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战悍将》第四十六章临沂阻击

重生之抗战悍将最新章节目录
   日军津浦线主力南攻不成,遂改变策略,由少壮派军人板垣征四郎、矶谷廉介率2个师团企图会师台儿庄。日军一旦在台儿庄得手,便可策应津浦路南端日军攻势,一举拿下徐州。板垣、矶谷两师团,是日军精锐之师,此次进攻,来势相当凶猛,大有一举围歼中国军队之势。日军以七八万兵力,在华北方面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指挥下,分两路向台儿庄进发。一路为板垣第5师团,沿胶济路西进,进逼临沂;一路为矶谷的第10师团,该师团沿津浦路南下,直取台儿庄。中国军队为堵截日军前进,在临沂、滕县同日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揭开了台儿庄会战的序幕。
    2月下旬,日军东路第5师团从山东潍县南下,连陷沂水、莒县、日照,直扑临沂。第5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出生于日本岩手县一个士官家庭,1904年10月毕业于东京陆军士官学校,1913年再入日本陆军大学,1916年自该校毕业。从1917年至1919年,板垣征四郎任参谋本部部员,被遣往中国从事特务活动。1922年起任日本参谋本部中国课课员,从此更加频繁出入中国,从事侵华阴谋活动,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因板垣长期出入中国从事间谋活动,当时与土肥原贤二、矶谷廉介一起,号称日本陆军中的三大“中国通”。1929年,板垣征四郎任关东军高级参谋,成为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大将的得力助手,长期鼓吹、策划侵略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板垣征四郎一直认为,日本关东军与东三省中国军队之间必有一战,力主关东军“未雨绸缪”,预为部置。为此,从1930年6月起,板垣开始进行其所谓的“参谋旅行”,对哈尔滨、锦州、旅顺等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1931年3月,板垣在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发表题为《从军事上所见到的满蒙》的演讲,宣称中国东北地区为日本“国防的第一线”,大肆鼓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5月29日,在部队长会议上他再次发表题为《关于满蒙问题》的演讲,进一步鼓吹出兵侵略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是日本“当前的急务”。6月19日,由日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草拟了《解决满蒙问题的方策大纲》,本计划于次年春采取军事行动,但日本关东军参谋部则主张满蒙决策要立即动手,“要亲自制造机会”。在日本军部的支持下,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一起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部署,决定在沈阳北郊柳条湖炸毁南满铁路路轨,以此为口实,出兵占领沈阳,进而占领整个中国东三省。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驻南满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按照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密令,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一段路轨,然后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军。11时许,日军大举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进攻,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不到半年时间,日军侵占了中国东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931年11月8日,经板垣授意,土肥原贤二在天津策划了暴乱。11月10日晚,土肥原贤二挟前清废帝溥仪从天津潜逃至东北。1932年2月16日,由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人指使张景惠等各省汉奸头目在沈阳召开“建国会议”,伪“满洲国”被炮制出笼。3月1日,日本侵华当局假借“满洲政府”的名义,发表“建国宣言”,宣布伪“满洲国”成立,以“大同”为年号,定长春为“首都”。3月9日,溥仪就任伪“满洲国”的“执政”。板垣征四郎因此被日本军界称为“满洲国之父”。1937年3月1日,板垣返回日本,任日军陆军第5师团长。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板垣征四郎率第5师团由广岛出发,途经朝鲜釜山,于8月间到达天津,旋即向平绥铁路沿线地区发动进攻。9月初,板垣师团侵入察哈尔省境内,并向山西长城一线推进。10月初,板垣率第5师团部参加中日忻口会战和太原会战,11月9日,攻陷太原。此间,板垣曾以一部分兵力由涞源向平汉线进攻,于10月6日攻至保定和高碑店附近。由于他的所谓赫赫战功,板垣征四郎又被称为是日本陆军的头等悍将。第5师团,也称广岛师团,同时也是当时日本陆军常设师团里的唯一的摩托化师团,其部队的装备在当时亚洲各国军队里,属于佼佼者,号称日本的钢军。历史上,就是第五师团的部队,在朝鲜汉城南面的成欢驿打响了甲午战争的第一枪。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支部队的身上到处都沾染着中国人民的鲜血,是中国人的死敌。
