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战悍将》第二百三十九章缅甸悲歌(四)

重生之抗战悍将最新章节目录
   但是,自从抗战以来一向严格批评中国军队不堪一战的史迪威,一回到缅甸,又提出了指挥中国军队,反攻仰光的攻势作战,而且以缅甸地区中国军队指挥官的名义,发布了作战命令,把自己的意图确定了下来。在刘建业看来,史迪威的这个计划,真是勇气可嘉的“自杀”作战计划。试想四个日军精锐的师团(日军的一个师团相当中国一个军的建制,拥有战车与机械化部队),又在优势空军的掩护之下,而中英联军的兵力只有两个军与两个师(还尚未集结完成),以这样悬殊的兵力,事实上连据险防守都还力有未逮,遑论如何能进攻日军。最高统帅也了解,史迪威这样不能知己知彼来指挥作战,中国军队将会遭到致命的打击,无奈自己已经表态把缅甸地区的中国军队交给史迪威指挥,这个时候如果因为史迪威的作战意图与自己不和,就撤换掉史迪威,显然会与史迪威身后的美国政府闹出不愉快。本来,中国在当时的同盟国里,就属于弱势国家,苏俄和英国对于中国都有一些不良企图,中国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至少在表面上还算公正一些的美国政府。事实上,在盟国的眼中,所有的兵力调动与作战资源分配,从来就没对有中国战区的安危作优先的考量,只有西方国家的利益为基准。)这个极其偏颇的情况,一直到魏德迈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后(一九四四年年底),才被矫正过来。另外由此也可以看出英国政、军领袖只为自己一时利益设想,完全不顾盟友死活的心态(不仅中国受害至深,美国也屡次被英国牵着走而无法作最有效的战略决策)。英国希望中国军队进入缅甸南部作战,为其从缅甸撤离,加强印度的防卫,提供一些时间。英国在整个南亚的战略,根本已有放弃缅甸,保全印度的构想,因为英国在缅甸只有三个师的英缅混合部队,也没有空军掩护,更缺乏当地人民的支持(这点非常的致命)。中国军队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都极端不利的情况下,进入复杂的热带雨林地区作战,早已有着未战先败的隐忧了。英国甚至连清楚的地图都没有交给中国军队,造成中国军队在缅甸作战极端不利的因素。
    但事实上,就全盘的战略格局而言,英国保卫东印度洋与缅甸,就算要多花一些代价,也是值得与必要的。因为如此可以让中国得到维持作战能力的援助,而得到装备支持的中国军队,不但可以成功地牵制、甚至可以主动打击日军,这在整个反轴心国的战争上,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布局。但是英国却始终认为,盟国绝对不能给中国多一点的援助,以防中国军队强大到可以打击日军;因为中国一旦得到复兴,欧洲的帝国殖民主义就不能在战后的亚洲东山再起了。因此英国在缅甸的作战计划,根本就是准备敷衍一下,并且存心拖中国下水,以牵制日军进攻印度。
    史迪威不是不清楚英国人打的这些小算盘,可是他骨子里面的那种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个人企图心驱使他选择了一意孤行,反攻仰光的计划。
    事实上,以当时的兵力而言,中国军队在缅甸的作战,只能据险防守,进行后退包围作战,才能做到消耗与打击日军;最为关键的是,能守住滇缅路的战略据点腊戍,一旦腊戍失守,在缅甸的中国军队就与中国战区失去了联系的通路,中国军队就成为一只孤军而面临全面溃败。但是史迪威在整个滇缅作战计划之中,却没有特别注意到这个胜负的关键所在,他不但没放置重兵把守腊戍,反而语出惊人、一再的要求兵力与火力不足的中国军队,要直接攻击日军的主力。这就导致了日军后来的大迂回行动里迅速攻占了腊戍,腹背受敌的远征军不得不开始全面溃败。
    “不行,我还是要找他。他把部队的主力全都调到前面去,后方如此空虚,如果日本人趁隙偷袭的话,我们的处境就极其危险了。”刘建业说道。
    “将军马上就要出发上飞机了,我想他大概没有多少时间。”王上尉说道。
    “这是事关部队安危的大事,无论如何,我都必须要和他讲清楚。”刘建业坚持说。
    “那好吧,将军现在应该还在办公室里。”说完,王上尉敬礼以后,继续作自己的事情了。
    “将军,我有事找你。”刘建业见到史迪威的办公室门没有关上,直接走了进来说道。
    “我现在很忙,你就直接说吧。我过一会就要上飞机了。”史迪威卷起袖子,正在亲自整理办公室里面需要带走的物品。
    “我觉得,我不适合做部队的迎来送往这份工作,我一直是前线的作战指挥官,不是后勤军官,对如何安排这些事情,我不懂。所以,我希望我能跟随将军一起到眉苗。也许,我和日军的作战经验,可以帮到将军的忙。”刘建业说道。
    “我的命令已经下达,你只管执行就可以了。”史迪威直截了当地说道。
    “可是我觉得将军的作战计划,有很大的漏洞,毫不可以地说,是不顾现实情况的一厢情愿。”见到史迪威的态度,刘建业也开始有了火气。
    “你这是藐视我作为指挥官的权威。”史迪威也回敬道。
