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深陷奥氏风波、意外丢失记忆第0816章:南梁的北伐

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梁武帝萧衍出身于南朝王、谢、袁、萧四大望族之一的兰陵萧氏,在齐和帝中兴二年四月,萧衍起兵代齐为帝,以禅让的方式在建康即帝位,改国号为梁!
    建立了南朝历史上第三个王朝,开始了其长达四十八年之久的统治……
    萧衍前期励精图治,算得上是一代贤君,但是他对于宗室过于放纵,甚至发生宗室谋反弑君,也不过多追究的古代奇观,南梁萧氏政权亡于萧衍对宗室的纵容。
    实事求是的说,在梁武帝萧衍做皇帝的前期是颇有建树的,萧衍对于政事极为认真,甚至到了“日常一食”的地步。
    在梁武帝的支持下,推行了系列尊崇儒学、奖励耕织、重视流民、发展生产的措施,因此在其统治前期出现了“蔚然兴焉,虽疵而未醇,华而未实,固东汉以下未有之盛也”的局面。
    这是对梁武帝在位的经济和政治稳定发展做出的极为高度的评价。
    梁武帝自己也认为他的统治是固若金汤,毫无破绽。就这样看似繁荣的治世,却被侯景区区八百铁骑攻破建康。
    “入而围天阙,势如破竹,易若转圜,万里靡沸,四方瓦解,社稷沦胥,龟玉毁废,事非一夕,其所由来渐矣。”后来的侯景之乱只是加速了萧梁政权的瓦解。
    史家对萧衍的评价“则虽有丰功伟绩,终不能盖其大恶”,也是极为正确的。
    当侯景开始乱梁时,皇室和平民的矛盾就不断激化,最后萧梁政权在侯景之乱后很快解体。梁武帝“急于黎庶,缓于权贵”系列举措,最终导致侯景在极短的时间内瓦解了萧梁的统治!
    公元502年,梁武帝萧衍正式消灭了萧齐王朝,建立了萧梁王朝。自此南朝进入了梁武帝统治时期。同时期的北方,一代明主北魏孝文帝元宏病逝,年仅33岁,他那年幼的儿子元恪继位,也不过才3年而已。
    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何况是皇帝?于是在公元505年开始,梁武帝萧衍,组织了一系列的北伐活动。
    首次登场的便是以临川王萧宏为首的北伐,这次北伐虽然萧宏的表现一塌糊涂,但却诱发了钟离之战,在韦睿、昌义之、曹景宗等人的努力下,最终导致北魏惨败,死伤接近30万人。
    尝到甜头以后的梁武帝萧衍,立志收复南齐丢失的重镇寿阳。
    甚至在公元514年,不惜动用30万劳工,建造了规模浩大的浮山堰,结果浮山堰垮塌,导致方圆数百里的数十万百姓死伤惨重,可谓是得不偿失。
    浮山堰事件以后,梁武帝开始有点儿怂了。毕竟自己登基没多久,国力尚未完全恢复,哪能这么瞎折腾呢?
    于是梁武帝开始休养生息,着重发展生产力!
    那么北伐事情就这么忘了吗?那是不可能的!梁武帝始终记着北伐,只不过他换了一种方式,那就是以小博大!
    北魏内乱不止,梁武帝觉得以小博大也可以取胜。
    北魏到了孝文帝改革以后,国内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宣武帝元恪在位后期,不信任宗室,重用外戚高肇等人,使得北魏朝局逐渐走向衰败。
    元恪去世以后,年仅6岁的元诩继位,直接导致胡太后乱政,继而引发了北魏六镇起义。公元528年,尔朱荣进京勤王,灭了北魏朝中2000多位贵族和官员,等于给北魏高层换了一次血。
    在北魏如此动荡的年代,我们的梁武帝老爷子,一边吃斋念佛,一边休养生息,一边还在动着北伐的小心思,实在是难得啊!
    经历了浮山堰失败事件以后,梁武帝似乎学乖了,他认为北魏如此动荡,不需要大军出击,便能够攻城略地。
    于是以小博大的一系列北伐战役,就这么拉开了序幕。
    第一次北伐,公元524年,裴、夏侯亶收复寿阳。
    第二次北伐,公元527年,夏侯夔、湛僧智收复涡阳。
    第三次北伐,公元529年,陈庆之攻克洛阳。
    第四次北伐,公元532年,元庆和无功而返。
    这四次北伐出兵人数都不算多,以小博大的方针也注定了这几次北伐的结果。要想收益高,投入资本自然也得大,可梁武帝偏偏不这么想,你有什么办法?
