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巅峰》第九十四章这是演习(上、下)

重生之科技巅峰最新章节目录
   这是一场演习的电影。
    宽大的会议室里,坐满了军方的高级将领们。
    窗帘拉上,电灯关闭,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只有投影机降温风扇,发出呼呼的叶片声响,以及投影灯泡丝丝的电流声。
    在座的将领们,都全程观摩了全部演习,这时,是在重温失败的痛楚,是在痛苦中,摸索未来的道路。
    由于演习部队已经拉出来了、演习区域也清场完毕、弹药也下发给各个部队,在郑亦亭的坚决请求下。同时扮演红军的王师长,也不认为自己处于多大的劣势,同样极力请战,于是,演习得以继续。
    屏幕上,跳出来一个人影,看起来很年轻,可能是才参加工作,宽大的军服穿在他身上,显得空空荡荡的,如同一件袍子。
    他举着话筒,对着镜头说道:“在十二月份,冬季即将到来的时候,我北方军区,两支久负盛名的装甲作战师,在京郊某地,举行了一场模拟条件下的高科技作战演习。”
    镜头一转,画面中出现的是那个熟悉的土山包,镜头正对准了演习指挥部的帐篷。
    “在我身后,同一座山包下,分别就有两个指挥部。这在世界军事演习史上,也是一项奇观,不如让我们来采访一下演习指挥部,向他们问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吧!”
    会议室,黑暗中,不知道那个将领骂了一句:“白痴!从哪里找来了这么个傻逼来做解说!”
    “安静!”会议室前排,传来一名老帅的喝令,“管他是不是傻逼!我们的任务,就是多看、多想,少说话!”
    这次全军高级指挥员,观看演习纪录片,包括退役老帅们在内,都齐刷刷地到了现场。
    这也表达了我军,对这次演习的重视程度。
    镜头跟着解说员,进入了指挥部,就听见里面议论纷纷:“这个郑亦亭,他拿着那么好的武器,却缩成一团。主攻的蓝军,现在却变成了主守。这边应该防守的红军,却全军出动,以三个箭头,形成突袭之势!嘿嘿,这一仗,有点意思!”
    解说员精神一振,跑了上去,把话筒对着一名中将:“常将军,你刚才说蓝军由攻势转为守势,请问这是怎么一回事?这是不是代表了,即便拥有先进的武器,在我们强大的军队面前,也只能退缩防守?代表着我们人民战争的强大威力么?”
    那个中将一脸古怪地看着他,支吾说道:“这个,郑参谋长的打算,我也不是很清楚,从他的布阵来看,大概是打算以静制动吧!”
    “原来是这样!”解说员带着摄影师,从指挥部奔出来,朝另一边的蓝军指挥所跑去,“面对红军强大的铁拳,不知道蓝军首长,会作出怎样的决断,是否会命令部队全面反击呢?让我们亲自到蓝军指挥部,看看他们的具体反应吧!”
    镜头里,是蓝军的指挥部,郑亦亭双手叉腰,望着幕布上的战场态势图,一言不发。
    “请问郑参谋长,你现在正在想什么?面对红军的强大攻势?你的对策又是什么呢?”解说员跳了过去,把话筒塞到他嘴边。
    郑亦亭一愣,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具体怎么打,你等着看好了。不要干扰我指挥!”
    “可是郑参谋长,我们是在拍摄军事纪录片,希望您能够配合!帮我们把影片拍完整,我们希望全程记录指挥首长的一举一动,每一个思考细节……”那解说员还在喋喋不休。
    郑亦亭大怒,挥手叫来警卫员:“把他给我看好了!只准他拍摄,要是他敢拉着我们的参谋人员东问西问,干扰老子的指挥,你就把他拉出去毙了!”
    郑亦亭的举动,把解说员吓住了,他再也不敢多问,只是老实地把镜头对准了指挥所,静静地拍摄。
    郑亦亭大校对着幕布想了很久,冷笑道:“王疯子给我来个全师突袭,妄想打我个措手不及。可是,他没料想到,我本来就没有打算抢先出手。要不然,这时候部队正在准备攻击,防线乱糟糟的,倒有可能给他乱拳打晕。好,你王疯子想来攻,我就让你攻!”
    他转头道:“我命令,前沿一线部队,节节抵抗,不要让红六师打得太顺了!这些家伙一旦打疯了,也是很难对付的。要他们坚决抵抗,守住一线阵地,直到晚上!”
    解说员听他发布完命令,赶快兴奋地带着摄影师,跑出指挥部,搭载了一架专门用于拍摄使用的直升机,向红军的阵地赶过去。
    从上向下航拍,是蓝军森严的阵地,所有一线的部队,都进入了战壕。
    飞过蓝军阵地,又飞了十来分钟,可以看到大批的红军士兵,已经停止了前进。他们正在构筑阵地!
    也许是接到了前方蓝军已有准备,红军没有贸然一头撞上去,而是迅速构筑野战工事,将两军的战场,缩短到了区区三十多公里的距离。
    直升机继续向前飞,在一条河流上,看到了大量的军车、坦克、装甲运兵车,正在指挥下,有序通过军用钢桥。
    在不远的地方,工兵们仍然在继续搭建新的桥梁,以加快部队通过的速度。
    “看!下面就是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他们在抗日战争时期保卫过中央,在革命战争中转战千里,在朝鲜战争中打败过美帝国主义!在长达几十年的军史中,这支部队曾经两次,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由两次重建。每一次重树番号之后,他们都继承了革命前辈的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意志,在我军历史上,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今天,他们将再续新功,为我军,对付先进科技装备的蓝军,而奋勇拚杀!”
