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深陷奥氏风波、意外丢失记忆第0808章:东吴名将朱桓[2]

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不会无视,容易被敌人在上游顺流而下关门打狗,这是自取其败的出兵方式,劝曹仁不要这样做。
    但曹仁不管,自以为兵多,根本不听。
    朱桓一看,你自己不来攻城也不说了,在这里也分起兵来了?那这回该轮到我了吧?于是,朱桓充分以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战前预测有多准,他派将军严圭等先领一军去袭击攻打沙州岛的敌军油船,拖住敌军。他亲自领兵对阵曹泰,并突然杀出城来烧了曹泰的营寨,将其击退。
    曹泰退了后,攻打沙州岛的常雕等人就尴尬了,此时深入敌后的他们进退两难。
    朱桓那边又领兵过来与严圭、骆统等人两路夹击,大破曹军,阵斩常雕、诸葛虔,生擒王双,曹军阵亡及淹死的达一千余人,其余三千余人尽皆被俘,朱桓大获全胜。
    后来,曹仁也因军中有发生疫病而被迫撤军。
    战后,孙权嘉奖朱桓的功绩,封他为嘉兴侯,奋武将军,领彭城相。这一战打得是如此威风,以至于魏军都对这位东吴大将印象深刻。
    黄武七年(228年),鄱阳太守周鲂下血本设计引诱魏国大司马曹休,曹休轻易地相信了他,便统率十万步骑到皖城接应周鲂。
    结果周鲂没见到,却发现了东吴大军,大都督陆逊带领左右都督朱桓、全琮各领三万兵马前来迎击。
    曹休这才发现自己上当了,但他跟曹仁同学都天真地抱着一个同样的想法——我人多。因此,在中计了的情况下仍不迅速撤离,还寻求与吴军决战,结果被吴军大破于石亭。朱桓趁机献计:
    休本以亲戚见任,非智勇名将也。今战必败,败必走,走当由夹石、挂车,此两道皆险厄,若以万兵柴路,则彼众可尽,而休可生虏,臣请将所部以断之。
    若蒙天威,得以休自效,便可乘胜长驱,进取寿春,割有淮南,以规许、洛,此万世一时,不可失也。
    是不是有点眼熟?
    同样指出曹休是关系户,同样指出进军路线夹石、挂车,同样准备生擒曹休后,趁虚进攻寿春,割据淮南,再进图许昌、洛阳,借此成就大业,简直就是夹石版“子午谷奇谋(出自《魏略》)”。
    当然,这里的目标是以消灭曹休有生力量替代了攻取长安。
    但结果,也是被陆逊否决了。朱桓当时有没有说陆逊胆怯我们不知道,但从后来贾逵在夹石接应曹休来看,这个计策虽然颇有进取性,但考虑得并不全面。
    当然,在陆逊引军的追击下,曹休也付出了一万多人和大量辎重的代价,才狼狈逃走。
    嘉禾六年(237年),魏国庐江的主簿吕习请求东吴出兵支援他,他作内应。
    全琮和朱桓共同领兵前往,但到达后,发现事情已经败露,吕习被斩杀,庐江的魏军已有准备,劳而无功,两人只得领军撤退,朱桓亲自领兵断后。
    当时,在撤退的必经之路上有条溪水,离城一里,宽三十多丈,深的地方八九尺,浅的也有四五尺,而庐江太守李膺便准备在吴军渡河时以兵法“半渡而击之”发动袭击。
    这位太守想得很好,然后登上城楼想观察一下吴军什么时候准备渡水,没想到看来看去却看到了令他惊恐的一幕——朱桓的节盖。
    想必这位太守应该是参与过当时的濡须之战的,至少是了解过这场战争的,所以当他看到朱桓的旗号后,果断放弃了出战的打算,可见朱桓的那一战的军威有着怎样的影响力,颇有点“东吴张辽”的味道。
    此次出征,全琮是统帅,他见此次出征劳而无功,觉得有些亏了,琢磨了半天,准备把部队分给诸将,在撤退前在魏国四处偷袭捞一把!(哈哈哈,等于说是四处撒网,见到不妙,收拾东西走人……)
    此时已是前将军,假节的朱桓前往问询全琮后面有何打算,在得知他已经有所计划的时候,朱桓怒了,下一步行动都不跟我商议不算,还做出这样的计划,这不把我当事儿啊?当即就要和全琮理论。全琮和朱桓共事多年,知道他的毛病,也怕这个,当时正好孙权派偏将军胡综传达命令,参与军事,全琮便不厚道地把责任全推给了他:
    上自令胡综为督,综意以为宜尔。
    主公让他来督军,都是他干的!
