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战悍将》第三百六十章烽火(十二)

重生之抗战悍将最新章节目录
   11月18日,对于执行进攻任务的解放军官兵来说,碾庄已经历历在目。为扫清碾庄外围,华野的粟代司令员第一次动用了他手里的王牌——坦克部队。虽然解放军及其前身向来是以装备低劣,作战勇敢闻名,但是,在与山东战场上的国军部队经过多年的血战以后,通过缴获国军装备的坦克,还是组织起了一支规模不大的坦克部队。因为坦克的数量不多,而且解放军自身也没有多少能够熟练使用和维修保养这些坦克的人员,同时坦克的零配件和弹药燃料也不多,因此,华野部队在组建起坦克部队以后,几乎一直就是让这支部队进行训练,希望能够作为解放军以后组建的大规模装甲部队的种子。
    在刚刚开始对黄焕然兵团据守的以碾庄为中心的阵地发动进攻的时候,无论从解放军的最高层还是下层官兵,对于一口吃掉黄焕然兵团信心十足,认为黄焕然兵团的大多数部队都只是装备了抗战胜利时候从投降的日本人手里缴获的日式装备,而且,黄焕然兵团的部队不少都是地方部队,并非是精锐嫡系,所以,解放军对于尽快解决掉年庄战斗,充满信心。但是,战斗的发展情况并非像一开始想象得那么乐观。黄焕然兵团的部队在执行防御作战的时候,进退都显得比较有章法,战斗意志也并不很差。从攻击发起以后,时间已经超过了十天,解放军华野部队虽然投入了其序列里最善于攻坚作战的五个纵队对碾庄阵地发起了连续的猛烈进攻,依旧未能完全攻下碾庄。
    同时,在碾庄以事西的方向,从徐州出发的国军救援部队也在坦克和飞机重炮的火力支援下,向解放军的阻击阵地接连发起声势浩大的进攻,使得阻击部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虽然依旧顶住了国军的进攻,但是自身的伤亡损失也是不小。
    如果在碾庄进行的围歼黄焕然兵团的战斗迟迟不能最后取胜,很难说前线的阻击部队还能够挺住多久。另外,根据情报,国军自华中方向增援而来的精锐主力第12兵团不顾中野的阻击,日夜兼程已过了安徽的蒙城地区;自蚌埠出发的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正积极向北攻击前进,这三个兵团总兵力达二十五个师,威胁较大,目前正与解放军中野的部队进行激烈交战。如果这里的战斗久拖不决,势必将给解放军的决战部署造成相当的被动。考虑到这些因素,粟代司令员下定决心使用坦克出击。
    当解放军的坦克出现在对碾庄的攻击队列里的时候,战场上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ωωω.1⑥κ.cn1⑥κ.Сn.文.學網
    也许是因为解放军所装备的坦克,都是从国军手里缴获来的坦克,连油漆都没有换,从外表上根本看不出来,也许是因为在此前的战斗中,国军从来没有遇到过解放军的坦克,又或者是因为国军根本就没有想到过在他们眼里土得掉渣的土鸟瞰们居然也会有坦克部队,所以,当前线的国军士兵们见到解放军的数十辆坦克轰鸣着开过来的时候,竟一起跳出掩体哇哇地大喊大叫,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是从徐州过来的的援兵到了。
    谁知这些坦克驶近阵地时突然开火,机枪一齐扫过来,在这些国军的官兵还迷迷怔怔地不知所措之时,就一排排如收割的麦子刷刷地倒下了。这些坦克是解放军在济南战役中缴获的,属日本血统,资格很老了,而且大部分都没有炮弹,只有机枪可以用。步兵被地堡内的火力阻击时,坦克便驮着爆炸手开到国军的地堡跟前,让爆炸手不慌不忙地下来安放炸药包,将国军的地堡一个个炸开了花。
    解放军经过激战,先后攻占前、后黄滩,战斗异常残烈,44军150师师长赵壁光见阵地上火势熊熊,烟尘弥漫,尸横遍野,惨不忍睹,加上部下也不愿再战,便率150师残部约2500人放下武器向解放军投诚。在攻击44军军部时,国军凭借集团碉堡工事拼死顽抗,解放军连续组织了四次爆破均未成功,后来还是由一辆日式轻型坦克运载着爆破手直接炸毁中心碉堡,才突破了国军之防御,步兵乘势猛攻。战至中午,守军中实力相对较为薄弱的44军、100军被全歼,44军军长王泽浚被俘,100军军长周志道重伤,副军长杨诗云被俘。
    战斗进行到至11月19日,黄焕然兵团属下第100军和第44军被全歼,第25军和第64军也被歼灭一半。黄焕然兵团剩余的兵力,据守在碾庄及东北两面约六平方公里的七个村庄里。
    黄焕然兵团此时剩下的部队有第7兵团部直属部队、警卫营、工兵营、25军和64军各一个团,总兵力将近万人,战斗力都比较强,其中第64军为粤系军队,第25军是黄焕然的基本部队。
    碾庄周围设有两道迂墙和水壕,分为外圩和内圩,两圩之间相隔百米,是一片开阔地,其间布满地堡群,外圩水壕宽达二三十米,深一二米。在李文卿和黄焕然的修整下,整个碾庄圩成了一个兵挨兵、工事挨工事的堡垒。为一举歼灭碾庄的国军守军,粟代司令员等以攻歼碾庄圩守军为目的,再次调整了部署;第8、9纵从东南和正南方向担任主攻;第4纵由北面进攻,第6纵在坦克配合下从西进攻。
