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第一百五十二章【大战】

唐朝那些事儿最新章节目录
   大统三年对于宇文泰和西魏朝廷而言意义非凡,连续两年的严重旱情导致关中大饥,百姓四处逃荒,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惨剧,关西政权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在这种严峻形势下,高欢偏偏又来凑热闹,一年内两次大举进犯。多难兴邦,高欢的侵略反而激发了宇文泰的斗志,他沉着果断地指挥打了两个漂亮仗,既粉碎了高欢妄图消灭关西垄断大魏的图谋,又顺带战胜了饥荒,牢固夯实了关西政权的基础。
    紧接着,河东、邵郡、洛阳收入囊中,洛阳周边诸州不断有义民归附,河南诸州大部分为西魏所有,可惜,独孤如愿没有能够巩固胜利果实,几个月的功夫,高欢便打了个防守反击,南汾州、颖州、广州、扬州再次沦陷。然而,洛阳却一点动静也没有,独孤如愿与东魏诸将在河南一直僵持着。
    与柔然的结盟是宇文泰的神来之笔,既然柔然可汗做了大统天子的老丈人,为了女儿的幸福维持好友好睦邻关系是可期的,但草原人民又不能不抢,没关系,到关东抢去。
    因此,在西魏暂时解除后顾之忧的同时,东魏北疆却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柔然精骑随时会南下劫掠。柔然人牵制着晋阳,所以宇文泰相信洛阳一时半会不会有情况,高欢只在洛阳外围小打小闹,原因就在于他不想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因为洛阳一动,宇文泰肯定来援,双方势必要再来一回惊天之战。
    大统天子要回乡祭祖,也难怪。大魏朝的根基在洛阳,洛阳是正朔所在,不入洛阳关西政府总有地方军阀之嫌,所以皇帝祭拜祖陵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是一次宣告西魏才是正统的机会。所以宇文泰支持元宝炬东巡。可是就在此时,侯景、高敖曹突然行动了,洛阳被重重包围,大有拿不下洛阳誓不罢休的姿态。
    看来高欢迫不及待地想把西魏势力驱逐出河南,宇文泰觉得自己已经具备了粉碎高欢的阴谋的实力。说到底,一系列的胜利让宇文泰膨胀了。
    西魏大统四年(公元538年)7月。西魏朝廷以尚书左仆射周惠达辅助太子元钦留守长安,以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王盟为留后节度留守的关中诸军,以开府仪同三司李弼、车骑大将军达奚武率千骑为先锋,皇帝元宝炬和大丞相宇文泰率西魏精锐悉出潼关,目标直指洛阳。开府李虎、大将军念贤为后军主将。保护皇帝元宝炬御驾亲征。
    沙苑大战的时候,李虎由于陇西战事未平,所以未能参与,等到宕昌羌人之乱彻底平息后,李虎回到长安升任尚书右仆射、进开府。念贤在大统三年从河州刺史任上调回长安兼录尚书事,念贤的军号为大将军,位在开府之上。
    前锋李弼、达奚武到了洛阳附近的孝水,眼见天色已晚。遂安营休息,这时斥候来报东魏一支骑兵迎面杀来。
    原来,当西军到达新安的消息传到洛阳城下的时候。东魏统帅侯景决定严阵以待,以逸待劳,然而,仪同三司莫多娄贷文立功心切,请求率所部趁西军远路风尘之时前去邀击,侯景没有答应。
    莫多娄贷文勇而专横。加上自己是跟高欢信都建义的元老,资格够老且深的高欢的信任。所以并没有把侯景放在眼里,侯景赞成自己承认你是元帅。不赞成咱就自己单干。莫多娄贷文便拉上好友可朱浑道元率所部千骑私自出兵了。
    东军主帅不是人干的活,干好了还好说,干不好还得负领导责任,众多东魏勋臣宿将在一块,大家功劳、资历都差不多,谁服谁啊?
    所以,莫多娄贷文不听指挥侯景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李弼也搞不清东军的虚实,便命军中多点营火,军士们一起鼓噪呐喊,莫多娄贷文远远望见西军营中火光连连,人生嘈杂,心下禁不住慌张,原本拉着可朱浑道元袭击宇文泰的先锋营,眼前的敌人竟然像是西军主力,难道宇文泰大军已经杀到?
