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战悍将》第三百二十九章正义(八)[2]

重生之抗战悍将最新章节目录
   议提出了如此见解:
    1深信帝国鉴于周围之形势不得不进行大东亚战争。
    2天皇陛下极为希望对美、英的谈判应始终坚持达成和半解决。
    3有关决定开战、贯彻执行作战计划等,天皇陛下只有遵从实行宪法中形成的惯例,不能驳回大本营、政府已决定的事项。
    天皇自己也走到了幕前,他说:“怎样才能避免这次战争,我曾煞费苦心地凡能想到的都已想到了,能采取的手段也都采取了。虽尽了力所能及的一切努力也终未奏效,战争还是爆发了。”
    如出一辙,美国国务院的一份《对日白皮书》也在为天皇开脱罪责,竟然说“天皇曾力阻日本军进攻美英”。
    然而天皇号称是创造日本国家之神的万世一系的子孙。天皇裕仁是神,是日本的天空和东方,照耀着日本的古今和道路。他决定着日本。
    日本从公元三世纪起,出现了象征王和豪族地位的古坟。在大和地方,作为部族同盟首领的天皇一族,也开始获得了君主的世袭地位。在刀光斧影浊雾迷蒙的漫长历史中,天皇的权势曾经旁落。十九世纪随着“尊王攘夷”运动的胜利,明治天皇走上政治舞台,为天皇重新夺得了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极权。也是明治天皇,于1869年发表御笔信宣布:“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发动了侵略的机器。
    1889年2月21日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的第一条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之”,第十一条“天皇统帅陆海军”中,规定军令属于帷幄大权,在一般国务大臣权限之外,由天皇直接把持。本世纪三十年代右翼少壮派军官的一系列政变活动,否定了元老、重臣、政党乃至议会的作用,以天皇名义建立了军部独裁,完成了“天皇制法西斯主义”。
    天皇作为统军大元帅,他的《告陆海军人敕谕》开头就写道:“我国军队世世代代受天皇统帅”。在这篇长文的结尾,天皇裹挟着雄劲的大3直上云端:
    “朕统帅兵马大权,委任臣下各司其职。其统治大权须由朕亲自总揽,此非臣下所宜过问者。朕之子孙须永远牢记此要旨,切记天子须掌握文武大权,不得再出现中世纪以来丧失体制之混乱局面。朕为汝等军人之大元帅。而朕亦赖汝等为股肱,汝等应仰承朕意,加深君臣之间亲密关系。朕能否答上天之惠,报祖宗之恩,均赖汝等军人能否克尽职守。”
    《军人敕谕》是军人至高无上的精神圣典。天皇的存在塞满了军队的一切空间——从枪支到靴底上的每一颗钉子。士兵是盲铬的,出征前饱略3要面向蠛宫遥拜,归幕对饱识敏头领要乘特别挂在火车后的头等车到东京车站,再搭乘宫内省特别差遣的马车,经二重桥进宫觐见天皇。士兵的生命不属于他本人,为了天皇他们可以投入“神3特攻队”,像飞蛾一样扑向熊熊燃烧的大火。死后他们的灵魂仍在合唱:
    跨过大海,尸浮海面,跨过高山,尸横遍野,为天皇捐躯,视死如归。那些在冰天雪地和亚热带雨林中战死的士兵尸骨,与《军人敕谕》小册子一道腐烂为尘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天皇不可能是无所作为的,更不可能是无奈的。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之后,实现了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日本帝国主义仍在重温以腐败的清朝为对象时胜券在握的旧梦,急于侵食中国。1937年7月7日,滋衅挑起了“卢沟桥事变”。
    日本政府于8日晚声明采取不扩大的方针,但在11日上午却批准了陆军大臣杉山元关于向华北派遣五个师团的提案,并向国民表明了这个“重大决心”。
    11日晨,当参谋总长闲院宫要见天皇时,内大臣建议天皇先见总理大臣。但天皇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调兵遣将的问题,执一意先见了闲院宫。
    深谋远虑的天皇担忧的是能否取胜,他问闲院宫:“如果苏联从背后进攻怎么办?”