    11月19日上午10时,随着粟代司令员一声总攻碾庄圩命令的下达,整个黄淮平原颤动起来了。
    粟代司令员命令集中解放军的数百门大口径火炮对碾庄地区实施长达30分钟的炮火急袭。
    这一天,在碾庄内死守的黄焕然也命令他的炮兵对解放军发射完它的全部炮弹,并呼叫了空军作战飞机投放炸弹。30分钟的炮击,碾庄落下了数万发炮弹,将这座曾有200余户人家的村庄夷为平地,只有几堵幸存的高墙如同沉重的破帆,在黑烟中晃动。
    攻击开始,国军守军依托工事拼死抵抗,圩墙下的机枪和圩后的大炮,火焰喷射器等构成一道道火墙,挡住华东野战军攻击部队。解放军指战员们冒着浓烟烈火向前冲击,脱下棉衣涉过结着冰凌的水壕,搭起人梯爬上圩墙。
    夜空中,红色弹道如同无数飞舞的火龙,冲向碾庄圩。碾庄变成一片火海。晚二十时,又一次总攻开始,华野集中所有重炮实施火力准备,由于6纵即将承担支援中野的作战,临时退出战斗。总攻就由4、8、9纵来实施。其中9纵从南面攻击,国军集中了数十挺机枪的密集火力封锁村南水壕上的小桥,由于9纵挖掘的交通沟出口距离水壕还有几十米远,部队在敌火力下暴露时间过长,所以多次攻击都未成功。纵队司令聂凤智亲临主攻团73团,也就是战功赫赫的“济南第一团”指挥,有人反映在战斗中曾见有战士徒涉过水壕,所以不必一定要从小桥上突破。聂凤智观察了地形,决定先将交通沟挖到水壕边,战斗打响后立即以突然动作徒涉过壕,实施突破。二十二时,再次发动攻击,果然一举冲过水壕,突破了第一道围墙,但国军凭借两道围墙之间开阔地上的工事,以密集火力封锁开阔地,并组织反冲击,双方拼杀极其激烈,73团在友邻的支援下,经过四小时激战终于突破第二道围墙,冲入村里。而东南方向的8纵也于20日凌晨涉水过壕,并相继突破两道围墙。此时的国军因为庄内无险可守,发生混乱,守军万余大部被歼。
    11月20日清晨,解放军的红旗插上已经被放弃了的黄焕然兵团司令部,碾庄圩被解放军攻占了。国军第25军残部4000余人逃到碾庄圩北面尤家湖村。兵团司令黄焕然本人率领兵团部直属部队1000余人推到碾庄圩东面大院第64军阵地,进行最后的抵抗。
    11月21日晚,谭、王指挥的攻坚部队向黄焕然兵团余部发动了总攻。40分钟的炮火准备之后,在华东特纵的坦克部队的引导下,陶勇率华野第4纵从北面、王必成率第6纵从西面、张仁初率第8纵从东南面、聂凤智率第9纵从正
    南面对碾庄圩之敌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华东野战军主攻集团以第9纵攻击第64军军部大院上村;第8纵攻击大院上东边的小院上村;第4纵攻击尤家湖村。4纵在二十九门大炮和四辆坦克支援下,于十六时三十分开始对尤家湖总攻。
    炮兵将大炮推进到距国军阵地仅三百米处实施抵近射击,很快摧毁国军前沿工事,然后步兵跟在坦克后发起冲锋,迅速涉过水壕突破围墙,突入纵深,黄焕然见形势危急下令25军向西南突围,25军残部在突围中被全歼,仅军长陈章只身逃脱。4纵随即攻占尤家湖,由于4纵连日战斗,伤亡很大,司令陶勇特别要求多抓俘虏,来补充部队。战斗一结束,4纵就将刚俘虏的四千多俘虏补入部队。
    黄焕然率残部第25、64军各一个团,撤退到三里庄、小费庄等几个小村庄,一面继续坚持抵抗,一面急电蒋总统、杜光亭请求支援。
    蒋总统命令杜光亭不惜一切增援黄焕然,为其解围;他也向所有的增援部队下了一道死命令,要求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全线出击,救出黄焕然。
    然而,此时经过一个星期的恶战,遭到沉重打击的邱、李兵团已经丧失了一开始的锐气。邱、李这两个行伍出身的将领,凭着多年与解放军作战的经验,感到突破人民解放军的阻击阵地已是不可能的了,东援已经无望了。如果继续拼命东进,很有可能像黄焕然一样落入人民解放军的手中,难逃被合围歼灭的厄远。因此,邱、李虽然也指挥部队向前进攻,但是他们的后腿和尾巴始终不肯离开徐州,主力也不敢离徐州太远,即使是进攻部队也始终保持着间距很小的密集队形以防被解放军抓住机会实施穿插,防范后路被断,部队被分割。他们的增援是有限的,决不敢像杜光亭所要求的那样全力以赴。
    在增援彻底无望的情况下,黄焕然立即命令第64军军长刘镇湘率残部向碾庄圩西北方向突围。就在这时,人民解放军又向第64军发起了攻击。
    第64军的最后突围被解放军粉碎了,但是,黄焕然司令官和25军副军长杨廷宴带着几名警卫趁着战场混乱,一起突围冲了出来。
    解放军四处寻找兵团司令黄焕然这个重要人物没有结果,于是四处撒网展开搜索。
    在逃离战场的路上,听到解放军的喊杀声由远而近,“活捉黄焕然”的呼声震天动地,黄焕然司令对自己的前途感到绝望了。黄焕然对杨廷宴说:“我年老了,跑不动了,你们走吧,。”然后,黄焕然对身边的25军副军长杨廷宴说:“我有三不解:一为什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