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深陷奥氏风波、意外丢失记忆第0818章:全球高危职业[2]

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族的老长辈。
    可是司马睿呢?他的爷爷司马伷也只是司马懿的庶子罢了,也就是说司马睿不是司马昭、司马炎这条线上的人,实力自然也就差很多了。
    要不是王导、王敦两位土豪兄弟,带着自己的族人积极支持司马睿,那司马睿压根就没机会做皇帝。王导是宰相,主管内政,王敦是将军,主管军事。因此司马睿执政总是受到王导、王敦的牵制。
    那么难道晋王朝就没有忠臣来反对这件事吗?比如说我们十分熟悉的闻鸡起舞的两位主角祖逖和刘琨!他们俩可都是手握重兵的猛男。他们怎么能允许王与马共天下的事情呢?
    原来这两位猛男的志向都不在南方,他们长期想着夺回北方的地盘,刘琨就别提了,压根就没到南方述职过,在幽州、并州等地抵抗着前赵和后赵的力量,结果东晋刚成立,这位老兄就牺牲了。
    祖逖倒是在南方待了一阵子,可惜还是坐不住。一直嚷嚷着要北伐,岳飞的形象就跟祖逖十分接近。司马睿是极其反感北伐的,为啥?因为北方司马家的兄弟太多了,把他们弄回来,自己的皇位岂不是受到了威胁?
    这和后来南宋赵构的尴尬之处是一模一样的,因此司马睿对祖逖的北伐非常不感冒,祖逖气坏了,便自己招兵买马要北伐,你别说,结果人家还屡战屡胜,甚至一路小跑达到了黄河岸边,吓得那帮胡人瑟瑟发抖。
    可惜的是,司马睿和王家兄弟觉得这位老兄功高盖主,有点儿压不住了,所以安排自己人到北方接管地盘。祖逖在这种北伐氛围下,忧郁成疾,最终被活活气死了。
    再也没人能够限制老王家两兄弟掌权了,所以王与马共天下的事情,也就长期在东晋王朝存在下去了。
    介绍很多朝代,都是以皇帝为主人公,东晋是个例外,因为东晋的皇帝基本没啥存在感,最有存在感的就是这帮权臣了。
    王导对司马家忠心耿耿,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而王敦这货却十分嚣张,他仗着自己手里有兵权,压根就不把司马睿放在眼里。
    司马睿很生气,所以开始提拔自己人。还没啥成效呢,王敦就不满意了,二话不说就以清君侧的名义,在武昌起兵,直奔建康而来。
    王导一边在朝廷里责骂王敦,一边暗地里资助王敦,真是个两面派啊!最终王敦攻入建康,杀掉了司马睿提拔的几个人,吓得司马睿连忙把龙袍脱了送到王敦跟前:王二,你要是想做皇帝,早说嘛!我早就做烦了,你拿去好了。
    王敦哈哈大笑了一声,扭头就走。看样子他是看不上这个皇位的。自此司马睿的政权跟傀儡没啥两样了。
    司马睿含恨而终后,他儿子司马绍果断为他报仇,带兵平息了王敦之乱,把王敦给活活吓死了。可惜这位老兄只在位3年,活了27岁就去世了,要不东晋或许会有另外一番局面。
    此后东晋王朝经历了一堆短命皇帝,晋成帝司马衍22岁去世,晋康帝司马岳23岁去世,晋穆帝司马聃19岁去世,晋哀帝司马丕25岁去世。
    这么多早逝的皇帝,完全为培养权臣创造了条件有没有?于是乎在这一期间,谢家和桓家相继登场。“旧时王谢堂前燕”里的王家便是王导、王敦他们家,谢家指的则是谢安、谢玄他们家。
    桓温灭了成汉以后,权力地位达到了巅峰,试探性地到朝廷里做群调,看看有多少人支持自己加九锡称王的,结果以谢安为首的一帮忠臣,一直在拖延调查结果,最终成功地把桓温给熬死了。
    谢安本人虽然是文臣,可是他却指挥了一场旷世大战。当时北方被前秦给统一了,前秦天王苻坚便打算南下灭晋。淝水之战就这么爆发了,这个时候谢安指挥若定,用8万大军就击败了前秦80万大军的进攻,从此声望达到了巅峰。
    可惜的是,当时的皇帝是孝武帝司马曜,这位老兄是东晋最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发现谢安实力和声望太大,便开始怀疑谢安。吓得谢安赶紧交出了权力,选择回家享受了。
    桓温除了群调失败以外,其实在北伐前燕的时候,也遭遇了慕容垂的惨痛打击,这才没能做上皇帝。这哥们算是含恨而终的,但是他的儿子桓玄却始终记得这一点。
    由于他的官职比较小,所以常常感叹:
    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
    当时老桓家的地盘在荆州之地,所以辞职后的桓玄,便跑到荆州定居。可会稽王司马道子却以桓温有谋反迹象的事情讽刺桓玄,吓得桓玄痛哭流涕,从此记恨上司马道子这个人。
    孝武帝司马曜去世后,他那个傻儿子司马德宗继位,由于智商不够用,所以朝中大权都交给了会稽王司马道子,而司马道子又是个酒鬼,整天就知道喝酒,所以又把权力转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倒是不客气,不仅接管了老爹的权力,还顺手把酒鬼老爹给赶下台了。这对活宝父子还在闹腾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桓玄已经紧紧盯着他们了!
