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战悍将》第七十六章武汉会战(九)[2]

重生之抗战悍将最新章节目录
   来薛岳的广东老乡叶肇,当初对蒋介石把该军留在敌后打游击十分不满。66军是清一色的广东子弟兵,在鄂赣地区打游击并不合适。从一支野战军降为游击部队,身份降了许多不说,语言不通,环境不熟,官兵们谁也不愿呆在敌后钻山林。所以薛岳这个广东籍长官一招呼;66军从军长到士兵,无不欢呼响应,其应战心切,甚至超过了薛岳自己手中的部队。薛岳得到意外的一个军兵力,且又是指挥顺手的粤籍官兵;叶肇借机走下庐山,避开了敌后游击的苦差事。双方皆大欢喜。日后的战斗证明,当薛岳与淞浦直打到最后5分钟时,要不是66军,要不是先前强留的74军和187师,薛岳的万家岭大捷不过是天方夜谭,充其量也只能是兰封之战围而难歼的翻版。
    夏秋之交的金陵古城,“秋老虎”的炎热仍在肆虐着,捉弄着逃过10个月前那场劫难的人们。大屠杀已经过去,但那震惊寰宇的地狱惨景仍象幽灵一般在整个城市里回荡,时常把一个白日麻木迟钝的人从夜梦里惊醒。对中国人而言,这座被占领的城市早已失去活力,早已死去。但对那些骄傲的征服者来说,紫金山还是昨日的紫金山,秦淮河水依然如往常一样涌流。所不同的,只是一年前这里是中国的京城,国府之所在,如今却是日本华中方面军的司令部所在地,一个控制江南大地的军事重镇。秦淮河畔,一个瘦弱矮小的日本军人是这块大地、这座城市的主人。他一跺脚,中国东半部沦陷的大地就会在他的脚下颤动。他,就是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司令官火田俊六大将。随着中国北方领土的大片沦陷,东京大本营的注意力显然越来越多地投向南京。日军调入江南的部队在增加,统帅江南日军的指挥官,权力自然日渐扩大。华中方面军指挥官在实权上和说话的份量上,甚至丝毫不逊于东京大本营的任何一个重要人物。火田俊六枯瘦矮小,貌不惊人,但却得到了这个美差。火田大将虽属日军元老,但他知道,若非吉星高照,他是不会有令天这官运的,也许他早已在日本换上了预备役的军便装。火田俊六的吉星来自于他的前任松井石根的倒台。南京大屠杀,松井在国际上臭名远扬。虽然事后他一再辩解自己当时正患病,不知详情,但身为统帅,约束部队不力,他难咎其责。而他的参谋长对屠杀魁首谷寿夫的嘉勉,更使他在若干年后东京国际军事法庭上的辩解苍白无力,最终还是被美国中士约翰·;伍德送上了绞架。松井大将下台后,火田俊六走马上任。武汉会战是他第一次独立指挥一个方面军参加的大战。他对冈村、东久迩两军长的具体要求很简练:进攻要稳步前进,不要怕慢,但一定不能再有台儿庄一类的失误。冈村中将最初的进攻虽不顺利,但他并未过于责备。从内心说,他相信冈村的实力,只要稳扎稳打,冬季到来前,他一定能踏上武汉的地面。求稳是火田大将一贯的特点。就是日后在他升任侵华日军总司令时,他依然没改变这一点。但指挥作战颇有办法的实干家冈村宁次中将却与他想的相反。在中国战场上,他的冒险行动实际上已不止一次了,只是过去的对手太弱,给了他屡屡得手的机会。但今天薛岳却不再吃他那一套,毅然调兵包围了冈村伸得过长的手。这一招不但使冈村大丢其丑,也把一向求稳的火田大将逼上了绝路。东京大本营的指示虽只有寥寥数语,但火田俊六能品出其中的份量。东京看来不愿让帝国现代化皇军在中国、在世界面前丢丑。106师团无论如何不能就这么消失在中国战场上。日本帝国虽然并不怕失去一个106师团,但却深怕失去皇军的军威,失去太阳旗下所向披靡、不可阻挡的气势。火田俊六戎马半生,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就在火田俊六急得坐卧不宁时,他的那些在陆军省和参谋本部供职的老部下和追随者,通过参谋本部机要部门向他透来了重要信息:天皇亲自过问了万家岭战事,对淞埔师团能否解围极为关注。一向谨慎的火田俊六大将一时有些慌神。他一面埋怨冈村的鲁莽、轻敌,一面打定主意:万家岭解围行动,他要亲自指挥。大将枯瘦却执握大权的手,终于从南京伸向了千里之外的赣北,伸向了激战正酣的万家岭。淞浦转眼间便接受两个司令官的指挥。薛岳的围歼战内容陡增,万家岭更热闹了。
    日军毕竟装备精良、火力凶猛、官兵战斗素质高。尤其当他们陷入背水一战的死地,发挥出“武士道”的疯狂邪劲时,也着实令占有优势的中国官兵伤透了脑筋。战斗的激烈、残酷超过了任何一次作战,各路攻击部队以一个团、一个师去攻击一个小山头、一个村庄。日军已无退路,每个山头、村落都成了双方反复争夺的焦点。艰苦的拉锯战使一块块不大的阵地频繁易手。每次控制权的转换。都使双方成百上千的官兵陈尸荒坡、村野。万家岭几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血水浸透,被尸海填满。火田大将大掏本钱派来的空军失去了作用。眼望地面上蚂蚁般混战搅杀在一起的人群,日机急得在空中干瞪眼,直打转,可就是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德安西南山沟里,薛岳司令已连熬了几个通宵了。