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妖孙悟空》第五百一十二章(2.0)西游

大妖孙悟空最新章节目录
   第一卷不可说第二章一念间
    猴子的表情之丰富,不逊于人类,比如花果山上这只被围在中间的猴子,现在就在苦笑着:自己只是想想而已,竟然真的变成了一只猴子,来到了花果山。这世上,竟然真的有穿越!
    是自己的意念太强了吗,这些日子,他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去扮悟空这个角色,每晚都会在梦中走上取经之路,没想到,现实中的扮演机会已经失去,却到了西游的世界来演悟空!真如雾里看花,分不出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现实与梦境的距离,其实只是一念之间。
    时侯,不,现在应该叫石猴了。石猴听着身周众猴“石猴,石猴”的呼唤,看着他们滴溜溜期待的眼神,点了点头答应道:“对,我就是石猴!”
    花果山的生活无忧无虑、缤纷多彩。
    石猴无师自通,他一直在找寻自己与其他猴子有何不同,却一无所获。石猴也是**凡胎,有心跳,有脉搏,知冷知热,知痛知痒,诸如跑跑跳跳、攀援登高、爬树摘桃虽无师自通,却也没见比其他猴子强到哪里去。
    自己既是从那仙石中蹦出来的,总该有些天生异禀才对啊,石猴痴痴盯着手中的一枚大桃,心里暗自寻思道。
    阿飞走到石猴面前,指指石猴手里的大桃道:“不吃,给我。”
    石猴看了阿飞一眼,将桃子丢了过去,阿飞一颗心扑在了桃子上,吃得汁水四溅,看的石猴一阵心疼。
    石猴也会饿,但他觉得。桃子不是为了给人吃才生出来的。即使不得不吃,也要斯文一些,尊重一些。剩下的桃核也要深深埋在土里。这是种子,有了这颗桃核。桃子便不会死亡,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再生。
    看着阿飞饕餮的浑样,石猴突然有了一种厌恶的感觉,他转过头向山下走去。
    没走出多远,阿飞便从后面追了上来,有些兴奋道:“山下有一道清溪,我们去洗个澡,怎样?”
    从远处看。花果山的形状就像一枚大桃,一条小溪自山中流淌,恰恰将这个大桃分成东西两半。东边的猴群以两只通臂猿猴为首,西边的猴群归两只赤尻马猴掌管。石猴初生不久,又行为孤僻,一直独来独往,还未划归哪一阵营。
    到了山下,见成百上千只猴子围在溪水旁嬉闹玩耍。
    石猴粗略一扫,便知众猴等级高下。四只老猴端坐溪水中央,身躯比寻常猴子大上倍许。一幅倨傲姿态,不知在相互说些什么。每只老猴身旁都有数只猴子向他们身上捧水濯洗。其他猴子都离得远远的,看来是连捧水的资格都没有。
    石猴走到溪旁。手捧溪水而饮,甘甜清爽,顿时精神一振。
    这时,一只通臂猿猴忽然喝道:“那猴子是哪家的,颇没有规矩!”
    石猴还未反应过来,已经跳过来几只小猴,将他按住,押到了这通臂猿猴的面前。
    周边嬉耍的猴群见有了热闹,都聚拢过来看。石猴看周围猴群挤得密密麻麻,为了抢到一个好位置推推搡搡。心道:原来围观并非人类的专利啊。
    这通臂猿猴喝道:“你是哪里来的猴子,竟敢在上游饮水?”
    石猴一怔。难道“狼和小羊”的故事要在自己身上重演?心道,这花果山本就注定是我的地盘,我若连你都斗不过,还在这里混个什么劲?
    石猴挣脱了哪几只小猴,也喝道:“你是哪里来的猴子,敢这样和我说话?”
    通臂猿猴又惊又怒,自己担当猴王已有几十载,属下猴群无一敢违拗,不想今日竟被这陌生的猴子顶撞。他感觉颜面尽失,于是厉声道:“你这初生小猴听好,花果山中,通灵异种只有四只,两只是通臂猿猴,另两只是赤尻马猴,分管东西二山,而我便是东山之王,你可知道?”
    石猴哈哈大笑,笑得众猴茫然无措。终于等他笑够了,才道:“我道有什么稀奇,你且听好,我乃花果山仙石中所生,多年来吸取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此番来到这里,便是要做这花果山之王的!你敢违抗天意吗?”
    猴群中一阵聒噪,有几只小猴道:“他真是石头中蹦出来的,我亲眼所见。”一传十,十传百,一会功夫所有猴子都知道了石猴的来历,对他所言也信了几分。
    两只通臂猿猴和两只赤尻马猴对视几眼,也是举棋不定。若信了这石猴所说,自己首领地位难保,若是不信,硬将这石猴打压下去,又恐众猴不服。
    这只通臂猿猴眼珠一转,“嘶嘶”叫了几声,喧闹的猴群立时鸦雀无声。只听这老猴道:“你们之中,哪个知道这水自何处而来?”半晌无人应答,众猴不明白,适才还在讨论石猴的身份,怎么转而发此一问?
    石猴心中暗笑,这通臂猿猴脑子转得倒是很快。
    只听这通臂猿猴又道:“今日天青云朗,我们同去寻这溪水的源头,谁若先找到,便由他做这花果山之主,如何?”众猴唯恐看不见热闹,一起高声应和。
    通臂猿猴斜眼睨视石猴,道:“你可有这个胆量?”
