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伐最新章节目录
第七部#183;宋伐,以大宋的名义 第三一一章 纵横辽东
身在临安的皇帝赵昚。接到洪过二次北伐的消息时,惊的抬头看向那名使者,就在这个使者与洪过一个特征,就是年轻的无以复加,虽然面对大宋皇帝,却是不卑不亢,身子挺拔直立,眉宇间露出一股子英气。
赵昚将书信扔在书案上,却没有说话,倒是一边的参政史浩皱眉质问使者,洪过如此不请旨便发兵,是不是太不将朝廷放在眼中了?
辛弃疾连忙向在场的皇帝和执宰大臣解释,洪过也是看到兵情紧急,感觉来不及请示,这才小小的独断了一下。
“小小的独断一下?”史浩冷笑一声,却没说更多,只是退后到一边。
他这么退下,书殿里立时尴尬的沉默下来,等了一会,见到皇帝赵昚还不开口,似乎真是在生洪过的气了。而右相陈康伯也不出头说话,左相张浚更是装成泥菩萨一样不语,虞允文摇摇头,在政事堂问对的时候,他着实喜爱眼前这个少年郎,现在不好让辛弃疾过于干戈,是以不得不站出来询问,洪过这次北伐有几分把握。
辛弃疾说得倒是慷慨,说“一片丹心感天动地,无论胜败,惟有无愧于心”。可在场都是老滑头了,怎么会被这些言语打动,辛弃疾这话说了反而不如不说,听得在场所有人心中一阵阵发虚。
就在又一次冷场即将出现的时候,突然有政事堂的贴司书吏求见史浩。赵昚被气的乐了,这可好,要多大的事啊,竟然让政事堂的人连这么一会功夫都等不了,巴巴的跑进皇宫来见宰相?赵昚索性宣那个书吏上殿,当着所有执宰大臣的面汇报,算是打破了刚才的尴尬。
谁想到,不仅仅是政事堂的书吏走上来,一起来的还有礼部尚书王刚中,这下所有人奇怪了,这两个人仅仅是凑巧遇上么?显然并非巧合,等到那书吏一开口,所有人都惊呆了。原来西夏要重新对大宋称臣不说,竟然还有西夏国主请求分割疆土,给于手下大臣任得敬!
在场的人倒吸一口冷气,西夏对大宋称臣是件好事,可是,这平分疆土的事情,只在上古的传说之中听到过,后世再没人干过,怎么回事,难道说西夏内部出了什么乱子不成?
所有的执宰大臣们一阵低语,而后对皇帝深施一礼,表示此事太过重大,不好仓促决定,是以请求他们回去见过西夏使者再来定夺。赵昚自然是应允下来,就势将洪过的事情拖延过去。
辛弃疾随着诸位执宰大臣一起告退,正待跟着宦官反身出宫回去馆驿,却不防被右相陈康伯叫住了,那陈康伯慈眉善目的打量了辛弃疾一番,而后要辛弃疾与他们一起去见西夏使臣,说是洪过曾与西夏有联系,此事也好听听洪过的意见。
陈康伯的面子自是不好驳斥。于是张浚好奇的再看了辛弃疾一眼,没做声便转身而去,那史浩冷笑几声,不屑的一甩袖子走了,倒是虞允文苦笑着慢走几步,来到辛弃疾身边低声询问,洪过在他来以前,有否对西夏的事做出安排。
辛弃疾乃是后投入洪过门下,对以前洪过的布局并不明了,反而是虞允文更明白此中关节。
按照虞允文的料想,这任得敬与洪过是生意伙伴,虽然唐家在从西夏向南宋倒卖军马的生意中,任得敬几次想将唐家挤走,最终因为洪过全力支持,还有唐家会做人,拉住了中间的吐蕃部族不放手,让任得敬无处下手,事情这才作罢。
无论这场生意如何曲折,不得不承认,那条翻越吐蕃的艰难通道,为南宋输送了近万好马,四川吴家军之所以能够打到西夏国境,正是多亏了这些好马,得以将战力倍增的缘故。现在这件事明摆着,什么向南宋称蕃,又请求南宋同意分国,背后都是任得敬在主使,但是,在任得敬背后呢。是不是还有另外一个人的影子?