    上次被嘲笑以后,桓玄就立志要收拾司马道子,完成父亲桓温当年的志向。所以他先夺取了荆州的控制权,随后又进军建康。吓得司马元显立刻派兵镇压,结果完全不是对手。
    就这样,东晋王朝毁在了这对活宝父子手里,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父子俩也被桓玄给宰了。顺手的功夫,桓玄便取代了东晋,建立了桓楚政权,终于完成了桓温当年没做成的事情。
    桓玄表面上灭了东晋,但是他心里没底,所以就没有杀掉傻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而且也没有在建康久住,便选择了回到荆州江陵,还是自己的老巢比较安逸啊!
    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得出,桓玄压根就没有太大的志向。好男儿志在四方,哪有龟缩在自己家的道理呢?
    结果也是如此,桓玄称帝才不过几个月时间,就被北府兵出身的刘裕给击败消灭了。刘裕何许人也?他可不是这帮门阀世家中的人,跟王家、谢家、桓家都没啥关系。他的祖先是西汉楚元王刘交,刘交就是汉高帝刘邦的弟弟。
    不过汉朝在当时已经成为历史了,刘裕家里很穷,只能靠卖草鞋度日。看到这个职业,是不是想起了老刘家的另外一个人呢?
    刘裕和刘备不同,刘备卖了草鞋,还知道补贴家用,可刘裕卖了草鞋得了钱,二话不说就拿去赌,赌输了没钱就白吃白喝,然后被人家揍一顿。人称街溜子!
    要不是北府兵招兵买马,刘裕或许就要做一辈子街溜子了!成了北府兵成员以后,刘裕跟着北府兵名将刘牢之南征北战,立下大功,逐渐成为了一方主帅。
    在击败桓玄以后,刘裕声望大增,此后又陆续帮助东晋王朝平定了岭南卢循,江陵刘毅,西蜀谯纵,收复荆州、扬州,完成了南方的大一统。此后又灭了南燕和后秦,大败北魏,降服仇池,收复了长安、洛阳两地。实在是个猛人。
    因此东晋王朝对刘裕是没法赏赐了,已经为他加九锡封宋公了,再往前一步,那就是称王了!在那个年代,异姓称王就是要篡位的迹象。
    果不其然,没多久刘裕便灭了东晋,建立了南朝宋国,开启了南北朝的时代。19年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才完成了北方的大一统。
    东晋在南方偏安一隅的时候,五胡十六国在北方却闹得很欢。中原文化惨遭破坏,处于摇摇欲坠的状态。
    这个时候晋王朝的各大豪族们,分封带着自家人选择南下,因此留存下了最纯正的中原文化。很多人说南北文化有差异,其实从东晋开始就已经逐渐形成这种差异了。
    南方是中原文化的保留地,而北方则是民族大融合后,中原文化的演变地。东晋王朝虽然在其他方面一无是处,可在文化传承上却功不可没!
    (题材需要修改一下……目前存稿还有109万7……兄弟们……给点力啊……)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