学,师父相信你一定能学得很好!”郭松涛说。
    “那就请师父开始教徒弟吧,徒弟心里已经急了,想早点了解布阵、破阵的奥秘。”萧北游说。
    “外孙女,我听你父亲说过,你并不是只会刺绣和琴棋书画,你还会一种特殊的武功,使的是‘玉女飞丝剑’,既然你不仅能文,而且也能武,那么,从现在起,你就跟北游一道,向你外公学阵法,反正老夫教给北游的,北游也会悄悄告诉你的,不如由外公直接教你,这样外公还多了一位女徒弟,哈哈。”郭松涛说。
    “太好了,外公,你真好,外孙女更爱你了,师父在上,请让嘉瑶女弟子一拜!”谢嘉瑶说着,恭敬地弯腰作揖,向她“师父”行礼。
    “好,徒弟行礼了,就要听师父的话了,嘉瑶弟子,你去帮为师的拿两把箭来,师父要开始传授阵法了。”郭松涛说。
    “弟子领命,立即取两把箭来!”谢嘉瑶说着,跑到兵器架上,取了两支箭来,把箭交给郭松涛。
    郭松涛拿着一支箭,把另一支放在旁边,他双手握住箭的两头,稍稍用力一折,手中的箭立即断为两节;郭松涛又把两节箭拿起来,用力一折,断成四节。
    郭松涛拿起另一只箭,交给谢嘉瑶说:“你来,折断它!”
    谢嘉瑶拿起箭,用力一折,也把箭折成两节。
    郭松涛接过谢嘉瑶手中的两节箭,又把它们折成四节。
    萧北游和谢嘉瑶看着郭松涛折箭,一时还不明白他的用意,此时,郭松涛说:“两位徒弟,你们看到了,拿着一支箭,很容易就能把它折断,两支箭要折断也不难,现在,师父手中有八节箭,如果将这八节整齐放在一起,组成一束箭,估计北游是能把这八支箭一起折断的,但是,如果由嘉瑶来折,可能就要费很大的力气,这表明,一支箭容易折断,而当好几支箭组成一体,就不那么容易折断了,显然,整体的力量是大于个体的。”
    “外公,徒弟知道了,单兵作战不如组成阵势强,团队的力量比单个人的力量更大。”谢嘉瑶说。
    “说得对,不过,你把称呼弄错了,你叫‘外公’,就该自称‘外孙女’;你自称‘徒弟’,就该礼貌地称郭老将军为‘师父’,胡乱称呼。把人都搞糊涂了。”萧北游故意取笑谢嘉瑶。
    “哈哈,老夫的角色身份增加了,‘外公’成了‘师父’了,嘉瑶喜欢撒娇,就让她随便叫吧,你爱叫什么就叫什么,老夫都应,你想当外孙女也行,想当徒弟也好,随你的兴致!”郭松涛说。
    “师父。徒弟也明白了。您是以箭来说明阵法的重要性,单兵难敌一阵,所以,布阵在战斗中就显得很重要。”萧北游说。
    “很对。而且。你们还要注意到。八支箭和一支箭不同,但这只是因箭的数量不同而形成力量不同,这是简单的数量相加。在阵法中,组成阵势的成员之间,不是简单的数量相加,而是有质量上的提升,八人组成的阵势,其力量要大于八人合力作战,这就是一种整体效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郭松涛说。
    “弟子明白了,各部分如果配合、协调好,那么,它们组成整体所发挥出来的力量就不只是各部分力量的简单相加,优化组合起来的整体,力量更大,比如你们下棋,車、马、炮如果配合好,比一个个車、马、炮单独冲杀更有威胁,更可能把老帅将死,对吗,我的外公师父?”谢嘉瑶调皮地说。
    “弟子也明白了,战场上,之所以要统一指挥、步调一致,就是因为士兵们按指令行动,能组成一个整体,是一个‘阵’,所以能克敌制胜;俗语常说‘众志成城’,也就是因为众人同心同德,形成一个步调一致的整体,所以能无往而不胜!”萧北游说。
    “‘阵’有多种含义,通过某种规范、规则、誓言等的约束而形成步调一致的团体,团队行动时便能显示出‘阵势’,这是‘阵’的比较广的一种含义,有组织,成团队,就有‘阵势’,有时说‘输人数不能输阵势’,说的也是这方面的意思;‘阵’的还有一种确切的含义,指的是排兵布阵而形成的‘阵法’,具体的包括军队在战斗中部署兵力列成兵阵,以及武林中武士们的布阵。”郭松涛说。