    话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偷着笑。如果莫多娄贷文一根筋拧到底,管他三七二十一冲上去一阵厮杀,鹿死谁手还说不定。偏偏莫多娄贷文不总是用脚后跟思考问题,所以问题跟着就来了。
    莫多娄贷文冲动,但却有自知之明。所以当他认定自己遇上了宇文泰主力部队的时候,他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干不过宇文泰,赔本的买卖谁干?所以,他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一个决定:撤退。命令的传递是需要有时间的。
    要知道他们是一支骑兵,骑兵是有速度的,从前进到后退需要减速、掉头、加速这几个过程,如果指挥不当,前队和后队行动不一致,马匹、装备的碰撞足以让队伍陷入混乱。事实上,东军却是陷入混乱之中,大概后队还被搞清楚为什么要后退前队就退下来了。
    战机稍纵即逝,李弼、达奚武久经战阵如何不明白其中的关键,所以西军立即追杀上来,骑兵对阵,先机最重要,东军从开始撤退就已经失去了斗志,现在遇到攻击根本无法组织起像样的抵抗,大家各自逃命。
    已经跑不了了,无组织的抵抗遇上有组织的攻击简直是一场屠杀,东军大溃,千名骑兵死的死降的降,莫多娄贷文临阵被斩,只有在后队的可朱浑道元见事不妙及早开溜单骑逃回东军大营。李弼命将所俘降卒送往弘农,后来发生的事实证明,这是个错误的处置方案。可朱浑道元一回来,侯景就知道麻烦大了。
    莫多娄贷文一战而亡,虽说事出有因,咎由自取,但领导责任自己是逃脱了不了的。当今之计,唯有破西军擒黑獭将功折罪了。
    第二天,宇文泰宇文泰大军到了瀍东,就地安营,当夜。元宝炬来到中军大营,君臣计议良久,打算明日与独孤如愿里应外合,夹击围城的侯景。与此同时,围城部队高层也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会上。侯景通报了当前复杂的形势,认为倘若宇文泰全力来攻,独孤如愿杀出金墉城,我军就有腹背受敌的危险。
    众将纷纷建言献策,大家认为东军人多势众,应该平地列阵与西军决战。有人建议退到河阴。河桥和邙山之间地形开阔最适合骑兵野战。最后,侯景综合大家的意见形成决议如下:撤围北上,于河阴列阵等待与宇文泰决一死战
    侯景早已心中有数,宇文泰奔波几千里至此,不打一仗他是不会甘心的。何况莫多娄贷文一战而亡,此时撤军如向敌人示弱,宇文泰一定以为我们惧怕他而退,所以他一定回来决战。
    就这样,围城部队突然撤退到邙山以北,在河桥和邙山之间的广阔平原上,北据河桥南属邙山列阵,静静地等待西军的到来。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刚亮,宇文泰便得到了侯景北上的消息,围城的营栅已经空了。说跑就跑连声招呼也不打。也太不够意思了。更重要的是,昨夜精心拟定的作战计划忽然间都被作废了,简直岂有此理。宇文泰急了,立即召集轻骑策马狂追,怎么着也得缴获点战利品吧。
    对于侯景,宇文泰并没有放在眼里。当初侯景奉高欢之命前往平凉,曾被宇文泰一语喝退。在东魏众将中,高敖曹、彭乐勇猛无敌声名显赫。而侯景除了当年充当尔朱荣的先锋大破葛荣外表现似乎一直平平。
    事实上,只有高欢最了解侯景,所以这次河南练兵没有选择高敖曹、彭乐、可朱浑道元等为主帅,选择侯景自然有他的道理,侯景天生残缺,马上功夫欠佳,又大字不识几个,但要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不学有术的人,侯景就算一个。
    读书人总以为不识字的人见识少,这是读书人一种自大心理,社会就是所大学校,不有这么句话吗,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电视剧《大染坊》里的陈六子,在商场上如云得水,却同样是文盲一个。
    侯景是个虚心的人,他了解自己的弱点,所以能够尽最大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既然体力不行咱就在脑力上下功夫,所以没事就琢磨如何排兵布阵,当初曾经拜尔朱荣手下第一智将慕容绍宗为师请教兵法,后来老师遇到问题却常常听学生的意见。
    高敖曹、彭乐为东魏猛将,但侯景从来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带头冲锋陷阵不过逞匹夫之勇,你本事再大,功夫再好,千军万马之中又能起多大的作用,大兵团作战比的其实不是功夫,是智慧。宇文泰有点轻敌,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此行差一点全军覆没,差一点将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老本全赔进去。
    西魏的诸李在当时是非常牛的,李弼、李穆、李虎,都是一时人杰。魏周之所以能胜魏齐,根本原因还在于用人得当。周所继之主,一个比一个英明,而齐所继之主,一个比一个昏聩,不亡何为呢。
    八月初四,天气阴,河阴一带雾霭沉沉。宇文泰很快追上了侯景,他隐隐觉得事情似乎不太对劲。透过薄雾,宇文泰惊讶地看到,河阴被一大片红云覆盖,东军将士们盔明甲亮,骑兵、步兵列队齐整,弓上弦、刀出鞘、马槊长枪林立。
    也是新胜之后有些骄傲,更多的是小看了侯景的能力,稍稍迟疑了一下后,宇文泰发出了战斗的信号,他亲自指挥西军开始冲阵,双方开始混战。
    战斗进行的很激烈,骑兵、步兵厮杀在一起,刀槊碰撞的鸣叫声、箭矢穿空的尖啸声、军人受伤的哀嚎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
    突然,一支流矢击中了宇文泰的战马,战马负痛惊叫一声急冲而去,转眼间便将宇文泰的左右护卫亲兵们甩掉了,宇文泰惊惧之下仍然保持了清醒,他瞅准机会从马上跳下来,
    战马摆脱负重身子变轻撒开欢一会就跑没影了,宇文泰在惯性的作用下身体前冲,他就地打了个滚然后翻身跃起。一袭黑甲沾满了清晨湿润的泥土,宇文泰看上去灰头土脸,狼狈不堪,早没有了西军主帅的风采。附近的东军士兵见有人落马纷纷挥着大槊举着砍刀围了上来。
    宇文泰长叹一声:不想黑獭今日命丧于此。在演义中,每逢主角遇到危险。总有救星从天而降:主公,不要担惊休要害怕,某家救驾来也。然后,天降奇兵将主角救走。宇文泰会有这么幸运吗?
    宇文泰手执佩刀正准备同东军拼命,猛然旁边闪过一匹战马,还没等他看清马上何人。但听啪的一声响,便被来人劈头盖脸抽了一马鞭子。
    “混蛋,主将到哪里去了,怎么掉队了?”离得近的东魏士兵哄堂大笑,他们看到一个西军军官手持马鞭子训斥西军小兵。军官看样子官职也不大,大家都聚在这里也没有多少油水可捞,于是除了少数几个士兵靠拢过来,大批人转向别的地方抓大鱼去了。
    来人是都督李穆。原来李穆远远地看到宇文泰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