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战悍将》第二百四十五章缅甸悲歌(十)[4]

重生之抗战悍将最新章节目录
   开突围战斗,但苦战一日,毫无进展。16时30分,英缅军第1师师长史考特致电史林求援。史林记述当时情况说:“更多日军由东边的伊洛瓦底江上增援,我军情势更劣。下午4时半,史考特来电说他的人马已因不断的战斗、行军及缺乏饮水而精疲力竭。他估计还能挺过一夜,但若次日还不能获得饮水,他的军队将因虚脱而不能战斗。他要求准许放弃运输工具及武器,于当晚轻装突围。”史林遂要求第113团继续攻击,以速解英军之围。此时孙师长已赶至前线,经现地侦察后,认为宾河南岸日军居高临下,攻击行动完全暴露,仅以1团兵力实施昼间攻击,不仅难以达到解围目的,反易遭不意之损害。经与史林一再解释、协商,获得谅解,决定次日拂晓攻击。
    当晚,孙师长与史林共同研究攻击部署。孙师长因右翼方面全系石山,侧背临河,万一攻击顿挫,危险较大,主张以左翼(东翼)为主攻。但史林以被围英军在仁安羌东北地区,如果主攻在左翼,则被围英军易于蒙受炮火损害,且解围后之撤退亦殊多不便,坚请将主攻改在右翼。于是决定将主攻指向日军左翼。18时下达了攻击命令。其主要内容为:“1.当面之敌情无变化,仍坚守宾河左(南)岸高地一带阵地,英军第1师仍在仁安羌东北地区被敌包围,已弹尽粮绝,危急万分。2.师以击溃当面敌人、救出英军之目的,于明(19日)拂晓5时30分继续攻击。3.第113团于明5时30分即向油田区之敌攻击,重点指向敌之左翼。4.英军炮兵队(火炮3门)以一部火力协助第113团之左第一线,攻击宾河左岸之敌,以主火力支援其右第一线主力之进攻。5.英军战车队以全力沿公路进攻,协同我主力之进攻。”
    19日凌晨4时30分,第113团渡过宾河,5时30分展开全线进攻。右翼部队迅速攻占日军第一线阵地。日军为挽回颓势,亦及时增援并组织反击。双方反复冲杀,战况极为激烈。第3营营长张琦壮烈牺牲。激战至14时,攻占了油田区。左翼部队亦攻占了日军主要据点501高地。15时与被围英军取得联系。当日上午7时,被围的英缅师亦曾发动攻击,企图与解围的中国军队配合突围,但很快即被日军压制下去。“军队在精疲力竭之际,又受到猛烈攻击,死伤又增”,“尽管军官不断安抚,英缅军已经完全崩溃”。第113团击退日军第214联队及第213联队一部后,救出了英缅军第1师7000余人和美国教士、新闻记者以及被日军俘虏的英军等500余人,从日军手中夺回的100多辆汽车和1000余头马匹等亦交还英军。他们在第113团掩护下,安全地从左翼撤至宾河北岸。“三天的苦熬,已使他们狼狈不堪,一路对着中国军队,个个竖起大拇指高呼‘中国万岁’”。4月20日,罗长官致电最高统帅报告战况说:“孙师原派巧克巴党之113团,筱日扫荡平河(即宾河)以北敌人后,进而救援在彦南扬(即仁安羌)被围之英军。现据孙师长皓未报称:刘团经两昼夜激战,占彦南扬,救出被围英缅军第1师7000余人(情形狼狈,不复成军),并由敌人手中夺获之英方辎重百余辆,悉数交还。敌向南退却,其死伤约500余名,我亦伤亡百余。据孙立人回忆录,本次作战第113团参战人员1121人,阵亡204人,伤318人。该团暂在彦南扬占领阵地。”
    第113团救出英军后,因只有1团兵力,并未乘胜追击。4月20日晨,日军第33师团已全部到达仁安羌附近,当日即派出1个大队向第113团左翼阵地实施威力搜索,被守军击退。双方仍在油田区以南10公里地带对峙。当晚,第112团到达宾河北岸。孙师长令第113团和第112团利用夜暗调整部署,准备21日拂晓攻击当面日军。英军罗伯逊上尉送来史林的命令,主要内容是:中国第5军已改变原计划,业已向北撤退,以掩护东面军(第6军)之安全,因而影响本正面之作战,贵师即退至巧克巴党待命。新38师遂于当夜向归约一带撤退。
    仁安羌解围作战的胜利,让英国人一时感激涕零,但没过几天,这些狡猾而自私的家伙就把中国人为他们做出的牺牲全都忘在了脑后。
    日军占领东吁后,于4月20日下令追击,“部署各兵团猛烈果敢地突进,将敌压向曼德勒附近的伊洛瓦底江歼灭之”。其命令主要内容为:
    1.决定以一个兵团切断腊戍方面敌之退路,同时以主力部队沿央米丁—曼德勒公路及伊洛瓦底江地区向曼德勒方面突进,包围敌主力之两翼,压向伊洛瓦底江歼灭之。
    2.第56师团应沿乐可(垒固)—莱卡—腊戍道路地区向腊戍方面突进,切断敌军退路。预定令独立第56步兵团沿央米丁—敏丹—南曲依道路前进,回归师团长的指挥。
    3.第18师团应在进入央米丁东侧地区后向曼德勒方面突进,切断敌主力的退路,并捕歼之。
    4.第55师团应在进入央米丁西侧地区后,向曼德勒西南地区突进,将敌军主力压向伊洛瓦底江歼灭之。
    5.第33师团应经敏建附近向曼德勒方面突进,捕歼敌主力。
    另外,应以一部急进八莫,切断八莫及杰沙附近敌之退路。