40出头的薛岳到底年轻,精力过人。他没日没夜地守在电话机旁,既催督着万家岭地区的攻击部队一口一口地“啃骨头”,又密切注意着德安以东、瑞武路方向的防御。虽说淞浦的106师团已被他攥在手心里,但他一刻也不敢放松。他实在不愿一兵团阻击部队里再冒出个桂永清。他不愿淞浦再成为第二个土肥原。他更不愿今日的万家岭成为昔日的兰封城。火田俊六放出三只“虎”后,心情并未放松多少。他操起电话,要了冈村。语气中透着焦灼:“冈村君,隘口街拿下了吗?”“大将,101师团还在苦战。以该师团兵力看,似有不足,我想从瑞武方向调回佐枝旅团,配合伊东师团从正面拿下隘口街,打通连接淞浦师团的道路。”冈村此时意识到自己当初犯的错误。当时淞浦的106师团在金官桥被阻时,他命令101师团由星子登陆向德安猛扑。但当时冈村有如鬼使神差,不但把27师团投入了瑞昌方向沿江的进攻,甚至还把101师团中的佐枝旅团调出。编为佐枝支队增援27师团战斗去了。27师团附佐枝支队协助第6师团攻下了田家镇要塞,但兵力的分散却使101、106师团陷入困境,也使他在南浔线战场失去主动权……火田俊六对冈村的恼火正在于这一败招。但如令他插手了前线战事,冈村也失去了调整部署、挽回损失的机会。“中将,佐枝支队你现在已不必再调了,我已给他们下达了增援万家岭的任务。第11军当前任务是:第101、第9师团快速突破守军阵地,击破守军阻击,尽快向凇浦师团靠拢。27师团火速南下,向东进攻,抄袭中国军后侧。只有淞浦师团解围,你我才无愧帝国的重托和天皇陛下的信任。你抓紧干吧。”说完,火田大将扣了电话。火田俊六为解淞浦之围拼出了老本,调用了几乎可以调用的部队,组成了一股强大的增援部队。宁贺支队,是刚由日本国内训练出来,调入华中战场现地实习的近3000名补充兵为基干组成的新锐。火田大将打算救出淞浦师团后就将该部补充给淞浦中将。佐枝支队,原属106师团,兵力不少。火田俊六又另从27师团中抽出3个步兵大队加强给佐枝,使该部兵力几乎达到一旅团之众。铃木支队,几乎把华中方面军17师团铃木旅团原封搬来。少将旅团长铃木春松指挥的这个支队下辖步兵第53、54联队,野炮兵第23联队,无疑是三支增援部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铃木也被临时指定负三个救援支队的指挥之责。火田俊六为救出淞浦不惜血本,三个增援支队论实力甚至超过了被围的淞浦师团。火田大将从南京伸来的这支手一撒开,薛岳立刻感到了一股强大的冲击。铃木少将饱读兵书,看来对中国几千年前兵学鼻祖孙子“围魏救赵”的精旨领悟得既深且透。他放着频频呼救的淞浦于不顾,不率他的三个支队去解万家岭之围,而是沿永武路及其北侧,全力向东进攻。中国军阻击部队不但有陷入两面受敌,被敌突破的危险,而且有二三个军被敌吃掉的可能。万家岭战场混乱的场面,一时更加混沌。
    10月6日,柘林以北地区已出现铃木救援部队的身影。薛岳再没有犹豫徘徊的时间了。当下咬牙从包围攻击淞浦的部队中抽出新13师、新15师、第60师和第6军的两个师,总共五个师的部队,阻击铃木的增援部队东进。为掩护万家岭侧翼,薛岳又把李觉的70军放在柘林地区修水南岸占领了既设阵地,策应北岸作战。中国军攻击力量被大大地削弱了。火田俊六从南京伸出的枯手确实有力,解了淞浦一时之急。万家岭激烈的争夺复又陷入僵持的对抗中。
    武汉,蒋介石急得直跺脚,恨不能变成一条巨龙,飞到万家岭把淞浦的残兵吃个精光。可他办不到,他觉得万家岭的好梦正变成越来越多的泡沫,漂浮着离他而去。越来越多的灰黯又悄悄向他涌来。
    这一天,从围攻日军106师团的前线被紧急抽调出来的第6军,经过轻装急行军,一昼夜赶了60公里的山路,渡过修水,到达北岸地区。薛岳交给第6军的任务就是,在第九战区部队彻底歼灭106师团之前,第6军的两个师部队,必须象钉子一样,死死的钉在柘林地区的修水北岸,坚决顶住敌人救援部队的主力铃木支队,不能让他们为106师团解围。
    实话说,这个命令所交待的任务完成难度很大。第6军在先前的万家岭地区的围歼作战里,虽然不像74军那样承受了敌人的主要力量,但是还是在和敌人的山地争夺战里,损失了很多的兵员。这还是刘建业特别交待了部队采用步步为营,稳步推进的战法以后的战损。如果他们象其他部队那样用人命去填,估计现在顶多能剩一半人马了。现在,整个军只剩下一万五六千人了。而且,即将面对的敌人是敌军三路救援部队里实力最强大的铃木支队。铃木支队是从第17师团抽调出来的。这个师团是这一年的4月4日在姬路重建的,和刘建业在台儿庄遇到过的第10师团一样,是以姬路周围地区的兵员为主编成的。铃木支队所辖的部队又是这个师团的基本部队。为了能够突破中国军队的包围圈,救出106师团。这也就使得铃木支队不论从兵员到装备,都优于要对其执行阻击任务的第6军。何况,第6军现在还是一支刚从一个前线被紧急调到另外一个前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