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巅峰》第九十六章在一无所有中,共同创业吧![2]

重生之科技巅峰最新章节目录
   予了一种赞许:这才是人品高洁的代表啊!
    “科学是什么?每一个科技工作者,都有自己的认识。我的认识是,科学,是为人类进步提供帮助的一门学科!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这样的科学,是没有用、没有一点意义的!
    可是,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相信在座的诸位都知道。科技的真谛,是在万分之一、甚至是亿万分之一的偶然中,发现必然,并寻找到通往这个必然的捷径,让后来的人,能够通过这条捷径,最快地到达这个位置!
    那么,这就需要难以计数的资金投入!我们现在有吗?
    没有!
    在现阶段,我们的科学研究,就好比家里只有一万块钱,却想要做一辆十万块钱的坦克,那只能是做梦!那怎么办?是等到以后家里有钱了,才来制造这辆坦克?错!到那个时候,人家更新的坦克已经出来了,你花尽积蓄搞出来的坦克,仍然只是别人的靶子!
    我的办法就是,我先将就这一万块钱,研究坦克的动力系统,有了初步的成果,我可以用来造跑车、造发动机,拿去卖钱,赚来了钱,我又可以研究更多的部件。不等不*,用自己微薄的资本,尽可能作更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公司,我的寰宇电子,想要做到的!”
    啪啪啪啪,一个科技人员轻轻地鼓起了掌,随后,开始有更多的人鼓掌,渐渐的,掌声越来越大,到后来,这阵掌声,就如一道澎湃的浪潮,响彻整个会场。
    一些人已经站了起来,后排的人,更是直接站到了椅子上,好多人都眼圈通红,脸上带着泪痕。
    作为愿意接受周主任邀请,来到这里,听萧强作报告的人,都是还有某种留恋的科技人才。他们只是因为工作中的某些不如意,为了更好的研究环境,才做出了离开的决定。但在他们内心,仍然期望有人挽留,有人真诚地对他们说:留下来吧,让我们为了国家更加富强,我们一起加油干吧!
    萧强的话,很朴实,没有过多的说教。而是用简单的道理,说明他正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已经取得了什么成果,这样真切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他们的心。
    对这个时代的研究人员来说,他们很纯朴,纯朴到还没有听到萧强对他们的许诺,就已经表达了内心的认同,而鼓起掌来!
    面对这群激动的科技工作者,萧强只说了一句话:“我需要你们!需要你们的聪明才智,一起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我们最大的能力!”
    掌声更加热烈,许多的人头涌向前,大家已经不再坐着,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
    周主任有些诧异,类似的话,其实很多部门领导都曾经说过,可是,为什么,他们的说服力,就没有萧强那么大呢?
    对此,萧强的回答是:“很简单,你要让他们看到真正的东西。许诺,是容易让人激动,可是许诺之后,没有兑现,这对人的打击,将比没有许诺更大!我没有许诺,我只是告诉了他们一些实事,一些基本规则。这些规则,他们能够遵守,他们只怕有人破坏规则。既然如此,同样的话,我说出来,和你们说出来,其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孔跃问的就是规则,在掌声少许平静之后,他说道:“萧总的回答,很振奋人心。只是,这样的话,我们已经听到太多,也失望太多了。不知道,萧总如何,将你所展现的美好画卷,变成现实?”
    这,确实是绝大多数人所关心。他们已经不再是激情四射的年轻人,作为科技工作者,他们也激动,但也理智。
    孔跃的问话,实际上代表了所有在座的人的心声。
    萧强其实很喜欢孔跃的配合,这比他一个人滔滔不绝,说服力要强多了。就这一点而言,他很高兴孔跃的发言,甚至怀疑,这孔跃,是不是周主任事先安排好的托!
    “我的解决办法,有这样几点:
    首先,我要强调,我是一名商人,所以,在商言商。科技只有转化为产品,才能为人类服务:没有空调,现在在场的诸位,早就冷得发抖;没有洗衣机,大家恐怕必须每天自己洗衣服……,啊,我忘了一点,科技工作者,常常忙得忘了洗衣服,这里在座的人,大概就有好些,是不常换衣服的吧……”
    哄,全场哄堂大笑。
    科技工作者邋遢,这几乎成为大家的共识。不是他们不爱干净,实在是在研究的时候太过专着,常常忘了,身上的衣服已经好久都没有洗过了,直到旁人提醒,才会想起来,该换衣服了。
    对这一点,这里的人都深有体会,对萧强这样的话,也没有反感,反而觉得这位可能的未来老板,是个很风趣的人,待人估计也不会太苛刻,从而升起一种亲近的感觉。
    “所以,科技转化为商品,既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也是为企业获取利润,增加研究资金投入的充分保证!我的公司,要求各位,在专注于自己的研究的同时,每个月都要翻译一份,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世界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另外,翻译一篇,你认为和该课题相关的,最具实用价值的研究报告。
    这份翻译文稿,我要求所有人都自己动手,严禁请人代劳!