    同古失守、第200师北撤后,同古经毛奇、垒固、雷列姆至腊戍的公路立即处于日军威胁之下。当时防守这一公路的仅有第6军暂55师的第1团,位于毛奇、垒固地区。
    日军第56师团根据军的命令,令参加进攻同古的搜索联队为先遣队,于4月6日进攻毛奇。守军1个连撤守克马俾。8日,第6军为适应战况,并掩护远征军主力在彬文那会战左翼方面的安全,令暂55师第2团推进到垒固,第3团暂留杂泽、东枝构筑工事;同时电令第93师第279团速开和榜集结,另令现在景栋、孟畔的第93师及第49师分别对当面的日军、泰军实施牵制性攻击。
    4月9日,日军攻占克马俾,守军退守土冲河北岸。11日,日军突破土冲河防线占领土墙,暂55师第1团再退保勒一线。12日,暂55师师部推进到垒固,并急调第2、第3团向垒固以南约32公里处高地一线占领阵地。14日,第6军军指挥所亦进至垒固,同时令第49师的第146团在垒固以北坑皮克附近占领预备阵地。在守军调整部署尚未完毕之际,日军先遣队于15日开始分两路向第1团阵地进攻,但遭到守军的坚强抵抗,攻击顿挫。日军遂将第113联队投入战斗。守军寡不敌众,被迫向垒固转移。日军跟踪追击,在垒固以南与尚未占领阵地的第2、第3团遭遇,发生激战。日军第148联队由左翼加入战斗,并超越守军,前出至距垒固约10公里之恩奎当。激战中暂55师被击溃,与军失去联系。日军于20日攻占垒固,并击退了坑皮克的第146团。第6军军部退至雷列姆,第六军林参谋长率第146团余部防守和榜。
    大概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最高统帅终于暂时放下了对云南的龙主席的高压政策,把已经在云南呆了好一段时间的中央军三个军部队紧急调入缅甸。先头部队第54军的主力已经抵达腊戍,后续的第8军和第71军正在昼夜兼程的沿着滇缅公路开进。
    就在这个危急时候,刘建业主持的会议在小城腊戍最豪华的波特酒家召开了。
    “各位,想必大家都很清楚我们这次会议的目的吧?”穿着缅甸笼基(缅甸男子穿着的筒裙的名字),包着缠头,盘腿坐着的刘建业说道。
    “这当然是明白的。不过,我们也想知道你们能够开出什么样的条件。”掸邦独立军的首脑吴利昂率先发话。
    “实话不瞒你,日本人的南机关也派人过来开出条件了。”克钦邦的孟巴头人紧接着说。
    “这很正常,日本人向来都喜欢开空头支票。不过,大家如果知道那个满洲国的皇上连自己的老婆都被日本人毒死的话,你们还能相信他们的话吗?”刘建业一点都不惊讶得说道。
    “我们还是想知道你们要开出什么样的条件。”佤邦的桑凯头人说道。
    “我们会支持你们的自治,给与你们必要的支持,包括武器弹药。我们继续承认你们的世袭官职。你们还可以派出你们的人员到我们陪都去学习,学成以后回来建设你们的领地。”刘建业说道。
    片马管事、傈僳族头人勒墨夺扒和景颇族头人姚中科说道:“那我们片马地区,不知道政府是怎么考虑的?”
    片马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它位于泸水县境内的高黎贡山西侧,西面与缅甸接壤,北通印度、巴基斯坦,为印、缅进入滇、川、藏的咽喉要地,国防意义尤为重大。清朝末年,英军曾经出动部队侵犯片马地区,事后一直赖着不走。
    “片马自古就是中国的土地,我们自然是要收回的。除此以外,我们还会收回猛卯三角地和班洪、班老部落。”刘建业毫不含糊的说。
    “你们是英国人的盟友,我们怎么才能相信你们?”
    “你们大概也都知道,我们现在的腊戍以前是中国的土地,我们国势衰弱的时候,才被英国人抢走的。眼下的这场战争,不论英国人最后是赢是输,他们都不会恢复到过去的强势,所以,只要我们表现的强势,他们就只能默认和接受。国家之间的边界,是由实力来划定的。当然,你们如果还不放心的话,可以先争取自治,然后再并入我国版图。我国政府会继续承认你们的地位。各位原先的土千总,土守备等官职,我们继续承认。我们还可以放弃经营缅甸炉房矿产企业的权利,把这个交给你们。”
    “如果是这样,我们倒也可以考虑。不过,你总还是要表示一些诚意。”吴利昂说道。
    “这里是一些小意思。你们就当作见面礼好了。如果,我们最后能够达成合作协议,你们还能收到一份大礼。”刘建业指着由勤务兵送到每个头人面前的托盘说道。托盘里不是别的,都是五支崭新的驳壳枪和子弹。
    商谈继续进行,直到夜色已深,在刘建业和各位头领的讨价还价下,终于达成了协议。国民政府要支持掸邦,克钦邦,佤邦争取自治的行动,提供相应的武器援助,接纳派遣的学生,在必要的时候要以武力支持掸邦,克钦邦,佤邦的武装斗争,派遣军事教官,帮助训练军队,同时承认各位头领的世袭官职;各位头领支持中国军队在缅甸的军事行动,接受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