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奸商》第434章完结章[2]

风流奸商最新章节目录
   大节度使手下共有几十万士兵,这么一闹腾,大通钱庄没法正常营业了,逼得有钱的商人、大户人家不得不提现转存汇通。
    唐小东对这两个家伙极感冒,不过在这时候帮了个大忙,心中仍然感激。
    汉江一带的大通钱庄兑现不了现银,引发附近洲县居民的恐慌,担心血本全没了,纷纷加入提现大军,趋势越演越烈,大有全国爆发提现的风潮。
    不管王傲风能不能稳得住,大通钱庄的声誉已然大损,至少在汉江一带,存在大通的商人提不了现,转不了帐,生意砸了,再也不敢把钱存入大通,改存汇通。
    长安城里的降价风暴仍在继续,属于
    唐王两家血拼的同类商品,能存留久的,可以暂时不卖,大不了关门歇业。不能存放太久的,只能挥泪陪本大甩卖。
    再不卖掉,那货物就全烂光了,到时才是真正的血本无归。
    没办法,两大商界巨头发飚血拼,商品是赔钱甩卖,拼的是看谁的资本雄厚,谁能撑到最后。
    降价血拼,可不是战场上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是百分百的损失,争的只是一口气。
    好在唐小东很赚钱的生意一点都不受影响,特别是大唐新闻报,自降价血拼开始,更有大量的内容题材可刊登,卖得一塌糊涂,兄弟们也拼了命,加量翻印仍然供不应求。
    新推出的几款新潮女仕服装虽比不上旗袍好卖,但也赚得一塌糊涂,木制高跟鞋的面市,更引发了鞋业界天翻地覆的革命。
    爱美的大唐女仕们认准了玉家的老字号品牌,仿制是能赚钱,但上不了台面,所以销售的顾客只能针对贫民百姓。
    一双木制高跟鞋,手工极复杂费时,成本非常高,又岂是一般的贫民百姓所能买得起的?
    而且这鞋子,贫民百姓的女儿家要干活,穿这高跟鞋能干得了活儿么?
    在上流社会,玉家的印记不仅是质量的保证,更是身份的象征,你一个千金大小姐贵夫人穿个伪劣假冒的牌子,肯定被人耻笑得无地自容,上吊抹脖子投河算了。
    半个月的降价大血拼,唐小东撑得极辛苦,全靠大唐新闻报等赚钱的生意来支撑。
    他大半的资金都转移到汉江,用来整垮大通,在长安的流动资金肯定比王家的少,但他坚信,王傲风要抽调大量的流动资金去支撑汉江等地的钱庄分号,同样不好受。
    反正两大商界巨头血拼,早已轰动整个长安城,最开心的是生活在最底层的贫民百姓,每日必须的生活用品这么便宜,不买白不买,自然,卖出去越多,损失也就越多,撑吧,到了这个时候,也只有硬着头皮撑下去了,就看谁先举手投降服输。
    王府,书房。
    此时的王傲风两眼通红,咬牙切齿的咒骂杨国忠混帐,英俊的面庞憔悴扭曲,显得极狰狞吓人。
    汉江等地的钱庄受到提现风暴的冲击,从总部抽调了大量的流动资金都无法撑得住,长安城里也有人落井下石,拖住他的后腿,偏偏在要命时刻,杨国忠吓怕了,抽走了资金,还有金元商盟的一些盟员也停止资金供应,退出商盟,令他一下子全塌了。
    想玩黑的,他不敢,凭他金龙堂的实力,岂是中华堂与黑鹰堂的对手,杨国忠这怕死鬼肯定不敢玩的,而且唐小东的武功侯身份,连身为右相的杨国忠见了面,也要恭恭敬敬的问候一声。
    杨国忠不是没找过高力士与堂妹杨贵妃,高力士虽是阉人,也贪财,但唐小东对他够意思,他怎会帮杨国忠?表面敷衍而已。
    找堂妹杨贵妃诉苦,反倒被杨贵妃训斥了一顿,弄得他百思不解,堂妹为何帮着外人说话?
    好在他抽手及时,没有多大的损失,死的只是王傲风而已,反正堂妹严厉警告过,不要招惹武功侯,否则,以后的事,自个儿撑着罢。
    杨国忠除了会拍唐玄宗的马屁,伸手拿钱,有毛本事,没堂妹在后面撑着,只怕早玩完了。
    大通钱庄,因无法正常兑付现银,声誉大损,一下了跌落万丈深渊,就算没有立马倒闭,存现业务也每况日下,倒闭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降价血拼,令他损失巨大,而钱庄的大量提现,令他再无流动资金,而一些生意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逼得没法,他下令停止降价,变卖一些固定资产来填充。
    自此,历时一个月半的降价血拼宣告结束,王家声
    誉一落千丈,被誉为大唐鬼才的武功侯当之无愧的荣登大唐首富的王座,声誉达到巅峰。
    与王傲风算是差不多翻脸,杨国忠也不好意伸手跟他要钱,转而更加变本加厉压榨地上节度使,与安禄山史思明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大家同朝为官,还没有到撕破脸皮明干的地步,不过这暗里,已是斗得个你死我活。
    杨国忠一心想置安禄山史思明于死地,派人暗中搜集两人的罪证,准备行致命一击。
    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在长安的幕僚门客因酒醉与人斗殴,打残人家,但罪不致死,杨国忠却调集兵马,把安禄山的幕僚门客全数捕杀。
    安禄山勃然大怒,终于在范阳起兵造反,号称百万,打是的诛奸臣杨国忠的旗号。(夸张的写,别当真实历史)
    令大唐完全衰落的安史之乱终于爆发。
    范阳有何异动,潜伏在城里多年的密谍立时飞鸽传书,是以,唐小东第一时间知道安禄山起兵谋反。
    虽然一时半会,安禄山史思明的百万联军还不会打到长安,但出于安全上的考虑,唐小东仍把柯云仙、玉若云、何晓月等,还有一些愿意去的兄弟们的家眷先行送往汉江,只留下唐霜、雷媚、兰婷三女伴在身边。
    三女俱已是神仙级的超绝高手,她们留下来保护相公,众女无人有异议,只盼着相公等人早点到汉江相聚。
    准备了这么多年,等的就是这一刻。
    安禄山史思明起兵造反,杨国忠这混帐反倒乐了,终于有光明正大的理由扳倒对了,当即上奏唐玄宗,调派大军平乱。
    安禄山、史思明的百万大军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部队,岂是这么容易消灭的?