    “师父,在这两方面,您可都是高手,您是武林豪杰,当然知道侠士们如何布阵;您更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当然对军队排兵布阵很谙熟,有了这两方面的经验,使师父能融汇古今,推陈出新,独创奇妙阵法,师父,现在您已经大功告成,应该把您的绝招传授给您的两位徒弟了,嘻嘻!”谢嘉瑶又是调皮又是赞扬地对郭松涛说。
    “你就是喜欢调皮,老夫有些实战经验,也读过一些兵法典籍,对排兵布阵很感兴趣,当然也就很用心研究兵法,所以比别人更了解布阵、破阵的道理,有一些新的想法,从现在开始,老夫会把我所知道的逐渐教给你们的,你就放心吧。”郭松涛说。
    “师父说的两种‘阵法’,徒弟似乎有些知晓,排兵布阵历来是名将们在关键战役中常用的策略,比如,韩信在井陉之战中冒险巧用‘背水阵’,就是典型的以阵法取胜的例子,当时,韩信与张耳统兵数万越过太行山攻赵,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井陉口,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汉军决战,赵国谋臣李左车建议陈余派精兵三万,绕道偷袭汉军的辎重粮草,而赵军主力则于正面高筑营垒,拒险坚守,使韩信进退两难,陈余认为义师不使诈,不听谋臣李左车的建议。韩信率汉军在距井陉口三十里处扎营,半夜,他令两千轻骑每人手持一面旗帜,沿小路隐蔽行至赵军大营附近设伏,之后,韩信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针对汉军士卒多数未经训练的实际情况,果断在绵蔓水东岸布下“背水阵”,翌日拂晓,韩信率军进攻井陉口,两军激战,汉军丢旗弃甲,佯装战败,撤至东岸边,陈余以为汉军已溃败,便指挥壁垒里的士兵冲出,全力追击汉军,此时,列队“背水阵”的汉军士卒后无退路,他们‘陷之死地而后生’,奋力拼杀,赵军背后,潜伏在赵军大营附近的汉军乘机杀入大营,把赵军旗帜换成汉军旗号,他们控制大营后又从背后攻击陈余的大军,赵军向前无法攻破汉军的‘背水阵’,回头看到了赵军大营全插上汉军旗帜,想后退又遭到从大营攻出来的汉军的夹击,赵军大败,汉军乘胜追击,在郎北,汉军大败赵军,杀了陈余,生俘赵王歇,在这一次战役中,韩信巧用“背水阵”,派奇兵突袭赵营,拔旗易帜,前后夹攻,奇正并用,大获全胜,成就了“背水阵”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师父,这就是布阵的威力吧?”萧北游兴致勃勃地讲起古时战例。
    “你说得对,‘背水阵’是历史上有名的战例,像这一类典型战例还有不少,以后你们要仔细进行研究,特别是那些以少胜多的战例,很值得分析总结。”郭松涛说。
    谢嘉瑶插话说:“师父,传说中诸葛孔明的‘八卦阵’,是不是也是典型的阵法呢?”
    “民间传说诸葛亮曾经在鱼腹江边垒石作八阵图,有人还说在那里看到了八八六十四堆垒石遗迹,不过,文献中所记述的诸葛亮八阵图,只是片言只语,无法演绎出八阵图的真实状况,传奇中说到诸葛亮点乱石成阵,按遁甲分成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说得很神秘很奇妙,但是,据后人研究,八阵图并没有那么神秘,有实战意义的八阵图应该是一种集团方阵,每个阵周围又有八个小阵,八阵中央由大将指挥,设金鼓旗帜及直属的兵马,组成中阵力量;而每个小阵皆设有天、地、风、云、龙、虎、鸟、蛇等作代号,如此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