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临门之农家医女》107大结局(上[2]

福临门之农家医女最新章节目录
   觉。
    即要安抚百姓,又要正常办公,维持整个衙门的正常运转。
    要是他自己都慌了阵脚。
    他这个文山父母官,怎么和老百姓交待?
    忙的是脚不停蹄。
    恨不得把自己一个人当成两个,甚至是多几个人来使。
    偶尔回趟家,嘴上都急的起了泡,伏秋莲看的心疼急了,只能尽量做些补身子的吃食,让连清身侧的小厮盯着他吃,尽量一日三餐让他正常的用。这日午时,连清脚步匆忙的回家,一块用饭,看着伏秋莲有些虚黄的面容,他是一脸歉意,“是为夫不好,没能照顾好娘子。”
    “咱们两个何苦来说这些话?”伏秋莲看着他瘦的不成样子的脸,眼都佝了下来,除了心疼还是心疼,把一桌子的菜恨不得都让连清吃下去,亲自看着连清吃了两个白面馒头,又用了两碗汤,她才松了口气,又叮嘱连清的小厮,“你们老爷在外头,哪怕是说吃不下呢,也一定要看着他用一些才是。”
    “太太您放心吧,奴才晓得的。”
    用过午饭,连清便欲起身去前头,伏老爷却是唤住他,“你略等等。”
    “不知岳父有何吩咐?”
    伏老爷叹口气,对着连清招招手,示意他坐下,“你放心,知道你事情多,我不会耽搁你太多时间的。”
    “岳父您有事请说,小婿听您吩咐。”
    “你对于日后,心里可有打算?”伏老爷这话是早就想问了,不过是看着连清忙的脚不沾地,一个人当成几个人来用,他也心疼女婿,知道连清的性子,一心为着百姓,这会让他想别的,肯定是没这个心的,可眼看着这一路情形到了现在,以后肯定还会再乱上一段时间的。
    而且随着几个皇子的逃出去,情形只会越来越乱。
    文山县如今平静,可不代表以后会平静。
    甚至,连这仅有的平静都不知道能维持几天。
    连清身为文山县的父母官,他以后有什么打算?
    伏老爷不得不想这些。
    自己这一大家子都在这里呢。
    稍一不慎,可就是全家覆灭,死无葬身之地的境地!
    连清被伏老爷问的怔了下,一侧,伏老爷看着就皱了眉,“怎么,你真的没想过?”虽然知道他一心为着百姓,可他是岳父,不是连清的亲爹,真的到了紧急时侯,自然是要偏向自己的女儿,一如这会,眼看着就是生死不明,这么危险的一刻,你为作一家之主,你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啊。
    身为夫君,身为人父,你竟然心里一点打算没有?
    伏老爷就有些不悦,“连小子,你除了是这文山县的父母官,你还是莲丫头的夫君,是这几个孩子的父亲。”
    “岳父您想到哪去了,我想过的。”连清刚才不过是心生感慨,一时走神,这会被伏老爷的话说的,立马敛神,对着伏老爷拱了拱手,一脸正色的道,“小婿早就想过,等到这场动乱过后,或者,不管是哪一方的人前来接管文山,只要对方是一心为着百姓,小婿就把文山县城交出去。”
    “届时,小婿会辞官挂印,和娘子几个回老家去。”
    看着伏老爷略有缓和的脸色,连清满腔自责,“但现在,小婿就是想走也是走不开的。”
    他若是走了,这文山县只会越来越乱。
    老百姓谁来管?
    外头的战乱是那些大人物们的事情,你死我活的争那个位子。
    谁当皇帝谁胜谁败,关这些老百姓什么事?
    他们都是无辜的。
    而且,争战天下,祸起兵乱,最终苦的,都是老百姓!
    就知道这臭小子会是这种心思!
    伏老爷看了连清两眼,对着他摆摆手,让他赶紧闪人。
    免得自己多看他两眼更生气了。
    一时忍不住,再骂他几句。
    连清咬了下唇,歉意的看眼伏秋莲,可最终却只能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心里却是默默的对伏老爷道了一声歉。
    脚步加快的同时,连清对于自己心里的某个决定却是愈发坚定了起来。
    事到如今,一定要留条后路才成!
    屋子里,伏秋莲笑着安慰自家老爹,“爹您别生气,他不就是这个脾气嘛,榆木疙瘩,死脑筋。”
    “女生外向,就知道给他说好话。你爹还能吃了他不成?”
    伏秋莲嘿嘿笑,脸皮厚着呢。
    玩玩笑,在自家亲爹面前要什么脸面啊。
    “爹放心吧,你女婿他心里有数呢。”她对着伏老爷眨眨眼,呵呵的笑。
    那笑容看在伏老爷眼里,就颇是有几分没心没肺的感觉。
    看的伏老爷恨不得伸手在她脑门上戳两个洞。
    看看她那脑海里到底都想了些啥。
    这眼看着就要火烧眉毛了,她怎么就一点都不急?
    伏秋莲笑了笑,使出吃奶的力气把伏老爷子给哄走,最后,她连着咕咚咚的灌了好几杯水。
    哄她爹,不容易啊。
    一个月后。
    几个皇子的大军在长安城前百里处会合。
    和长安城内的隐王几番交战。
    各地勤王军络络而来,当然,也有那些心思活络者暗兵不动的。
    我们是忠心皇上啊。
    可如今皇上都没了,让我们向谁忠心去?
