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深陷奥氏风波、意外丢失记忆第0836章:东三郡[3]

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最稳妥的选择,毕竟诸葛亮可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存在,对付邓艾可说是手到擒来,
    刘禅为了稳妥起见,还把蜀汉守城的主力包括部分的御林军,加上张飞的孙子张遵,黄权之子黄崇,李恢的子侄李球等,连夜出发奔赴救援江油。这个阵容在当时堪称豪华,毕竟都是蜀汉二三代人物的佼佼者。
    可人比人气死人,这些蜀汉的人才,在面对魏国的邓艾时,突显出了能力上的差距,同时也突显了缺乏实战经验的弊端。
    邓艾在获得江油后,则是一路势如破竹,快速的推进到了锦竹城下,此时邓艾面对的则是锦竹关内的数万蜀汉精锐,而如果邓艾垮不过锦竹这个坎,其结果可想而知。
    锦竹之战可以说是蜀汉存亡的关键战役,可是当时诸葛瞻对锦竹战役却关键却缺乏认识,只大军出成都后,蜀军虽然日夜兼程,但是在关键时刻在涪县犹豫不前,
    此时黄权之子黄崇曾经劝诫诸葛瞻,如果我们不尽量占据有利的地形,阻击邓艾的魏军,那么凭借邓艾声威和士气,我们要赢就显得有些困难,但是诸葛瞻并没有听取黄崇意见,
    而是选择继续观望,这就送给了邓艾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样让黄崇因为诸葛瞻没有听取意见而痛哭不已,
    其后两军终于在锦竹城下对垒,此时坚守锦竹,等待援兵同时消耗邓艾,但是蜀汉此时已经无将可用,无兵可援的局面,还休书给东吴请求救援,此时的东吴也算是给力,但是老将丁奉却在关键时刻观望不前,导致结果诸葛瞻要和邓艾进行决战,而这次决战也成了蜀汉最后一战,此时的姜维,廖化都不知道,没多久蜀汉轰然倒塌。
    诸葛瞻为何要出城与邓艾决战,后世推测的原因有三
    第一:蜀汉大军相比邓艾拥有优势兵力,又是在本土对抗邓艾,无论是实力还是地理条件,都占据优势,赢的机会很大。
    第二:邓艾的忽袭已经为魏国打开了一个缺口,如果不及时堵住这个缺口,吃掉邓艾的魏军,让钟会断了这条路子的想法,只有尽快消灭邓艾,而消灭最好的方法就是两军决战。
    第三:从装备和休整状态还有士气上,依靠锦竹城的诸葛瞻,总体上都比邓艾要强的多,更重要其部曲中还有蜀汉的御林军,
    诸葛瞻在双方对比后,怎么看怎么都觉得赢,并且在决战的开始,诸葛瞻是击退了邓艾的左右包抄的进攻,并且一度取得了胜利,邓忠、师纂在初战失利后退回,还给邓艾抱怨说:“对方坚守牢固要赢难啊。”
    可是邓艾名将的素质就在此突显出来,他有点像李云龙一样愤怒的说:“生死之际,存亡再次一举,没啥行不行的!”
    大声叱责二将,从来狭路相逢勇者胜,二将就回去奋力再战,邓艾更是亲自参加了战斗,此时的蜀军却反而被这股狠劲给打愣了,数万人抵挡不了如猛虎一般的几千人,此战结果蜀将诸葛瞻及张遵战死沙场。
    诸葛瞻的战败给蜀汉带来的冲击非常强大,也是刘禅最终考虑不坚守成都待援,而是献城给邓艾的原因之一。诸葛瞻锦竹之败给蜀汉带来什么影响呢?
