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巅峰》第二百五十九章还是要单干[2]

重生之科技巅峰最新章节目录
   r>不过,总是诚心请对方来。就这样拒绝对方也不是办法。他们这些日子避而不见,也是在想解决的方法。
    他紧紧握着莫伦的手,非常感动地说道:“谢谢你们理解我们的难处。我们这些日子,也是在希望能为贵公司,寻找一条出路。总算不辱使命。经过我们牵线搭桥,由建设部向国内的房地产开发商联系之后,有不少开发商表示了很大的兴趣。”
    “哦?您说的是房地产?”莫伦先生似乎不是很热切。只是礼貌地应答道。
    “是!房地产方面,有些新建小区,对于这项新型能源非常感兴趣。他们希望能够在小区里,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太阳能发电地成本低廉,又清洁环保,相信不少住户都会支持……”能源部的代表对他的冷淡视而不见,自顾说道。
    对方不高兴,他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
    况且他也没有说错,确实有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对太阳能发电很有兴趣。太阳能供电,这是一个很好的噱头,虽然适用范围窄了一些,加州太阳能公司总归可以凭此,在中国站住脚根,慢慢开拓市场。
    莫伦强笑了一下:“看来,我们又干回老本行了。当初我们公司就是*向小区安装太阳能设备混饭吃。现在来到中国,又走回了老路。”
    “哈哈哈哈!正所谓世事五常啊!”能源部的谈判代表干笑了一下,匆匆就要离开。
    在他转身的时候,莫伦忽然叫住了他:“李先生,假如,我们公司打算在中国独立建设太阳能电站,贵方可以为我们提供方便吗?”
    “嗯?”能源部地代表脚跨出了一步,停下了。
    他慢慢转过身,惊讶地说道:“莫伦先生,您说……你们公司打算独立建设太阳能电站?”
    “不错!”莫伦
    头,“董事会讨论过了,这么大的投资,想来我们离其他地方也找不到合作者。与其在别的地方,面对石油能源商的压迫,倒不如在中国,从头干起。我们也不会一次性投入,公司也没有这么多钱。总共也就能建设二十平方公里左右地太阳能电站,就是公司的财力极限了。所以,我们打算一步一步来,首先建设二十平方公里的太阳能电站,投入营运。通过这个电站,我们再想起他办法融资,逐步建设。这大概就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了。”
    李先生这次是定住了脚,面对着莫伦倔强的脸庞,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这真是现代愚公移山啊!
    二十平方公里地太阳能电站,一年总发电量四十三亿八千万度电,哪怕他们按照商业用电,每度卖八毛钱,毛利润也才二十一亿!
    也就是说,哪怕是他们不缴税、利润最大化,一年也最多建设一平方公里的太阳能电站!
    要达到规模化,他们要多少年才能办到?
    能源部代表李先生眼睛盯着莫伦看了很久,才确定,对方不是在跟他开玩笑,而是加州太阳能公司董事会,合力作出了这个决定。
    说来也是,加州太阳能公司已经彻底得罪了那些大财团,他们就是回到美国,也会遭到无法想象的抵制。可能那些大财团还不会放过他们,继续向他们追索太阳能片地生产技术。
    他们留在中国发展。也是迫于无奈。
    二十一亿人民币的毛利润,在美国经营的公司来说,不值一提。但在中国,二十一亿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加州太阳能公司如果打定主意,在中国生根发芽。那这笔不大不小的利润,也足够所有地股东们,开心不已了。
    他的脑子里快速转过这个念头,脸上也随即堆起笑容:“既然贵公司决定了在我们国家发展,我们当然是举双手欢迎。我们的用电始终紧张,贵公司能够和我们携手并肩,促进经济发展,我们感激还来不及呢。不知道贵公司有什么要求没有?”
    李先生脸上堆着笑容。侧耳倾听。
    零三年的电力总供给一万六千多亿度电,加州太阳能公司的二十平方公里太阳能电站,最多供应四十三点八亿度,远远解决不了供需矛盾地问题。但有总比没有好,这些电力供给,也多少能够满足一些地方的电力需求。
    只是。对方总不会跑到荒无人烟的西北地区,在那里安营扎寨吧。
    从西北输送电力到内地,他们哪里还能有利可图?
    算来算去,他们要想利润最大化。最好的建设地点就是在沿海一带。这些地方日照充足,太阳能年照射量庞大,是唯一可以选择,就低消耗电力的地方。
    他们的打算是……
    “我们想要块地,二十平方公里的地!供我们建设太阳能电站。而且,我们希望就在沿海一带。据我们考察,沿海一带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消费能力强,需求旺盛。我们发出地电力,无需远距离输送,就能在当地销售一空。”
    果然不出他所料,莫林开口就直言不讳地,表明了加州太阳能公司,打算在沿海一带建设太阳能电站的想法。
    李先生面带微笑,心中却很为难。
    东南沿海实在是非常非常需要电力供应,别说二十平方公里的电站,就是两百平方公里、两千平方公里的太阳能电站,所有的电力都能全部消化。
    问题是地!
    加州太阳能公司,要是选择在西北地区,那他想要多少地,都能够批给他。那里渺无人烟,荒地多达上百万平方公里。莫伦他们就是占一平方公里地,再空一平方公里地,都没有一点问题。
    可是沿海一带就不同了。
    莫伦他们看到了沿海经济发达,这自然没有错,用来投资,再好也不过了。
    可也正因为经济发达,临近出海口,交通便利,最初来中国投资的企业,基本上都选址在这里。长三角、珠三角,哪里还有那么大地空地,给莫伦他们用来建设太阳能电站?
    空地倒是有,但那是留下来的农业耕种区,这些都是从工业占地中,咬牙抠出来的。
    再说了,哪怕就是有二十平方公里的地,也不可能给他们啊!
    二十平方公里啊,用来做什么,不能收到巨额汇报,拿给加州太阳能公司,他们能为这块地支付多少钱?
    十六亿一平方公里地建设费?
    十六亿连支付这块地的购买费用都不够!
    李先生一瞬之间,脑子里转过了无数的念头,期间一直笑容可掬,嘴里说着一些客套话。想清楚了前因后果,他当即说道:“我代表能源部,欢迎莫伦先生在中国投资。对于外国投资,尤其是这样的高新科技、能源领域的投资,我们历来是不遗余力地支持。但沿海地区地土地紧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工业用地、商业用地抢占农业用地现象,也非常棘手。不过莫伦先生放心,我们会认真地加以研究,一定会为贵公司,寻找一块合适的建设地点,满足贵公司在电站建设上的需要。”
    “那就太感谢贵国政府了!我们这些日子也不打算出去游玩了,就在酒店恭候李先生地好消息。”莫伦语带双关地冲李先生笑了笑,大家进入了正题,没有必要再把他们带到各个景区转来转去,消磨时间。
    “哈哈哈哈!没问题!”
    李先生一点也不觉得尴尬,哈哈大笑,与莫伦握手告别。
    等走出房间,他才略微皱了皱眉。
    给加州太阳能公司找块建设用地,是毋庸置疑的。对于莫伦表示还会在国际上寻找融资途径,他也是满怀期待。要是莫伦能够找到投资人,在太阳能电站建设上投入巨资,国家自然是乐观其成。
    要是能将整个电站的发电规模,提升十倍,达到两百平方公里,就更好了。
    可是,到哪里,去给他们找这么大一块,没有开发,而且也不会有其他用途的荒地呢?
    李先生苦笑着摇摇头,加州太阳能公司走也不好,留下也麻烦,问题多多。这可真是伤脑筋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