辛弃疾有些茫然的摇摇头,看的虞允文微微叹口气,这才与少年换个话题,去聊洪过在高丽的近况来。
果不其然,那西夏使者在叙述西夏称蕃请求时候,反复提及任得敬的推动和大功,又说任得敬早年也是宋人,只因靖康末年西北大乱,不得以才投降西夏,现在思念故国,向国主李仁孝恳请归国,那西夏国主舍不得任得敬离开,于是干脆裂土分疆,要将西夏的国土分给大功臣云云。
这些话一听就知道是鬼话,几位南宋的执宰大臣都是人精,哪里会分不出来,只不过,他们关心的是西夏称蕃有多少真实性,至于任得敬分国,则要看大宋能得到多少实惠了。
仔细这么一盘问,众人这才明白,敢情,裂土分疆的事西夏以前就干过。当初金国玩命的攻打时候,李仁孝就不得不分封了一位夏王出来,连带着封地也非常大,同时还是与陕西接壤的土地。现在这位夏王被任得敬收拾掉后,那块封地又被任得敬看中了,希望能够被分封出来独立成一国。
这位西夏使者也是任得敬的人,一切都说完后,又偷偷表示,任得敬一旦分封立国后,也会对南宋称臣,日后就将南宋视为天下共主。
等到送走西夏使者。史浩要求断然拒绝这种大逆不道的举动,什么分国,分明就是权臣胁迫主君而已,这等目无君父的行径,怎么能够被崇礼尚义的大宋所接受?
虞允文也听明白了,虽然史浩说的有道理,可这件事分明对南宋有好处,既削弱了西夏,又能扶植起一个对南宋俯首贴耳的藩国,最最关键的是,一旦任得敬立国成功,南宋就可以渗入任得敬的藩国,最终夺回在西北的养马场,为南宋日后兴兵创造更好的条件。
所以,虞允文小心翼翼的提出来,这件事似乎不是不可以接受。
史浩早看虞允文不顺眼,现在仗着是皇帝的老师,立时跳起来与虞允文争吵起来。虞允文也是饱读史书的人物,哪里会惧怕打嘴炮这种事?故而迎上去开始论战起来,一时间政事堂这叫一个热闹,看的外面的书吏们瞠目结舌,直呼今天算是开了眼了。
过了一会,陈康伯与张浚低语两句,那张浚迟疑下,才点点头,看向一边傻了眼的辛弃疾,朗声道:“辛郎,你既然是洪抚帅的使者,不如也来参谋一二。”
“我?”辛弃疾指着自己,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几位执宰大臣们。
韩易虽然与吴璘暂时罢战,可不敢稍有疏忽,他已经丢了临洮路,自家的江山算是少了四分之一,若是再被吴璘这个狡猾的家伙攻下了凤翔府,他的家底可就塌了一半。故此,韩易陈兵泾水河畔。时刻监视着川口的动静。
这一天,韩易在外面射猎归来,就有从事向他汇报说,有使者到了。他毫不在意的摆摆手,随口问是不是中都的使者,就说他病了,不能入中都朝觐。
从事小心的告诉他,不是那个大定天子的使者,而是北面西夏的使臣。
西夏?韩易为之一愣,自从吴璘攻陷他的临洮路后,西夏算是与南宋重新联系上了,一下子,两国就打的火热,这一年多时光,临洮路简直就成了一条商路,来往的商队几乎是头尾衔接络绎不绝,看的韩易这叫一个眼红啊,不过,碍于自己兵力不足,他只能是干看看却没什么法子可想。现在的西夏还有啥事来找他?
一踏进自己的帅厅,韩易看到的是三位使者,其中一人年纪轻轻的,好似是个富商模样,其余两人都是读书人,见到他进来纷纷站起来行礼。
经人介绍,韩易才知道,那个年轻的商人,竟然就是河东唐家的三少爷唐威,现任的唐家商号东家,至于两个读书人,一个是西夏中书令大人任得敬的家臣任彪,一个只说叫做方简之,竟是四川吴璘的使者。
这么一个组合,让韩易微微一愣,尤其是吴璘的使者,怎么看都感觉有些诧异。坐下来闲聊一阵后,任彪才说出了来意,一来是告之韩易,西夏已经决意向南宋称臣,另外一层意思,则是想为韩易与吴璘劝和。
劝和?不是已经暂时罢兵了么,难道说,金宋又达成和议了?韩易心中转过许多念头,他最近局促在陕西,消息实在不够灵通,所以吃不住南宋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就算南宋有什么意思,那么,唐家是个怎么回事?想着想着,韩易的目光可就几次在唐威脸上转过。
见到韩易没开口,任彪和方简之都沉默下来,就在这个时候,唐威笑呵呵的开口了,这位唐家三少非常坦然的告诉韩易,洪过已经回去了高丽,有洪过在高丽一日,他与大定朝廷之间的恩怨就绝无和缓余地,北伐大业势必进行到底,无论如何,中原都将是大宋的地界,不知道韩易日后是个怎样考虑。
这话说的韩易脸上一红一白,好不容易等到唐威说完,他冷笑一声,反问唐威,到底是金人还是宋人。
可是,哪里想到,唐威摇着折扇笑呵呵说了一句话来:“我是洪人。”
这话一出,立即将韩易说的愣住了。等了好一阵子,韩易才挥挥手,吩咐人请这几位使者下去休息,他要好好休息。几个使者知道韩易也要好好考虑,故此不继续多劝说,对韩易告辞后便下去休息了。
打这之后,韩易算是彻底睡不着了,思来想去考虑许久,总无法下定决心,又与自家兄弟以及部将商量多次,还是无法定下心来。