    首先:在邓艾面前在没有可以抵挡的力量,所以他带着几千人就兵临城下,
    其次:诸葛瞻在蜀汉的地位很高,其声望更高,而且还是诸葛亮的后人,在蜀汉是神一样的存在,竟然败给了邓艾,严重的让刘禅和成都守军觉得自己赢不了邓艾,毕竟诸葛亮的儿子都输了,自己还能干吗?缺乏自信导致刘禅要顾虑的很多,
    其三:诸葛瞻爷俩战死,打破了诸葛亮的神话,同时也摧毁了蜀汉人们的信心依据,没了底气的蜀汉群臣和刘禅,完全没有了方向,此时只要有人提出归降,
    大部分人都是是盲从的跟随,没想到外面还有姜维和廖化的大军,和各郡镇守的将领,可以说这里展现了蜀汉人才的凋零,连一个敢于组织抵抗的人都少之又少,有怎么去碰士气如虹的邓艾魏军。
    最终刘禅选择了息事宁人,开门归降了邓艾,并且休书给各地守军让众将放弃抵抗,蜀汉就此被魏国吞并,
    而诸葛瞻一家则以身殉国的忠义表现,得到了邓艾的敬重,并且厚葬了他们,但是也因为诸葛瞻的去世导致诸葛亮的陵墓,到底在哪里成为了一个谜,毕竟诸葛亮再隐蔽,这事还是会告诉儿子和妻子的。
    诸葛瞻作为锦竹之战的指挥者,当时肩负着重任,也是因为诸葛瞻在锦竹的失利,导致蜀汉在尚有反击之力的情况下全盘皆输,而这一切的起因从诸葛瞻削了姜维兵权开始,
    也是因此导致魏国三路大军乘机攻蜀,蜀国失去了先机后,有多次错失了重要的关隘,导致在锦竹城下和邓艾决战,可是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并没有认清当时的局面,没能纵观全局空间换取时间,并且坚固城防等待时机,而是选择了尽快和邓艾决战,在战斗是失利后,
    也并没有退回锦竹组织防御战,而是选择冲入战阵中,最终倒是蜀汉失去了指挥,锦竹城不攻自破,本来带着残兵坚守锦竹的诸葛瞻,冲入敌阵中给出的自己的理由,
    则“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
    由此可见诸葛瞻不算是一位合格的将帅,反而更适合当个文人墨客,因为此时诸葛瞻不应该想到自己,而是失去了锦竹后蜀汉的命运,更让人感叹的是,
    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也和他想法一样,竟然没想到收拢士卒进行节节抵抗,而是感叹了一声,“我们父子受了国家那么多的恩惠,而没有提早斩除黄皓,以致惨败,还有什么面目活下去呢?!”
    好两父子都是因为没面目活下去,导致蜀汉失去了收拢将士依据有利的地形,继续抵抗邓艾的机会,这才是导致邓艾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的原因,如果诸葛瞻和诸葛尚健在,
    如李云龙一样不择手段的想法设法的对邓艾进行拖延和阻击战术,以邓艾的几千人很难在蜀汉立足,并且还有可能等待廖化的大军夹击把邓艾吃掉,问题是他们选择的一走了之,成全了自己对蜀汉的忠义,却让蜀汉最终灭亡。
    诸葛瞻带着数万人,决战中失利于邓艾,其原因最重要的还是蜀汉缺少培养人才的方法,在人才培养和历练上相对魏国是差距太大,可以蜀汉创业的第一代都是顶尖人物,无路是五虎将还是诸葛亮庞统法正,刘备等人都是当时的佼佼者,
    可是纵观蜀汉的二代人物,竟然缺少一个拿的出手的人物,刘备的后人刘禅,相比曹操的后代差距就不用说了,
    曹丕和曹植无论是文学和能力上,都比刘禅要高数倍,历史上更没见刘禅有诗词流传下来,这就是一个例证,更重要的就是司马懿的后人和诸葛亮的后人一比,也就不用说了,一个建立了晋朝,一个却在锦竹战死,另外无论是关羽和张飞,
    赵云的后人都是不算非常知名,成名的战役不多,蜀汉后期廖化还要当先锋,能够成为顶梁柱的就是姜维王平柱的个人而已,
    和魏国人才济济相比,蜀汉这点确实缺乏,正是人才上的凋零,才导致了蜀汉在锦竹战败,诸葛瞻其实不过是一个缩影而已。
    试想一下,如果蜀汉人才济济,那么镇守江油县就可能不是马邈,同时派遣抵御邓艾的或者是具有一定实战经验的名将,
    而并非是毫无战场经历,被赶鸭子上架的诸葛瞻,而诸葛瞻虽然熟读了诸葛亮的兵书,但是因为没有战场的洗礼,
    没有一定胆魄和纵观全盘的战略思维,所以蜀汉的灭亡,总结起来就是人才缺乏,实力不够,信心不足造成的。
    诸葛瞻深知姜维北伐多次失败,会影响蜀汉的根基,但是他削弱了姜维兵权后,并没有及时调整蜀汉的防御规划,导致蜀汉的边界防御一盘散沙,
    在魏国的三路大军面前不堪一击毫无准备,可以说诸葛瞻在蜀汉关键的时间中,做出的选择葬送了蜀汉,也让我们懂得了“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