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安居乐业》第六卷第六二章勇士们,西征(免费大结局)

大宋之安居乐业最新章节目录
  
    夏之战尘埃落定,党项人的亡魂尚未安息,党项这个T7T绝。
    不过这又怨得谁来,自宋太宗以来的这一百多年,在别的国家和部落承受着契丹人的巨大压力的时候,党项人却趁着浑水摸鱼,他们的骑兵劫掠四方,杀人放火捕掠奴隶无所不为,宋人、吐蕃人、达达人无不深受其害——作为一个国家的军队,西夏的常规军居然被冠以“擒生”这样的称呼,可想而知,他们的行为有多么恶劣。
    夏亡,党项人几近灭绝,没有人会同情这些低贱的野蛮人,明军光从西夏本土解救的宋人奴隶就数以百万,吐蕃、达达、回鹘奴隶数十万计,如果算上这百年来党项人残杀、卖掉和虐待致死的奴隶,这个数字恐怖无法计算。
    作为报复,党项人居然还能剩下二十万的人口,这实在应该叩谢一番天恩。
    不过党项人留下的可不仅仅只是仇恨。
    河朔本是膏腴之地,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即使是在这个生产力不达的年代,千里河套养活个千把万人也是轻而易举,但是党项人是怎么做的?这些野蛮人根本就不会建设,不会治理,夏国统治河朔百余年,这片原本富庶肥沃的土地变得一片荒芜,这些野蛮人的滥砍滥伐让原本郁郁葱葱的山林变得光秃秃一片不说,肆无忌惮地过度放牧也让这片肥美的草原变成了荒原沙漠——当然,河套地区沙漠化是从匈奴人时代就开始了的,也不仅仅是党项人的罪孽,但不管怎么说,党项人也算是“功勋卓著”,他们从唐人手上抢过来的是一片肥美的草原,但交到明人手上的却是一片荒漠。
    如今的千里河朔已经养不活千万人口了,明人从党项人手上夺来的实在是一个烂摊子。
    不过对此,林靖文也不是太在意,大明朝从来不缺肥沃的土地,河朔变得荒芜了,没关系,慢慢治理就是,大明朝正是地多人少,不往河朔移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林靖文也没让党项人安生,这些野蛮人不是还剩下二十万的人口吗,他一声令下,所有的党项人全部贬为奴隶,都给寡人滚到河朔种树去,先种两代人的树再说。
    …… 从地图上看,整个中原的北方都已经被大明包围,东起大海西至昆仑,宋朝所有的土地都在大明的包围之中,以前的辽国时代,宋朝还只需要重兵防守河北和山西,但是现在么,整个宋朝北方可谓处处是防线,这条防线足足有四千多公里,尤其是防线对面是强盛的大明朝。
    根本就防不住。别说几千公里这么长的防线,即使只有几百公里,懦弱的宋军也不可能挡得住嗜血善战的明军。
    不过让赵感到安慰的是,从立朝以来,大明还从未对他赵家的土地表现出野心,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显而易见,大明宫里的那位天子对中原的土地不是那么感兴趣。
    好吧。赵认命了。既然防不住那就别防了。中原正是大乱纷起之时。朝廷地兵力处处捉襟见肘。河北和河东地那几十万禁军放那儿摆着也没什么用。还不如抽出来平叛——赵家地江山已经岌岌可危了。
    事实上。林靖文对中原也地确没什么野心。以前看小说上写那些穿越人士多么多么地想振兴中原。在那些小说里。不管猪脚在外面展了多大地实力。他们最终地梦想都是争夺中原地主权。然后呢。当然是建设好中原。
    可他林大官人不这么想。中原展了几千年。展套路早就固定了。各种潜势力和潜规则已经根深蒂固。别看大明朝强盛无两。但一旦入主中原。大明也必然要按照中原地规矩来。一旦越界。那他林大官人要面对地就是天下皆反地局面了。
    在后世就有个例子。就是毛太祖建立地华朝。别看毛太祖折腾地欢。又是这反那反又是除四旧破五害地。可谓是用梳子将整个中原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梳理了一遍。可结果呢。各种腐朽地制度和弊端根本就是我行我素。中原地潜规则将GCD从根本上给同化了。国家依然懦弱。朝廷依然腐朽。一切该咋样还咋样。一点都没有改变。
    几千年地积弊不是哪个人凭着满腔热血就可以改变地。或始皇帝有这个能力。但他林某人不是始皇帝。他做不到。他能做到地只能是对中原退避三舍。中原要懦弱就由它懦弱。要腐朽就由它去腐朽。它林某人只要将大明朝治理好就够了。林某人自认没那个能力去改变什么。胸襟、眼光、胆识、魄力、政治才能、治理国家地能力。林某人自认在这些方面都算不上多么有才华。穿越人士并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到。
    不说这些题外话。
    到秦元1357年的时候,大明正式将河朔之地纳入囊中,立河湟郡。
    相比于
    史上那个亡于满清的腐朽明朝,林靖文建立的这个大T]之极,用疆土万里带甲百万来形容毫不为过。大明朝的疆土东起大海西至天山,北起外兴安岭南至红河流域,其疆土跨越的距离岂止万里,而据总理院的统计,截止1357年,大明朝拥有丁户九百余地万,总人口超过四千万,举国可战之兵又何止百万之数,光正规军就超过了这个数字。
