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临门之农家医女》064大雨至,人心各不同[2]

福临门之农家医女最新章节目录
   忤逆的帽子扣下来,连清在很多时侯也只能妥协,不然他就也别考什么举人了,安心待在家里种田下地吧。
    可要是让这一家子拖累着,以后他的把柄也会越来越多,所以,对于这一大家子人连清也是比较头疼的。
    “别急,慢慢来。这里也挺好的。”
    “嗯。”连清扶了伏秋莲坐下,觉得有些无颜以对,都是他的家人,累的娘子这般,他想张嘴保证些什么,可目前这样的情况下,说了还真的不一定有什么作用!
    想了想,他伸手握住伏秋莲的手,“娘子,你放心,不管日后如何,咱们夫妻一心,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
    伏秋莲微微一笑,转了话题,“相公怎的这个时侯回来了?可是有什么东西漏家里了?”
    “我,我得去刘里长家借下板车。”
    “咦,之前不是有吗?”
    “二哥的小麦还没下完,说,说还要用——”事实上,是连午不知道怎的,竟然把车子借给了隔壁村的岳家,连清知道之后气的不成,回到家又看到钱氏所为,哪里还能忍的下?
    所以,钱氏这也属于直接撞枪口。
    “不是你们说二哥家的小麦都收好了,今个儿下午就是咱们家的了,怎的还要用车子?”看着连清有些不自然的神色,伏秋莲笑着没再问,“那么,刘里长家的车子可在家?能借给咱吗?”
    “我,我想把咱家昨个儿割的那块肉拿去一半——”这是要付借资了,连清的脸色很不自然,生怕伏秋莲不同意,“娘,娘子,我不可肉也可以的,我留下那一块,你和孩子留着慢慢用,真的,我都不管吃肉的。”
    “好,我让刘妈妈去拿给你。”
    啊,这么痛快就答应了?这让还想了满腔话要说的连清顿了下,继尔,他叹口气,“待得这次的麦收结束,我就去镇上再寻个馆去。你马上就要临盆,家里不能没有收入。”
    “到时再说吧。”连清八月份就是秋闱,为了那么百十文钱,她还不至于眼皮子这么浅的让连清再出去,可现在也不是好驳他的时侯,便笑着推连清,“刘妈妈来了,你还不快去?”
    “姑娘,姑爷这一下子就拿走了大半块肉,不过是为了借一天的牛车,老奴都说了,咱们干嘛不回去找大爷帮忙啊?”若是大爷叫些人手来帮衬着,怕是田里的小麦早收进家了吧?
    “妈妈,日后这话可不许再说。我是嫁到连家,可不是咱们伏家招赘,相公日后是要考举人,做大事的,若是为了这些事让他日后生扰,可不值当。”
    “是,姑娘。老奴晓得了。”不就是找岳家帮下忙嘛,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再说,伏家又不是帮不起。刘妈妈心里很是不以为意,伏秋莲笑着看她一眼,摇摇头没出声。
    或者刘妈妈不在意,但连清在意。
    她在意。
    连清在意,是觉得自尊不容有损。
    哪怕帮他的是岳家。
    男儿顶天立地,娶妻养家,这是天经地义。
    老是让岳家帮忙,在别人眼里他成什么了?
    伏秋莲在意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当一个男人依靠别人成了习惯。
    他还会有多少冲劲?
    甚至,他会不会觉得这是应该的?怕什么呢,反正,他做不好了,有别人帮忙嘛。再说,伏家一次两次能帮,能帮一辈子吗?若是日后突然撒手,连清心里会不会抱怨?
    人心易变。她不想到最后,把连清养成这样一个人。所以,适当的帮忙可以,但有时侯,自己必须得让连清一个人去闯,去撞。
    哪怕是头破血流。
    但这是一个男儿的担当,是责任。
    响午的饭是刘妈妈去送的,回来之后她便和伏秋莲说了,马上就要割三房的小麦了,而且,里长家的马车借到了,伏秋莲便是抿唇一笑。
    不看在别块肉的份上,也得看在她们夫妻之前救治过毛豆的份上不是?而且,还有那些她时不时让大哥从镇上捎回来的好茶呢。
    若是这么些个东西都换不回借一辆牛车。
    那么,日后这个里长家她也可以直接就列为拒绝往来户了。
    刘妈妈摆好了饭菜,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用着,用罢饭,重新洗了手,伏秋莲从箱子里寻出从镇上扯的上好棉布,翻过来掂过去的看,边看还边比划着,这布,是要先从哪里下剪刀呢?
    “姑娘您在那比划什么呢?”刘妈妈洗好碗回来,就看到伏秋莲拎了块棉布就在那里翻来复去的打量,才说了话,猛的脸色一变,扑过去,伸手抢过她手里的剪刀,“我的小姑奶奶,您这是做甚?”
    “妈妈,我还要问你呢,你这么激动做什么?那可是剪刀,小心伤了你。”她不过是想拿着剪刀在棉布上试试,从哪里开始剪才好,看刘妈妈刚才那样,好像她做了什么天大的事。
    “我的小祖宗,您还问老奴,老奴还艳情着问您这是做什么呢,好好的您拿什么剪刀啊。”说着话刘妈妈便自责起来,“都怪老奴,之前缝那个小被子时没把剪刀给收起来——”
    “停,妈妈,你收剪刀做什么?”