    反正你们都是一个老祖宗,窝里翻是吧,那就先打出个结果好了。
    除了担心情形,伏秋莲几个也一直在担心伏展强。
    齐氏更是担心的偷偷哭。
    人前她倒是面带微笑,还时不时的帮着伏秋莲安慰伏老爷,可到了晚上回屋,就偷偷的哭。
    她身边的小丫头没办法,只能偷偷的来和伏秋莲禀报。
    可伏秋莲能有什么好办法啊。
    齐氏是担心自己的男人,她去哪里变一个伏展强去?
    再说,她现在身子也是笨的很,整天琐事一大堆,都有些不够用。
    听了这些话,只能让小丫头尽量的多劝着些齐氏。
    最后,还是有些不放心,把华姐儿叫了过来,叮嘱她好生的陪陪齐氏。
    除了伏展强,也只有华姐儿这个亲女儿能安齐氏的心了。
    眼看着就要到年关,算算时间,这一年足足乱了大半年。
    而看现在这情形,估计开春还得乱下去。
    前几天的一场大雪,总算是让几个皇子和隐王的人暂时休兵。
    没办法,天不遂人愿,大雪铺天盖地的落下来,把整个世界都妆成了银白,可谓是滴水成冰,这样的情况之下,肯定是不能再继续打仗的。而基于此,隐王的人也算是间接的接手长安城,偶尔有消息传出来,不外乎就是谁拒死不降,大义凛然,以死保节,或是谁直接成为了隐王的新臣等等。
    而这个时侯,隐王一脉的嫡长孙,这一代的隐王李泽风宣布登基为帝。
    同时,改国号为昌元,视为晶元帝。
    立长子李星宇为太子,后宫封妃,追谥已逝几代隐王。
    同时,下明诏,安天下。
    旨意称,各地官员,守城大将,如若上表称臣,一概重用。
    连清沉默了下来。
    和衙门里的人一场争执,不果之后。
    几年来不曾病过的人却是因风寒来袭,几天不曾痊愈,病倒在了榻上。
    伏秋莲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前面争执的内容用脚指头都想的到,不外乎就是向新皇纳表。
    长安城破,皇上崩,这在伏秋莲看来,龚明智等人有这个选择也是理所应当。
    皇上都没了,你的龙椅都被人给夺了去。
    难道我也要给你赔命不成?
    可在连清的心里呢,或者他也早有了这种心理准备,明明知道那些人真的到了时侯,肯定会是这种选择,可他心里还是觉得过不去自己这一关!脑海里那些古书上以身殉节的人不时在他眼前转,场景转换,身边这些人的身影如同放电影般一一的浮现,娇妻,爱子,稚女,伏老爷,甚至连刘妈妈等人都在他眼前不断的出现。
    身为夫君,父亲,他怎么可以躲避自己的责任?
    这样几番纠结下来,得,连清不病才怪!
    伏秋莲理解他,倒是有心想劝。可惜,大道理她会说,但连清不懂吗?
    而且,连清懂的东西未必就比她知道的少。
    要知道他可是打小读着圣贤书长大。
    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就是她也很难改变的。
    心疼之下,只能希望自己的关心和呵护,以及几个孩子的温情能让他好些。
    连清一病就是半个月。
    半月的时间很短,但若是真的做起事情来,又可以做很多的事,特别是这种风云突变,外头的军情一天一个样的情况之下,也幸好是寒冬,双方大军休战,偶尔开火的也就是一些小规模冲突。
    战局真正的胶起来。
    可局势,却是再次的一触即发,稍有不慎,那就是不可收拾。
    不过这些事情已经不是伏秋莲等人能控制的住的。
    进入腊月,天越来越冷,滴水成冻,饶是屋子里装了地暖,伏秋莲还是觉得冷。
    她又是双身子,不知道是她身子差了还是肚子里的这个怕冷。
    反正吧,她觉得自己比往年更怕冷!
    连清的病慢慢好了起来,可病是好了,但精神却是焉了下来。
    偶尔去一趟衙门,但除非是事关老百姓,否则,他一般不开声,整个衙门里的运作多数都交给了龚明智去打理,便是莫大几个都跟着他闲了下来,一朝天子一朝臣,虽然连清不是什么天子,但他这个县令以前用过,信任的手下,龚明智可不敢用!
    他怕自己哪天被阴了,到时侯岂不是死的冤?
    莫大几个也没什么好说的,连清闲下来,他们也就跟着闲了下来。
    忙了这么几年,就当是好好休息就是。
    延风最是直接了,转身就回了自己和冬雨的小家,反正衙门里没事嘛,我回家陪老婆孩子去成不?莫大几个看着眼红呀,这兄弟几个可是同时来的连清身侧,亲如手兄,这么几年来朝夕相处,就是亲兄弟都有所不及,他们都一个个还单着呢,你小子却娶了妻,并且有了孩子?
    现在找个媳妇成亲生孩子是不可能的,但眼红一下延风,闹腾他一下还是可以滴。
    如是,在华安的窜腾下,哗啦一群人都冲到了延风的家里。
    想抱着老婆亲热下?
    没门。
    嗯,你可以抱着孩子去玩,冬雨留下,这丫头煮的饭菜好吃啊。
    闹腾了几天,最后延风这老实人也憋不住了。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呐。
    一人一脚,一手一个的直接趁着几人喝个半醉时把人给麻利的丢了出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