    汉人的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如此鼎盛的王朝,百万明军所向,大明的意志就是世界的意志,大明的声音就是世界的声音,大明天子就是世界的主人,日月旗之下,四夷臣服万邦来朝,大明国都奉天京,一如曾经的长安城,成为天下之中。
    不过林靖文还是很遗憾,大明的光辉还只是照耀在东部亚洲,明军铁骑还从未踏足天山以西的土地,历史上的蒙古人一度打过多瑙河,整个欧洲闻“黄祸”而色变,大明还没能做到这一点。
    林靖文不知道蒙古人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不过他坚信,蒙古人能做到的汉人同样能做到,不就是打过多瑙河吗,不就是黄祸吗,汉人同样可以让欧洲人闻之色变。
    1357年下,平原郡镇守使耶律昊奉上命出兵河西,与辽侯耶律殇合兵于高昌,一日陷之,西州回鹘亡,乃置北疆郡,昊以功侯。
    1358年春,枢密院调关内达达骑兵二十万入北疆。
    同年,北疆西州回鹘王室残余鼓动伊斯兰教徒起叛乱,北疆全郡之民过半合之,一众数十万,叛军攻高昌未果,退而下龟兹,乃以龟兹为都复伪西州回鹘国。总理大臣以叛军之中平民众,请抚之,天子怒,乃不允,责令枢密院兵剿之。
    夏,关内骑兵抵北疆,合平原兵平叛,旦月破贼,复西进,破龟兹,伪西州回鹘复亡,从叛之民四十余万皆为屠戮,尸骨盈城,北疆大恐,不敢复叛。
    同年,总理院辽东之民十万户入北疆,北疆之地为汉有矣!总理院乃令,伊斯兰教为非法邪教,勒令其教徒改宗,不从死,时值平叛大军云集高昌,北疆莫有不从,皆改宗新教。
    1359年,喀喇汗国以大明歧视伊斯兰、屠戮穆斯林为由,联合波斯花剌子模、吐火罗(阿富汗)的伽色尼王朝还有巴斯达的赛尔柱素丹国起“圣战”攻打大明。
    当然,这个所谓的圣战水分太大,喀喇汗也是迫不得已。大明朝实在是太强势了,乃蛮、黄头回鹘、西州回鹘先后被大明灭亡,明军的马蹄声离八剌沙衮(喀喇汗国都)越来越近,再不做点什么的话,下一步明军的弯刀就该砍到喀喇汗人的头上了。刚好,明军在北疆大肆屠戮穆斯林,这可是好机会,喀喇汗再不起“圣战”那可就太没天理了。
    实际上,所谓的圣战是起了,但赛尔柱人离得太远,指望不上;花剌子模本身就在跟喀喇汗打生打死,不用指望花剌子模人会多么卖力地来帮喀喇汗。唯一靠谱的也就是伽色尼突厥人了。
    不过这有用么?
    喀喇汗人所谓的圣战宣言刚宣布,四十万明军骑兵就从北疆、平原、金山、青河四个方向攻入其国土,明军打喀喇汗的主意可不是一天两天,这次既然喀喇汗人先宣战了,不打那是没有天理。
    金山、青河二郡的明军沿着夷播海(巴尔喀什湖)南下八剌沙衮,耶律昊的平原兵越过七色河直逼天山,北疆的达达骑兵往西直达葱岭(帕米尔)。
    北路明军与喀喇汗和花剌子模、伽色尼联军会战于逻斯。四百年前,唐军于此败于阿拔斯人之手,唐朝至此衰落,汉人从此也退出了西域,更甚至,中原的科技与文明因四百年前的逻斯之战而西传。时至今日,汉人重入西域,而与四百年前不同的是,今日的大明比当年的大唐更为强盛,今日的明军比当年的唐军更为善战。
    逻斯之战,伊斯兰联军惨败,北路明军趁势与耶律昊合围八剌沙,并一战而破之,喀喇汗亡。
    在南线,北疆兵从葱岭攻入伽色尼突厥人的地盘,腐朽的伽色尼王朝无法抵挡明军的脚步,其国都伽色尼很快就陷落,明军追赶这伽色尼人的脚步攻入北天竺。
    1361年,随着辽东本土的援军到来,明军再次起新的攻势,新任征西大将军耶律昊率军越过乌浒河攻入花剌子模。同年,大明第二个诸侯国立,天子以吐火罗地分封冠军侯谭破虏为周王,令其攻伐天竺,随着明军的脚步,新教代替伊斯兰教进入印度。
    花剌子模人无法抵挡明军的攻势,很快败亡。
    不过至此明军也无法再往西进军,自四百年前的逻斯之战之后,伊斯兰教占领了波斯到天山之间的广阔地域,在这上千里的
    ,伊斯兰教已经传播了四百年,穆斯林在此地的势力T|在未处理好宗教问题之前,明军无法继续西进。
    1365年,在明军的强势压迫下,伊斯兰世界不得不向新教低头,双方达成和解,以呼罗珊为界,呼罗珊以西为伊斯兰教的传教区域,以东归新教。
    同岁,大明以波斯地立耶律昊为齐王。
    ……
    “寡人老了,大明立国三十年,也打了三十年的仗,寡人累了,也老了,再也打不动了。”
    看着眼前的山河社稷图,那上面还有大片区域未曾插上日月旗,可林靖文不得不承认,他已经老了。政和五年的穿越,时至今日已经是秦元1365年,已经有三十个年头了,当年的那个壮志凌云的棒小伙现在已是垂暮之年,在这个医疗并不达的年代,人的寿命都不高,或许,再过一两年他林大官人也就跟这个世界说再见了。
    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林靖文不得不承认,在他这一代,汉人是不可能打过多瑙河了。
    不过林大官人也很欣慰,他还有下一代,储君已经长成,大明的下一代已经长成,在尚武的国风的熏陶下,大明下一代的年轻人个个能骑马跨刀弯弓,征之能战,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