    临沂是徐州东北的要地,如果有失,徐州将暴露在机动能力超强的敌精锐部队的面前,我军将全局被动。面对这样的一个老奸巨滑又凶猛剽悍的对手,第五战区的李长官无奈之下,只能调动原先在江苏海州(即现在的连云港)担任海防任务的庞炳勋部第三军团,在临沂建立多道防御阵地,进行逐次抵抗,要求务必拖住敌军,挡住日军第5师团的正面攻击,等待从南线抽调机动兵力驰援。
    庞炳勋部第三军团,虽然部队的架子很大,实际上第三军团只有一个四十军,该军辖第三十九师,第三十九师辖第一一五、第一一六旅2个旅,每个旅下属两个团,加上第三军团直属一个团,整个第三兵团只有五个团的部队。而且,庞炳勋部是在中原大战期间背叛老长官冯玉祥,投靠蒋介石的原西北军部队。蒋介石在收编庞炳勋部以后,虽然给予庞炳勋中将加上将衔,同时把他的部队升格为军团,但是却没有给予对应的编制。军政部在发放军饷,补充军需方面,也把他们当作杂牌部队看待。所以,部队的武器装备远不能和中央军相提并论,不少士兵手上还是老掉牙的汉阳造,老套筒,甚至还有沙皇时期的水连珠。唯一还能提得上的就是,第三军团兵员多是河北人,燕赵之地多勇士,尚武之风盛行,部队装备差,就用大刀补上,所以,第三军团的近战能力不弱。
    庞炳勋,绰号庞瘸子,接到命令以后,迅速带领部下万余人,从海州昼夜兼程步行数百里,赶在日军前面到达临沂。一到临沂,庞炳勋就带领部下,在城外设多处前进阵地,用于对日军进行逐次抵抗。庞给李长官立下了“城存我活,城失我亡”的军令状,虽剩一兵一卒也要奋战到底,为了决心保卫临沂,军部从离城十里的周庄移至城内。由三九师刘师长、一一五旅黄旅长率二二九团、二三0团和迫炮营在城内守城,马法五副军长率一一六旅二三一、二三二团、补充团在城外布防。
    日军第五师团,挟在华北连胜之势,根本不把临沂方面的中国守军放在眼里。2月21日,日军第二十一旅团长板本顺率三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一个骑兵大队,辎重、工兵部队以及刘桂堂的伪军,共约两万人马,向临沂攻击前进。
    蒋介石得到日军由胶济路南下的消息,十分紧张。2月27日清晨,他乘一架美式小型飞机,匆匆飞抵徐州。李宗仁、徐祖贻等几十位高级将领到机场迎接。
    蒋介石一下飞机,李宗仁首先迎上去,向他敬礼,客气地说:“委员长辛苦,委员长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地为全国抗日操劳,还亲临徐州视察指导,属下十分感动。”
    蒋介石一边走,一边说:“我是为你的安全着想,不来一趟不放心啊。敌人的目的是进攻徐州,徐州十分危险。我多次在电报中要你将战区司令部移向河南驻马店,或者到安徽的太和县也可以嘛,可你就是迟迟不动。你如叫我对你作什么指示或者说说你的毛病,你就是不注意自己的安全。”
    对蒋介石的这种客套话,李宗仁淡淡地一笑,然后说:“委员长太关心了,我的命值几个钱?我的最大要求就是在委员长指挥下,得到更多的兵力补充,争取打更多的胜仗!”
    他们边走边说,在众将领的簇拥下,蒋介石走进了第五战区司令部。李宗仁在地图前向蒋介石汇报徐州前线敌我态势。当李宗仁说到日军矶谷师团与坂垣师团欲分别向滕县、临沂进攻,然后配合南路敌人会攻徐州的情况时,蒋介石连忙插嘴问道:“谁现在在守临沂?”
    其实,第五战区早已将徐州会战的方案详细地报告了蒋介石,方案上有守临沂的部队番号。蒋介石在这里问起,李宗仁告诉他说:“报告委员长,守临沂的是第三军团,司令是庞炳勋。”
    蒋介石顿时跳起来:“啊呀,你怎么能叫他守临沂呢?”他拿起小木棒,指着地图说,“临沂在军事上是战略要点,临沂一丢,徐州无法固守。”他望着李宗仁,沉着脸问,“是谁提出来叫庞炳勋守临沂的?”
    面对着蒋介石一脸的不满,李宗仁解释说:“临沂告急,我已无预备队,庞炳勋部队就在陇海路连云港、白塔埠、新沂一线,他们靠临沂最近。我不调他去守,那调谁去呢?还有,庞炳勋不是广西军,我对他不是太了解,你也没有向我交待过这个人是否可靠。我以为所有师以上军官我们都应该相信。如果不相信他,怎么能使用他呢?”说到这里,李宗仁的火气突然撺了上来,他压制不住自己的不满,激动地说,“打仗时,什么地方不重要?什么部队不重要?如果不信任的军官战前就应该调离岗位,现在火烧眉毛之际,你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我怎么办?”
    庞炳勋何许人也,为什么蒋介石对他守临沂那么不放心?
    庞炳勋,河北新河人。早年入清朝军第三镇当兵。后加入保定义勇团,任队长。1921年后历任陆军营长、旅长、军长等职。1929年后加入冯玉祥部队,任师长。1933年参加过长城抗战。曾经与庞炳勋共过事的冯玉祥、王以哲、石友三、冯治安、刘峙等,都在蒋介石耳边说过此人的不是,说他平时为人处世圆滑,口碑不佳,和韩复榘相比,略好一点。所以,在蒋介石心目中,他是韩复榘第二,对他守临沂很不放心。
    李宗仁很不高兴地顶撞蒋介石,蒋介石意识到这样会伤了两人的和气,语气便缓和下来,低声叹息道:“你说的也对,都怪我不好,在处理韩复榘时,应该将庞炳勋调离徐州战场,或者叫他到地方干事。”
    蒋介石主动检讨,李宗仁的火气也消了,主动承担责任说:“委员长,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能不能给庞炳勋一个机会,让他在徐州会战中好好打几个胜仗,改变一下人们对他的看法。你如同意,我去找他谈一次。实际上,我早在半月前同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