只不过,韩易还是派人去了一趟兴州,亲自与吴璘洽谈,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确定吴璘的真实态度,是否是拿话来诓他,最好能有南宋朝廷作保才好呢。
那边韩易犹豫不决不提,那座辽阳城,虽然已经被耶律元宜极有“前瞻性”的堵住城门,可这位东京留守大人还是感觉不保险,若非洪过已经率领大军返归,他几乎要率领马队从东京出逃了。
洪过的近卫军返回辽阳后,并未开始攻城,反是清理了被捣毁的壕沟,似乎准备继续开挖。城里的耶律元宜看不懂,倒是城外那些被驱赶的百姓,竟然是乐颠颠的主动跑回来,这次再未有人驱赶就动手干活,全然没有半点被胁迫的样子。
原来,这些百姓虽然被驱赶了干活,可是到了辽阳城下才发现,这些黑衣黑甲的兵士非常和善,而且干活还能吃饱饭,白面馍馍焦黄的小米干饭随便吃,这种好日子快赶上平日里过年了,尤其是在此时战乱年月里,更是只有做梦才有的好日子,这些家伙二次回来,不仅自己跑回来,更是呼朋唤友的将一些躲起来的亲戚朋友一同拉来,不用近卫军招呼自己动手干活,很快就将城外的一切恢复起来。
耶律元宜有些搞不懂了,按说洪过用内紧外松的法子,已经收拾掉了完颜神土
小说推荐
- 纵横宋末
- 胡人疯狂纵马南下,朝廷又不停自毁长城,即将崩溃的大宋经济。一个私生弃子为了证明自己,兴办作坊,文斗奸臣,武抗胡人。然而没有料到爹爹竟然如此对待他群
- 宋魂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百五十六章僧俗之争[2]
- 宋阀
- r。今天是大年三十,明年是大年初一,又恰逢情人节,默然祝愿所有书友:九牛迎二虎,牛气冲天走进虎虎生威新年景;一天逢双节,爱情甜蜜增添欢乐如意大春节。尽管今天过大年,但默然依然会坚持更新,敬请期待
- 宋默然已完本
- 最新章:大结局[2]
- 此宋词非彼宋词
- 【自作多情校霸男主VS体弱乖巧富家千金】宋词在三中有个响当当的称号“如玉恶霸”原因是宋长得好看,担得起陌上人如玉的风采,偏偏打架巨吊,是三中公认的恶霸。直到某天宋词发烧晕倒在宋华年家门口被救,从此惊鸿一瞥,死缠烂打要以身相许。宋华年有篇作文,开篇第一句就是:我喜欢宋词,以至于宋词自动忽略了后面的选集
- 闻言七九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卷番外:宋一柱小朋友(全本完)
- 伐清
- 西元一九四二年,即东纪(孔子诞生后)二四九五年,中国在渝城修建的为寻找平行宇宙而建立的观测站投入使用,并成功地发现了一个平行宇宙的存在,从而证实了这一科学猜想。对这个邻居宇宙的观察结果让科学界非常震惊,因为这个邻居的地球史和本宇宙非常近似,在三百年前几乎称得上完全一样,有着相同的名人、相同的国家、相
- 灰熊猫已完本
- 最新章:第七十节无题[3]
- 伐谋
- 南暮城新主继位,抱负远大,无奈政局动荡,处处受制。男主于冲因追寻双亲下落,被迫搅入局中,最终帮助新主在这尔虞我诈的博弈过程中扎稳脚跟,扫平障碍
- 邢尚书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第47章划治蓬华(六)
- 伐魔录
- 丙辰年七月十四,长安城外。池棠在林野间已经潜伏了近十个时辰了。虽然时已入秋,但天气却还十分炎热,驿道两旁杨树上的知了几乎在他耳边整整聒噪了一整天,眼看着天sè渐渐暗了下来,蝉鸣总算止歇,可灌木林草间的蚊虫蚁蚋却又不安分起来,嗡嗡的在池棠眼前乱晃,池棠不胜其烦,屈起手指向眼前的蚊虫一弹“嗤”的一声轻响
- 东晖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一七章影武厉魂[2]
- 伐天行
- 南海之滨,有一老道人肩扛天道,与天同高。天外天,有一青衫青年一人一剑,独守天门三百年。有鹰衔一孩童从天而降,十二年后,少年走出山村,起于微末,铸就传说
- 沫源连载中
- 最新章:鬼怪游第八十三章、活活打死
- 伐道纪
- 神秘少年自天涯出这是一个讨伐诸天万道的故事
- 岑大家连载中
- 最新章:【卷3州盟使者】第220章雷池
- 伐仙路
- 主角经历艰难险阻,找到自己的修道之路,然后一步步踏破不可能,走上了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家族被灭经历了人生的低谷,伙伴相随知道了人生有乐。艰难险阻,坎坷曲折,历练人生,一步步踏上了自己修道之路
- 独孤雪夜连载中
- 最新章:第272章终结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