    “你的计划是和西面的英军部队齐头并进,可是,将军,你相信那只从仰光撤出来的时候,部队只有1万7千人,却带上了超过3万5千的殖民官员和家属,连带大量私人财产的军队能有决心和意志坚守阵地吗?他们可能对日军展开反攻吗?一支一心只想着如何逃跑的部队,他还能打什么仗?”刘建业指着外面的英国国旗,高声的质问。
    “我现在明白的对你说,你只能留在腊戍。现在,你可以走了。”史迪威感到自己的权威被人直接藐视,气得脸涨得通红。
    “那我请求你撤销我的职务,把我降为一个普通的步兵。我情愿作为一名普通士兵在前线战死,也不愿意在后方眼看着失败而无能为力。”刘建业一把撕开了自己的衬衫领子,大声地说道。
    “那好,我满足你的要求。你被派到同古去了。”史迪威同样大声地喊道。
    “将军,不要这样冲动。他毕竟是中国的最高统帅亲自任命的,也是你亲自提名的。你这样做的话,会被人汇报到重庆的。”史迪威的参谋长赫恩准将听到声音,从外面走近来,小声地对史迪威说道。
    “我不能就这么算了。”史迪威对赫恩准将说道。
    了解史迪威龇睚必报性格的赫恩准将说道:“这样吧,你可以下达一份命令,让他以指挥部代表的名义前往同古督战,这样,大家面子上都好看。”
    “这个办法不错,就这样办。”史迪威说完,从桌上拿起了一张公文用纸,亲自写下了任命的命令,然后放在桌子上,对刘建业说道:“你现在就可以拿着这份命令前往同古报到了。”
    “谢谢,将军。事实会让你明白,你的做法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的。希望到时候,你不会像现在这样固执。”刘建业从桌子上拿起了命令,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王上尉,请帮我联系一下还有没有飞机了。我马上就要出发到同古去。”从办公室走出来,刘建业直接就找到了王上尉。
    “我刚刚查过了,今天已经没有飞机了。明天早上有一架要飞到同古去运送药品的飞机。”王上尉说道。
    “那好吧,给我留下一个舱位。谢谢。”说完,刘建业转身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第二天,刘建业坐上了一架小飞机,从腊戍起飞,直飞同古。
    21日起,日军第5飞行集团以战斗机102架、轰炸机77架连续轮番攻击、轰炸马圭英军空军基地,击毁28架,击伤29架,致使这一地区英军空军基本上丧失了作战能力。日军夺得了缅南地区的制空权后,中英联军几乎在毫无空军支援的条件下作战。
    史迪威在同古展开会战的出发点,旨在迅速向日军发动反攻,夺回已被日军占据的仰光地区,但是,从当时战场总体形势衡量,这种思路其实并不现实。首先,从盟国和日本对垒形势看,由于日军已控制泰国,日军在缅泰长达千里的交界地区对缅甸形成巨大压力。缅甸狭长的地理特征使缅甸尤其是位于南端的仰光防御需要从南到北投入极大的兵力,在英方并无防御缅甸决心情况下,中国要独力担任这样狭长的防御地带,事实上难以做到。因此,即使中国远征军夺回仰光,长期固守也相当困难,何况此时仰光出海口已受日本海军威胁,难以充分利用。
    其次,史迪威包括最高统帅对日军进攻缅甸的决心其实都估计不足。3月上旬,根据缅甸方面英军抵抗软弱、中国远征军开始出动的新形势,日本南方军决定“捕捉战机,果断作战,迫使曼德勒附近之敌尤其中国军队进行决战,尽量于短期内歼灭之”。预定在5月底前基本完成作战。为此,该军决定除以原第15军继续担任进攻作战外,再将第18、56师团及第三飞行集团等部增派到缅甸战场,预定3月中旬至4月上旬到达。同时以第38师团及近卫师团各一部为预备队。这样,日军实际准备投入作战的部队已达四个多师团,大大超过中国估计的二三个师团之数,而中国到日军预定完成增兵计划的4月上旬实际可投入曼德勒及以南地区作战的部队只有5个师,考虑到日军的空中及火力优势,以及其在包括与英、美军队作战中表现出的强大战斗力,这样的兵力对比对远征军显然是不利的。所以,中国参谋团在事后的总结中认为,同古决战目的如为击破敌人,兵力“嫌过小”。
    再次,中国将主力投入同古地区,在军队的进退中都将受到友军协同、交通、后方运输和部分缅人蓄意破坏的更大压力。远征军要实施同古会战,关键是必须迅速集结数个师的部队,在日军援军到达前,一举击敌取得成功。但按原定计划,远征军除第200师外,其余部队需在3月23日以后方能到达曼德勒东北地区,而曼德勒到同古还超过由国内出动至曼德勒的距离,并且由曼德勒输送至同古较之前一段运输更为艰难。虽然后来由于各方努力,运送速度有所加快,但要抢在敌人援军到达前集中同古,事实上仍无可能。马圭英军空军基地被日军袭击以后,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在同古展开会战还牵涉到一个微妙的战斗心理问题。由于最高统帅的让步是在史迪威压力下作出的,最高统帅对进攻作战大有保留,这种态度通过各种途径必然影响到前线将领。本来,远征军将领对史迪威就抱怀疑态度,如史迪威本人所说:“考虑到他们的历史以及与外国人打交道的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