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月魔情录》第六章

眠月魔情录最新章节目录
   这一日,大堂中正歌舞升平,一名官员匆匆赶到。
    ‘参见皇上。’
    赵和抬头一看,原来是总兵谈悦,微笑道:‘甚么事?’
    谈悦犹豫了一下,沉声道:‘军中有些传闻,不知皇上知否?’
    ‘传闻?’赵和微微一愣,不悦地道:‘传闻这些东西没有证据,根本不用理会。’
    谈悦不安地道:‘不过军心受到影响,蔓延下去只怕会对我军不利。’
    赵和这时才稍感兴趣,又看了他一眼,淡淡地问道:‘到底是甚么传闻?’
    ‘传闻说叶歆正与屈家商议结盟之事,一方拖着战事,另一方偷袭凉州,然后瓜分土地。’
    赵和勃然变色,这种消息若是真的,后果难以设想,厉色喝斥道:‘这种无稽之谈,是谁说的?我要宰了他。’
    谈悦苦笑道:‘军中传遍了,而且气氛也随之变得有些不稳定,有的人开始思乡,有的人在给家人写信,情绪都不太好。’
    赵和哼了一声,怒目驳斥道:‘荒谬,我与屈复清商议合击肃州,一起瓜分土地,他们绝不可能背叛。’
    ‘皇上,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次我倾国之兵来攻肃州,国中空虚,有个万一,根本无法抵挡,而屈家与我们并非世交,只是分享利益而已,若他出兵来攻肃州,多少要有些损失,但如果起兵去夺凉州,国中空虚,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到手,屈复清难免不动心。’
    赵和听得脸色更沉,却也没有再为屈家说话,事实正如部下所言,铁凉与屈家没有世交,一切都建立在利益之上,任何背叛都是可能存在的。
    他低着头想了很久,沉声道:‘此事倒是不可不防,只是我军一鼓作气,眼见就要取下青龙城,现在分兵回去守城,只怕会引起不当的揣测,于军不利,看来要召集文武官员商议此事。’
    随侍在侧的大学士王壤忽道:‘不如与屈家和亲如何?’
    ‘和亲?’赵和愣住了。
    王壤微笑道:‘在皇上众多堂表侄女之中选一个美丽的,嫁给屈家之子,两家成了亲家,他们虽然不一定感激,但也不会在短期内进攻国中,只要我们打下青龙城,一切都会回到我们的掌握之中。’
    赵和顿时喜上眉梢,点头道:‘此言极是,朕立即下令,遣使往昌州说亲,成与不成都拖他半年,到时青龙必破,屈家再想兴风作浪也就不成了。’
    ‘皇上睿智聪明,不愧是天下之主。’
    阿谀之言恰到好处,说得赵和十分高兴。
    又过数日,面对铁凉军的车轮式狂攻,肃州军疲态尽露,死伤日多,军心也有所动摇。这也难怪,面对数倍于己的大军,单是心里的压力就不是常人能承受的,再看着同营士兵每日战死,心里更有些想法。
    黄延功很快便察觉到军中士气有些低落,于战不利,心里也是忧愤之极,不得不再度请求增援。
    然而,他等到的不是援军,而是退守青龙的命令,心急之下,他趁着战事稍缓之际,立即赶回青龙城。
    ‘你们是怎么搞的?为甚么要退守青龙城?这样一来岂不是要把国都变成战场?’黄延功怒不可抑地质问道。
    紫如温言安抚道:‘黄将军稍安勿躁,这一命令是为了保全战力,拖长战事。’
    ‘国都是国家的中心,是国家的脸面,让战火烧到国都,那是将军的耻辱,会受到后人的嘲笑的。’
    夜寒脸色一沉,淡淡地道:‘此乃军命,你身为主帅,若是带头抗命,日后如何统军,又如何让士兵信服?’
    ‘我……’黄延功气得一跺脚,道:‘我领着几万士兵与敌作战,一个援军都不来,这种仗叫人怎么打?现在还要退守,真是气死人了。’
    紫如微微一笑,宽言安抚道:‘我们已有退敌之策,现在需要的就是拖延时间,保全战力,待决战之际再一鼓作气,消灭敌人。’
    ‘退敌之策?’黄延功诧异地看着两人,这才发现两人的表情都很轻松,仿佛胜券在握。
    夜寒看了看紫如,含笑道:‘与敌人作战的不只是你,还有大人,他也在筹划着围攻铁凉军。’
    ‘哦!’黄延功对叶歆的信任远胜于夜寒和紫如,一听他也有计划,内心的怒火立即熄灭了,点头道:‘既然大人有妙计,相信一定可以破敌致胜,我就退守青龙城,不过城里要做好准备,战场可不是好玩的。’
    ‘这一点你大可放心,我们已做好万全之策,民众大多都移到东城区,西城区则作为兵营和粮草库。’
    黄延功点点头,沉吟道:‘青龙城新建,城高墙固,又有宽阔的护城河,守起来倒是更轻易些,铁凉的骑兵也起不了作用,只要有充足的粮草,守两三个月没有太大的问题。’
    ‘好!只要黄将军有信心,我们一定全心配合。’
    黄延功看着两人问道:‘对了,你们能不能告诉我,大人在进行甚么计划?他不是在丹络吗?’