    直升机的轰鸣中,解说员用绳索把身体拴在机内,半个身子都探出去,声嘶力竭地对着话筒吼着。
    会议室里,终于有更多的人躁动起来:“老帅啊,能不能不妨这个影片啊!这个家伙就是个白痴啊,他东奔西跑,拍摄这样的特写镜头,有个屁的意思啊!不如还是播放指挥部的存档数字资料吧!我们都是独当一面的战略指挥官,要看,也要看全面嘛!”
    “不错不错!这样的影片,拿去哄哄外行还可以,给我们看这样的东西,那是糟蹋我们的眼睛呀!”许多将领们都附和道。
    军事纪录片,主要的作用是振奋人心,给将领们看这样的东西,实在提不起兴趣。
    “好吧,就放蓝军指挥部的战场数据模拟纪录吧!”老帅也是看得昏昏欲睡,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停止了纪录片的播放,而是连接了一台计算机。
    开机以后,显示的也是战场指挥系统的界面,只不过是单机版。
    操作员点击了一个程序模块,顿时,在屏幕上,显示出大家已经熟知的战场态势图。
    这个战场回放纪录,也是萧强极力坚持下,被程序员们设计出来的。当时,谁都没注意到这个模块的作用。但等到演习结束,萧强将其中的战场记录拷贝下来,分发给各个首长们的时候,他们才惊觉到,这个功能模块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价值,并不下于整个战场指挥系统!
    有了这套系统,他们可以利用单机版的操作系统,随时回放整个演习作战的全过程,清晰地看到,指挥官下达的每个指令,并可以不停地快进、倒退到某一个战术细节,将局部战场加以放大,以供战后讨论研究!
    有了这么一套系统,对军事院校而言,那就是凭空多了无数的战场实例,对于提高战斗主官的战术素养、检讨战斗得失,其意义无论怎么夸大,都不为过!
    现在看到演习迅速被调整到红军停下攻势,蓝军依然收紧防线的阶段,将领们在感慨科技方便的同时,对萧强这个人,更加感到神秘莫测!
    能够思虑这么周密,想出这么多花花道道,这个人,太不简单了!
    幸好,他是我们的人!
    红军的攻势停顿,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在中午时分,他们重新发起了进攻。
    透过高空镜头,将领们看到,一门门大炮在构筑的阵地上,发出咆哮,闪烁的亮光充满了整个大地,硝烟在一瞬间,就将大片的土地,笼罩在里面,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
    投影图像,忽然被划分成了两块,高空航拍的图像没有了,一边出现的是战场态势,一边显现出指挥部的数据评判:红军动用榴弹炮、迫击炮、喀秋莎火箭炮,共计五百一十九门,有其弹着点计算,其覆盖范围包括蓝军整个一线阵地。由蓝军的防御阵地坚固性,和士兵的隐蔽来判断,本次炮击,共造成七条一线防御阵地实效,蓝军阵亡士兵二百四十八人,一个连队彻底失去作战能力,退出演习。
    之所以会弹出这个画面,是因为激光战场对抗模拟系统,主要能应用于士兵的枪械、飞机、坦克等直瞄装置,目前还不能做到火炮模拟弹道计算。因此,在出现炮击的时候,指挥部便会根据计算中心提供的数据,以演习常规判定方式,做概率决策,以判断炮击一方的战果大小。
    这样的演习规则,在座的将领们早就习惯了,能够这么迅速地得出结果,已经让他们欣喜不已了。要是按照往常的惯例,当炮击完成以后,这个结果要出来,起码要等上好几个小时。
    现在在战场系统的帮助下,他们几乎可以在不中断演习流畅性的情况下,迅速作出判定,将炮击区域的“阵亡”士兵,切断他们的战场对抗系统,闭锁枪械,命令他们退出演习区域。
    蓝军的抵抗非常坚决,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一个个一线连队整体失去战斗力,防线依然牢牢掌握在蓝军手中。直到红军的坦克部队开上前沿,与机械化步兵协同前进,才把前沿的少量蓝军防守士兵赶出战壕。
    从战场态势图上,将领们看到,郑亦亭下达了新的作战命令。
    他让前沿部队,放弃一些难以防守的阵地,将残余兵力集中起来,收缩到要点防御。其战略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保持重兵集结于后,努力扩张部队的防御圈,扼守以后的突击返攻通道。
    战斗进行到中午时分,战局陷入胶着状态。
    一直到这个时候,双方都没有动用他们的空军支援,红蓝两军的战斗机、陆航直升机,都老老实实地停留在两百公里外的后方机场,没有动弹。
    可这个情况到了下午一点三十四分的时候,战局发生了突如其来的变化。
    战场态势图上,卫星发现,红军的机场忽然陷入忙碌,大量的飞机升空,根据雷达讯号判断,大半是战斗机,另有三分之一,是轰炸机与对地强击机!
    红军,终于决定动用空中力量,夺取空中控制权了!
    没有制空权,他不敢动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