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御山河》第一章杨纪

帝御山河最新章节目录
   晋安城,平川县。
    杨氏一族是平川县的百年望族,势力庞大,祖上曾经出过三位地位显赫的武举人。
    …………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
    一大早,杨府东南角的柴房里,窗子打开,一个衣着单薄的少年紧抿着嘴唇,正在一张劣质的草纸上专心练字。
    他的神情专注,虽然寒风打在身上,但却毫无所觉。
    这个少年大约十四五岁,虽然年纪不大,却有着同龄人难有的成熟。只看他的衣着和居处,便知道他的处境必然艰难。
    “能不能考取童生,出人头地,就看六个月后的科举考试了。……八年了,这个宗族,我是一刻都待不下去了。”
    良久,杨纪提起笔来,脑海中想起了许多的往事。
    杨纪本是杨氏一族的少爷,过着令人艳羡的富贵生活。然而一场变故,父母双双去世,年仅七岁的杨纪从此变得无依无靠,在族中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
    本来应该是最亲的族人,反而成了打压他最厉害的人。
    先是家产引起了叔叔婶婶们的觊觎,接着又从住的地方被赶了出来,谪到了这处偏僻的柴房里。
    在过去的这八年,不止宗族里的人打压他,连下人面也敢在他面前指桑骂槐,冷嘲热讽。
    杨纪见尽了人情的冷暖,也见尽了世态的炎凉。
    尽管处境艰难,不过杨纪却从没放弃希望。他一直告诉自己,生活中的一切,就是对自己的磨练。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这四句话就是他对自己的勉励,也是他练字时写得最多的字句。
    在过去的八年时间里,杨纪寒暑不易,勤奋苦读,如今终于有所成就。不管是文字经义,还是书帖字画,杨纪都达到了同龄人罕有的造诣。
    如今一切终于到了快要“收割”的时间了,年关一过,再有六月,就是杨纪期盼已久的童生试了。
    童生试是大汉皇朝三年一度的盛事。
    大汉皇朝物鼎文华,人才众多,实力强大。每年的这个时候,竞争都会极其激烈。到时候有来自平川县十里八乡八万多的学子参加考试,而且最后只取其中的三名。
    杨纪有信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只要拿到了前三,中了童生,到时候就有办法脱离族中,出人投地。
    大汉皇朝的实力,哪怕是一个童生,也非同小可。
    “不知道族里那位嫡系一脉的大夫人,突然发现我中了童生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
    杨纪想起那张面孔,暗暗冷笑。
    他在族里这几年,一直逆来顺来,所有的打压都默默忍受,告诉自己暗暗忍耐。以至于这几年,没有人把他放在眼里。
    如果他们发现自己得中童生,想必脸上的神色一定会很精采。
    “只可惜啊,我的根骨太差,要不然直接参加武科举,考取武童生就可以了,用不着这么麻烦。”
    杨纪回过神来,叹了口气,眼中微微有些怅然。
    这个世界是“武道封神”的世界!
    传闻中那些强大的武者能够肉身成圣,精气狼烟,拘山拿岳,上穷碧落下黄泉,甚至创世造物,成神成魔。
    而当今皇朝更是武圣如云,甚至能够直接册封神位,建立神庙,享受香火!
    这些都远远不是一个文弱的书生能够想像和比拟。
    所以朝廷的科举文试历来只设“童生”和“秀才”,没有“举人”,更谈不上“状元”。
    杨纪也想练习武道,只可惜,族中一直克扣他的银两,还断了他练功所需的药材供应。
    “传闻曾经存在过极大的文圣,能够读书成圣,谈吐之间,浩气冲天,能够令龙凤俯首,号令天地,言出法随,令人心向而往之,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恍惚中,杨纪想起一些野史,不禁心向往之。
    按照书中所说,在这个世界之前,其实还有另一个世界。而“文圣”就是那个时代的故事。
    这种事情太过遥远,自然也就无法印证。
    读书能不能成圣,杨纪不知道,不过,至少自己读书的八年,是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放下书本,杨纪开始修练“呼吸之术”。
    这几年读书再忙,杨纪也从没有放弃过锻炼。所谓“呼吸之术”,就是通过特别的呼吸控制的方法,提高血液的运输能力,锻炼肺力、体力的方法。
    这是练习武功前最最粗浅的筑基功夫。
    呼吸之术共分十段,普通人体魄健康,一呼一吸就是两段。由于没有足够的药材支持,杨纪进境缓慢,至今也只有呼吸三段的境界,堪堪比同龄人强上一点。
    ……
    “沙沙!”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一阵沙沙的脚步声传来,杨纪心神一动,回过神来。只见房门吱哑一声推开,随后进来一名满头灰发的老人。
    他的脚步蹒跚,手上挎着一个食盒,看到杨纪露出温和的笑容。
    “梁伯,你来了。”
    杨纪停止练功,欢喜道。
    “呵呵,少爷,练字辛苦,先吃点东西吧。”
    顿了顿,老人有些歉疚道:
    “对不起,今天在路上耽搁了一会儿,你一定饿及了吧。”
    “不碍事,迟一点就迟一点,不碍事。梁伯,辛苦你了。”
    杨纪不以为意。
    老管家提着食盒慢慢走到桌边,然后一样一样往外提东西,都是很清淡的东西,水葱豆腐、清炒竹笋。
    “帐房的奉银还没发下来,等再过几天,我就给你做顿你竹笋妙肉。”
    老管家忙碌着道。
    “呵呵,没关系的。”
    杨纪顿了顿,突然皱了皱眉头道,“——梁伯,你没事吧?”
