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战悍将》第二百四十四章缅甸悲歌(九)

重生之抗战悍将最新章节目录
   奉命南下增援的新编第22师部队全部到达同古以北的仰光至曼德勒铁路上的南阳车站附近,拂晓时分向占领该车站的日军发动进攻。由于日军依托工事及高大建筑物死守,杜光亭和廖建楚又缺乏进攻决心,导致增援部队的攻击进展缓慢,只占领了车站外围及部分建筑。
    与此同时,史迪威命令第5军集中主力于叶达西附近,与第200师协同歼灭进攻同古的日军;同时命令第6军暂编第55师主力至彬文那集结,在该地构筑工事。
    敌军第56师团搜索连队于28日黄昏渡过锡唐河,于当夜11时偷袭城东阿列米扬附近高地上的第200师师部。通讯联络一度中断。担任师部警卫的第599团第3营特务连与敌人发生混战。戴师长也亲自操起一挺机枪与日军战斗。得到师部遭袭消息的第598团连忙赶去增援。29日拂晓,将敌军压迫于大桥东南对峙,但是,河东师部与河西城内守军的交通也因此被切断。
    29日,敌55师团再度进攻,56师团搜索联队猛攻锡唐河大桥,企图切断同古后路,围歼200师。新22师继续攻击南阳车站,并最终占领了车站。第5军补充第2团的一个连一度攻入克永冈机场。围攻同古之敌被我援军牵制,对同古攻势稍减。但我援军仍无法与守军会合。第200师则在日军优势兵力、火力和陆、空联合猛攻下陷于苦战。新编第22师虽然攻占了南阳车站,但前进迟缓。为速解东吁之危,第5军急调预备队第96师增援东吁。不料彬文那车站被日军轰炸,火车出轨,该师受阻,无法前进。
    史迪威亲自赶到叶达西前线新22师师部督战。廖建楚师长面对史迪威的亲自督战,支支吾吾,不断拖延,他认为新22师进攻力量不足,要等第96师赶到以后再全力攻击。出乎史迪威的预料,杜光亭竟然准备让第200师突围后撤,放弃同古防线。史迪威瞪着拒不从命的杜光亭和廖建楚,怒火中烧。在同古至卑谬一线阻止日军进攻,是他和英国人到表中英两军共同商定的作战计划。最高统帅也曾在3月20日发出手令,要求远征军“必须死守”同古,特别是在英军未撤出卑谬以前,“我军绝不能先撤同古阵地”。现在英军方面宣称他们应史迪威之请,正以30辆坦克为先导向瑞同、德贡方向发动反攻,而此时杜光亭却要放弃阵地后撤。
    史迪威多日以来心中积聚的郁闷和愤懑,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他怒视着杜光亭,声色俱厉地吼道:“你必须执行我的命令,如果胆敢抗命,我要用军法制裁你!”他很清楚第200师在同古的困境,但他认为救援第200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新22师全面出击,打退日军的进攻。
    杜光亭对此的反应则十分冷漠,这冷漠之中透着轻蔑和鄙视。他说:“对不起,将军。我不能让第5军同如此强大的敌人冒险硬拼,必须保全第200师,才利于以后的作战。我要对我的部队负责。”史迪威问道:“你不对我的命令负责吗?”“不,我只对最高统帅负责。”杜光亭的回答非常干脆。其实,他在前一天就已经报告最高统帅,准备让第200师撤退,并且得到了批准。史迪威对这一切竟然毫无所知。杜光亭转身走了,带着随行人员撤往彬文那,把史迪威甩在了叶达西,他知道这位参谋长的“军法制裁”不过是一句唬人的空话,他根本就不怵这个美国来的老头。
    当然,史迪威他并不清楚,他又一次被老奸巨猾,自私至极的英国人当猴子耍了。西线卑谬方面的英军实际上始终未采取任何积极行动对中国军队的艰苦战斗加以配合,自始至终,他们在卑谬方向的部队都在按兵不动,坐视他们的中国盟友流血牺牲而无动于衷。3月25日,日军第33师团长樱井省三中将命令师团步兵指挥官荒木正二少将率步兵第214联队、工兵第33联队、山炮第3大队和独立远射炮第11中队组成前锋突击队,师团主力随后跟进。3月29日,荒木所部于卑谬以南50余公里的庞得与英军遭遇。在遭遇战里日军击毙英军500余人,俘虏100余人,缴获坦克22辆、装甲车30辆、大炮20余门、汽车160多辆。日军利用这些装备,于4月1日攻占卑谬。眉苗的英军司令部却在3月29日通报中方,“英军现决采取局部攻势绝不影响卑谬之安全。”
    此时此刻,第200师已苦战12天,连同第五军配属的部队已经伤亡7000余人,内缺粮弹,外无援兵,面对增援后4倍于己的敌人,困守孤城,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
    二十九日晚,日军攻势渐呈衰竭,同古城内的前线阵地出现少有的平静气氛。一群群的铁嘴鸦和饿鹰竞相飞到阵地上来啄食腐尸。
    戴师长在弹坑累累的阵地上巡视。
    连日激战使这位威风凛凛的少将师长此刻看上去萎靡了许多。他已经两处负伤,胳膊上扎了绷带,姜黄色军服被弹片撕开一道大豁口。露出里面染着血渍的衬衣来。
    士兵们三三两两或坐在工事抽烟,或靠在掩体里打盹,他们中有不少是伤员。士兵们沉默地注视着他们的师长走过,表情漠然,没有人站起来敬礼。悲观绝望和听天由命的情绪好像毒蛇一样悄悄啃啮着少将师长的心。
    在师骑兵团(实际上是装甲团,因为这个团的标准装备是坦克和装甲车,但是就象美军第一骑兵师一样,保留了骑兵番号)一营掩蔽部,戴师长遇见一个头缠绷带的负伤军官,他认出是先遣营营副曹行宪。这位毕业于德国慕尼黑机械化学校的少校营副此刻看上去相当狼狈:衣裳褴褛光着两只脚,眼睛里布满血丝。因为部队所属的战车还在腊戌,骑兵团只好委屈当步兵,因此这些外行的步兵更比别人当得艰苦。
    戴师长拧起眉头,冷冷地训斥道:“你是个长官,原来的威风哪里去了?”
