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战悍将》第四章庐山受训[2]

重生之抗战悍将最新章节目录
   ,对蒋介石来说,第四次围剿失败,给陈诚一点颜色看是必要的。一来压一压陈诚的骄狂习气,二来平息一下舆论,避免国军内部离心倾向的进一步发展。但是,陈诚毕竟是他的心腹爱将,两人的特殊关系和“剿共”事业的需要,使得蒋介石又重用起陈诚。对于蒋介石的苦心孤诣,陈诚自然心领神会,感激涕零。因此,他一上庐山就立即表示,要以“决死的精神”,痛改错误,克服堕落,从颓丧中振奋起来,为蒋介石效力。陈诚以老蒋的名义调了不少老将宿儒及知名之士为教官。以南昌行营第四厅厅长朱怀冰为首的政治教官,一上课,就对着那些国军的中高级军官们,大讲‘三民主义‘如何适合‘中国现状‘,‘共产主义祸国殃民‘,‘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对蒋介石所规定的训练要旨、目的、方法和多次精神训话的重复和演绎,宣传“信仰领袖”,“服从统帅”军人思想,对蒋介石进行形象塑造,将蒋介石比做是“普照天下焕发于万古”的“宝石”,就差鼓动学员们学习德意,见面就喊‘委员长万岁‘,每天向着老蒋画像早请示晚汇报了。这些东西,当然提不起刘建业多少兴趣,再怎么造神,能比过文化大革命那么蝎虎?不过,深知‘枪打出头鸟‘道理的刘建业自然不会做出当堂睡觉打呼噜等不给老先生面子的事情,在这里,不给老先生面子就是不给陈诚面子,不给陈诚面子就是不给蒋委员长面子,不给蒋委员长面子,你有几个脑袋,你真的不想混了?再说,好歹,刘建业现在还是陈诚手下18军的,时刻注意留给上司好印象,可是职场上的金科玉律。所以,刘建业使出了前世上大学时候练就的功夫,表面看上去,绝对是认真听讲,实际早已魂游太虚,找周公一起下棋去了。只有在上步兵战术,军事筑城,军事通讯,射击等军事业务科目的时候,刘建业绝对是打足了精神,可谓是一丝不苟,严肃认真。没办法,谁叫这个刘建业是一个半吊子呢,想要战场上保住命,就要多学东西。结业前的时候,训练团要求每名学员写出一份学习心得,以此作为学习成绩的评定依据。刘建业使出了当年在学校时候写思想汇报的功力,不出一个下午,一篇可谓是花团锦簇的文章就出炉了,内容嘛,自然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深入学习三民主义,蒋委员长思想,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对于党国的伟大事业抱有无比坚强的信心,共产主义一定在蒋委员长的英明领导下被彻底清除消灭云云。现代人的马屁功夫,怎么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了的。八月四日,刘建业同学和其他一千八百余名同学,怀揣作为蒋委员长学生签署的毕业文凭,手捧蒋介石授予的《剿匪手本》和《剿匪部队训练要旨》,腰佩镌刻着蒋委员长题签的“军人魂”短剑-用陈诚的话说,“这把剑是给大家为主义奋斗,与敌人肉搏到最后的时候,做一个不成功便成仁的志士所用”就是用来自裁之用,以优秀的成绩结束了军官训练团“思想洗脑”、“换灵魂”的学习生活。
    在离开庐山的前一天晚上,刘建业特意拜访了庐山军官训练团总教官,陆军大学校长杨杰。刘建业在前世翻阅军事杂志和书籍的时候,就多次看到有关此公的记载。他是旧中国享有世界声誉的杰出军事理论家,军事理论方面的造诣和声誉仅次于蒋百里先生。早年就读于云南陆军学堂、保定北洋陆军速成学堂,一九一八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后自费考入警日本陆军大学第十五期。军学超群,曾受到日本天皇的赞赏,有“天才将军”之称。一九二四年毕业,杨杰拒绝日本当局的挽留,回国投奔广东,参加国民革命,备受蒋介石的倚重。“九一八”事变后,杨杰思想开始发生变化,主张坚决抗日,尽力培养抗日军事人才。为国军高级将领中不愿参加反共军事的为数不多者之一。此时受命为庐山军官训练团总教官,说明了蒋介石对他卓越军学的赏识。刘建业对他可以说是久仰大名了,不管是为自己上陆军大学做准备,还是为了未来的对日战争,都有必要拜访一下这位国内的兵学大家。
    ‘刘团长前来鄙人,不知有何贵干?‘杨杰在私下里,颇有古代名士风范,敞怀穿着一件白绸衬衣,手里拿着一把蒲扇。
    ‘杨校长,卑职打算今年报考陆大12期,所以,想向校长征询一些意见。‘面对这样的一位军中前辈,刘建业还是有一些拘谨,显得必恭必敬。