    两人相视一笑,不约而同摇了摇头。
    ‘我们也不清楚,不过都信任大人的判断与抉择。’
    黄延功见状,已知道叶歆果真有妙计,沉吟片刻,终于同意撤守青龙城。
    夜寒、紫如的确在城里做了妥善的安置,西城的居民都被安全撤出,在官方的安排下住进了卧牛城,东城的居民则可以选择留下或是迁走。
    于是,青龙城东面出现了逃难的人潮,虽然不算太多,但这便是战争的写照,紫如、夜寒等人虽然心有不安,但他们能做的也只有尽量疏散百姓,使他们免受战火的洗礼。
    决定撤入青龙城后,黄延功的心里多少安稳了一些,比起土城墙来说,青龙城高大的城墙,充足的补给,都会对他有莫大的好处,唯一的缺憾只是面子问题。
    为了从容入城,他施出了虚张声势之计,将土城的大旗全部收了起来,使土城看上去就像是没有驻军似的。铁凉军立即被迷惑了,不敢冒然进兵,都在土城墙外观望。此时他已让步军急行撤出,只留下一彪骑军做为伏击之用,最后都平安地退入了城中。
    第二天,铁凉才敢派兵冲上土墙,却发现人去城空,虽是如此,铁凉大军还是为他们又一场的胜利而欢庆着。
    望着触手可及的青龙城,赵和与麾下的将军都感到鲜血沸腾,立即点齐兵马,冲到青龙城下去扎营。然而面对高大坚固的城墙,士兵们都感到有些不安,因为军中的云梯竟也伸不到城头,而且城外宽广的护城河也是难以逾越。
    赵和等人自然不会管士兵们的想法,他们想的便是尽早攻下青龙城,完成东征路上的第一大关。
    五月的北方,天气开始温和起来,丹络的八万士兵也来到了丹西草原,这是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踏出荒漠,进入草原,对于漫无边际的草原都感到陌生,甚至是恐惧。
    这无边无际的大草原比荒漠更加可怕,在荒漠中,他们至少知道哪里有绿洲,但是在这里,虽然有水有草,却举目无城,想找口吃的都不容易,内心都有些慌乱。
    八万大军被安置在丹西城外,叶歆没有打算把他们送上真正的战场,只希望这八万人可以做为影子军队,威胁敌人,吸引敌人的视线,使他真正的杀手可以在暗处下手。
    一切就绪之后,叶歆立即找来了宋钱。
    ‘公子,又有甚么事吩咐?’
    ‘让你的商队向西南走,替我散播些消息。’
    ‘消息?’
    叶歆点头道:‘用你的手段告诉整个草原,丹络的姚跋起兵十八万,已占领丹西草原,大军粮草充足,武器精良,站稳丹西之后打算南下,趁铁凉与肃州交兵之际大肆扩张,目标直指雪狼关。’
    宋钱愣了愣,笑道:‘公子又要施骗人的妙计!’
    叶歆点头道:‘不错,此乃虚张声势,以姚跋的名义进攻,铁凉虽然不敢不防,却不会真防,毕竟姚跋是沙漠之王,不是草原之王。依我看他们大概会拨出四五万骑兵北上,这些骑兵攻城无用,最好的作用莫过于此。’
    ‘然后呢?’宋钱问道。
    ‘当然要利用这支北上的军队,替我们散布更多的假消息,使赵和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公子果然妙计。’
    叶歆摇了摇头,沉声道:‘一切只是计划,成败与否还是未知之数,赵和不是容易对付的人,这人险阴之极,也许会做出甚么意外之举。’
    宋钱对军事没有兴趣,笑道:‘有你在,我很放心,这事我一定会去办好。’
    宋钱走后,朴哲又问道:‘大人,这里虽然偏远,但族长们都知道,人多口杂,难免不会有人走露风声。’
    ‘不妨,赵和会同时得到很多消息,如何分辨消息而做出判断,就要看他的了,即便他做出正确的判断,要同时面对青龙、丹西和雪狼关的三股压力,先攻哪里,他还要仔细斟酌一番。’
    ‘的确,若是我们攻下了雪狼关,就像做了一个口袋,把铁凉大军套了进去。’
    叶歆轻叹道:‘可惜装的是一把刀子,不小心就会被他捅破。’
    ‘大人,我的人也该动了吧?’
    ‘嗯!等处理好这八万大军的事情,你就出发。’
    谣言随着宋钱的商队很快就传开了,姚跋要起兵争夺天下,占领丹西草原,不日南下。消息传到铁凉军中,立即引起轩然大波,他们的眼中只有一个叶歆,没想到素来不问外事的姚跋居然在这种时候发兵,而且目标还是铁凉,不安的情绪很快影响到每一个士兵。
    随军出征的官员们也都有些惶惶不安,肃州军刚刚撤入青龙城,不日便可攻击肃州的重心之城,偏偏此时出现了姚跋,这个人虽然有些名声,但丹络荒漠一向很神秘,除了财富之外,还有名声在外的沙漠奇兵,因此连当年庞大的天龙朝也无可奈何,如今大举出动,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的,而且时机也拿捏得极好。
    中军大帐中,官员们纷至沓来,都在为北方之事面陈皇帝,以求万全之策。
    ‘皇上,姚跋的麾下有十八万大军,虽然力量不及我部,但我们正与肃州军交战,若是姚跋趁机袭取雪狼关,我们的归路就会被断了。’
    ‘是啊!皇上,此事不能不防。’
    ‘防?有甚么可防,一举攻击下青龙城,然后再北上破敌。’赵和大概是唯一平静的人,他的眼里只有青龙城,姚跋不过是疥疮之患,不足挂齿。
    眼见皇帝如此从容,众将都感到诧异,但回想起赵和的狂傲,这种表现倒也合理。
    ‘皇上,青龙城城高墙厚,护城河引的是悬河之急水,要想渡过也不是易事,我军连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