    曹营副立正:“是,长官。”
    “先遣营还剩多少人?”
    “报告,连伤员在内,还有二百二十七人。”
    戴师长心头一震。这个营都是机械化人材,是二百师起家的本钱,难道他们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报销在这场得不偿失的阵地战里?
    “把骑兵团撤下去。”他下了决心,命令参谋长:“把预备队调上来,师部特务营作总预备队。”
    曹营副不动,毅然决然说:“师座,我有一句话要说。”
    戴师长停住脚,他看见曹营副呼吸迫促,嘴角颤抖。
    “师座,这仗不能再打了。”
    “何以见得?”
    “敌人占尽优势,我军困守孤城,这不是打仗,是坐以待毙。”
    “混蛋!你敢动摇军心么?”
    曹营副忽然噗通一声跪下来,声泪俱下地说:“师座,不是曹某怕死,实在是为师长您和全师弟兄着想!敌人援军一旦赶到,我军必定困死无疑。师座,想想活着的弟兄吧,赶快向东突围,再迟就来不及了!”
    戴师长大怒,抬脚把他踢翻在地。但是曹营副又抱住他的腿不放。
    “师座,您不能再拼下去,第二百师一万弟兄都指望您了!”
    戴师长怒不可遏,劈脸打了曹营副两个耳光,命令卫兵将他拖下去。不料,戴师长刚转过身,背后传来两声枪响。原来曹营副挣脱卫兵,开枪自杀了。
    戴师长无语,内心大恸。他原先指望效忠最高统帅,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在所不惜。但是两声枪响震撼了他那颗在连日的血战里已经变得麻木和冷漠的灵魂。军人虽不惧死,然而虽死何为?戴师长分明听到来自广大官兵的怨愤与抗议。
    戴师长开始向生的欲望屈服了。
    此时,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传来:自私自利的英国人终于抛弃了中国盟友,他们在尚未通知友军的情况下仓惶撤退,把同古侧翼暴露给敌人。
    如果这个消息是真实的,那么实际上就宣告了同古保卫战即使继续坚持下去,也于事无补,它已经变得没有什么意义了。
    戴师长的决心彻底动摇了。
    “杜军长副司令长官台鉴:
    敌与我接触战自十九日,激战至二十八日,凡十余日矣。我已濒弹尽粮绝之境,官兵两日无以果腹,仍固守同古铁路以东阵地……自交战之初,敌势之猛,前所未有,尤以二十四日至今,敌机更不断轰炸,掩护其战车纵横,且炮兵使用大量毒气弹,昼夜轮番向我阵地进攻……援兵不至,我虽欲与同古城共存亡,然难遏倭寇之凶焰……何益之有?……“
    电报刚刚发出,城外阵地又传来激烈枪炮声,锡唐河桥头阵地宣告失守。
    原来日军增援部队第五十六师团主力已经星夜兼程赶到同古。
    这是一支无坚不摧的钢铁大军,它的打击力因其士兵对战争的勇气和狂热而增加了十倍。第五十六师团是一支军威赫赫的常胜师团,师团官兵全都由日本本州造船工厂的产业工人组成,亦称“本州兵团”。这些曾经熟练掌握过铁钳、机床和电焊机的粗糙大手如今紧握枪杆,为了天皇的神圣使命而进行野蛮侵略和屠杀。他们有文化,守纪律,意志坚定,斗志顽强。本州兵团曾在中国战场创造过一系列“辉煌”战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制造“九。一八事变”和参加“淞沪之战”“南京大屠杀”。当然,这些都是他的基干部队犯下来的。
    士兵在凝固。枪炮在凝固。死神在凝固中苏醒。战争在凝固中爆发。师团长慢慢拔出指挥刀,他的动员令只有一句话:
    ————如果战斗失败,我将切腹以谢天皇。士兵们,前进!
    有着一丝讽刺意味的事情是,日军的这个第五十六师团的代号是“龙”。而龙这种神秘而强大的神兽,正是它此时的对手中国人绵延数千年以来一直尊崇的民族图腾。长久以来,中国人都把自己称作为龙的子孙,并且以此而自豪。
    第五十六师团师团长渡边正夫中将,东京陆军大学毕业,以擅长山地丛林战著称。师团的全部战斗序列由坦克、装甲车、炮队、汽车、摩托车和步兵团组成,行军神速,火力强大。该师团在刚刚结束的由山下奉文将军指挥的马来半岛作战中曾一马当先率先攻占吉隆坡。由于大本营深感缅甸方面第五十五师团力量薄弱,于是命令将第五十六师团和另外一支精锐之师第十八师团紧急调往仰光增援。当渡边师团长的船队还在海浪里颠簸的时候,就接连收到同古前线的告急电报,于是他命令各部队边登陆边出发,结果先头部队仅用三天就完成三百公里长途急行军。主力部队紧跟在先头部队的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