    头一场交战,三十万唐军给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大唐名将高仙芝镇守洛阳,紧闭城门不出战,硬生生的把叛军阻挡在城外三个月。
    安禄山施以离间之计,一代名将被诬告通敌,给唐玄宗斩了。
    潼关是长安的门户,地势险要,道路狭窄,易守难攻,更有大唐名将的哥舒澣手握二十万精锐坐镇坚守。
    潼关城的烽火台每天都要点燃平安火,向关内传递平安的消息,让远在长安的皇上放心。
    叛军攻打半年,潼关依然屹立不倒,安禄山、史思明只能望关叹气。
    大唐名将郭子仪请命率另一军迂回侧击范阳,以逼迫叛军回撤,杨国忠的一句话,让唐玄宗没有采纳郭子仪的建议,错失破敌良机。
    如今叛军势大,又打了胜仗,士气正旺,宜紧闭城门坚守不出,偏偏杨国忠上书唐玄宗,逼使哥舒澣出城迎接。
    一连数道圣旨,逼得哥舒澣不得不领兵出城,与叛军决战,却被叛军伏击,二十万精锐,仅逃出二千多人。
    潼关失守,长安门户洞开,叛军长驱直入,关内各城太守大人弃城逃跑。
    安禄山、史思明的百万大军势如破竹,挺多三天的时间就逼近长安。
    长城一片混乱,百姓拼命逃亡,也有人坚信长安城城池厚高坚固,定能守住,而且皇恩浩荡,必能威慑叛军。
    朝中文武大臣一片混乱,有建议据险待援的,杨国忠则建议唐玄宗逃往蜀地。
    历史的轨迹完全没有改变,唐小东带着六个装扮成太监的冷血地煞直入后宫,让他们守在杨贵妃身边,吩咐了杨贵妃与喜儿一番,这才离开。
    他是很想带杨贵妃现在开溜,不过此时的皇宫戒备更加森严,贵妃娘娘移驾,不惊动大队人马才怪。
    没办法,唐小东只能冒险了。
    所有财产人员都已转移完毕,留下来的都是精英高手,娱乐中心里有通往城外的暗道,随时可以离开。
    对于李林甫的家人,他尽力劝说,有些带着财物离开了长
    安,大半不愿走,坚持留下来。
    他已尽力而为,听不听随你了。
    汇通钱庄的大老板杨凡早在他的劝说下带着财物撤往蜀地,玉若云的老娘也不肯走,唐小东命人点了穴道,扛起便走,由不得你说不了。
    当夜,唐玄宗、杨贵妃等在羽林军的护卫下,悄悄离开长安,逃往蜀地。
    唐小东带着唐木、冷血六近卫与二十四地煞随行,唐霜雷媚等则在卧龙别院待候接应。
    唐玄宗等本以为会有当地官员接待,谁知前往传命的宦官早半途开溜,大军仓皇出逃,连粮食都没带上。
    一路走走停停,第三天来到马嵬以驿,随行的将士又饿又累,叫嚷着要粮食。
    杨国忠带人弹压,拔剑砍杀了带头闹事的士兵,更激起众多将士的不满与愤怒。
    一冷箭射来,杨国忠摔落马下,愤怒的士兵们一拥而下,乱刀齐下,把杨国忠乱刀分尸。
    “杨国忠造反,已经伏诛!”
    情绪激昂的士兵们把杨家的人宰了个精光,包围皇上的驿馆,逼迫唐玄宗赐死杨贵妃。
    被逼无奈,唐玄宗狠心让高力士勒死杨贵妃。
    唐小东一直冷眼看着士兵们闹事,并不出面阻止。
    他知道这是太子李亨有预谋的策划士兵起哄闹事,看到面色惨白高力士进了杨贵妃的行营,对身边手下使了个眼色,跟着直闯进去。
    闻知堂兄杨国忠被杀,自已被皇上赐死,杨贵妃惊呆了。
    高力士手上拿着白绫,无奈的看着杨贵妃,看到唐小东与他的近卫直闯进来,额头上不禁冒出颗颗冷汗。
    他本身也是个武学高手,但在唐木及六个冷血近卫的霸道杀气威慑下,几乎要崩溃当场。
    唐小东淡然道:“高总管有何打算?”
    面色惨白的高士力知道,唐小东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他勒死杨贵妃,其实他心中又何偿愿意,只是圣命难违啊。
    “我……我……唉,还是武功侯想个办法罢……”
    杨贵妃、喜儿等企盼的目光全投注到唐小东身上。
    带人硬闯,那是不可能,外边有大批羽林军将士守着,不杀死杨贵妃,无法交待。
    “站住!”
    外边传来冷血地煞的叱喝声。
    “宋金求见武功侯。”
    外边传来梅花内卫副统领宋金的声音。
    唐小东眉头一皱,看了唐木一眼,吩咐近卫让开,放人进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