    “您这会子有身子,不能用剪刀啊。用了这个,会不吉的。”刘妈妈跺脚,又是心疼又是生气,心头伏秋芝打小没了亲妈,不然,怎么会不知道这些规矩?可又恼自己,平日里什么都想到了,好好的竟把这么一桩给忘了。
    站在屋子门口,双手合十,对着天空很是念了一番阿弥陀佛,菩萨保佑之类的话,又朝着地下狠狠的啐了好几口,方一脸忧色的转过头,“姑娘,您日后可不能再这样吓妈妈了,妈妈刚才魂都要被吓没了。”
    “……”
    半响,她瞅着刘妈妈的脸色,小心的问,“要是动了剪刀,会怎样?”
    “孩子会出事的。这可是剪刀啊,可不得了,会惊了娃娃的魂儿——”
    “……”伏秋莲觉得很好笑,这孩子出不出生,生男还是生女,能由得了一次剪刀就能做主的?可看着刘妈妈到现在还是一脸后怕的样子,尽管心里不以为意,可她便也点点头,“妈妈您放心吧,日后我记下了。不动就是。”
    “我的好姑娘,这才是正理儿。”
    伏秋莲抿唇一笑,拉着刘妈妈说起了别的事儿——她可没蠢到和这整个社会来对抗。
    下午咪了会觉,不知不觉的便到了傍晚。伏秋莲起身下了床,刘妈妈正在一旁分检着丝线,看到伏秋莲醒过来忙笑着起身,“姑娘醒了?老奴扶您。”
    “妈妈若是累便歇歇,不过是些个肚兜之类,还有两个月时间呢,不急的。”伏秋莲笑着看向刘妈妈,“小孩子家家的,也用不着多少的衣裳,长的很快的,咱们慢慢来就好。”
    “姑娘您就别操心这些了,您啊,只管着好吃好喝的,然后,把自己养的白白胖胖,给老奴生个胖乎乎的小主子出来就好。”
    “嗯,那就托刘妈妈的吉言了。”
    伏秋莲和刘妈妈两人说这些话的时侯,都忘了有一个词叫做一语成箴,她们两个只想着伏秋莲肚子里的孩子要到八月份左右才出生,可却还忘了有一种情况,叫做是——早产。
    这会主仆两人都没什么心理准备,一心在屋子里说笑,眼看着外头黑下来,刘妈妈帮着伏秋莲撑好灯,又给她端了碗水,“姑娘有什么吩咐就喊一声,老奴去煮饭。”
    “好啊,妈妈你去吧。”
    伏秋莲知道现在不是逞强的时侯,让她大着个肚子去煮饭?周氏可以,钱氏也能做,或者,换成这个时侯的哪一个女人都可以。
    可她却是万万做不来的。所以,这一会,她不知道有多感谢老天爷。让她一穿过来就给了她一个好父亲,好哥哥。
    晚饭煮好,主仆两人坐在屋子里撑了灯,边说话边等着连清回家,只是,没一会外头便响起大房二女儿连霞的声音,“三婶,三婶在吗?”
    “在呢,霞子是吧,有什么事吗?”对于大房,对于周氏这个人,伏秋莲是说不上什么好感,但太恶的印象也没有,如今听到连霞的声音,毕竟是个孩子,她便笑着起了身,看到了站在门口的连霞,“霞子有事?”
    “三婶,我爹娘和叔他们说,今晚要通宵把三婶家的麦子收了,娘让我回来拿饭,又怕三婶你不知道,所以,便让我过来和三婶说一声。”
    “怎么好好的赶起了通宵?”伏秋莲有些诧异,这白天还没说呢,怎么好好的要晚上连轴转了?霞子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三婶,爹他们都说明天怕是会有雨,所以便急着把你们家的麦子收起来,明个儿早上还要赶着去把我家和二叔家的压出来呢。”
    “成,我知道了。谢谢你啊霞子。”
    连霞有些腼腆的笑了笑,又略带几分紧张的道,“三婶,我这就要去田里送饭,要不,我帮您把三叔的也捎去?”
    “那,会不会太重了?”又是瓮又是碗的,这孩子才十岁,能拿得了多少东西?连霞抿唇一笑,“三婶您小看我,我可是能扛着三十斤的东西走到镇上去呢。”
    “……”
    伏秋莲没出声,旁边刘妈妈倒是开了口,“那就有劳你了,叫连霞是吧,老婆子这就去给你拿去啊。真是个好孩子。”她可不像伏秋莲,心里想这想那的,刘妈妈唯一的想法是,要是不让连霞把饭菜给连清带走,那姑娘准打发她送。
    白天也就罢了,可这乌漆抹黑的。
    她老婆子一个,倒是不怕走夜路的。
    可让她把自家姑娘一人丢家里她不放心。
    让连清饿一顿的话姑娘怕是会心疼。
    连霞肯开这个口,可是再好不过。
    把篮子放好,交到连霞手里,刘妈妈想了想回头把个火折子递到连霞手里,“今个儿晚上黑,去田里的路不是好走,路上小心些,拿着这个好走点。”
    “谢谢妈妈。谢谢三婶,我走了啊。”连霞笑着招招手,扭头出了院子,伏秋莲隐隐的听到外头有别一个女孩子说话的声音,知道是有连玉和她一块走,便多少放下了心。
    其实也是她想多了,以着前世走夜路的经验来想如今,她现在身处的可是古代,若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那是夸张了些,但最起码的,在三里屯村子附近方圆几十里的地界内,晚上劫道,寻花贼之类,的确是还没出现过。
    而且农家的孩子早当家,胆肥儿,走个一刻钟左右的夜路对于连霞姐妹来言,那真的不算什么的。
    “妈妈,白天不是晴的好好的,今晚会有雨吗,田里那些人怎么会知晓的?”又不是前世,有天气预报之类,那些人怎的这么相信?
    “老奴也不知道,不过老奴倒是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