    总长回答:“陆军认为苏联不会进攻。”
    在此前后,天皇多次召见陆军大臣、参谋总长、海军军令部总长。陆军大臣杉山元信誓旦旦地说:“一次派出大量军队,一个月就可将中国击败。”
    天皇经过反复考虑,确信日军能取胜后,批准了向华北派遣大军的方案。参谋总长遵照天皇的旨意,发出进攻并占领北平、天津地区的命令。
    8月13日,日本海军又在上海挑起了战争。l4日,日本政府发出“惩罚中国军队暴行”的声明,并作出派遣大量陆军部队的决定。15日,海军航空部队从九州基地出击,轰炸了南京。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历史翻到乌云沉沉的另一页。
    1941年,日本穷兵黩武大肆南进,危及到美英等西方列强的势力范围,与美英形成对立。日本与德、意法西斯结成军事同盟,确立了大东亚侵略战争的方针。日本与美英的对立激化,战争一触即发。天皇起用战争狂人东条英机。
    日本一边与美国谈判,一边策划对美军的袭击。裕仁天皇在这段时间每天拜诵明治天皇的诗句:“四海皆兄弟,何事起3波?”这反映了他的矛盾和他奸猾的策略。他在暗中时时助推着阴谋的进展。
    11月1日深夜,东条内阁召开的政府和大本营联席会议,对“帝国国策执行要领”的研究作出结论:“帝国为打开目前危局,保证生存和自卫,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现下定决心对美、英、荷开战”,并确定了进攻的时间。
    次日,东条英机和杉山、永野陆海军两总长向天皇上奏了上述决定,天皇即问:“怎样才不致于师出无名呢?”这似乎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东条表明自己并不是笨蛋:“当前正在研究,很快就上奏陛下。”
    11月3日,天皇又向杉山和永野详细询问了诸如进攻时间、天气条件等一些具体问题。天皇还问“海军哪一天开始作战”,永野答是12月8日。
    在11月5日的御前会议上,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策执行要领”。会后陆军大臣杉山元单独向天皇说明作战计划,天皇表示完全了解,还特别嘱咐关于奇袭的企图绝不能让对方发觉。
    随着战事的迫近,天皇对胜败的问题极为关心,向军方询问多次。ll月30日上午,天皇在海军任军官的弟弟高松宫亲王进宫对他说:“海军的确应付不了,我总是在想,要尽可能避免日美之间的战争。”天皇不悦,即又召见东条等人商议。午后6点半,天皇召见木户并命令他:“关于能否战胜的问题,经询问海军大臣和总长,都说有相当的把握,所以命令你通知首相,按照预定战争计划行事。”
    日美谈判按照天皇预定的那样,于12月1日零时破裂。当日下午2点,天皇决定对美开战。
    天皇以“极为爽朗的神色”鼓励陆海军两总长:“这样做是不得已的。望陆海军双方合作,努力干!”
    12月7日,日本违反国际法,日本海军在政府对美最后通牒送交对方之前,以强大的舰载飞机和极残酷的手段,偷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在火山爆发般的轰响和烈焰中,吨的“亚利桑那”号巨型战舰几乎蹦离了海面,裂成两半。偷袭使美国太平洋舰队l8艘军舰沉没或受重创,l88架飞机被毁,美军死亡2403人、重伤和失踪2233人。
    太平洋战争爆发。
    天皇就是这样直接、具体、有效地指导了战争。在偷袭珍珠港后的第三天,天皇颁发敕G表彰联合舰队的“丰功伟绩”:“联合舰队,开战伊始,善谋能战,大破夏威夷方面敌人之舰队与航空兵力,建树丰功,朕至为嘉许,望将士再接再厉,以期今后之大胜。”1932年1月8日,天皇也曾颁发敕G表彰关东军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出色行动:“尔等行动果断神速,以寡制众,速讨顽敌……勇敢奋战,拔除祸根,皇军威武,得扬中外。”战争期间,天皇每年必到靖国神社“亲拜”,他身穿大元帅军服,手持玉串,大祭战死者的亡灵。
    啊,靖国神社,光荣的神社,我们的大君也向您敬礼。
    军国主义精神和着袅袅香烟有力地弥漫,渗入日本军人和国民的血液,激发着他们为天皇而献出生命的崇高感情。
    天皇驱赶着军人去夺去抢去死,驱赶着国民到龟裂的荒土上去悲哭流浪。他们的血泪涂染了天空和岁月,汇成冰冷的河。在这帝王的景色中,天皇拥着樱花宫女坐于血泪河畔,慢条斯理地品饮和欣赏。那些苦命人真苦,那些冤魂真冤,他们不知道天皇拥有占全国22.7%的土地和15.8%的森林;不知道天皇在几千家股份公司拥有60亿美元的私人资产;不知道天皇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私人财产增加了275%!“神”的身上散发着血腥和铜臭的气息。
    天皇的战争罪责是重大而清晰的,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人民对天皇抱着普遍的仇恨和恐惧心理,国际舆论强烈要求把天皇作为战犯处罚,澳大利亚和中国法官指称天皇是第一号战犯,应在东条之前上绞架。在强大的压力下,前首相近卫文磨曾一度主张裕仁退位,以保皇室安泰。
    天皇惊慌终日,绞尽脑汁保全自己:当内大臣木户接到逮捕令后,天皇假意设宴安抚,并假惺惺地说:“美国方面看来有罪的人,我国看来则是有功之臣。木户随我多年了,朕要为他把酒饯行。”木户一直侍奉于他的左右,所有底细全知。
    木户感激涕零。他着一身簇新的和服往皇宫赴宴。菜肴丰富有加,宾客只他一人。席间多有抚G和陈情。
    中心话题自然是天皇的战争责任问题。木户对此似乎有点悲观:“我想与陛下相见,这是最后一次了。我想直言不讳地谈谈我的想法。战争责任有国内和国外两方面的,国内您有责任,我也说过有关您退位的话。话说回来,终战之事因为是由陛下的圣断而决定的,所以陛下您就有了履行《波次坦公告》的责任。”他不是不知道,裕仁是抱着同明治天皇受到三国干涉时誓报此仇于来日一样的心情,来接受《波次坦公告》的。因此他在谈话结束时说:“陛下的地位能否维持,我没有自信。”
    宴毕临行时,天皇起身相送,复又叮嘱:“木户君你实在不幸,万望保重身体。我的心境你当然明白,所以想请你为我说明。”
    木户心如明镜,进监狱前即向他的律师交待自己的辩护基点,其第一、二条均是为天皇开脱罪责。
    天皇一边在自己内部封口消迹,一边竭力巴结掌握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