    石猴身材虽小,仍不卑不亢道:“便是上天入地,我也不惧。”
    众猴缘溪而上,这溪水自高处泻下,溪边怪石嶙峋,极难攀爬。
    爬在最前面的自然是四只身高臂长的老猴,一会功夫便将后面的小猴甩得远远,石猴不紧不慢,只跟着猴群在后面慢慢行进。
    阿飞自队伍中跳出来,焦急道:“还不快爬,你眼看就输了。”
    石猴笑道:“无妨,输不了的。”如果这是花果山的话,那飞瀑后面的水帘洞除了自己之外,会有哪个猴子知道?
    石猴顺涧爬山,将到山顶处时。只见一面断崖如龙首般斜斜伸出,直指对面山上流出的一面瀑布,天然而成神龙吸水的景象。那四只老猴站在这断崖之上指手画脚。
    那通臂猿猴见石猴才爬上来,顿时露出不屑的神色。其余众猴也均是墙头草,大多站到了这通臂猿猴的后面。
    石猴不慌不忙,走上前问道:“你们找到溪水的源头了吗?”
    通臂猿猴道:“山下溪水便是这瀑布之水流下,然后汇集成溪,这可是我第一个发现的。”
    石猴,抬眼观瀑,这道天外飞泉有两丈余宽,泉水清澈晶莹。急泻而下。自下面山谷中传来轰轰的大响,想是激流多年来冲出的一个深潭。偶尔有水浪溅到脚下的断崖上,激起无数碎花,真如《西游记》中所写的: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
    石猴问众猴道:“那这瀑布之水从哪里来,你们可知晓?”
    众猴茫然。
    通臂猿猴喝道:“不要花言巧语,这瀑布之水自然是天上来,你莫非想抵赖不成?”
    石猴淡淡瞥了通臂猿猴一眼,道:“要知瀑布之水自何处而来,非要进瀑布里面瞧一瞧才能知晓。”
    什么?进入瀑布里面?这下可让群猴大吃一惊。
    这断崖距瀑布虽仅有丈许。以猴子的矫捷身躯奋力一跃便可到达。但对面山崖被瀑布飞流冲洗得如镜面一般光滑,毫无可攀援之处,这要是跌落下去。恐怕九死一生。
    石猴见群猴被自己的“奇想”震慑住,趁热打铁道:“我若进到里面,寻个源头出来,你们可愿称我为王?”
    猴性善变,又极为好奇,立时便有许多猴子叫道:“愿意!愿意!”
    石猴见大多数猴子都应了下来,也不理那四只老猴,心道,只要服众即可。若是还有不服的,谅他们势单力孤。也与大局无碍。
    石猴走到崖边,低头向下一望。竟是深不见底的一道幽谷。他心里不经打起了鼓,思量道,西游啊西游,你可莫要负我。
    正作势欲跃,只听后面传来一阵惊呼,不知是那只小猴乱叫一声,自己吓得一分神,脚下一滑,便坠了下去。
    石猴心中一丝闪念,没想到初到花果山,非但没成为叱咤西游,取经成佛的美猴王,居然连水帘洞都没进去过。如果把西游比做一个角色扮演游戏的话,自己等于刚点完“开始”便告死亡。不同的是,恐怕再也没有重来的机会了。
    就在石猴懊恼、憎恶、不解、悔恨等种种复杂情绪涌上心头时,他的身子不坠反升,那瀑布之中似乎有一股吸力,将他直接收了进去!第一卷不可说第三章道可道
    石猴站在一座桥上,惊魂未定的他还在想着:这桥,是铁板桥还是奈何桥?
    身后哗哗的水声提醒他,他依然活着,在这个西游的世界里。
    桥长三丈,石猴一步一步走过,每走一步,他的心灵都经受着巨大的震撼!
    道!
    谁的道?
    一字一句刻在了石猴的心中!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石猴前世也曾读过些经史子集,已经听出这声音所读的竟是老子的《道德经》。老子,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他的道,怎会在这里出现?
    石猴心中疑云未散,一本《道德经》已尽数传完,他心中也仿佛多了一些东西。
    一种语言难以描述的感觉,熨帖的很,舒服的紧。
    这感觉,又是什么?
    立刻又有声音告诉了他答案:“八十一章《道德经》,平添三千造化,可造之材,难得,难得,呵呵……”
    这感觉,是造化?石猴回忆《西游记》中文字,造化二字可是频繁出现,想来不会是坏事。
    这声音仍未结束,又是道!
    这次又是谁的道?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与诸比丘。住于竹林。是诸比丘……”
    “今见世间导,令我开慧眼。为说清净法,去离一切着。今遇天人尊,令我得无生。愿将来获果。亦如两足尊……”
    这一大段的佛经,石猴听得云里雾里,他哪里读过这样艰深的佛学典籍。不过每听完一段便在心中道一声“阿弥陀佛”罢了。
    听着听着,石猴渐渐被这卷经文所感染。也逐渐明白了这经文的意思。原来这经文竟是佛陀的自传,将佛陀过去与现世诸多事迹叙述详尽。
    石猴听了许久,若有所悟。他将前世那许多过往与佛陀对比,不由得想起了那句话:一个人不可能丧失过去和未来——本来就没有的东西,有谁能从他手中夺去呢?
    西游这个世界,在自己前世看来,自然是虚幻的,而如今。自己前世那个实实在在的世界,反而看不见摸不着,成了遥远的回忆。这两个世界对比,对现在的石猴来说,显然眼下的更为真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