    裴邃是南朝名将,率先派遣3000人马直奔寿阳城下,和北魏扬州刺史长孙稚大战了9个回合。由于人数太少,后援力量又没跟上,结果无功而返。
    此后裴邃收拾残部,陆续攻克了狄丘、甓城、黎浆等城。这可把驻守在城父的河间王元琛给吓坏了,要不是元诩多次催促进军,这哥们说不定就开溜了,毕竟裴邃太能打了。
    元琛到了以后,与长孙稚合兵一处,共计5万人。此时南梁军队数量不详,但肯定远远比不上北魏,否则早就强攻寿阳了。
    明年,复破魏新蔡郡,略地至于郑城,汝颍之间,所在响应。魏寿阳守将长孙稚、河间王元琛率众五万,出城挑战。邃勒诸将为四甄以待之,令直阁将军李祖怜伪遁以引稚,稚等悉众追之,四甄竞发,魏众大败。斩首万余级。稚等奔走,闭门自固,不敢复出。---《梁书》
    万大军刚出城,就被裴邃埋伏下的4支人马杀得大败,死伤1万多人,自此北魏大军不敢再出城作战。可惜没多久裴邃就在军中去世了。
    主将去世,可北伐大业却不能耽误了,于是萧衍让夏侯亶接替了裴邃的工作,继续北伐。看来上次浮山堰的教训还不够,萧衍居然又想着玩一出水淹寿阳城,吓得北魏大军瑟瑟发抖。
    由于淮水暴涨,夏侯亶果断出兵围困寿阳。当时长孙稚已经被调走了,新来的扬州刺史李宪压根顶不住这双重压力,居然选择了举城投降,北伐大军还没怎么用力,就轻而易举收复了寿阳。不得不说裴邃在这次收复寿阳之战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尝到甜头的梁武帝萧衍,在第二年立马组织起了另一场北伐活动。这次他派遣司州刺史夏侯夔、谯州刺史湛僧智等人攻打北魏的东豫州。
    此时的北魏内部,由胡太后主政,可谓是一塌糊涂。北魏军心动荡,直接导致南梁大军连战连捷,陆续攻克北魏的平静、穆陵、阴山三关。
    其中谯州刺史湛僧智的战斗力爆棚,将北魏东豫州刺史元庆和围困在了涡阳,采取围城打援的方式,击溃了北魏元显伯带来的援军。而夏侯夔也前来助阵,切断了魏军后撤的路。
    这下完犊子了,元庆和在重重压力之下,压根无心恋战,只好选择出城投降。自此涡阳便落入了南梁之手。
    北伐事业可谓是蒸蒸日上,梁武帝非常高兴啊,认为自己没花多少本钱,就获得了比较高的回报。实际上梁武帝不知道的是,他已经开始错过最佳北伐时机了。
    因为公元528年,北魏六镇起义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时候,尔朱荣、葛荣、杜洛周等枭雄陆续崛起,再过2年这场起义就要结束了。
    如果这一时期,趁着北魏大乱的时候,梁武帝能够派大军北伐,那结果可想而知。但是我们的梁武帝意识到这一点时,居然只让陈庆之派遣7000人马北伐,这不是闹着玩吗?
    尔朱荣制造了河阴惨案,导致北魏宗室纷纷出逃到南梁,梁武帝顺手便将元颢立为北魏皇帝,并且派遣陈庆之带着7000人马护送他前往洛阳登基。
    好家伙,得亏陈庆之能干啊,带着这么点人,在北魏打了47仗,全部取胜,陆续收复了32座城池,拿下荥阳、虎牢等重镇,继而夺取洛阳。
    高祖复赐手诏称美焉。庆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自发铚县至于洛阳,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梁书》
    可就这么点人马始终无以为继,梁武帝此时又跑去寺庙里吃斋念佛了,压根没工夫派遣援军给陈庆之。等到尔朱荣缓过劲儿来,大军南下,瞬间将元颢沿途捡来的十万残军击溃,连带着陈庆之的那7000人马也毁于一旦。
    所以说,陈庆之北伐的时机,其实是南梁夺取天下的最好时机。可惜梁武帝不肯下本钱,依旧想着以小博大,那不是闹着玩嘛!
    经过了这次北伐,梁武帝似乎依旧没有醒悟过来:北魏你随便乱,我要是大举北伐算我输!这可把北魏那帮乱世枭雄们给高兴坏了。
    到了公元532年,由于北魏的南兖州刺史刘世民投降南梁,北魏的建义城主兰宝诛杀徐州刺史,献出下邳城投奔南梁,再加上高欢和尔朱家族内战正酣,使得梁武帝再次萌生了以小博大的北伐念头。
    不过这回梁武帝就更加敷衍了,他连自己人都不肯派遣,而是派遣了元庆和带兵北伐。还记得元庆和吗?元庆和过去是给北魏干活的,由于夏侯夔拿下了涡阳,元庆和就投降了南梁。
    这回梁武帝册封元庆和为假魏王、北道总督,带兵北伐。你说一个降将,梁武帝能给多少兵马呢?显而易见嘛!
    等到元庆和出兵以后,得知北魏朝廷派兵前来镇压,吓得他立马后撤,一路小跑回到了南梁。梁武帝无奈地笑着摇摇头:元庆和你小子,嘴巴溜得很,可胆子却跟老鼠一样小。(胆小如鼠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梁武帝萧衍授予信武将军,以为北道总督、假魏王,北伐。行至项城,北魏朝廷出师讨之,望风退走。萧衍责之曰:“言同百舌,胆若鼷鼠。”遂徙于合浦。---《魏书》
    你也别说人家元庆和了,就问你梁武帝自己吧,如果你胆子够大,为什么每次北伐都出那么点人马呢?难道就不敢多下点本钱嘛!
    再往后,梁武帝还想北伐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六镇起义逐渐消失,尔朱家族也被高欢逐步消灭。北魏内乱已经被平息下去了。
    这个时候的北魏,除了关陇地区外,皆由枭雄高欢统治,实力强劲,再也不害怕梁武帝的北伐了。侯景南归以后,虽然梁武帝在他的怂恿下,还想北伐,可看了看北魏的实力,立马扇了自己两个嘴巴子,放弃了这一想法。
    从此以后,梁武帝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契机。从公元524年,梁武帝第一次正经北伐,到公元532年,梁武帝最后一次正经北伐,足足有9年时间,北魏都处于内乱状态。可他就是把握不住这些机会,你能咋整呢?
    梁武帝萧衍刚刚登上皇位,恰逢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旧贵族和新门阀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