    ‘报考陆大,不错,坐,不要太拘束。不过,据我所知,你们11师马上就要开上剿共前线,这个训练班也是为了剿共服务的,你们这些学员都是参战部队的,你怎么会这个时候想报考陆大?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刘建业知道,在这位坚决主张抗日,反感内战的前辈面前,说些虚伪的话,恐怕并不合适,所以,他也不打算对他隐瞒:‘校长是打算听真话,还是听假话?‘
    ‘真话怎么说?假话又怎么说?‘杨杰开始对面前的这个晚辈有一些兴趣。
    ‘假话就是晚辈想要在陆大镀金,混个更好的资历。‘
    ‘那么真话呢?‘
    刘建业打量了一下周围,站起来走到窗前,把窗子关上,顺便把门也带上。
    ‘真话是晚辈不想参加剿共,对于内战没有多少兴趣。晚辈认为,目前对中国最大的威胁,不是南方的共**,而是东面的日本。‘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的野心已经充分暴露,他们不仅仅是想要东北四省,他们的胃口是整个中国。前不久的长城抗战,就是具体的体现,政府和他们签的《塘沽协定》,实在是丧权辱国,是在割自己身上的肉来喂一只胃口永远填不满的恶狼,只能让他们越来越饥饿。政府对待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各种做法,也实在不能上台面,只能是姑息养奸,让日本人胃口越来越大,侵略的步子越来越快。晚辈认为,未来的中日全面战争不会很遥远,就在几年之内,必定会爆发。这场战争将是两个民族之间的以民族命运做赌注的决斗,我们的战事肯定会很艰难,毕竟,我国的实力远没有日本那么强大和现代工业化。但是,作为一个中国军人,即使明知打不过,也要坚决的打,因为,在这场战争里,我们将不再有任何的退路,除非我们甘心做日本的奴隶。晚辈正是想要在陆大里面充实自己,学习现代化战争和大兵团作战,学好了东西,再和日本人好好的较量一下。‘
    杨杰看着显得有些慷慨激扬的刘建业,打量了一番,点点头,‘不错,我支持你的想法,不要拘束,坐下来,我们好好谈一下。‘
    杨杰大概是在国军中很少能遇到和他的看法接近的军官,不但谈了报考陆大的注意事项,报考科目,还拉着刘建业谈起了未来中日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幸好,刘建业以前可谓什么杂书都看,所以,有幸浏览过蒋百里先生的《国防论》和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也就没有在杨杰面前丢上很大的脸面。当他搬出了蒋百里先生的《国防论》对日战略三要点,即第一,中国对日不惧鲸吞,乃怕蚕食,故对日不应步步后退,而要主动实施全面抗战,化日军后方为前方,使其无暇消化占领区,从而使日本无法利用占领的地区提高战力;第二,主动出击上海日军,迫日军主力进攻路线由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的南北路线改为沿长江而上的东西路线,从而充分利用沿江的山地与湖沼地利,抵消日军兵器训练方面的优势;第三,以空间换时间,行持久战,通过时间的消耗拖垮日本,具体做法为将日军拖入中国地理第二棱线,即湖南四川交界处,和日军进行相持决战;最后说道:‘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同它讲和!‘
    此言一出,杨杰不禁击掌叫好,‘难得这么年轻,就对时局有这么清楚的认识,难得,你这个学生不必考试了,我和你们军长陈辞修直接去说,再和初试复试委员会打个招呼,我的话还是管一些用的,你就到时间去南京报到吧。‘
    ‘多谢校长赏识,晚辈在此谢过了。‘
    ‘我希望你进陆大以后,能够在研修学业的同时,脚踏实地的对日本的社会,军事,政治各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结合对中国的充分了解,完成专业的对日作战方略。我们和日本的战争,是关系民族存亡的事情,是不能存在马虎的,这一点你要谨记。‘
    ‘学生一定牢记在心,时刻不忘。‘
    离开杨杰的住处,刘建业浑身都感到了轻松,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避开参加内战的命运,又可以在陆大里面深造,学好真本事教训小鬼子,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