    全琮估计本意也是甩个锅,以免朱桓纠缠不休,但没想到这次闯祸了。这次看来朱桓是真的是气疯了,恨得不得了,回去就准备找胡综来解恨。还在胡综到营门口时吩咐左右:
    我纵手,汝等各自去。
    我一挥手,你们就退下去。
    没想到其中有一个人见此情景担心出事儿,就转身去跟胡综说了。都是同事,这位的脾气谁不知道,这还了得,简直就是鸿门宴啊,胡综听完转身就跑了。
    这边朱桓满心怒气地出门迎接,却发现胡综早已不见人影,不用想,就是自己人做的了。朱桓这下彻底爆发了——老子要泄愤,你反而给老子再堵一把是吧?于是,他转身就把那个人给砍了,参军见此一惊心说坏事,将军疯了!赶忙上来劝阻,却不想撞到枪口上,朱桓都不听他的,手起刀落,他无缘无故成了第二个朱桓泄愤的牺牲品。这下谁都不敢劝了,都躲得远远地。
    朱桓虽然刚才两下砍完后心里爽快多了,但事后冷静下来后知道自己闯祸了,于是,借口自己癫狂病发作,被孙权接回建业调养。(老朱真的厉害,不信大家可以看看影视剧,三国演义!咱们斌哥主演的曹操……)
    吴国和蜀国的情况不同,蜀国那边诸葛亮总揽军政大权,所以魏延出事儿总是诸葛亮居中调节。而东吴这边,谁当都督都是我最大,所以还得孙权来。
    而孙权得知事情经过后,虽然知道朱桓犯了军法,但由于爱惜他的才华,念想他以往的功绩,也没有治他的罪。经过几个月的调养,朱桓准备回中洲,孙权亲自送他,并对他说:
    今寇虏尚存,王涂未一,孤当与君共定天下,欲令君督五万人专当一面,以图进取,想君疾未复发也。
    说明孙权很了解朱桓的个性,这次为了照顾他,准备专门给他拨五万人,让他独自领军,可自行方便,这样他应该就不会再发病了。
    朱桓也知道这是老大在照顾他,但还是不忘狂人本色:
    天授陛下圣姿,当君临四海,猥重任臣,以除奸逆,臣疾当自愈。
    虽然拍了孙权马屁,但还是不忘表示,你要是对我委以重任,那我的病肯定就能好了。
    孙权不知听了这话作何感想,恐怕也是哭笑不得吧,毕竟是东吴难得的大将,狂点就狂点吧。
    要说孙权照顾朱桓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朱桓这个人轻财重义,善于供养士卒和赡养其亲属,所得的赏赐都与将士们共享,因此深得将士们及其家属的喜爱(是不是又有点眼熟?)。而且,朱桓还有着超强大脑,任何人见一面,几十年都不会忘,他手下一万人,不仅这一万人他都叫得出,就连他们的妻子儿女也都认识,这也难怪朱桓病重的时候,全营上下都为他担忧了。
    赤乌元年(238年),朱桓病死,享年六十二岁,家无余财,孙权亲自资助他办后事。而他的部下不论男女,无不为其痛哭。
    朱桓作战勇猛果断,遇敌不乱,颇有大将风范。
    在与曹魏两员大将曹仁、曹休作战中都立了大功,更因为濡须一战使魏军为之胆寒,可以说是吴军中为数不多的能与曹魏周旋的大将。虽然为人狂傲不羁,但轻财重义,颇有国士之风,确实是东吴能排得上号的名将!
    (PS:菠萝老妈今日出差一趟浙江义乌,所以现实中……需要办理各种通行证以及健康码还有疫苗生成二维码……(写书咱们就不请假了……主要就是有点麻烦)、另外今天的加更可能会延迟……但是拖欠的章节……应该会加更到930章往后……至于加更规则……500币打赏+1更……白银的话……一个月都给你了……悠着点……关节炎……又重发了……晚上还有5更……大概3万字……)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