    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你们不能只活在研究的象牙塔中,你们要明白,自己的研究,也许走错了路,也许没有选择最好的方向,多看看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于自己,也是种启迪和帮助。
    而且,只有看到了国外的具体成果,你们才有更清晰的认识,科技,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的。这对你们明确研究的重心,会有无可估量的价值!
    这一点,我会在公司里,以大家投票的形式,选出一个十人左右科技委员会。他们负责审定大家的报告,提出自己的意见,对每个研究人员的研究加以评估,向公司递交科技商品化的可行性报告。
    同时,他们也会根据公司的商业化需求,将公司的研究课题,分发给各个研究员。
    最重要的,是这个委员会,对每个研究院所作的评估,将直接影响到,你们下一年度的研究资金拨付……”
    下面的科研人员,又激动起来。
    对于前面部分,大家基本都能认可。他们到国外去,还不是参与商业研究,能够挤出一点时间,搞自己的研究,已经是最理想的了。在继续自己的研究课题的同时,接受公司的商业研究任务,谁都没有意见。
    但听说委员会的评估,将影响下一年度的研究资金拨付情况,有些人就急了,没有拿到麦克风,就扯开嗓子喊道:“我搞的是基础研究,这样在每一年度的考核评估中,不是吃亏了吗?”
    还有人吼起来:“这个什么委员会,要是有所偏向,怎么办?”
    “所以我才说要各位自己推举啊!”萧强先回答容易引起误解的部分,“这个委员会的委员组成,他本身也是一名科技工作者,也一样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如果某个委员出现了明显的偏向性,恐怕在委员会内部就无法通过!再说了,委员的表现好坏,也影响到他下一年是否能够继续当选,如果胡作非为,徇私舞弊,你们认为,他还有可能连任吗?
    而且,公司不是把所有权力都交给委员会来处理。之所以有这个委员会,是因为它的专业性,所以,它是个服务性机构。公司也会组成专门的审计,来对研究资金的流向,做严格监控,杜绝内部漏洞!”
    说服了绝大多数人,他才回过头,来回到那个搞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基础研究,一样重要,但这方面,国家的各个研究所,实际上做得比我们好。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你能改行,或者是选择一项更具有价值的基础研究课题!”
    他这话很残酷,对于一名搞了几年、十几年研究的科研人员来说,让他改行,其带来的痛楚,是无一言表的。
    但萧强又不得不如此。
    论基础研究,说实话,没有人比得上国内的研究所。这个扎实程度,就是外国的研究机构,也不得不承认的。
    基础研究出成果,是很难的,要想转化为商品,更加困难,且成本及其高昂。
    萧强不是一个慈善机构,也不是国家机关,他毕竟是一名商人。
    商人,就要讲利益,要讲投资收益比,没有好处的事情,在特殊情况下,他会去做,但通常时候,他都不可能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基础研究的无底洞里去,让一名宝贵的研究人员,把几十年,甚至一生,都埋头在一想看不到前途的研究中去!
    在需要基础研究成果的时候,他会向国家支付技术转让费,用以购买所需的技术支持。虽让一次性投入比较大,但却能用最佳的费效比,在短期内实现自己的商业目标!
    最新手打版小说,尽在
    这就是商业研究,和国家研究的最根本区别!
    看到那名研究人员,面容惨白的坐倒在椅子上,萧强只能用同情地目光看着他,说不出安慰的话来。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名研究员,除非是带着具有极大研究价值的科研课题。否则就算到了国外,他一样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
    国外的私人研究,比萧强还要冷酷无情!
    只有在他的研究课题,具有相当价值的时候,他才有可能在国外的某所大学,或是国外的政府机构中,找到一个位置。
    但是,他既然具有这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国内一样也会尽全力支持,所以,他到不到国外,又有什么区别呢?
    萧强脑子里转着念头,心里面也在不停地计算。
    他也知道,基础研究才是科学的根本。
    基础研究,说是不会大量投入,但他还是决定,等到委员会成立以后,征询一下他们的意见,看看是不是有某些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投入少量资金,做长期研究。
    而且,萧强所允诺的工资收益,也让所有已经打算留下来的人,都满意到合不拢嘴!
    萧强很清楚,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有个通病,就是耻于谈钱,这大概是不符合古代儒家的君子要求吧。但实际的生活压力,希望过上体面生活的渴求,又要求他们,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而因此,在很多时候,他们都显得扭扭捏捏,似乎很不好意思的样子,实际上主要还是在争取更好的工资要求。
    结果,当萧强宣布收入标准的时候,顿时,以前绝大部分都不表态的人,都立刻答应下来,同意留在公司里工作。
    萧强指定的工资标准,是按照每年北京的平均工资水平,给于十倍报酬!另外,有配偶的,其丈夫、妻子如果经过委员会审定,符合一个研究人员的要求,也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