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战悍将》第四十八章桂系巨头[2]

重生之抗战悍将最新章节目录
  
    对面的那位上将军官倒是显得很有威严,略有一些谢顶的脑袋,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熠熠生光。从一丝不苟的坐姿上看,此人对于军容风纪和军人形象非常的看重。从坐着时候仍然微微抬起的头看,看得出此人自视甚高,可能还有一些刚愎自用,平生大概一直很自负。他听到坐在自己对面的司令长官的问话,沉思了一会,说道;“德邻,此人的资料,我在参谋总部收到的报告里面见到过。后来,听说他被调到你的战区,我又叫人查了一下。此人虽然年纪轻轻,在家乡时候名声不太好,是他老父走关系送进的中央军校。在军校的时候,成绩也很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中央军校毕业以后,分到了陈诚属下的59师,靠着既是黄埔生,又是浙江人,升到了营长。在民国22年江西剿共的时候,59师几乎全军覆没,他倒是带着伤领着队伍,从共军的包围圈里面冲了出来。后来在医院的时候,他写了一份检讨作战的报告呈报给了陈辞修,结果一鸣惊人,受到那个小个子的青睐,升到了团长。庐山训练团以后,他又走了杨杰的路子,进入陆军大学学习,据说很得杨杰的赏识,连百里公也对他很有好感,认为他很有大局观,善于把握整体形势。前年底,陆军大学毕业,他被授了33旅旅长。去年在淞沪的罗店,他倒是带着队伍和鬼子拼得很凶,后来的掩护撤退过程里,表现得也很有智谋。此人实称得是上是骁勇之将,而且据说带兵很有一套,在罗店他的部队战果最多,伤亡相对却不多,几乎可以和鬼子达到1:1的伤亡,说明他打仗绝对不是等闲之辈。他在政治上面还没有什么表现,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上将军官说话的时候,无论举止说话都透出了一股极为纯正的军人风度,语言简练全面,毫不拖泥带水,也许这就是他被看作国内少数可以称为军事家的人之一的真实面目。
    “健生,你说他骁勇善战,比起我们广西的诸位年轻俊才何如?”
    “罗店的那种血战,不是我们广西的那些只知道冲锋的悍勇之人可以撑下来了,那可是将近两个月,天天如此。说实话,我们广西部队的带兵的人,的确不行了。在淞沪前线,鬼子炮火那么密集,31军一个师居然排着密集队形就在开阔地上向前冲锋,结果鬼子一阵排炮,这个师就垮下来,送回广西整补了。罗店的胜负不论,光是他能带着部队,在那种局面下硬是支撑下来,部队越打越会打,士气始终不降,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的到的了。他的作战风格,倒是令我想起一个我们的故人来。”
    “是谁?”
    “俞作豫。”俞作豫是当年的桂系内有名的俞李三兄弟之一,打起仗来是有名的不要命,和他的表哥李明瑞是桂系的著名悍将。北伐战争时期,俞作豫在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二旅任第三团团长,该军在北伐中担任从广西入湘,配合第四军行动的任务。在著名的贺胜桥战役中,第四军独立团从正面主攻,遇到了敌人的顽抗,进攻数日尚未得手。俞作豫奉军部命令率领一个团入马从敌侧背发起攻击。他身先士卒,率从猛冲,给正面攻击部队以有力的支援。在北伐军火力前后夹击下,吴佩孚的精锐部队溃不成军,北伐军乘势攻克了贺胜桥。俞作豫所部在这场战斗中勇猛善战的表现,给北伐军将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俞作柏,俞作豫,李明瑞在当时的桂系也是地位仅次于三巨头的重要人物。只可惜,俞李三兄弟后来反了李白二人,一度让二人十分狼狈。俞作豫,李明瑞更是参加了共**,最后都英年早逝。
    或许是对这个名字司令长官实在是太熟悉了,且此人又已经英年早逝多年,德公轻叹一声之后说:“要是三兄弟还在我的麾下,我现在又何必发愁手下无勇烈之将。”
    也许是这个话题对于这两个人来说过于沉重一些了,屋里沉寂了好几分钟。
    “健生,你看这次我们能够达到目的吗?”
    “德邻,我看这一次应该能成。看此人在淞沪和皖南的表现,能够看得出,他对打鬼子十分积极。而且,据说,日本人在南京大肆屠杀的时候,他的岳父母没有能够逃出来。我想,他肯定乐于和鬼子一战的。”
    “这些天子门生,几乎个个眼高于顶,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地方部队的长官的命令,经常阳奉阴违,有时候甚至直接不听调遣。他既是天子门生,又一直是在那位陈部长的手下,能不能遵奉军令,我是实在不抱过高期望的。”司令长官似乎对于那些黄埔生,意见不小。
    “他要不是那个陈小个子的土木系中人就好了,我们广西的部队里,也有一些黄埔生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