    不知道为什么,杨纪感觉今天的梁伯看起来和平常有点不太一样。
    “啊,没,没有……,我能出什么事?”
    老管家微僵,眼中闪过一丝慌张,连连摆手道。
    “少爷,天冷,饭菜容易凉,你趁热吃吧。”
    老人催促道。
    看到老人的反应,杨纪疑心大起,再想起今天老管家送膳的时间比平常晚了许多,突然之间似乎明白了什么。
    “梁伯,是不是又有人为难你了?”
    杨纪大声道。
    “没,没有……”
    老管家越发的慌乱。
    杨纪此时哪里还信,不由分说,一个大跨步,绕开桌子,走到了老人的左边,顿时一片青淤,高高肿起,映入眼帘。
    轰!
    看到这道淤痕,杨纪心中剧震,某个柔软的角落猛的抽搐了一下,如遭重击。
    “这群畜生,居然连你也下手!”
    杨纪双目唰的一下血红,气得浑身颤抖。他终于明白梁伯今天为什么那么不对劲,和他说话的时候他要刻意的侧着脸了。
    这几年,他在族中的处境艰难,往往会遇到许多人刻意的刁难和侮辱,但只要不过份,他都告诉自己忍了。但是这些人为什么对一个老人下手?!
    “杨勇!是杨勇对不对?是不是他指使的?这个混蛋!”
    杨纪怒不可遏。
    族里针对他最厉害,而且能做出这种事情的,也就只有他了。
    “我绝对不会放过他。”
    杨纪红着眼睛,转身就走。
    “少爷,使不得啊。”
    老管家想不到杨纪如此激动,心中大急,连忙抓住了杨纪。
    “这件事情和杨勇无关啊,这次的事情是我自己不小心,在路上摔了一跤。少爷你不要去啊。”
    但是杨纪根本听不进去,老管家一咬牙,终于道:
    “少爷,你就算不为自己,也要想想死去的老爷和夫人啊!”
    “嗡!”
    听到这句话,杨纪浑身一颤,如遭雷殛。
    “少爷,老奴岁数已高,活不了太久。我唯一的希望,就是看到你出人头地,那样老爷和夫人他们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欣慰啊。”
    老管家叹息一声道。
    窗外风声呼呼,杨纪背对着老人,没有说话,眼中却流下泪来。
    父亲在朝廷为官,八年多前,却突然在外面罹难。此后,母亲也郁郁而终,这件事情一直是杨纪心中最大的痛处,永远都无法忘怀。
    谁不想有父慈母爱,谁不想有阖家欢乐。但是杨纪不能,过早的失去父母,让他早早的成熟起来。
    为人子者,岂能罔顾父母恩义?
    父亲当年死得蹊跷,杨纪不止一次,想要到外面查探真相。
    但是平川县地处边陲,是真正的天高皇帝远。而通往外面的路上,危险重重,有各种厉害的野兽、凶兽出没,更有占山为王的绿林、匪盗,和杀人如麻的妖魔、邪道修士、邪神教徒。
    如果没有高手护送,基本上必死无疑。杨纪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冒然前往,必定是死路一条,徒劳而无益。
    耳中隐隐传来老管家的声音:
    “……还有几个月,就是科举考试的时间了,你为了这一天,已经准备了太久太久。族里禁制私斗,要是因为我的事情,被‘大夫人’那里抓住把柄,就真的是功亏一篑啊。我们这么多年的辛苦,岂非白废?你又让老奴如何自处啊?”
    杨纪心中剧震,天人交战,终于喟然一叹,垂下手来。
    “梁伯,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不会让‘那个女人’得逞的。”
    提起大夫人的名字时,杨纪眼中闪烁着深深的恨意。
    觊觎杨纪家产的那些“叔叔婶婶”们,连同这个杨勇,都只不过是受人指使,做个马前卒而前,真正主使却是这位宗族里嫡系一脉的“大夫人”。
    这也是杨纪所有“灾难”的根源,杨纪之所以有今天,全部拜她所赐!
    八年多前,父母在世的时候,杨纪还曾经叫过她“大伯母”,那个时候她也没有如今的地位。
    只是后来,她在族中慢慢得势,地位水涨船高,所以也就渐渐成了众人口中的“大夫人”。
    她的姓格凉薄、狠毒、睚眦必报,因为一点小事就打杀丫鬟、下人。杨纪母亲在世的时候,就曾经为这些和她多次发生过摩擦,被她深深忌恨。
    爱乌及屋,恨乌也及屋!
    母亲死后,杨纪也因此受她迁怒。
    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杨纪心知肚明,所有针对他的东西,都是在这位大夫人的指使和授意下完成的。
    若不是宗族的规矩摆在那里,是祖宗所定,那个女人多少有些顾忌。杨纪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到今天。
    漫长的时间里,杨纪早已学会了谨小慎微,也学会忍耐,他深深知道,没有强大的力量,自己根本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