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战悍将》第一百六十三章前方战事又起[2]

重生之抗战悍将最新章节目录
   湖实施佯攻,以航空兵对湘、赣两省要点进行轰炸,作出要在第九战区有所动作的姿态,以转移中国方面的注意力。待其主力部队集结完毕后,按照预定计划,以捕捉并歼灭第五战区主力于唐河、白河以东迄枣阳一带为目标,采取两翼迂回、中间突破的战法,于5月初发起了进攻。其右翼第3师团和第40师团石本支队于5月1日从信阳及其以北地区沿桐柏山北麓向西进攻。其右翼第13师团于5月2日从钟祥沿汉水东岸地区北上,直指枣阳。其中路第39师团和第6师团池田支队于5月4日从随县西进,向第五战区中央集团正面实施突击。日军的这种战役部署,与一年前的随、枣会战如出一辙。
    中国方面在查明日军行动和兵力后,最高统帅于5月5日致电李司令长官,指出各路日军“共只三师团强,且皆由其他方面拼凑而来,以配布于平汉、信南、襄花、京钟、汉宜各路之广大正面。其每路兵力,不过一旅团,最多至一师团。力量至属有限,并无积极甚大之企图,可以推见……我军正宜识透敌情,把握时机……不顾一切,奋勇猛进,必予敌以致命之打击。”同日,第五战区针对日军态势调整部署:以第29集团军任大洪山游击作战,并侧击京钟、襄花两路日军;左集团孙总司令指挥第1游击纵队任桐柏山游击作战,并向西南侧击襄花路日军;江防军除原任务外,应以有力部队渡河东进,向皂市、濂山方向进击,威胁日军后方,策应右集团作战;右集团仍以一部固守襄河西岸,主力在襄河以东地区,与中央集团协同围歼由钟祥北上的日军;中央集团应于现阵地阻击、迟滞日军西进,不得已时应以确保襄、樊为目的,于枣阳以东逐次抵抗,尔后以一部在枣阳以北与右集团和大洪山游击军协同,攻击日军侧背,主力向唐河、白河以西转移;第2、第31集团军和第92军应于桐柏、泌阳以东地区围歼西进的日军,不得已时向唐河以西转移。
    但是,各路日军突破第五战区部队的第一线阵地后进展迅速,以每天30至40公里的速度向前突进。5月7日,日军第3师团占领唐河,第13师团北进至王集,第39师团进抵随阳店,对枣阳构成合围之势。但各路日军之间空隙较大,守军逐次抵抗后,在日军包围圈尚未合拢时及时转向外线。只有第84军第173师在枣阳附近掩护主力转移,撤退不及,遭日军围攻,损失较大,师长钟毅阵亡。5月8日,日军占领枣阳,宣称汉水左(东)岸作战之目的已经完成,其实并未实现捕捉第五战区主力的企图。
    军事委员会判断日军必将向原阵地退却,主要退路只有襄花路,而该路雨后车辆不能运动,因而命令第五战区各部队应乘日军态势不利、补给缺乏、退却困难之机,以全力将其捕捉、歼灭于战场附近,尔后向应城、花园之线追击。第五战区接到命令以后,随即部署对日军的反攻。5月10日以后,日军第3师团在樊城东北地区集结,第13、第39师团则从枣阳南撤,准备在宜城附近集结。第五战区乘日军分散疲惫之机,以第31集团军从南阳地区急速南下,于5月12日将第3师团包围于樊城附近;以第33集团军主力东渡汉水,在枣阳西南至宜城间地区截击第13、第39师团。一场激战就此展开。
    刘建业是在军内的战情通报上面得知了在湖北的战事的。当看到第五战区命令第33集团军主力东渡汉水,在枣阳西南至宜城间地区截击第13、第39师团的时候,刘建业不禁想起,和自己曾经在徐州会战时候,结下深厚情谊,以兄弟相称的张将军正是现任的第33集团军总司令。
    “邱副参谋长,你在地图上面查一下,枣阳西南至宜城间地区有没有方家集,南瓜店这两个地方。”
    “报告军座,确实有这两个地方。”过了一会,邱副参谋长指着地图上的两个地方,说道。
    “真的有这两个地方,麻烦了。”刘建业的心里一惊。
    “快以我的私人名义,给第33集团军的张总司令发电,请他务必不要亲自渡过汉水,就算一定要过,也千万不要用电报汇报自己部队的所在位置。同时向军委会和第五战区发电,请求为加强保密,防止截获和破译我军来往电报,立即更换军用密码,原因就说我部获得情报,日军情报部门已经破译了我军所用的密码,对我军的来往调动和部队所在位置等军事机密了如指掌。”刘建业已经不再考虑更多情况,为了挽救张将军的生命,他要努力的争取一次。
    电报发出以后,刘建业随即进入了难熬的等待。
    在刘建业的感觉里,时间过了好像很久,终于有了回音。
    “军座,张总司令的回电到了。”副官走进来汇报。
    “快给我。”刘建业忙一把从副官的手里,把电报抢了过来。
    “……自抗战以来,我个人经历数十次大小战役,无时无地还是抱定必死的决心,并且以这决心,勉励我的部下。人生总是要死一回的,为国家死,是难得的、是值得的。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国家为民族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则轻如鸿毛。”读着张将军的电报,刘建业不禁泪流满面。
    “大哥,大哥,你一路走好,一路平安。”刘建业在内心里,为张将军默默的祈祷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